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字幕汉译的归化与异化策略评析 ——以美剧《我们这一天》为例论文

字幕汉译的归化与异化策略评析 ——以美剧《我们这一天》为例论文

27

2024-06-14 14:11:19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交流日益增多。而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外影视作品也开始进入国民视野中,观看国外影视作品是了解国外风土人情和文化习惯的重要途径之一。字幕翻译对于影视作品的传播尤为重要,投身于字幕翻译研究中的学者日益增多。本文在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观照下,以美剧《我们这一天》的英汉字幕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归化与异化策略在字幕汉译中的应用。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交流日益增多。而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外影视作品也开始进入国民视野中,观看国外影视作品是了解国外风土人情和文化习惯的重要途径之一。字幕翻译对于影视作品的传播尤为重要,投身于字幕翻译研究中的学者日益增多。本文在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观照下,以美剧《我们这一天》的英汉字幕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归化与异化策略在字幕汉译中的应用。

  [关键词]字幕,汉译,归化,异化

  影视业的国际化发展十分迅速,一些好莱坞大片被引进国内,颇受国民喜爱,在这一背景下,字幕翻译市场需求与日俱增。观众在观看影视作品时能了解异域文化,促进跨文化交流,外语学习者还能跟着字幕学习外语,提升语言交流能力。

  《我们这一天》是美国家庭情感剧,讲述了皮尔森一家在爱情、事业和亲情三方面的日常故事。主人公杰克和瑞贝卡竭尽所能地为三个孩子创造温馨友爱的家庭环境。父亲杰克离世后,三兄妹因种种原因产生了隔阂,但最终通过谈心等方式达成和解。本文以《我们这一天》中的字幕翻译为例,分析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对字幕翻译的指导作用。

  1影视字幕翻译的特点

  字幕分为语内字幕和语际字幕,其中语际字幕是指在保留影视原声的情况下将源语译为目的语并显示在画面底部,即通常所说的字幕翻译(李运兴,2001)。影视字幕特点鲜明:(1)瞬时性。与书面文字不同,影视字幕转瞬即逝,这就需要观众快速理解其所表达的意思。(2)大众化。影视作品的受众决定了它的语言需要贴近大众,要符合日常生活用语的特点和表达习惯,字幕如果过多地使用高级词汇,容易给观众造成理解困难。(3)简洁性。影视作品大部分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因此字幕通常较短,句式结构简单,以清晰明了地表达说话的意图。

  字幕翻译会受到时间和空间制约。时间制约是指字幕译文的阅读用时需尽量与原字幕大致相等;空间制约是指字幕译文受限于原字幕的长度,字符数有限,译者的选词空间也有限,翻译的可操作性也就大大降低。字幕应与影视作品的原声与画面共同产生作用,使得观众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这些一闪而逝的字幕获取影视信息。由此,译者在翻译字幕时需要充分理解原字幕的含义,选择简洁而恰当的表达方式,并结合影视内容和画面进行翻译。

c08e7f619000b4fb9696137ef1eb28b.png

  2解构主义翻译观概述

  解构主义也称后结构主义,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就翻译而言,解构主义翻译观认为,原文取决于译文,没有译文原文就无法存在,原文的生命不是取决于原文本身的特性,而是取决于译文的特性(刘军平,1997)。解构主义翻译观打破了传统翻译观中原作者与译者、原文与译文间的二元对立关系,认为文本意义存在不确定性,翻译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而且强调翻译属于文化交流,而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

  作为解构主义翻译观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努蒂(Venuti,1995)在其专著《译者的隐身》中提出归化与异化的概念。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近,译者要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异化翻译则是指“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向原文作者靠拢”,采取原文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以保留原文的异域色彩,体现异国语言特征与风格。在翻译不同文本时,译者需在考虑文本类型和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合理选择归化或异化策略,以提高译文质量。

  3美剧《我们这一天》字幕汉译案例分析

  3.1归化策略

  归化策略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孙致礼,2002)。为了使影视作品能够为目的语观众接受,译者在翻译时可以适当采用归化策略,以使目的语读者获得与源语读者相同的反应和感受。

  例1:Sylvester Stallone:You got a greater sister here.

  Keven:Yes,I do.Thank you for noticing.We like her a lot.We’re gonna keep her.

  译文:席尔维斯特·史泰龙:你妹妹很棒。

  凯文:是啊,你真是慧眼识珠。我们很喜欢这儿,我们要把她留下来。

  凯文的妹妹凯特来剧组探班,碰到了他们都非常喜欢且名气很大的史泰龙导演。凯文非常喜欢史泰龙导演,当史泰龙导演表示可以让凯特参演时,凯文说了例1这句话。译者如果将thank you for noticing直译为“谢谢你的关注”,会显得凯文的态度有些高傲,不尊重史泰龙导演,所以译者采用归化策略,使用四字成语“慧眼识珠”来翻译,既夸赞了史泰龙导演眼光独到,也有夸奖妹妹是可塑之才之意。译文非常符合例1语境,表达出了说话人此时的心情,符合凯文的人物性格。

  例2:Jack:Maybe I don’t want you to feel like you stand out,but I need you to know something.I want you to stand out.I want all of you to be as different as you can possibly be.

  译文:杰克:也许我不想让你觉得自己太突出,但是你得知道一件事。我希望你出类拔萃,我希望你们每一个都能与众不同。

  兰德尔是三兄妹中最小的一个,而且他是父母领养的黑人小孩。小兰德尔心思敏感,他一直觉得父母对自己不够关注,甚至偏爱自己的哥哥姐姐。例2是父亲杰克在安慰兰德尔时所说的话,杰克想让兰德尔知道自己对三兄妹的爱是一样的。译者同样采取了归化策略将stand out译为“出类拔萃”,将as different as you can possibly be译为“与众不同”,这两个四字短语读起来朗朗上口,很符合此时父母安抚孩子的场景,也表达出了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期盼。

  例3:Rebecca:We need to be enough for him.

  译文:瑞贝卡:我们需要为他做更称职的父母。

  瑞贝卡和杰克很想为自己的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友爱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译者如果将例3直译为“我们需要为他足够”,译文就有些晦涩难懂,观众也会觉得不知所云。文字的含义在具体的语境中可能会发生改变,如果直译出来的译文让人无法理解或者不能表达出原文含义,译者可以选择意译,以求译文自然通顺,准确传达原文信息。译者通过分析语境并结合瑞贝卡的人物性格,将这句话意译为“我们需要为他做更称职的父母”,既表达出了瑞贝卡身为人母的愧疚之情,凸显了母爱的光辉,也能够让目的语观众理解本句话的含义。

  例4:Sophie:It’s even got the,you know,the same little,uh,lid for melting butter.

  Keven:Look at that.

  Sophie:It is pretty much the Porsche of air poppers.

  Kevin:Yeah,a man could pop some serious corn with this thing.

  译文:苏菲:它甚至有,你懂的,用来融化黄油的小盖子。

  凯文:你瞧瞧。

  苏菲:可以说是空气炸锅界的天花板。凯文:对呀,空气炸锅在手,爆米花不愁。

  苏菲买了一个非常好用的空气炸锅,例4是苏菲和凯文夸赞这个空气炸锅的对话。例4有两处使用了归化策略。

  第一处是the Porsche of air poppers的翻译,苏菲用保时捷(Porsche)来比喻说明这个空气炸锅的品质高,译者在翻译时将其处理为“空气炸锅界的天花板”。近几年一些网络词汇变得流行起来,人们在夸奖事物或人物时常用“天花板”来表达称赞之意。苏菲和凯文都是年轻人,他们在交流中常用一些流行语,译者这一处理很符合两人的年龄特点。

  第二处是a man could pop some serious corn with this thing的翻译,译者将网络流行语“……在手……不愁”和本句语境结合,创造了一个新的句子,既翻译出了原文意思,也符合凯文的潮流奶爸人设。

  例5:Beth:I really don’t know what to say.Actually I am pretty mad at him for leaving,I guess.William was a lot of things.He was a father,an artist,a cheater at every card game.God,he was my friend.

  译文:贝丝:我其实真不知道说什么,因为我挺生他的气的,怪他离开了我们。威廉有很多种身份。他是位父亲,艺术家,每次打牌都作弊的坏家伙,他更是我的朋友。

  威廉是兰德尔的生父。贝丝与威廉的关系很好,在威廉生前患病时,贝丝无微不至地照顾他,还帮助缓和威廉与兰德尔的父子关系。例5是贝丝在威廉的追悼会上的发言,威廉于贝丝而言不仅仅是长辈,更是一位她会怀念的朋友。译者如果将“William was a lot of things.”这句话直译为“威廉是很多东西”,会让人感觉不知所云。英语的衔接手段分为五种:照应、替代、省略、连接词和词汇衔接。其中,替代指用替代形式去替换上下文中出现的词语,可分为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和分句性替代(左岩,1995)。英语多使用代词,而汉语却通常会直接使用重复,代词的使用不是很频繁。译者根据上下文语境将things替换为“身份”,这属于名词性替代。这一处理方式使译文上下文衔接更为紧密,指代更为清晰,也体现出贝丝对威廉的尊重。

  例6:Kevin:Knock-knock.Coming in hot.Nicky is ripe.

  Sophie:Give me that stinky boy.

  Kevin:That’s really something special.

  Sophie:Oh,come here.That is a good one.

  译文:凯文:咚咚咚,帅哥来了,尼基臭乎乎的。

  苏菲:快把臭宝给我。凯文:不是一般的臭。

  苏菲:噢,来吧宝贝。宝宝真厉害。

  凯文和苏菲生了一对双胞胎,两人虽然最终分开了,但孩子由两人共同抚养。对于“That is a good one.”,译者没有直译为“那是好的一个”,而是根据对话语境,将that替代翻译为“宝宝”,此处也属于名词性替代,而且译者将名词短语a good one转译为形容词,这样的处理能让观众更清楚that所指代的内容。此外,“宝宝真厉害”非常符合母亲与小孩子交流时的语言风格,给人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对于“That’s really something special.”,译者同样采用了归化策略,意译了这句话,使译文与上文的衔接非畅流畅。译文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说的话,符合字幕语言大众化的特点。

  例7:Rad Cabin:Hey,does anybody know what happened to my smoothie?It was supposed to last all day.

  译文:拉德·卡班:有人知道谁动了我的奶昔吗?本来是准备了一天的份量的。

  在翻译时,译者有时可以在目的语中找到内容、修辞色彩甚至形式与原文大致相同的表达,此时译者便可以采用套译法。套译是指借用目的语中某些惯用结构来翻译的一种方法(刘季春,1997),分为拟合性套译和传神性套译。对于what happened to my smoothie,译者进行了拟合性套译,化用了Who Moved My Cheese(《谁动了我的奶酪》),译文既准确传达了源语信息,又便于目的语观众理解,能引起目的语观众的强烈共鸣。

1339e28aaeca36893a03afef03b2b83.png

  3.2异化策略

  异化提倡译文应当尽量去适应、贴近源语文化及原作者的遣词用字习惯(许建平等,2002)。异化策略在保留原文特征的同时,也需要照顾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和表达习惯。

  例8:Katowski:...how you took the sourest lemon that life has to offer and turned it into something resembling lemonade.

  译文:可塔斯基医生:……你是如何将生活带给你柠檬般的酸楚酿成犹如柠檬汽水般的甘甜。

  杰克因失去孩子痛苦不已,可塔斯基医生告诉杰克一些生活的真谛以帮助他走出悲伤。例8是剧中经典台词,汉语中有含义相似的表达,如“随遇而安”“苦中作乐”等,但如果译者选择归化策略,译文字数太少,与原文台词长度不符。译者选择直译这个句子,译文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文的美学价值和语言风格。

  例9:Rebecca:I need a gallon of mint chocolate chip ice cream.

  译文:瑞贝卡:我想吃一加仑薄荷巧克力脆片冰淇淋。

  例9中出现了一个计量单位gallon,这是美国及许多英联邦国家使用的液体容积单位“加仑”,而中国常用的液体容积单位是“升”。译者没有使用换算公式将a gallon进行换算(1加仑约等于3.785411升),而是直译为“一加仑”,既保证了字幕的简洁性,也有利于增加目的语观众对异域文化的了解。

  例10:Sophie:For when you break your leg.

  译文:苏菲:等你腿断了可以用啊(祝演出成功)。

  凯文在后台做准备,苏菲来看他并送了他一副拐杖,诙谐地表达了她对凯文演出成功的祝愿。例10中的俚语break your leg源自莎士比亚时期的舞台传统,目的语观众很难理解其意。译者分析上下文语境,并结合苏菲的职业(护士),选择直译这句话并在后面加注解释了其真正的含义,这样的处理方式即可以让观众知道苏菲送拐杖的意思,也可以避免因直接揭晓俚语含义而导致上下文衔接不畅这一问题,还能够让目的语读者学习更多地道的口语表达。

  4结语

  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外影视作品传入国内,字幕翻译质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译者需要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来达到翻译目的。本文通过分析《我们这一天》的字幕翻译,发现归化和异化策略不仅能够帮助观众理解剧情,而且有助于提升字幕翻译效果,从而满足观众观影需求和实现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VENUTI L.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Routledge,1995.

  [2]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2001(4):38-40.

  [3]刘军平.解构主义的翻译观[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7(2):52-55.

  [4]刘季春.广告标题、口号的套译[J].中国科技翻译,1997(4):44-47.

  [5]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2002(1):39-43.

  [6]许建平,张荣曦.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J].中国翻译,2002(5):38-41.

  [7]左岩.汉英部分语篇衔接手段的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37-4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