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与探析论文

2024-06-06 09:42:27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我国正在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其中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也在逐步深化。长期以来,大学英语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实际交流能力的培养,这导致许多学生虽然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却无法流畅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产出导向法(Product-Oriented Approach,POA)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更先进的英语教学方法,相较于传统方法具有显著优势,并且成功地将英语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相结合,符合课程思政的理念。
[摘要]本文基于产出导向法(POA)的理论框架,深入探讨大学英语教学设计的新思路,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的课堂教学设计为例,展示了以“驱动、促成、评价”三个环节为支架的大学英语读写课型的教学设计,详细阐述了如何运用POA理论来优化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效果。研究发现,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POA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本研究不仅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视角,也为深化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大学英语;教学设计
我国正在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其中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也在逐步深化。长期以来,大学英语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实际交流能力的培养,这导致许多学生虽然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却无法流畅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产出导向法(Product-Oriented Approach,POA)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更先进的英语教学方法,相较于传统方法具有显著优势,并且成功地将英语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相结合,符合课程思政的理念。
1 POA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设计
本文以POA为指导,以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的Unit 3 Discovery of a New Life Stage的Text A Journey through the Odyssey Years为案例课堂,进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与分析。
该课堂是新授读写课,所选文本Text A的第3至7段,作者运用了类比和对比法描述其经历过的人生阶段——奥德赛时期(指的是后20几岁、30岁出头的人生阶段)。该课堂的教学目的是教导学生如何利用比较和对比的手法来阐述观点。从阅读策略与能力的培养上来看,本课堂旨在侧重培养学生把握句间逻辑关系的能力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从文本意义的角度看,本课堂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成功度过奥德赛时期”,对指导学生正确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和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由此,本课堂学习目标为:(1)掌握论证技巧:通过分析文本内容和结构,学生将掌握类比和对比手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来支持自己的观点。(2)思考人生阶段:学生将思考每个人生阶段的特征和意义,特别是奥德赛时期,以获取启示。(3)解决挑战:学生将学会如何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和压力,通过同伴互助和理性分析解决问题。(4)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学生将学会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成败得失、顺境逆境。
1.1制定产出总目标
教师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时,需要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实教学内容,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并据此制定产出总目标。在本案例课堂上,笔者要求学生以***的“青年观”为指导,理解“青年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要正确对待一时的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李艳华,2020),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奥德赛时期,并由此将产出总目标设定为题为“学姐学长面临毕业抉择:为他们献上朋辈指南”的写作任务:即将步入职场的学姐学长们正面临着重要的抉择时刻,在这个人生奥德赛时期,我们作为他们的学弟学妹,应该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建议,帮助他们摆脱困惑和迷茫。
1.2制定驱动型输出任务
在采用产出导向法进行教学时,教师首先设计具有驱动力的输出任务,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每个单元开始时,教师会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交际场景,使学生真实感受到这些场景的可能性以及所讨论话题对他们的认知挑战。基于这些场景,教师挑战学生的语言产出能力,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产生压力和动力。接着,教师会明确产出任务,以唤起学生的产出欲望,从而驱动学生的学习。在设计驱动环节时,教师应利用互联网收集与单元主题相关的教学材料,如图片、音频、视频和经典影视片段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本案例课堂实践中,笔者在导入环节采用了“视频+情景”导入法,首先让学生观看题为Chinese Young People的视频材料,激发学生对“奥德赛时期”概念性的认知,接着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题为Emily’s Choice—Starting Career in a Big City or Small Town?的情景剧,因为在奥德赛时期中,学生确实会面临择业及城市选择这一现实共性问题。
接着,笔者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并尝试回答三个问题:
(1)If you were Emily,what would be your choice?
(2)How can young people cope with the Odyssey years?
(3)What are your thoughts or reflections on the challenges and struggles the graduates face after graduation?
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笔者引导学生思考本单元主题,使其认识到自身语言表达和语用能力的不足,为后续产出积累经验。然后,笔者要求学生完成阶段性任务:写一封*给Emily,开导她,帮助她进行人生选择;而迁移性任务则要求学生就小组讨论的奥德赛时期的困惑和问题撰写朋辈指南。
1.3输入促成活动
输入促成环节不仅是教学流程的核心,也是学生是否能成功完成产出任务的关键(袁雪,2020)。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扮演着学生学习促进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与产出任务相关的输入材料,从语言、内容和结构三个方面给予支持,并积极搭建脚手架,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产出任务。
就本案例课堂而言,在语言促成方面,笔者选取文章中与奥德赛时期典型特征描述相关的段落内容,引导学生学习,鼓励学生积累描述奥德赛时期的词块,如:unavoidable、agenda、radical changes、sensible、distract、saddle sb.with sth.。
在内容促成方面,笔者引导学生阅读文章Journey through the Odyssey Years,思考奥德赛时期的特征和意义,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阐述对“毕业后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家乡”这一问题的理解,教师帮助学生将语言知识变为语言能力,并鼓励学生勇于面对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压力,能够通过同伴互助和理性分析来解决问题。
在结构促成方面,笔者引导学生学习有效阐述观点的方法。学生首先需理解对比与类比的定义及差异,然后学习对比与类比写作的两种模式:subject-by-subject和point-by-point。最后,学生通过完成改写任务,熟练应用这两种模式。如何运用类比与对比来论证观点是关键的一环,对学生成功完成“学姐学长面临毕业抉择:为他们献上朋辈指南”的写作任务至关重要。
由于“学姐学长面临毕业抉择:为他们献上朋辈指南”写作任务存在难度,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能遇到很多障碍,因此教师需要提供支持。教师可引导学生使用对比与类比结构来探讨奥德赛时期的人生选择问题,利用*息图形式组织思路,观摩经典名人演讲视频以学习地道的语言表达,最终帮助学生完成总体写作目标。
在“促成”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脚手架”角色。首先,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必要时提供相应帮助。其次,教师要精心挑选与产出任务相关的文章段落,并鼓励学生聚焦于文章的第3至第7段。这种有针对性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还能确保他们更好地掌握所需知识和技能。
1.4评价
POA始于产出,止于产出,特别重视对学生产出结果的有效评价。评价环节包括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袁雪,2020)。评价环节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效果,同时也能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从而改进教学方法和调整教学方案。这种反馈机制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在本案例课堂实践中,笔者从语言层面和思想层面对学生的产出内容进行即时性评价。比如,当学生回答“If you were Emily,what would be your choice?”时,提到“But big cities also has disadvantages:the pressure of competition in work and life is so great,and if you don’t study,you will be eliminated.”,教师应立即指出主谓不一致等语法错误,并鼓励他们运用所学词汇massive替换great来描述压力。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将the pressure of competition in work and life进行具体描述。而对于问题“What are your thoughts or reflections on the challenges and struggles the graduates face after graduation?”的回答,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同伴互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分享个人生活中所遇到的挑战和困难并相互倾听、理解和支持。随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积极正向的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同时,教师基于对比与类比的两种写作模式,即时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改写产出,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这两种写作模式。
在延时评价方面,笔者在第二次课上对学生完成的“学姐学长面临毕业抉择:为他们献上朋辈指南”初稿进行多维度评价,着重关注内容和论证方法,及时指出学生在论证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学生完成二稿后,笔者鼓励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生生互评。小组成员根据写作评价量表对组内每位成员的成果进行评价,然后推选出表现最优秀的成员代表小组参加班级展示。对于各组的代表成果,笔者采用师生合作评价的方式,指出展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促进教学相长。
2教学实施及反思
在本案例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强调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通过有针对性的输入和产出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通过本次教学实施,笔者深刻体会到产出导向法在英语写作课程中的优势。首先,这种方法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其次,通过有针对性的输入和产出练习,学生可以积累词汇、提高语法准确性、增强篇章结构意识。最后,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反馈,有利于学生不断改进自己的写作。
然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例如,部分学生在仿写、改写和独立写作等练习中遇到了较大的困难,需要更多的指导和鼓励。此外,由于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展,并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为了更好地应用产出导向法进行英语写作教学,笔者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进一步优化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如增加一些更具针对性的词汇和语法训练活动;设计更多与学生专业或兴趣相关的写作主题;尝试引入更多的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如*写作平台、智能批改系统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总之,产出导向法在英语写作课程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发展空间。教师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此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3结语
本文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的课堂实例为例,深入研究了产出导向法(POA)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证明,POA理论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有助于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POA理论的基本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水平,合理设计任务,并选择适当的教学材料和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教师还需要积极发挥“脚手架”作用,引导学生逐步提高语言水平和产出能力。
本研究分析了POA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和潜力,同时也揭示了其实施过程中的挑战和困难。为了更好地应用POA理论,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加强教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总之,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不仅深入探究了POA理论的基本理念和应用方法,还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相*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POA理论将会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李艳华.***青年成才观对新生代农民工成长成才的启示[J].人才资源开发,2020(15):10-13.
[2]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7(4):547-558+*0.
[3]文秋芳.“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构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的尝试[J].中国外语教育,2014,7(2):3-12+98.
[4]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2008(2):2-9.
[5]文秋芳.“师生合作评价”:“产出导向法”创设的新评价形式[J].外语界,2016(5):37-43.
[6]袁雪.产出导向法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研究——以《新一代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课堂教学设计为例[J].大学,2020(52):117-118.
[7]张喜华.大学英语与中国文化思政融合教育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9(1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