浅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高校英语语法教学

2022-09-27 10:39:16 来源: 作者:shaozhun
摘要:摘要:为克服高校英语语法传统教学中的弊端,提高高校英语学科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文章探讨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分析当前高校语法教学中的问题以及应用“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法的优势,最后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以期改变当前高校语法教学面临的窘境,实现新的教学突破。
摘要:为克服高校英语语法传统教学中的弊端,提高高校英语学科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文章探讨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分析当前高校语法教学中的问题以及应用“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法的优势,最后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以期改变当前高校语法教学面临的窘境,实现新的教学突破。
关键词:高校语法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法;全面发展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realize the comprehensive and individ-u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by overcoming the disadvantages in traditional grammar teaching,this paper discusses the“learner-centered”approach,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college grammar teaching,as well as the advantages of applying this approach,and finally presents specific measures,which is expected to change the dilemma in current college grammarteaching,and achieve relevant breakthroughs.
Key words:college grammar teaching;“learner-centered”approach;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一、引言
结合我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走向以及特殊时代背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愈发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焦点。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合理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可摒弃传统教学方法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语法学习是语言学习的基石,只有理解并灵活运用语法规则,才能顺利完成听、说、读、写、译等综合性任务。然而,高校教育工作者虽有心将语法教学作为重中之重,但由于传统教学方法中的缺陷,故而未必能取得预想的教学效果。为此,教育者应针对高校英语语法教学现状展开分析,充分考虑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中,从学习者主客观特性出发,致力于从多个维度提升高校英语语法教学的生动性和灵活性,从而切实提高高校英语教学的成效,实现学习者全面而个性的发展。
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研究
部分国内教育研究者针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提出了独特见解。该理念自春秋时期便已萌芽: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等,体现了教育者对学习者的尊重与理解,也是中国教育界呼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论基石。教育家陶行知、陈鹤琴等,均提倡将教育融于生活,重新审视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和地位。虽然这种教学法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讨论,但教育界对其尚未给予明确定义。总体而言,“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法在传统教学法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就教育本质而言,传统教学方法认为教育内容是学习书本,而教育行为就是把既定定理和规律教给学生。然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突破了这一局限,更加注重学生成长所需的体验。
第二,在学习过程中,传统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则提倡将学生的动手实践放在首位,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知识,并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第三,在师生关系方面,“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主张打破传统教学中师生关系壁垒,极大地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学过程为学生服务,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组织者甚至合作者。学生和教师积极互动,以此达到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
根据以上特征,文章将“以学习者为中心”定义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主体性,激发学生主人翁意识及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个性而全面的发展”的教学理念[1]。三、当前高校英语语法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局限
目前,部分高校在设置英语学科教学内容方面较为局限,在教授英语语法时,教师往往侧重甚至仅仅关注语法知识点的背诵记忆,忽视学生情感方面的培养,以及分析语法、运用语法与人交流的能力。学生在语法课堂上麻木地接收信息,难以结合课程内容厚植高尚情怀、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学生普遍不懂得甄别书面语与口头语,不了解其中特殊的感情色彩,语法学习终究是“纸上谈兵”。如此教学,学生难以接触情感、文化、语言的熏陶,且不说学习片面单调、教学难见实效,单单是这样就算学习了一门人文学科,未免有些以偏概全,不足以令人信服。因此,教师应全面把握高校英语语法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成人”“成才”双管齐下,背诵、表达“两手抓”,实现多维度教育教学成效。
(二)教学模式单一
部分高校英语课堂仍然延续基础阶段传统大班教学方式,采用“教师讲解、学生听课”的模式开展英语语法教学。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实则与中学阶段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别无二致,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固然,部分学生或许拥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但却因为固定、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无法施展才华。结课后,有些教师更是以“一纸考卷”定成绩,由此,学生学习语法容易带有功利性,违背学习英语的“初心”与“使命”。语法学习从输入到输出,本应厚积薄发、水到渠成,如若为
了通过考核而制约教学方法,束缚学生发展,便有本末倒置的嫌疑,无论是对于个人成长还是社会进步而言,都无法提供正向驱动力。高校英语教师理应正视时代需求,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重新审视传统教学方法的利弊,在此基础上扬长避短,实现理想化语法教学革新。
(三)语法知识缺乏系统性
高校英语语法教学普遍弱化基础教育阶段采用的归纳法和演绎法,而是通过学习语篇语境的方式覆盖语法知识点。但如此一来,语法教学会不可避免地面临零碎片面、缺乏整合之“窘境”:学生习得的总是新语篇中涉及的语法知识,而对已有知识却少有巩固,语法知识点之间无法“串联”,学生能够调用的“语法储备库”也空间有限。而知识体系不牢固,势必影响整体输出,具体表现为:学生学习了语法结构,却不会用、不敢用、用不对,纵然想要举一反三,终究还是有心无力。故而,高校英语教师务必采取措施,从宏观上阶段性地把握语法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学生角度出发,尽可能多地创设语法综合运用情境,实现系统化英语语法教学[2]。
(四)学生学习动机强度不足
当前高校英语语法课堂教学内容局限、教学模式单一,导致学生个性发展受到限制,学习积极性遭遇挫伤。另外,高校学生虽不用面对升学压力,但却需应对更多学习以外的事宜;部分高校学生由于挣脱了教师、家长的高压管制,学习态度逐渐松懈……以上种种,皆会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强度下降,学习英语语法更是浅尝辄止,记结构而不记语境,记释义而不记用法。如果此时教师没有针对学生的身心特征加以干预,没有以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引导,那么可以预见,英语教学质量也将难以提高。为克服这一难题,高校英语教师应充分分析学生的动机水平,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实现稳定化学习动机水平。
四、应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理念开展高校英语语法教学的优势
(一)教学内容丰富化
高校学生正处于与社会接轨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全面而深入的引导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要求教师围绕学生个体发展需要进行教学设计,囊括更多教育教学内容。例如,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指导下,教师需考虑学生情绪情感、思维能力上的需要,教学内容不应局限于讲授语法知识点,而是要将语篇情感影响、价值观引领、探究合作能力、概括分析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和语境创造能力等均纳入其中。比起局限于语法知识讲授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便于开展多种教学形式,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性,为实现学生全面个性发展制订长远规划。
(二)知识体系牢固化
“以学习者为中心”,要求教师考虑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有针对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学习活动调控至适合自己的模式。例如,上文说到加强语法知识点之间的“串联”,那么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也许会选择用传统的“笔记法”进行归纳整理,而基础较扎实的学生可能会运用语法创造语篇语境,以此加深记忆。如此一来,无论学生的现有基础和接受能力如何,都能实现主动自发的学习,学生对学习成果自然印象深刻,形成更加扎实牢固的知识体系,学习语法乃至学习整个学科自然事半功倍。
(三)师生关系和谐化
高校学生在思想上和行为上从“学生”向“成年人”过渡,思维特性已经趋于成熟。在此前提下,“以学习者为中心”,要求高校教师重新定位师生关系,摆正教师与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天平”:教师不再“控制”学生被动执行指令,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协作者;学生也不再被动服从,而是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探究学习内容,并给予教师反馈和建议。由此可见,“以学习者为中心”有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从教师职业发展和学生专业成长两方面入手,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评估多元化
“以学习者为中心”要求教师从宏观角度全面把握学生发展需要,因此教师应运用“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理念,从多个角度衡量学生的语法掌握情况。例如,运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设置阶段性评估,如考查学生绘制语法思维导图、运用语法写作、演绎情景对话等能力,将语法知识点与丰富多样的评估方式有机结合,从多个方面看待学生取得的成绩。这种评估方式,将有利于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优势与闪光点,便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英语学习良性循环。
五、运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理念开展高校英语语法教学的举措
(一)关注学生心理,落实“因材施教”
正如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所说:“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高校教师应该谂知,高校阶段学生的个性特征尤为明显,尤须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尤为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此指导下,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为每位学生划定不同的“最近发展区”,而非盲目追求教学成果上的一致。
对于高校英语教师而言,可以在开学初期开展调研,结合语法水平测试与问卷调查等方式,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能力与个人意愿,初步评估其语法基础水平及接受能力,摸清每位学生大致所处的语法学习阶段。此处所说的“语法学习阶段”可大致分为三种:第一,针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要及时开展心理建设,助长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针对该部分学生可设计“英语沙龙”等讨论会,充分了解其内心活动,明确学习困难的具体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对症下药”。第二,针对基础一般的学生,教师应将重心放在“基础巩固”上,通过多个角度夯实已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阶段性自测,督促其持续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可鼓励该阶段学生进行日常英语对话练习,在不知不觉中打下牢固基础。第三,针对基础较扎实的学生,教师应着重其能力上的拔高,实现“质”的飞跃。针对该部分学生,应该着力实现英语学科的交际性功能。例如,教师可组织即兴演讲活动,鼓励学生活泛应用英语语法展现自我;也可设计角色扮演等活动,学生分组展示情景对话,由此可以大大提升语法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教师给予适量干预,在日常学习中引导学生成立学习小组,确保各阶段学生均衡分配至各小组中,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组员,运用“导生制”的优点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水平提高,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及发展需要。
(二)倡导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语法学习,功在平时,绝不可一蹴而就。因此,教师必须尽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拥有长期主动学习的“心境”。“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只有开启学习兴趣的“开关”,才能释放出源源不断的学习“能量”,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为达成以上目标,教师要做的第一步便是强化学生自我学习意识。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关注学科竞赛信息,分享趣味性学习资源等,无形中推动学生主动关注英语学科动态,提高其自主学习意识。同时,教师可不定期分享语法学习相关的文章、讲座等,克服学生学习态度的“反复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语法学习。
课前与课后,教师可根据高校英语教材内容,为各学习小组设置不同的趣味探讨专题,如美食、风景、习俗等,借此亲近多彩的英语国家文化,让学生从潜意识里滋生学习英语的渴望;同时,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学会灵活应变。例如,当语法课堂上气氛凝滞时,教师可匀出适量时间活跃气氛,如开展“语法接龙”等游戏,指定某位学生随机编写一个句子,鼓励下一位学生创造性地进行“续写”,若此时教师能够附以一两句幽默的点评,那么将大幅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也可考虑将语法学习与文体活动相结合,指导学生编演英语小品、英语话剧、英语说唱等节目,选择适当时机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其学习行为,促进学习动机可持续发展[3]。
(三)探究科学方法,丰富教学模式
由于高校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意识,因此部分高校在语法课堂中,只专注教材内容讲解,忽视了其他环节的铺垫。实际上,此举会将语法学习“任务化”,违背学生发展需要,引起抵触情绪。只有应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设计丰富的教学环节,方可实现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近年来,“翻转课堂”在部分高校得到应用,打破原有的课堂秩序,颠覆了传统教学方式中的师生角色。然而,这种教学模式上的突然转换却并不一定真正适用于传统教学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学生。为了在新旧教学模式之间取得平衡,教师可以广泛聆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适当调整,不必追求彻底的“改头换面”[4]。
在高校语法课堂中,“课堂导入”依然有其独特
魅力。教师可提炼语法结构,创编英语笑话,激发学生积极性;给定课堂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语法“头脑风暴”,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以与主题相关的视频、音乐等多媒体进行导入,调动学生感官;组织学习小组浏览学习材料,主动挖掘语法知识点……多种多样的导入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也可为教学循序渐进开展提供基础。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语法课堂应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巩固习得的语法知识体系。教师完成内容讲解后,可指导学生开展诸如角色扮演等巩固活动,指导学生运用语法创造语境,完成从陈述性知识到程序性知识的转化。此外,“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主张将教学融于生活,高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加英语志愿活动,如此不仅实现了英语学习的交际功用,也能督促学生审视自身,发觉不足并及时调适学习方式。
另外,教师需及时跟进学生学习情况,设置合理的综合性评估方式,尽力挖掘学生的优点,通过正向反馈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撕掉语法学习的“枯燥”标签。
六、结语
语言学习本该如同万花筒,借助语法规则,学生应该得以纵览精彩纷呈的世界。因此,高校英语课堂应警惕将语法教学“公式化”,而应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融入语法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特征与需求,切实从学生角度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实现学生更加全面、个性、真实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耿彦君,胡海涛,胡云红.“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J].教书育人,2012(12):90-91.
[2]彭敏.浅谈高校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及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英语广场,2021(1):92-95.
[3]窦娟.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活动设计[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114-115,124.
[4]于文浩.“翻转课堂”的学习满意度:高校课程教学行动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3):65-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