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学视域下《丰乳肥臀》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论文

2024-10-11 11:13:23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丰乳肥臀》是莫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中不乏一些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负载词。本文以葛浩文英译《丰乳肥臀》为研究对象,以变异学为理论框架,具体分析葛浩文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探究影响译者翻译方法选择的因素,以期对当下中国文学的英译产生积极作用,为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贡献绵薄之力。
[摘要]《丰乳肥臀》是莫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中不乏一些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负载词。本文以葛浩文英译《丰乳肥臀》为研究对象,以变异学为理论框架,具体分析葛浩文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探究影响译者翻译方法选择的因素,以期对当下中国文学的英译产生积极作用,为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变异学;《丰乳肥臀》;翻译方法
文化负载词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文化底蕴,是了解异质文明和异域文化的重要媒介之一。然而,其异质性和独特性也可能造成文学交流过程中信息的变形和变异。在跨语言变异层面,受目的语和源语国家不同语言表达形式和句式结构的影响,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采用了意译法和顺应法翻译文化负载词,使译文符合目的语规范和读者语言表达习惯。
1跨语言变异
变异学(Variation Theory)是曹顺庆(2005)教授在比较文学领域提出的一种创新的理论方法。该理论关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文学作品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异现象,并试图揭示文学翻译中变异的原因、规律和价值。这一理论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文学翻译的实践和评价提供了新的标准。
跨语言变异是文学变异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文学翻译的一个核心问题。不同语言在表达方式和思维模式上存在差异,导致翻译过程中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信息和意义出现不对等的情况。这种不对等可能体现在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体等多个层面。在国内,“信、达、雅”一直以来是文学翻译研究中的黄金准则。然而,由于语言的异质性和文化的差异性,不同语言和文化在交流中必然会产生变异。
谢天振(2007)教授充分认识到了变异和跨语言交流的差异,更加重视新概念——“创造性叛逆”。在他看来,文学翻译,在本质上,既是一个文学创作的过程,也是一个偏离原文本的过程,即“创造性叛逆”。换句话说,翻译与变异紧密相关,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既要忠实于原文,也要创造性地对原文进行改写和解释。更具体地说,由于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巨大差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采用个性化翻译方法,根据不同的语境和目的,灵活地选择和调整翻译策略。此外,译者拥有个人翻译风格、审美标准以及对于文本的解读,他们会在语言层面上做一些“叛逆”处理,使译文的形式和意义符合目的语的规范,从而更好地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因此,在文学翻译中,变异是不可避免的,译文的忠实程度也非常有限。当面对语言和文化差异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做一些“叛逆”的处理,即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这种“创造性叛逆”不仅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也展示了文学翻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文化负载词翻译中的跨语言变异
在跨文化交流和传播过程中,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文学作品,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不同文化的特点和魅力。然而,在将文学作品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译者往往会遇到一些变异现象。这些变异可能涉及词汇、语法、语音和语义等。
语言变异在语言学领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在跨文化背景下。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翻译时,译者往往要面对一些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例如,某些语言可能缺乏特定的单词或表达方式,这就需要译者创造新的表达来进行翻译,从而引入一些新的变异元素。这些变异元素可能会受到目的语的排斥,或者导致目的语和源语之间的不完全等效。因此,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需要认真考虑如何克服这些语言障碍和文化障碍,在确保准确性的同时,让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不同语言之间传播。
可见,语言变异是跨文化翻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它涉及语言、文化和传播等多个方面。通过深入研究语言变异现象,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跨文化翻译的挑战和难点,同时也可以找到更好的方法和策略来应对。
3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变异
文化负载词,又称语义空缺词,指的是富含深厚民族文化内涵和鲜明地域特征的词汇。这些词汇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在语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语言学上的文化负载词包括短语、谚语、拟声词、方言、习语等。《丰乳肥臀》中有大量此类文化负载词。如“噼噼啪啪”(sizzle)、“恨铁不成钢”(why can’tyou be a man)等。这些词汇生动地反映了汉语的风格和特点,同时,正是这些独特的表达方式使翻译工作充满了挑战和困难。
汉语和英语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具体地说,汉语和英语在构词模式、语法规则和语言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译者需要采用一些看似“叛逆”的翻译方法,让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规范,使其更好地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葛浩文的“创造性叛逆”理念在其《丰乳肥臀》译本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而跨语言变异则体现在他对谚语和习语的翻译中。
3.1谚语的翻译方法
谚语是指那些短小精悍、富有启示意义、能够概括生活经验和智慧的句子或格言。它们通常形式简单,易于记忆和传播,因此也被认为是一种口头传统文化。谚语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和真理,对文化传承和人类进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谚语的形式和内容在不同的文化和语境中存在差异,但它们具有普遍性和共性。在全球化和多元化的今天,谚语的传播和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
《丰乳肥臀》中有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谚语,如“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If the signs are good,we’ll be all right.If not,there’s nothing we can do about it.),“十年河东,十年河西”(The riverflows east for ten years and west the next ten.),“养兵千日,用兵一时”(One trains soldiers for a thousand days,all for a single battle.)。显然,中国谚语注重意合和对偶。谚语的频繁使用是中国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然而,由于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差异,译者很难找到对应的表达。与汉语谚语不同的是,英语谚语主要是通过连词等形合手段使一个小句从属于另一个小句。
例1:人在青山在,有人有世界。
译文:While you live,the mountains stay green;while you live,the world keeps turning.
例2:毒不过黄蜂针,狠不过郎中心。
译文:There is nothing more poisonous than a hornet’s sting and nothing more ruthless than a physician’s heart.
例3: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
译文:I’m his wife while I’m alive,and I’ll be his ghost after I die.
例4:病笃乱投医,有奶便是娘。
译文:When a patient is dying,find doctors where you can and anyone with breasts is a mother.
例5: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
译文:People expect favors to be returned.
例6:秤杆不离秤砣,老汉不离老婆。
译文:A steelyard’s sliding weight doesn’t leave its arm,and a good man doesn’t leave his wife.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即葛浩文喜欢使用大量连词,如while、where、when、and、after等,以及一些英语中常见的句型,如“there be...”和“more…than…”的结构来翻译这些中国谚语。具体地说,在例1中,连词while使用了两次,因为在葛浩文看来,此谚语中蕴含着一种潜在的时间关系。同时,为了实现原文中的对偶,葛浩文在两个并列的句子成分中使用了相同数量的英文单词。此外,一些中国谚语的逻辑主语可能在原文中并没有出现,而葛浩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在译文中添加了逻辑主语。在例1中,主语“人”并没有被直接翻译成people、man等词,而是被翻译成you,you能够使读者在阅读时更有亲切感。同样,葛浩文在其他例子中也分别根据他对原著的理解添加了逻辑主语。
在例2中,“不过”表示该谚语隐含了一种“比较”,其字面意思是“nothing more...than...”。“黄蜂针”和“郎中心”是两个比较的对象。在此基础上,葛浩文巧妙地结合了“there be...”和“more…than…”结构。此外,在翻译谚语时,对偶意识十分重要。为了使译文最大限度忠实于原文,葛浩文使用了两次“more…than…”,并加上连词and。
可见,葛浩文在翻译谚语时,倾向于添加连词或逻辑主语,调整句子的结构,运用归化翻译策略中的意译法。事实上,汉语和英语除了句子结构差异,还存在韵律差异。例1—例6中谚语的共同点是,前后半句的最后一个汉字都押韵,例如,“祸”(huo)和“过”(guo),“日”(ri)和“时”(shi),“软”(ruan)和“短”(duan),“婆”(po)和“砣”(tuo)。因此,这些谚语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然而,英文译文并不押韵。虽然葛浩文将谚语的意思正确地翻译了出来,但是难以还原谚语中原有的韵律和审美特色。可见,葛浩文无法同时实现原文和译文之间意义和功能的对等。
3.2习语的翻译方法
习语是文化的载体,也是语言的精华。在《丰乳肥臀》中,有很多由四到七个汉字组成的习语。虽然这些习语很简短,但它们有着丰厚的内涵。对于外国读者来说,理解这些习语及其起源并不容易。因此,译者正确翻译这些习语是非常重要的。
例7:恨铁不成钢
译文:Why can’t you be a man?
在例7中,“恨铁不成钢”形容对所期望的人不争气不上进感到不满,急切希望他努力奋斗。该习语出自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六回:“只为宝玉不上进,所以时常恨他,也不过是‘恨铁不成钢’的意思。”在《丰乳肥臀》里,在收到日本人要来的警告后,上官寿喜非常害怕,便向他的母亲上官鲁氏提议一起逃跑。然而,上官鲁氏认为他们一代又一代的人一直生活在这里,都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此外,他的母亲认为上官家的祖先是勇敢而强壮的,而她儿子上官寿喜胆小怯懦。因此,她对儿子的表现很失望,觉得儿子不勇敢,就用了“恨铁不成钢”这一习语。“铁”(iron)和“钢”(steel)喻指人,因此,例7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葛浩文在翻译这一习语时采用了顺应的方法。顺应法的核心理念是在尊重原文意图的基础上,根据目的语的文化、习惯、语言风格等因素,灵活调整翻译的表达方式,以使译文更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语言表达习惯。在英语文化中,“Why can’t you be a man?”表达责备或期望某人行为改变的情感。这种表达方式在英语中是很常见的,因此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到其中传达的情感。虽然“Why can’t you be a man?”没有直接翻译出“恨铁不成钢”中关于“铁”和“钢”的比喻,但它依然传达了相似的情感和期望,暗示着要求某人变得更强、更有决断力。
总之,顺应法不是简单地将源语词汇逐字转换成目的语的对应词汇,而是要求译者更深入地考虑目的语的文化背景、习惯用语和情感表达方式,选择最合适的译文,从而实现最佳的交际效果。虽然顺应法和意译法各有其侧重点,但都是归化翻译策略的具体应用,旨在通过调整翻译过程中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使译文更贴近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习惯,从而实现更有效的意义传达。
4结语
汉语和英语是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不同,比如发音、构词、语法、句子结构等。译者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弥合语言上的差距。为了实现原文本与译本之间的对等,葛浩文在翻译《丰乳肥臀》中的文化负载词时采用了归化翻译策略,具体表现为两种翻译方法,一是采用意译法翻译谚语;二是采用顺应法翻译习语。
上述两种翻译方法都是语言层面变异的具体表现。葛浩文采用归化翻译策略,能够使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源语的含义,从而提高译文的可读性,使译文更加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然而,在翻译过程中,源语的地方色彩和特质明显消失,这反映了一种目的语在一定程度上吞没源语的现象,译者很难完全传达出源语的风格。
综上所述,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文化、价值观、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和思维模式上的不同。这些不同导致了跨语言变异的产生,即在翻译过程中,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信息和意义不对等。本文通过对葛浩文翻译的莫言小说《丰乳肥臀》中文化负载词的分析,发现他在翻译中采用了“创造性叛逆”和归化策略,旨在突出目的语的文化特色,激发目的语读者的兴趣,增强目的语的表现力,同时尊重源语的原貌和风格。这些策略的运用充分体现了葛浩文在翻译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也展示了跨语言变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参考文献:
[1]曹顺庆.比较文学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2005.
[2]陈莹莹,张晓彤.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丰乳肥臀》为例[J].汉字文化,2023(3):160-162.
[3]黄洁,孟秋宏,李洁,等.目的论视角下《丰乳肥臀》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对文化“走出去”的作用研究[J].海外英语,2023(12):25-27.
[4]王飞白.从改写理论看葛浩文《丰乳肥臀》的翻译策略[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4):371-373.
[5]吴萍.从“优势论”看葛浩文的小说翻译——以《丰乳肥臀》英译本为例[J].海外英语,2017(11):96-97.
[6]谢天振.译介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张文龙.浅析“认知差”视角下乡土语言的翻译——以葛译《丰乳肥臀》英文版为例[J].文化学刊,2021(7):123-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