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融入论文

2024-08-02 14:07:20 来源: 作者:zhouxiaoyi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入旨在培养学生形成文化意识,并在多种文化的冲击、碰撞中保持本心,形成正向的人生信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英语教育的融合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致力于重构教学理念,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要素,通过丰富的资源拓展,让学生既能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能吸取英语文化的优秀之处。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沟通与交流,依托丰富的实践活动,学生乐于且能够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这为我国建设文化强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入旨在培养学生形成文化意识,并在多种文化的冲击、碰撞中保持本心,形成正向的人生信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英语教育的融合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致力于重构教学理念,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要素,通过丰富的资源拓展,让学生既能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能吸取英语文化的优秀之处。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沟通与交流,依托丰富的实践活动,学生乐于且能够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这为我国建设文化强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1.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先进性分析
1.1提升文化认同感
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高中英语教学围绕听说训练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输入大量的词汇、句式、语法。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高中生往往习惯于依靠机械性的背诵来重复巩固知识点。然而,英语兼具实践性以及文化性,所以单纯的知识点传递并不能满足新时期下高中英语教育的发展趋势。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大量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区别于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师不仅传递具体的知识点,还立足实际开拓教学资源引入大量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比如,优秀的价值观念、思想信仰、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等。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让学生逐步脱离以往的学习方式并开始关注教材内容背后的文化内涵。由于英语诞生于特定的文化背景,所以在大量的语言资料中,学生可以逐步感受、明晰中西方文化间的差距且在文化的碰撞中形成文化认同感。与此同时,英语学习包含知识点输入、输出两个部分。当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后,教师拟定丰富的英语活动。依托此前的理解,他们能够将模式化的具体知识点以讲故事,写文章等方式表现出来。
1.2形成价值引领
从学科特点来看,高中英语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一环同样承载着“立德树人”任务,是主流价值观、主流意识的集合。因此,在高中英语课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合社会潮流。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学生不仅形成正向的人生信仰,即明大德、担大任,还借助其中的思想观念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未经筛选的信息涌入人们的视野,如果学生全盘吸收很容易让他们的价值观发生扭曲。这时,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以其积极、向上的文化要素提升他们对不良文化的抵抗力。
1.3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受教学习惯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往往将自己视为教学主体并依赖以往的教学经验拟定教学目标,铺设教学内容。在新时期的高中英语教育中,上述教学模式已不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实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合理融入,教师需要重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依托过硬的专业能力以及对文化的正确认识,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要素并致力于以更生动、更有趣、更真实的方式分解复杂的教材内容。一般来说,输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因此,教师不能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引入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方法,教师一边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一边提升自已的文化素养。
2.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2.1中外文化失衡
教材是教师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从教材内容的分布来看,高中英语教材中的外国文化占比较大,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教材的插图以及细节。目前,高中英语教材的插图大部分为外国人的形象。其次,教材中的文章主要介绍的是西方国家的文化,西方国家人民的生活习俗。虽然,这有助于学生了解丰富的外国文化、开拓眼界,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一拟定方式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割裂开来,不利于学生形成正向的价值观、人生信仰。最后,教材中的试题内容也围绕外国文化展开。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学生很容易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2核心素养培养片面化
随着高中英语教育的发展,教师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英语思维、终身学习视为自己的教学目标。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对于文化意识一词的理解存在分歧。其中部分教师将大部分的关注点倾注于传播西方国家的知识和文化。然而,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沟通与交流,即讲好中国故事。因此,学生不能只提升英语能力而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3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解读较浅
高中生已具备成熟的认知体系以及抽象逻辑思维,所以在高中英语课堂上,他们既要形成爱国情怀,又要具有国际眼光,将某一具体的事件放到世界范围内进行思考。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跨文化交流意识,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来看,教师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到传播英语国家的文化上。一般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输入是一个长期且系统的过程,如果教师缺乏经验就会导致其无法找到两者的结合点,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在高中英语课堂中输入传统文化的内涵旨在让学生学习一定的道理,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跳脱出知识点的限制并鼓励他们形成辩证思维和理性思考。
3.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原则分析
3.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从前文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入涉及多个方面且需要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如果教师插入得过于模式、僵硬则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要想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英语教学的科学融合,教师需要重构教学理念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所谓的“以学生为主体”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入点需符合我国国情,符合我国主流意识,符合我国主流价值观。虽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类似,但仍有不同之处。为了贴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将他们打造成符合社会发展的全方位高素质人才,教师需要洞察社会发展趋势并适当地融入传统文化要素、内涵;其二,传统文化要素的引入需立足当代实践。通过其中的优秀内涵,学生一边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一边从中汲取优秀理念,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3.2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讲求长期性、系统性、循序渐进性。一般来说,要想让中华传统文化的引入变得更有章法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其一,贴合不同学段的课程要求。由于不同学段的学生英语能力和学习目标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师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依托持续的知识点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其二,传统文化的输入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经验,通过深入浅出地讲授逐步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此外,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终目的就是在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的同时锤炼品行,升华信仰。依托循序渐进的讲解,教师能够实现英语教学的双重育人价值。
4.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策略分析
4.1立足具体知识点,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容易重视具体知识点的学习而忽略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要求,教师需要重构教学理念并重新定义具体知识点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在新时期的高中英语教育中,知识点输入、知识点输出都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将传统文化要素融入知识点输入部分,开阔学生的眼界。与此同时,在知识点的输出部分,教师积极拟定丰富的教学活动并促进他们实现知识点的灵活应用与迁移。其中,在知识点的输入部分,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采取对比法这一教学策略。依托中西方价值观念、思想信仰、风俗习惯的对比,学生从具体的词汇、句式出发,深入感受两者的不同,从而产生民族文化认同感。
4.2立足所学知识,拟定丰富活动
随着高中英语教育的发展,高中生不仅要了解、学习、掌握书本中的专业知识点,还要懂得具体的应用之道。从学科特点来看,高中英语不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一门语言,因此只知晓知识点是什么还不够,学生应知晓相应的应用场景。为了更好地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为了促进知识点的灵活应用,教师需要拟定丰富的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要一边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一边提升自己的文化品质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般来说,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英语实践活动包含两种:一为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即与传统节日、传统习俗有关的演讲活动,与古诗文有关的汉译英比赛活动,与影视剧有关的配音活动等。借助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学生既能体会活动的乐趣,又能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相应的理解以及价值观;二为多元的社会探索活动。学生了解、学习、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为了让他们形成与现代社会相符的价值观,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经验拟定与之匹配的调查任务。通过实地考察并获取资源,学生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将具体的要素体现于日常的学习与生活。
5.结束语
在新时期的高中英语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入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自已的教学经验,重构教学理念,重视有关传统文化的引入方法,凭借“以学生为主体”,循序渐进等理念逐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英语课本结合起来。一般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入旨在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借助丰富的文化内涵,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理解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正向的人生信仰、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潘理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融入[J].西部素质教育,2023,9(08):59-62.
[2]陈彦兰。浅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校园英语,2023(07):88-90.
[3]甘露,林季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实践研究[J].高考,2023(02):141-143.
[4]范昱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策略探讨[J].校园英语,2022(48):79-81.
[5]周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融合探索[J].新智慧,2022(27):33-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