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政策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策略论文

2024-07-27 11:23:02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教育发展新阶段“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是各学科教师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在这两大背景之下,如何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优化作业成为初中英语教师的重点研究课题,此间必须转换传统思想,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致力于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多元化的作业设计,调动学生英语语用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他们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教育发展新阶段“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是各学科教师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在这两大背景之下,如何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优化作业成为初中英语教师的重点研究课题,此间必须转换传统思想,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致力于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多元化的作业设计,调动学生英语语用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他们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1.“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原则及创新类型
1.1原则
在“双减”政策之下初中英语教师落实作业设计过程中必须坚定下述三点原则:第一、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避免重复性作业,融入多元化的趣味元素,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优势,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复习、实践的主观能动性;第二、赋予作业实际意义,利用生活元素、社会故事、文化故事布置作业任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让所有人都可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实践能力的发展;第三、致力于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设置集体类实践任务,如表演、合作阅读等,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化英语意识,也能在思想的碰撞下活用思维、开阔视野,最终在无负担的情况下获得综合素质的发展。
1.2类型
为最大程度减轻学生英语学习、复习负担,教师在对作业创新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聚焦于下述几种作业类型:第一、跨学科融合性作业,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报刊、杂志资料,在不偏离教学主题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探索多领域知识,并分析英语知识与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综合素养的发展;第二、分层类作业,初中时期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由于认知能力、语言天赋、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差异而停留在不同的水平,教师需要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针对性的引导,为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第三、个性展示类作业,教师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个人爱好,设计开放性作业任务,让所有人都能在按照自己思路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自我,从而实现语用能力的进步;第三、综合能力培养类作业,此类作业涵盖面较广,教师可以将听、说、读、写四个板块综合,设计灵活的任务、组织多彩活动,扩大学生知识面、促进他们核心素养发展。
2.基于“双减”政策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具体策略
2.1融读写:活用报刊,主题语境应用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作业设计中都应该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以激活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完成多元化的优化设计,首先就可以利用课外的报刊、杂志,为学生组织课外阅读活动,选择与课内教学年题相符合的报刊,一方面开阔学生的眼界,另一方面让所有人都能更全面地了解英语语言知识的内涵,在自主阅读中还能掌握更多阅读技巧,实现英语素养的发展。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阅读与写作巧妙融合,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阅读成果进行美句仿写、读后感悟记录、主题创新表达,从而深层次地思考问题,明确英语语言知识的语用特点,在不断的训练中得到综合能力提升。
例如教授译林版八年级上册“School life”单元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同主题报刊“School life”,要求所有人用自己的方式完成精读,并且要求他们对报刊的每一部分(Introduction,The innovation,Valuation,Outcomes,What next)内容都用一句话进行精简的介绍,这样一来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能展示出积极、主动的态度,他们愿意去探索文本中文字的奥秘,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信息提取、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中能够自然开阔眼界,学习更加先进、成熟的语言表达方法,还能够融入自己的主观思想,例如在研究“Evalutaion”段落时分析最终出现strongly agree以及agree态度占比较大的原因,并且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论一下主观想法,在段落的概括语句后做好标注,借此来养成勇于质疑、积极表达的良好习惯,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
2.2优实践:内外结合,组织丰富活动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教师无论是课上教学还是课后作业布置都应该围绕“表达”、“应用”主题展开多元化设计,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获得英语意识的发展,也实现自我成长的目标。因此在“双减”政策的驱动下教师应该进一步对课内外教学优化处理,着重突出实践的意义,课内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都建立起合作关系,课外作业的设计也应该组织开放性的趣味活动,帮助学生在交际探索、辩论分析、实践表演中理解英语知识的深层次内涵,将听、说、看相互结合,端正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让他们获得核心素养的发展。
初中时期教师可以设计的实践作业种类较为丰富,包括情景故事表演、主题辩论、读书交流等,还可以组织集体参观、歌唱比赛等活动,根据课程内容选择适宜的形式,让英语复习、应用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避免他们因为完成的重复、无意义的作业而产生思维固化问题,不仅能理解与内化当前所学,还能够将已学知识全部串联构建知识体系,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英语素养的提升。
例如教授译林版八年级下册“A green world”单元后,教师可以设计下述三种实践作业:
【类型一】制作“green world”主题手抄报,根据自己对环境保护问题的理解设计出生动、形象的手抄报,其中包含“plan trees”“refuse classification”等观点,将绘画与英语表达相结合,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自然对本单元重进】“ild习a。Green World”公益故事,并录制表演成品,上传至微信公众号以及其他线上平台之中,在此过程中需要发挥出集体的力量集思广益,尽可能将表演舞台精简化、生动化,其中将课内所主张的保护环境的观点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类现象相融合,制造矛盾冲突,突出主题内涵,对于advantages以及disadvantages进行清晰划分,学生通过故事创编、实践表演,不仅能灵活运用课内知识,还能实现自身人文素养的发展,建立正确的生活观念。
【类型三】组织演讲比赛,鼓励学生自主创编演讲稿,选择自己认为最能突出“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议题展开扩展表达,发挥出自身的无限潜能,同时也通过查阅资料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累积知识,最终通过大胆表达明确英语学习的意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3趣配音:突出重点,锻炼语用能力
初中阶段学生虽然思想相较于小学时期更加成熟,但是他们却依然对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为他们布置重复性较强的复习作业,使得他们逐渐失去了英语探究欲望,以完全被动的状态对课内所学“死记硬背”,学习形式化严重,综合素养难以得到发展,同时这样注重量而非质的作业任务设计还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他们会认为英语学习是自己的生活负担,故而自主意识、积极意识减弱,难以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在“双减”政策的驱动下,教师要对作业设计作出创新,结合当前阶段学生喜爱观看电影、电视剧的情况来进行趣味化作业设计,根据课程主题寻找相关的影视剧片段,让学生通过看电影、听音乐等轻松的方式复习知识,借此机会布置趣味配音任务,进一步激活他们的英语语用欲望,在轻松实践、勇敢尝试中得到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授译林版九年级上册“Growing up”单元后,教师可以选择深入探索了该主题的电影“The Shawshank Redemption”片段来设计作业,为学生提供其中关于“成长”问题讨论的经典片段“There are some things in this world that can not be carved out of stone.In our hearts,there is a place which(that)can not be locked,whose place is called hope.”以及“Old life blown away in the blink of an eye,nothing left but all the time in the world to think about it.”“Live fast,die fast.”,要求学生了解电影的故事背景并对这一个片段进行反复观看后大声朗读,在朗读中深化对重点词汇、短语的记忆,以此为基础对该片段进行配音,并将最终的配音作品分享到班级线上交流群中,教师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明确他们在英语语言理解以及语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予他们针对性的指导,借助带有较强趣味性的配音作业深化学生语用意识,让他们能在实践中获得综合素质的发展。
2.4重分层:尊重差异,实现层次指导
真正意义上优质课后作业的设计,不仅仅要体现出作业的一般性作用与功能,同时还必须注意到初中生由于各方因素干扰而产生的语言学习、语言表达方面的差异,尊重他们的个体的差异,设计梯度性作业,首先为全体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同时难度的升高或降低都能深化学生复习、巩固兴趣,他们也愿意在此基础上突破自我,实现个性化发展。针对学习能力较差、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基础训练、趣味实践为作业的主要设计方向,并且借助线上交流的方式为他们提供针对性辅导,夯实此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同时也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而针对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则要以“突破”为目标设计探索类作业,锻炼学生知识活用能力,针对英语能力较强、愿意深层探究知识内涵的学习则要设计拓展类作业,如故事创编、主题深化分析、辩证探索等例,如以教此授来译促林进的“Go断d a展nn。ers”单元后,教师将作业分为三层:
第一层,针对基础能力的薄弱学生,为他们提供微课视频,要求所有人根据视频所演绎的内容推测其代表的短语,其中包含公共场合中的各类行为,起到对课内基础知识形象化复习、巩固的作用,也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优质学习体验,从而树立自信心,尝试探索知识的深层内涵。
第二层,要求学生就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文明、不文明行为进行分析,谈论应该如何在公共场所保证举止的得体,最终将所思所想整理为一个图表,对behavior、in fluence、how to do进行整理,这样一来不仅能对课内所学知识活学活用,还能融入主观思想,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得到人文素养的发展。
第三层,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Civilized habits”为主题进行作文创作,必须保证文章内容全面、说理清晰、案例具有针对性,允许他们查找更多相关资料,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所看、所想来完成创作,其中还可以融入创新元素,使用“If”来进行假设,进一步验证观点,借此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也为他们树立健康的是非观,帮助他们树立文明新风的良好习惯,将知识教育与德育合结,语为学生未来发展负责。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教师在为学生设计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必须转换传统观念,既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又要重视作业设计的创新,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自主思考、自主实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为有效减轻学生负担,作业设计突出学科的实践性特点,还可以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明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给予分层指导,最终保证作业设计的高效性,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