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归化与异化策略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为例论文

 归化与异化策略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为例论文

50

2024-10-19 17:21:30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的交融与科技的发展,电影已成为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而成功的电影字幕翻译有助于外国观众理解影片内容及影片想要表达的文化内涵,从而达到文化交流、传播的作用。本文以影片《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字幕翻译为例,分析译者对归化与异化策略的运用,以期为电影字幕翻译提供借鉴。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的交融与科技的发展,电影已成为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而成功的电影字幕翻译有助于外国观众理解影片内容及影片想要表达的文化内涵,从而达到文化交流、传播的作用。本文以影片《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字幕翻译为例,分析译者对归化与异化策略的运用,以期为电影字幕翻译提供借鉴。

  [关键词]《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电影字幕翻译;归化;异化

  1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优秀国产漫画(国漫)电影层出不穷,不仅内容深刻、制作精良,而且成功走出国门,将中国文化、中国情怀传递给了世界。这类优秀影片有:《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白蛇:缘起》《白蛇2:青蛇劫起》《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本文选取《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下简称《大圣归来》)作为研究对象。

  《大圣归来》2015年在国内上映,凭借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获得了约9.56亿元的票房,“国漫崛起”的呼声越来越高。随后该影片走出国门,在俄罗斯、澳大利亚、北美、意大利、韩国和日本等地区上映。该片不仅票房丰收,而且口碑也很不错,斩获了第12届中国动漫金龙奖、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东京动画优秀奖等许多国内外大奖,体现了当时国漫电影的最高水平。本文结合归化与异化理论及字幕翻译的特点,对优酷视频上提供的《大圣归来》的字幕进行了分析研究。

image.png

  2字幕翻译的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交流日益密切,其中影视作品就是一大交流媒介。不仅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外国影片引入我国,而且我们走出国门的影视作品也与日俱增,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倾听中国声音。在这一过程中,字幕翻译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不了解汉语文化的外国观众来说,他们要想正确地理解影片内容,极大程度上要依靠字幕的作用。因此,字幕翻译工作者在影片对外传播的事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笔者对字幕翻译的特点逐一进行分析。

  2.1通俗性

  影视字幕翻译作为文学翻译的一种特殊类型,有其独特的要求与原则(吴茜等,2022:161)。一般文学翻译都要求译者用优美典雅或者含蓄的语言恰当地译出原作,因为译文的接收者拥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及足够的时间去品味和领悟译文。然而,字幕翻译的受众就广泛许多,他们的文化水平与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为了满足大多数受众的需求,字幕翻译不宜使用晦涩难懂的词句,否则容易给受众带来理解上的困难,译者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传达影片的内容,给受众带来良好的、顺畅的观影体验。

  2.2简洁性

  字幕翻译主要受到时间和空间这两个因素的制约(李运兴,2001:39)。由于字幕是出现在电影放映屏幕上的,幕布的大小和放映的时间决定了其简洁性的特点。空间因素要求字幕不宜过长而遮挡影片画面,字幕一般为1至2行置于幕布底部。时间因素则要求字幕能够做到使观众在2到3秒的时间里看完看懂。综合时空因素,字幕必须要简洁明了,尽量使用简短的词句,避免使用复杂冗长的句子,否则可能会遮挡画面并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

image.png

  2.3协同性

  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多模态视听艺术,包含了声音、画面等要素。字幕内容需要始终与影片的画面主题协同,保持字幕与动态图像的同步,保证字幕显示的准确性以及满足受众的观赏需求(涂玉然,2018:5)。译者必须保证字幕翻译与画面、声音协同,字幕所传达给观众的信息必须与观众所看到和听到的一致,从而使观众获得全面的观影享受。

  2.4情感性

  人们通常认为文字是没有声音的,但这并不代表它不会“说话”,这里的“说话”与我们平时理解的不一样。影视作品字幕也是文字的一种,它的受众是看到它而不是听到它的。之所以说它能“说话”,是因为影视作品中的角色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他们的对白也充满了情感色彩,从他们说话的语气以及行为动作就可以知道他们当时的心理状态,字幕翻译需要和影片的声音,画面协同,所以字幕翻译也应做到能够充分,准确的表达角色的情感,“告诉”受众角色当下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从而加深受众对角色形象的理解,使受众与角色产生情感共鸣。

  3.归化与异化

  归化与异化理论由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于1995年在其著作中提出,归化与异化理论的产生与施莱尔马赫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施莱尔马赫为翻译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保持原文本不变,使目的语读者靠近原文本作者;另一种是使原文本作者主动靠近目的语读者。前一种途径对应异化翻译,后一种对应归化翻译。韦努蒂认为归化强调原文本为适应目的语文化而做出改变,异化强调原文本所体现的文化差异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Venuti,1995)。

  归化寻求的是使译文更符合目的语的文化背景,而异化主张保留源语文化,尽管这可能会导致目的语读者理解上的困难。例如,“爱屋及乌”出自《尚书大传·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意思是你爱一个人连带他屋顶上的乌鸦也喜爱,比喻喜爱一个人连带喜爱和他有关的一切。如果按照归化策略,我们可以借用英语习语love me,love my dog来翻译,不仅准确传达了该成语的内涵,而且译文易于被目的语读者接受;但如果采用异化策略将其译为“If one loves someone,he also loves he crows on the roof of one’s house.”,目的语读者就不容易理解了。

  韦努蒂推崇异化策略,他主张让译者“显形”,突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彰显源语的语言特点及文化特色,丰富目的语文化。归化策略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及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其功能对理论要求,目的等读者能够获得和源语和读者相的反应,并提倡译文用最自然,最使贴近源语信息的语言,我国学者对于归化与异化策略的选择也进行了研究,在翻译文化词语时,译者要用异化模式,少用或不用归化模式,翻译工作设计作者意图,文本类型,翻译目的和读者要求这四个可变因素,所以规划和异化各有其价值,笔者认为,归化与异化虽为两者不同的翻译策略,但二者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绝对单一地采用其中任何一种都是不恰当的,应该视具体情况选择,为字幕受众提供良好的观影体验。

  4从归化与异化看《大圣归来》的字幕翻译

  《大圣归来》改编自我国经典名著,虽然与传统西游故事迥然不同,但也颇具中国特色,不乏彰显中国文化的词句。在国家大力倡导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字幕翻译工作者需要兼顾各方需求,选择恰当的策略进行字幕翻译,促进文化交流。本文分析优酷视频上提供的《大圣归来》字幕翻译中归化与异化策略的应用。

  4.1归化的应用

  例1:一个筋斗云啊就是十万八千里。

  译文:Your Somersault Cloud takes you a hundred thousand miles.

  “里”是一种中国常用的计量单位,常用于地理距离的计算,一里等于500米。该计量单位从中国古代就开始使用,起源于中国古代井田制。考虑到外国受众对这一计量单位不熟悉,译者在此将其改为英语中常用的计量单位mile,但是数字并没有进行较精确的转换。影片中其他中国传统计量单位也都是采用归化策略进行翻译的,比如“一万三千六百斤”翻译为ten thousand pounds。

  例2:玉帝老儿,吃俺老孙一棒!译文:Jade joker,take that!

  例2中的“玉帝老儿”的称呼显得有些不礼貌,“玉帝老儿”通常是孙悟空对玉皇大帝的蔑称,体现了悟空对玉帝的不敬以及他的桀骜不驯。在中国民间,老百姓对于“玉皇大帝”是非常尊敬的,认为其主宰神界。悟空称玉帝为“老儿”,一是指其活的时间之久,二是表现了他对玉帝的不屑。

  例2中,译者采用了归化策略,选用joker一词来指代“老儿”,该词在英语中意为“傻瓜、笨蛋、小丑”,恰恰能体现悟空对玉帝的嘲讽,但是另一层“老”的意思却没有体现出来,笔者认为翻译为Old jade joker更合适些。

  例3:你触犯天条,还不快快伏法。

  译文:You have broken my laws and shall taste my wrath.

  例3中有两个带有中国文化色彩的词语“天条”和“伏法”。“天条”指天庭的法律,所有神仙都必须遵守的条令;“伏法”指罪犯因触犯法律受到制裁而被判处死刑。译文采用归化策略中的意译法,将这两个词语的内涵译了出来,易于受众理解。

  例4:去你的吧。

  译文:Umm,tastes pretty sweet to me.

  “去你的吧。”是一句口头语,表达说话者对话语接受者的厌恶与嘲讽。译者采用了归化策略,结合了当时影片的画面——孙悟空将手中的桃子狠狠地扔向天兵天将,译文为tastes pretty sweet to me,非常切合影片画面内容,表达了悟空嘲讽与厌恶的情绪。在归化策略下,笔者认为译文采用一句英语口头语也非常合适,即“Go to hell!”。

  例5:猴王把天兵打得落花流水,大获全胜。

  译文:The Monkey King had defeated the whole Heavenly Army with great victory.

  “落花流水”常用来形容狼狈不堪、惨败零落的场景。针对这个成语的翻译,译者采用归化策略,没有字对字地译出成语里的意象,而是用通俗明了的话语表达该成语的意思,易于目的语受众理解。对于此影片中的其他成语,译者也多采用与之相同的翻译策略。比如:“井水不犯河水”被译为了go our separate ways。

  例6:放心吧,齐天大圣是不会死的。

  译文:But don’t worry,Sun Wukong—The Great Sage Equalling Heavens won’t die.

  例6中并没有出现“孙悟空”这个名字,而只有他的称号“齐天大圣”。译文里补充说明了这个称号指的就是孙悟空,因为在外国文化里没有“齐天大圣”这个称号,外国观众也不知道“齐天大圣”就是指的孙悟空,所以译者也是采用的归化策略。

  4.2异化的应用

  例7:从此以后,那孙悟空就一直被压在五行山下。

  译文:Since then,Sun Wukong has been imprisoned under the Mountain of Five Elements.

  “五行山”是由如来佛祖的五根手指头变化而来的,“五行”代表着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元素,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以解释世界万物的形成及事物之间关系的一种理论。因此,“五行”这个概念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受众来说就有点陌生了,译者将“五行山”译为the Mountain of Five Elements,传播了中国的“五行说”文化。

  例8:阿弥陀佛。

  译文:Gracious Buddha.

  阿弥陀佛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等,据大乘经记载,阿弥陀佛建立了西方净土普度众生,受到大乘佛教的推崇。在中国,人们常念“阿弥陀佛”以祈得菩萨佛祖的庇护。“阿弥陀佛”译为Gracious Buddha——慈悲的佛祖,采用的是异化策略,难免会引起外国受众理解上的困难。笔者认为在此采用归化策略也是可以的,套用一句英语习语God bless you就能表达出祈求保佑的含义了。

  例9:师父!译文:Sifu!

  例9中,译者直接采用音译法,属于异化策略,体现了中国文化。笔者认为,此处可以采用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方式,master有“师父”的含义,因此,“师父”可以翻译为Master Sifu。

  例10:别跟着我!

  译文:I am not the Great Sage!

  例10是悟空为了甩掉江流儿时说的,译者所用的是异化策略,但没有考虑到受众的文化背景和理解能力。我们经常用译文中这种含蓄的语言表达方式来拒绝别人,但英语受众不一定能理解。笔者认为在此采用直译法就可以了,即译为“Stop following me!”。

  例11:因为大闹天宫,惹怒了玉皇大帝。

  译文:He once created a tremendous uproar in the Heavenly Palace and angered the Jade Emperor.

  例11采用了异化策略,相当于是直译了,Jade对应“玉”,Emperor对应“皇帝”,因此“玉帝”被译为Jade Emperor。

  5结语

  随着越来越多的优秀国产影片“走出去”,字幕翻译在帮助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大圣归来》字幕翻译中归化与异化的应用,发现译者并不是单一地采用这两种策略中的一种,而是结合影片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策略。本文希望能够为电影字幕翻译提供参考借鉴,推动字幕翻译向更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SCHLEIERMACHER F.On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ng[C]//LEFEVERE A.Translation/history/culture.London&New York:Routledge,1992.

  [2]VENUTI L.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3]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2):13-20.

  [4]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2001(4):38-40.

  [5]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2000(1):61-65.

  [6]涂玉然.基于字幕翻译特点的翻译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

  [7]吴茜,席悦.电影《看不见的客人》字幕翻译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17):16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