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论文

“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论文

17

2024-08-15 11:29:24    来源:    作者:zhouxiaoyi

摘要:“双减”政策聚焦学生的作业现状,旨在将学生从沉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使得他们在能够促进知、情、意、行协同发展的英语作业中获得综合性发展。分析“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方向,并结合译林版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案例,针对英语作业设计路径展开详细地探究,以期提升英语作业设计质量。

  【摘要】“双减”政策聚焦学生的作业现状,旨在将学生从沉重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使得他们在能够促进知、情、意、行协同发展的英语作业中获得综合性发展。分析“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方向,并结合译林版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案例,针对英语作业设计路径展开详细地探究,以期提升英语作业设计质量。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英语;作业设计

  引言

  2021年7月,我国相关部门出台了“双减”政策,要求各个地区认真贯彻,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双减”政策聚焦学生的作业负担,倡导教师积极推进英语作业改革,使得学生在“量少质优”的作业中获得成长与发展(王文英2024)。本研究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作为研究新视角,立足当前英语作业设计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如作业枯燥、形式单一、类型死板、“题海战术”、“一刀切”等,以“双减”政策作为指导理念,聚焦《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的作业要求,从多个维度进行优化与改进,旨在提升初中英语作业的有效性,促使学生从中获得语言能力、语言素养、思维能力等全面发展(徐雪红2023)。

  一、“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方向

  “双减”政策倡导教师遵循“减负增效”的理念,积极推进作业优化改革,使得学生在“量少质优”的作业中,促进语言能力、语言素养、思维能力的综合性发展,真正落实《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徐雪红2023)。鉴于这一目标,初中英语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image.png

  第一,坚持育人性的观念,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双减”政策是《课程标准》的持续和深化,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应让他们“知其所以然”,要让他们在作业中完成知识的复习、巩固、内化和应用,真正从中获得综合性发展(宋雅2023)。

  第二,面向所有学生,体现出鲜明的层次性。“双减”视域下,教师在设计英语作业时,应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得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能够从作业中获得拓展与发展,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能够从作业中完成知识内化和提升,成绩偏下的学生能够从作业中完成知识的巩固(赵妍2024)。

  第三,应坚持真实性、开放性和情境性的原则,不断提升英语作业的质量。“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在设计英语作业时,应立足于英语知识和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不断提升英语作业的实践性,使得学生在生活化的作业中,促进知识的内化和应用(王文英2024)。同时,应聚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增加作业的开放性,不仅要提升作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还应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创造的空间,确保他们能够从作业中获得知识、能力、思维、情感价值观等多维度发展(陈音2023)。另外,教师还应坚持情境的原则,将英语作业置于特定的情境中,使得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二、“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路径研究

  (一)有趣有料,提升作业的“吸睛度”

  进入初中阶段,伴随着知识难度的加大,以及作业量的增加,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可能会有所下降。有鉴于此,面对“双减”政策的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聚焦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趣味盎然的英语作业中感悟来自该学科的魅力,并由此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宋雅2023)。

  例如,在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1 Friends作业设计中,教师改变传统的设计方式,聚焦本单元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学生的兴趣点,将英语作业设计为:

  作业一:手抄报作业。引领学生围绕“What makes your friend so special?”主题,自行绘制手抄报。同时,要求学生将本单元中所学的内容如helpful、honest、make me happy等关键词融入手抄报作业中,并通过对话、例子的形式解释关键词的内涵。手抄报作业打破了传统作业的束缚,促使学生在绘制手抄报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的重点词汇的理解。

  作业二:短文仿写作业。基于本单元中Reading部分的三篇短文,引领学生开展仿写,并从name、looks、personality三个角度对自己的好友进行介绍。在这一作业中,学生需要对语篇内容进行反复阅读,在获取仿写灵感的同时,加深对重点单词、短语、句型的理解,以及内化和应用语言。

  作业三:合作型作业。教师聚焦本单元中Grammar部分的内容,为学生设计合作型作业,引领他们在完成基础知识复习之后,开展“相互考核”活动。比如:当学生A说出big这一单词后,学生B则要说出big属于“short adjectives ending in a vowel+a consonant”这一类形容词,并准确说出bigger、biggest两种形式。

  作业四:梳理型作业。在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之后,教师以绘制思维导图作为作业切入口,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喜好自行绘制思维导图,针对本单元中所学的重点词汇、语法、句型等知识进行梳理,并将错误点、疑惑点等纳入思维导图中。

  可以说,在这一作业设计中,既聚焦教学目标,又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原本枯燥的英语作业转化为生动活泼的模式,使得学生在多样化的英语作业中感悟到英语的魅力,并积极主动完成英语作业。

  (二)梯度分层,提升作业的适切性

  “双减”政策鼓励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倡导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学习表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均可从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设计作业之前,应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根据他们的英语知识水平、学习态度、认知能力、个性特征等,将班级内部学生划分为优秀、中等、“后进”三个不同的层次(赵妍2024)。在此基础上,对英语作业进行科学、合理地划分,旨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在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8 A green world的作业设计中,教师遵循梯度分层的原则,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将作业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基础层作业:结合本课重点英语词汇、句型,以及所学的英语知识,翻译“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节能减排”“当电器不用的时候,应及时断电”“缩短淋浴时间,有助于节约用水”等句子。这一作业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单词或重点句型的抄写,可引领学生从作业中完成知识的整合,以及英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提升层作业:结合课堂所学的内容,围绕“How to live a green life”主题设计、制作手抄报,并通过上网搜集资料,创新手抄报设计。这一作业围绕单元主题,并聚焦课堂所学内容,在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能深化其对单元主题的认知,增强其环保意识。

  发展层作业:自主创作一份环保倡议书。这一作业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还要具备极高的语言运用能力,并聚焦单元主题,利用所学英语知识创作出符合逻辑的语篇内容,另外,要融入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进行佐证,最终形成一篇环保倡议书,学生可从中获得全面发展。

  通过作业难度分层,使得班级内部所有层次学生均可在针对性的作业中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真正落实了“双减”政策的要求。

  (三)开放作业,让作业富有创造性

  “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还应跳出传统作业的束缚,对英语作业内容进行拓展,使得学生在充满开放性、创造性的英语作业中,获得综合性成长与发展。有鉴于此,初中英语教师应立足开放性作业的内涵,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学生设计开放性的作业,使他们在灵活应用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作业中,获得综合性成长与发展(陈音2023)。

  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8 Natural disasters主要讲述了常见的自然灾害,以及所造成的危害和急救常识等。面对“双减”政策的要求,教师为学生设计了“创想急救小妙招”的作业,指导他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结合课堂所学重点英语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when、while用法),以及已有的英语知识,搜集相关的资料,并将其整理形成急救小知识清单。由于这一英语作业具备一定的开放性、探究性,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从不同的角度选择了一些急救知识。比如,有的小组从地震灾害的角度出发,有的小组从火灾、溺水、洪涝等不同的角度出发,搜集了资料,并形成了相关的急救小常识清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教材中所学的内容进行了拓展和延伸,还在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中促进了语言素养、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真正满足了核心素养下的育人目标。

  (四)联系生活,增加作业的生活味

  英语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商品的包装说明,还是旅游景点的标识牌等,都有英语内容。有鉴于此,教师在落实“双减”政策设计英语作业时,应立足英语学科的交际性、工具性,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作业,使他们在充满生活味的英语作业中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与发展(王文英2024)。

  例如,在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5 Wild animals的作业设计中,教师聚焦课堂所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了生活化的问题:“What kind of wild animal do you like the most?Do you know where they live?How do you think wild animals should be protected?Can you share your thoughts?”并指导他们围绕问题展开调查。与传统的书面作业相比,这一生活化的英语作业能带领学生从英语教材逐渐走进生活,不仅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促使他们在生活调查的过程中获得了大量有关野生动物的信息资料,甚至部分学生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中尚存在不全面的现象,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最后,教师指导学生结合调查资料,运用写作比赛、演讲比赛等不同的作业形式呈现出来。在这一生活化的英语作业中,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促使他们在富有生活气息的英语作业中获得了综合性提升与发展。

image.png

  (五)关注人文性,提升作业的教育性

  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在设计英语作业时,往往过分关注英语学科的知识性,导致设计出来的作业缺乏人文教育因素。面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在落实“双减”政策设计英语作业时,应立足于英语学科的人文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其中蕴含的育人价值,使学生在充满人文性的作业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生活观念,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真正实现全面发展(宋雅2023)。

  例如,在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5 Good manners的作业设计中,教师聚焦单元的中心话题“文明礼仪”,深挖其中蕴含的育人元素:强化学生的礼貌行为意识,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逐渐养成尊重他人、严于律己的良好品德。教师将作业设计为:结合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经历、认知,或者依托互联网搜集相关的资料,梳理有关“Good manners”的信息,并围绕餐桌礼仪、做客拜访、请客邀请、乘车、公共场所等不同的礼仪,搜集资料、撰写英文演讲稿、开展演讲等活动。这一英语作业充分凸显了英语学科的人文性,使得学生在富含情感教育的作业中受到教育和启发,获得了综合性发展,真正落实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结语

  “双减”政策对初中英语课后作业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英语作业设计方式,遵循“双减”政策背景下的英语作业设计方向,提升作业的“吸睛度”、适切性、创造性、生活味和教育性,使得学生在类型多样、层次化、生活化、开放性、人文性的作业中,获得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等,真正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

  引用文献

  陈音.2023.“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实践策略[J].天津教育,(33):113-115.

  宋雅.2023.“双减”政策下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探究[J].考试周刊,(49):107-110.

  王文英.2024.基于“双减”视域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J].学园,(3):46-48.

  徐雪红.2023.减负增质,优化创新——“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J].华夏教师,(32):45-47.

  赵妍.2024.“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J].学周刊,(2):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