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高职生英语语言思维能力的测评与剖析思考论文

高职生英语语言思维能力的测评与剖析思考论文

6

2024-06-01 12:10:36    来源:    作者:caixiaona

摘要:本文基于对语言思维能力中逻辑、思辨和创新的概念内涵及技能要求的理解,探究高职学生英语语言思维能力的测评工具,依托测评调研的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高职学生英语语言思维能力现状。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男女生的英语语言思维能力无显著差异,体育生与非体育生在逻辑和思辨思维能力方面略有差异,高中生和中职生在逻辑、思辨和创新思维方面均有显著差异。根据调研结果提出增强高职生英语语言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对于中高职衔接的英语教学也具有积极的启发作用。

  [摘要]本文基于对语言思维能力中逻辑、思辨和创新的概念内涵及技能要求的理解,探究高职学生英语语言思维能力的测评工具,依托测评调研的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高职学生英语语言思维能力现状。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男女生的英语语言思维能力无显著差异,体育生与非体育生在逻辑和思辨思维能力方面略有差异,高中生和中职生在逻辑、思辨和创新思维方面均有显著差异。根据调研结果提出增强高职生英语语言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对于中高职衔接的英语教学也具有积极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高职生;语言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思辨;创新思维

  1研究背景

  语言与思维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紧密统一体,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语言表达的内容,英语课程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更不能忽略思维能力的培育。《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在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人文素养的基础之上,还应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将思维品质明确列为高中阶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更是将语言思维提升与职场涉外沟通、多元文化交流和自主学习完善共同设定为高职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项培养目标(教育部,2021)。从小学到大学各个学段的英语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育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

  2语言思维能力研究的理论依据

  英语教育学界对思维的关注由来已久,对于思维能力的构成要素,学者们主要探讨了七种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跨文化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等,其中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倍受关注。

高职生英语语言思维能力的测评与剖析思考论文

  文秋芳(1999)认为大学生思维能力主要由逻辑思维能力、辩证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构成。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能力属于逻辑思维能力;多角度分析问题、换位思维、从发展和变化的角度分析问题、一分为二看问题等能力,属于辩证思维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难题和批评评价等能力属于创新思维。

  钟启泉(2002)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以慎思和怀疑为特点的思维活动,通过观察、反省、推理、交流的心理流程来获取指导其信念和行动的相关信息。文秋芳(2009)将“批判性思维能力”改译为“思辨能力”,其中思辨能力中的认知技能列举了分析技能、推理技能与评价技能等三项核心技能。分析技能即归类、识别、比较、澄清、区分、阐释等分项技能,对应了逻辑思维要素。推理技能即质疑、假设、推论、阐述、论证等分项技能,与批判性思维技能重合。评价技能是评判假定、论证过程和结论的相关技能,属于创造性思维、纵横思维及创生等技能。

  张忻(2003)认为外语教学中学生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就是创新思维能力,不仅包括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还包括语用能力、语篇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和交际策略能力等。黄远振(2019)结合语言教学和思维特点,提出了建构“语言创新思维”的三维思维结构:逻辑性思维技能包括分析综合、分类比较、归纳演绎和抽象概括等分项技能;批判性思维技能包括判断推理、质疑解疑、求同辨异和评价预测等分项技能;纵横思维、联想想象、隐喻通感和模仿创生等则是创造性思维技能的范畴。

  教育部2021年版高职英语课程新标准所建议的语言思维提升,是注重提升大学生的逻辑、思辨和创新思维水平,学生能够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了解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等思维方法,辨别中英两种语言思维方式的异同,具有一定的逻辑、思辨和创新思维水平。概而言之,逻辑思维能力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归类、比较等方面的能力;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则聚焦观察、反省、推理、质疑、交流、计划、检查、调整、评估等方面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批评能力、解决难题的能力,这个过程需要运用到纵横思维、联想想象、模仿创新等。

  3调研方案设计

  此次调研的对象是本校高职学生,测评工具为课题组自研的《高职生语言思维能力自评量表》,收集常用的英语逻辑思维能力问卷调查表、英语批判性思维能力问卷以及创新思维能力调查问卷,经过对比、分析和综合,优选更加符合语言思维能力中逻辑、思辨和创新思维概念内涵和技能要求的题目。量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试学生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由32道语言思维能力的表述组成,每个问题(以下简称Q)均设5个李克特等级,设定为5分=完全赞同、4分=比较赞同、3分=不赞同也不反对、2分=比较反对、1分=完全反对。编制的自评量表首先在小范围内进行测试,选用了Cronbach alpha系数检验,信度系数为0.967,说明此份问卷的信度较好,适合大规模施测。此分还使用KMO和Bartlett检验进行效度验证,KMO值为0.962,说明研究数据非常适合提取信息,从侧面反映出效度很好。

  自评量表在校内高职生内进行了更大范围调研,共收集257份问卷,问卷回收率100%,其中男生160人,女生97人,非体育生107人,体育生150人,高考入学生(高中生)158人,中职入学生(中职生)99人,将个人信息和问卷得分导出EXCEL备用,使用统计软件SPSS19.0处理和分析数据,分析学生具备的英语语言思维能力整体情况;分别以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分析男生和女生、体育生和非体育生、高中生和中职生在语言思维能力方面的显著性差异。

  4调研结果和分析

  4.1描述性结果分析

  问卷中有十三项表述考查学生英语逻辑思维能力,结果显示:52.92%的学生有明确的英语学习目标(Q10),56.42%的学生学习词汇时会有意识地归纳或对比词汇语义的异同(Q18),66.93%的学生会通过分析单词语音或构词特点来记忆单词(Q17),67.70%的学生经常会有意识地进行英译汉或汉译英(Q15),53.70%的学生写英语作文的时候,能紧扣主题、不跑题(Q20),52.53%的学生会根据听力材料识别对话场景并由此分析人物关系(Q25)。50.19%的学生能根据听力材料找出论点、分析说话者的态度(Q26),56.81%的学生面对听力和阅读材料中的文化信息会有意识地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异同(Q29)。56.81%的学生在做英语阅读时会主动划分文章段落结构、分析句子等(Q33),57.20%的学生会综合各项信息推断文章主旨大意(Q36),但仅有39.69%的学生能读懂结构复杂、篇幅很长、逻辑性强的英语文章(Q31),49.42%的学生练习英语阅读时喜欢并擅长细节理解题(Q35),仅43.97%的学生具有条理清晰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Q24)。问卷中有十二项表述考查学生英语批判性思维能力,结果显示:52.53%的学生有明确的英语学习计划(Q11),56.03%的学生会主动复习所学知识(Q12),61.87%的学生会主动反思学习效果,当学习效果不佳时会寻找失误原因并找出改进的方法(Q13)。58.37%的学生会和老师、同学讨论学习内容(Q16),59.92%的学生会主动评价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及时修正不合理的观点(Q14),仅47.08%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问题(Q19),仅36.96%的学生喜欢参加或者观看英语辩论赛(Q22),43.19%的学生在英语辩论时会引用已有标准或事实来论证和支撑自己的观点(Q23)。56.03%的学生面对听力材料中的观点会结合个人理解评估作者观点(Q27),61.09%的学生会根据听力材料的提问和选项,推测听力材料的主要内容(Q28)。52.14%的学生在英语阅读时会质疑一些文本内容或者故事情节(Q40),只有45.53%的学生能够理清难度较高的英语文章中的句子语法结构、段落与句子之间的关系(Q34)。

  问卷中有七项表述考查学生英语创新思维能力,结果显示:52.14%的学生更愿意完成故事续写或者故事改编的英语作业(Q21),57.59%的学生喜欢内容变化多端和富有想像力的阅读文本(Q30),如果遇到开放式结局的故事文本,50.58%的学生会将故事续写下去(Q41)。52.92%的学生在阅读时能联系上下文推测作者接下来的写作内容(Q37)。仅46.69%的学生会用思维导图辅助理解阅读文本(Q32),仅47.47%的学生能在文章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建议或预期后果(Q38),49.42%的学生能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文化现象,如宗教文化、生活习惯等(Q39)。

高职生英语语言思维能力的测评与剖析思考论文

  4.2立样本t检验

  以性别为自变量,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男女生在英语逻辑、思辨和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男女生在这三个方面无显著差异。

  以专业为自变量,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体育生和非体育生在英语逻辑、思辨和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体育生、非体育生在逻辑和思辨思维能力的五项问题呈显著差异(p<0.05,2-tailed),体育生比非体育生更有自信:用英语进行口语表达时总是富于条理、思路清晰(逻辑Q24)、能读懂结构复杂、篇幅很长、逻辑性强的英语文章(逻辑Q31)、擅长英语阅读理解练习的细节理解题(逻辑Q35);喜欢参加英语辩论赛或者观看英语辩论赛(思辨Q22)、能结合自己的理解评估听力材料中作者的观点(思辨Q27)。

  以入学方式为自变量,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高职生中以高中生和中职生入学的两类学生的英语语言思维能力差异时,结果显示,高中生、中职生在英语逻辑、思辨和创新思维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5,2-tailed),中职生三项思维能力自评总分的平均值均高于高中生。

  两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显著差异体现在十个问题上:中职学生能为英语学习设置更为明确的目标(Q10),学习词汇时会有意识地归纳或对比词汇语义的异同,写作时能紧扣主题,通常不会跑题,口语表达更富有条理、思路清晰。中职生在听力练习时,更会根据听力材料识别对话场景并能由此分析人物关系(Q25),更能根据听力材料找出论点、分析说话者的态度(Q26),面对听力和阅读材料中的文化信息,更会有意识地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异同(Q29),中职生对于结构复杂、篇幅很长、逻辑性强的英语文章具备更强的理解力(Q31),在阅读时会主动划分文章的段落结构、分析句子等(Q33),更喜欢并擅长细节理解题(Q35),综合各项信息推断文章主旨大意的能力更强(Q36)。

  两类学生的思辨能力显著差异体现在11个问题上:中职生的英语学习更具计划性(Q11),主动复习所学知识的意识更强(Q12),主动反思学习效果更好,当学习效果不佳时,会寻找失误原因并找出自我改进的方法(Q13)。中职生能够更主动评价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会及时修正不合理的观点(Q14)。中职生更积极地和老师、同学讨论学习内容(Q16),在课堂上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问题(Q19)。中职生更喜欢参加或者观看英语辩论赛(Q22),在英语辩论时会引用已有标准或事实来论证和支撑自己的观点(Q23)。中职生面对听力材料中的观点会结合个人理解评估作者观点(Q27),在阅读较难的英语文章时,理清句子语法结构、段落与句子之间关系的能力更强(Q34),能够在阅读时更加大胆地对一些文本内容或者故事情节提出疑问(Q40)。

  两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显著差异体现在六个问题上:中职生更愿意完成故事续写或者故事改编的英语作业(Q21)。英语阅读时中职生用思维导图辅助理解文本的能力更强(Q32),联系上下文推测作者接下来的写作内容的能力更强(Q37)。中职生更加能够在文章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建议或预期可能的后果(Q38),更能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文化现象(Q39),如遇开放式结局的故事文本,中职生更有意愿将故事续写下去(Q41)。

  进一步分析对比中职生、高中生思维能力问题的自评得分均值,得分差距达到0.5分及以上的题目,逻辑思维有两项(Q31、35),思辨思维有五项(Q12、19、22、23和34),创新思维有四项(Q21、32、39、41),从侧面再一次印证,虽然中职生与高中生在逻辑思维方面差异不大,但是在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方面中职生更明显优于高中毕业生。

  出现上述差异,主要是因为在此次调研的学生中,体育生人数占比65%,占了较大比重,数据更能体现的是高中体育生的英语语言思维能力比中职生稍弱。经过进一步对中职生的访谈、调研发现,一是中职阶段学生的专业来源较为多样,有如计算机、护理、幼教、商务英语等专业,特别是商务英语的中职学生,在中职阶段的英语专业学习和训练的强度明显高于普通高中生或高考体育生;二是中职阶段英语教学对比高中阶段英语教学,在教学形式方面更为丰富多样,除了常规的英语课堂教学,还有类似英语辩论讨论、英语短剧表演等,中职英语课堂没有完全以应试为指导,因此英语学习氛围更为轻松,学生在这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培养了更为活跃的思维能力,这个调研结果对体育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同时对高职阶段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结语

  此次调研对高职英语教学中语言思维能力的培育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1)培养英语逻辑思维能力时,注意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有技巧地记背单词,口语训练时注意表达的逻辑性、条理性,阅读教学时注意适度练习结构稍显复杂、篇幅稍长、逻辑性强的文章,引导学生分析文章、段落和句子,从细节和主旨大意两个方面夯实阅读理解能力。(2)培养英语思辨能力时,在语言输入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完成有效的语言输出,在听力和阅读训练中都应当引导学生大胆推测、讨论和评价,口语课堂通过辩论、头脑风暴等方法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辩证思考。(3)培养英语创新思维能力时,英语课堂增加读后续写、故事改编、开放式讨论、短剧创编和表演等任务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发散思维、拓展思维、联想思维。

  

     参考文献:

  [1]黄远振.英语阅读教学与思维发展[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19.

  [2]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3]文秋芳.口语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J].国外外语教学,1999(2):1-4.

  [4]文秋芳,王建卿,赵彩然.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09(1):37-43.

  [5]张忻.论大学外语教育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60-62.

  [6]钟启泉.“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2(1):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