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岗课赛证4+X主题菜单式课程体系的构建论文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岗课赛证4+X主题菜单式课程体系的构建论文

7

2024-06-03 13:38:09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双循环经济格局对外语类人才“语言+技能”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要适应要求变化而进行改革。本文对近年来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借鉴职业技能群和CBE课程开发模式,构建岗课赛证4+X主题菜单式课程体系,提出以学校为“主体”,赛证学院和企业为“两翼”的独立协同创新管理方法,寻求“岗课赛证”综合课程体系构建途径和机制。

  [摘要]双循环经济格局对外语类人才“语言+技能”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要适应要求变化而进行改革。本文对近年来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借鉴职业技能群和CBE课程开发模式,构建岗课赛证4+X主题菜单式课程体系,提出以学校为“主体”,赛证学院和企业为“两翼”的独立协同创新管理方法,寻求“岗课赛证”综合课程体系构建途径和机制。

  [关键词]商务英语;4+X主题菜单式课程体系;赛证学院;跨境电商

  商务英语专业是高职应用外语类专业群中的传统核心专业。国际上对应用外语类人才的需求逐渐向个性化和高质量转变。因此,高职院校需要转变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多样性,充分挖掘学生的优势和潜能,为每位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方式,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在适应变革的前提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进行了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探讨。基于能力本位、项目化教学以及产学研教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已基本确立。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岗位定位不明晰、“语言+技能”教学实施受限、课程设置杂乱等。高职外语类专业要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适应工作的能力、独立提出建议和讨论问题的能力以及组织能力。由此,顺应时代市场需求,推动“外语+工种+行业”的综合课程体系改革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和未来的趋势。

  1国外选课制度模式

  秦虹(2011)总结了国外职业教育课程的8种模式,包括行业单元型、职业群集型、阶梯训练型、职业发展型、概念统整型、综合型、CBE课程开发型和MES组合型,并对这些模式的概念、应用方法和利弊进行了分析。其中,职业群集型模式将相似性质的职业整合为一个群集,具有纵向深入的特点,学生可以深入学习某一职业。而CBE课程开发型则以胜任岗位工作需求为基础,运用DACUM分析法进行系统分析。

  这两种模式为本研究提供了启示,可在我国特定社会发展背景下运用于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中。职业院校借鉴职业群集型和CBE课程开发型,结合商务英语就业岗位需求、企业合作以及竞赛活动,构建符合岗位需求且灵活多样的课程体系。

  此外,研究表明,岗课赛证在职业教育中能产生积极影响。竞赛、考证与课程的结合对职业教育管理和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孟建国(2011)认为高职外语类专业教学应该融工作过程和情境于教学中,突出ESP课程建设,确保课程设置与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协调一致。李瑞华(2019)探讨了如何利用专业竞赛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提出各级各类竞赛融入应用外语课程的方法和途径。

image.png

  2岗课赛证4+X主题菜单式课程体系的内涵与特点

  自2013年起,随着个性化人才培养需求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要求的提出,主题菜单式教学逐渐成为学者们讨论的教学模式变革之一。

  笔者在中国知网以关键词“菜单式课程”进行检索,共得到197篇文献,其具体情况见图1。

  首先,菜单式课程在职业教育方面一直备受重视。尤其是随着各行业对职业技术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课程改革已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必然趋势。菜单式课程改革借鉴了西方职业教育学分积分制的培养模式,根据社会对人才职业技能和素养的需求进行细分,针对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科学地打包课程,使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打包课程。

  其次,国内自2003年起开始对菜单式课程展开研究。张建华(2003)提出了课程应采用菜单式配置,教学应分层次实施,这标志着对菜单式课程的初步探索。此后,关于菜单式课程的教学模式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应用研究逐渐集中展开,主要讨论了菜单式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和实践探索,涉及医学、思政、英语课程体系、社会实践课程、中小学课程、教师培养、工程技术等领域。庞桂平等(2014)设计了不同生源结构的课程修读路径,探索构建“菜单式”个性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和兴趣差异,以满足学生多元个性发展的需求。同时,黄春香等(2019)介绍了“技能菜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对技能竞赛、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进行综合管理,开发融入技能竞赛内容的“菜单”式课程体系,并提出构架师生全员参与的校内四级技能竞赛平台是一条切实可行途径。

  再者,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第一,针对某一专业某一课程的改革研究,如姜燕琴(2021)结合龙岩学院首批国家线下一流课程建设,探讨高校“家庭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第二,以某一学校为案例,探讨菜单式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如李嘉伟(2020)研究了广科长隆旅游产业学院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菜单式课程开发策略。

  最后,就研究方法而言,当前的研究主要采用定性研究,运用个案分析、分类对比分析以及系统研究法。

  这些研究关注了职业技能的岗位需求和个性化培养,以及竞赛对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和企业在课程开发中的参与。然而,在构建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过程中,竞赛助力、岗位需求、企业协作、学校管理的协同路径尚不清晰。本文认为,在外语类岗课赛证与主题菜单式课程相结合时,课程体系应呈现岗位精简化、赛证独立化和主题套餐化的特点。这样的课程体系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促进竞赛助力、岗位需求、企业协作和学校管理的有效协同。

  2.1岗位精简化——成果导向的专一式技能改革

  为了改变应用型外语专业就业方向模糊的局面,专一化技能的实践是必要的。这意味着人才培养方案应该针对特定岗位技能需求进行精准制定。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学校可组织学生在入校后进行英语水平测试和方向选择。学校可根据市场需求设立跨境电商、国际贸易、涉外文秘、企业管理、国际物流、涉外导游等不同方向,并且根据这些方向制定培养方案。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

  2.2赛证独立化——独立协作的管理机制

  高职院校的各级各类竞赛为学生职业技能提升提供了强大动力。通过参与竞赛,许多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岗位职能,并精进专业技能,竞赛经历增加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为充分利用竞赛的推动力和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建议设立独立于学院之外的第三方机构或平台负责整个学院的竞赛组织、指导、参赛和考证工作。该机构可根据岗位需求和竞赛要求开发课程、编写教材,并组织学生培训。例如,考证课程和竞赛技能指导课程可以由赛证学院开发和管理。这种安排有助于减轻专业教师的压力,确保竞赛指导教师和专业理论课教师明确任务分工,各司其职、目标清晰。

  2.3主题套餐化——就业方向主题式菜单课程改革

  课程体系的构建由学校方、企业方和赛证学院方共同合作完成。这三方制定了主题套餐4+X的课程体系。“4”代表菜单中的主菜,即学生必须掌握的4门核心专业技能课程。而“X”课程则是指主题套餐中的辅助课程。赛证课程则独立设置且为必选课程。

  这种课程体系基于国家课程标准的必修、选修、公共通识课和专业课程,打破了原有学分比例和课程科目的限制。在总学分确定的前提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就业方向和岗位需求灵活选择课程并完成学分要求。这一改革有助于充分发挥三方各自的优势,使其在独立运作的同时相互协作。

image.png

  3商务英语专业(跨境电商方向)课程体系开发与运行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跨境电商产业正逐渐呈现数字化、智能化和本土化特征。随着跨境电商领域的迅速发展,新旧岗位更替加速进行。仅仅具有单一岗位的能力的人已经无法满足产业需求,国家和社会急需具备创新思维的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比如,在亚马逊网站发布的2023年校园招聘需求中,销售、广告和客户管理等方面的人才需求近100人。这表明市场对同时具备熟练语言运用能力、市场营销和电商运营技能的人才需求迫切。

  商务英语专业是传统应用型外语类专业,为对外贸易领域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在双循环经济背景下,商务英语与跨境电商专业的协同发展和深度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本研究结合商务英语与跨境电商探讨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是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其次是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最后是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依据岗课赛证4+X主题菜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的构想,笔者构建了商务英语专业(跨境电商方向)课程开发与运行体系,见图2。

  根据该课题开发和运行体系,笔者设置了具体课程,详见表1。

image.png

  表1中的课程不包括学校公共通识课程、认知实习和顶岗实习,仅包含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

  在主题菜单4+X模式中,商务英语专业(跨境电商方向)设置了4门核心课程,其中包括2门英语课程和2门专业理论课程。

  X课程可以安排在专业选修一和专业选修二中。专业选修一主要包括英语基础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而专业选修二则涵盖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办公操作能力以及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操作能力的课程,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这些课程与核心课程相互配合,赛证学院和企业都参与其中,共同组建教学团队。目前,竞赛和考证课程通常与其他课程相结合,但由于师资不足,学生参加竞赛和考证可能会面临困难。因此,学校可通过设置4+X课程体系,并将考证和竞赛课程由独立部门和专业师资负责。这样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以竞赛促进教学、推动校企合作的优势,实施“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教育目标。

  4结语

  商务英语专业主题菜单式课程改革充分发挥了职业技能群模式的优势,在学习初始阶段就让学生明确职业方向,并提供目标明晰而精准的课程。这和基于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模式的课程改革理念是一致的,即首先对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然后根据不同能力层面(包括理论知识、职业道德、工作态度、操作技能)由浅入深、螺旋纵向培养学生,并实现全面综合素质培养,同时深化专业技能培养。

  然而,对于岗课赛证融合的教学效果评估和学生能力评价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实践和反馈机制来评估学生在这种综合教学模式下的表现,以便更好地评价教学效果并确保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春香,严国军,顾建华,等.校内职业技能竞赛与“菜单”式课程体系耦合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9(36):98-99.

  [2]姜燕琴.高校“家庭教育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析——以龙岩学院“首批国家线下一流课程”为例[J].龙岩学院学报,2021,39(3):118-123.

  [3]李嘉伟.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菜单式课程开发策略——以广科长隆旅游产业学院为例[J].教育观察,2020,9(22):103-104+119.

  [4]李瑞华.基于专业竞赛的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新途径研究——以安徽外国语学院为例[J].黑河学院学报,2019,10(9):140-142.

  [5]孟建国.高职外语类“工学结合”课程改革与ESP课程建设研究[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1,4(3):23-27.

  [6]庞桂平,苏艺华.高职高专制造类专业应用型人才“菜单式”培养模式的研究[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0(1):130-132.

  [7]秦虹.国外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与发展趋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3):69-73.

  [8]云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探索[J].教育与职业,2021(24):107-112.

  [9]张建华.专业柔性化运作课程菜单式配置教学分层次实施[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苏州: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03:353-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