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文史论文 解读文章有妙招,抓住关键是诀窍

解读文章有妙招,抓住关键是诀窍

243

2019-01-09 09:40:59    来源:    作者:admin

摘要:打开薄薄的语文课本,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个广阔的天地,那里有着无尽的风光。一首首小诗是一曲曲和乐,拨动着你的心弦;一篇篇散文是一道道佳肴,熨贴着你的腹脏;一个个人物是一幅幅廊画,催生着你的思想。我们要引领学生在这美丽的文学之海畅游,首先就要走进课本,走进大师的世界,深入地解读它,才能演绎精彩的课堂,授予学生丰富的精神食粮。对文本的解读方法有很多种,我以为,善于抓住关键点进行文章解读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因为很多时候,解读文章,抓住其中最能引发学生感悟的关键点,引领学生走进文章深处,触摸作者的心灵。解读文章有

打开薄薄的语文课本,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个广阔的天地,那里有着无尽的风光。一首首小诗是一曲曲和乐,拨动着你的心弦;一篇篇散文是一道道佳肴,熨贴着你的腹脏;一个个人物是一幅幅廊画,催生着你的思想。我们要引领学生在这美丽的文学之海畅游,首先就要走进课本,走进大师的世界,深入地解读它,才能演绎精彩的课堂,授予学生丰富的精神食粮。对文本的解读方法有很多种,我以为,善于抓住关键点进行文章解读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因为很多时候,解读文章,抓住其中最能引发学生感悟的关键点,引领学生走进文章深处,触摸作者的心灵。解读文章有妙招,抓住关键是诀窍。用这样的解读方式进行解读,往往能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教学效果。

举个例子,课文《行道树》的首尾两段用了反复的手法,写出了在城市里艰难生长的行道树的形象,却又以语序的改变显现出“忧愁而又快乐”的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抓住这两句的异同,在这异同处寻疑,进而探索出本文的另一个关键句:“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将深沉给予我们。”顺着这个思路,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为什么说行道树的事业是神圣的?行道树忍受了那些痛苦?“深沉”的含义是什么?抓住这些,就抓住了文章的灵魂,让人顿时豁然开朗。

那么,什么是文章的关键点呢?首先让我们看一个课例,读莱蒙托夫的《祖国》,你的眼睛是否立即被“奇异的爱情”吸引住了?什么样的爱情叫做“奇异”的爱情?对祖国又会有怎样“奇异”的爱情呢?抓住这个关键点,切入分析,就牵住了“牛鼻子”,从而挖掘出作者对祖国山川和人民的感情。所以,那些能对理解文本内容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的关键字、词、句段和细节,就是文章的关键点。掌握住文章的关键点,做到纲举目张,就可以顺藤摸瓜,事半功倍地理解文章。

语文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如何才能抓住文章的关键点来解读呢?

1、诗言志歌咏言,知人论世解文本

解读文本的时候,有些文章有特定的写作背景,理解起来可能就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我们可以借助文章之外的材料和知识去解读,只是一定要立足于文章本身,不能用背景论证文章。读《祖国》,我们读出了作者对祖国与众不同的感情。诗人在抒发爱国之情时,既没有用豪言壮语去赞扬祖国的光荣历史和赫赫战功,也没有用华丽词藻去称颂俄罗斯的名山大川、宝藏资源。诗人将自己对大自然、对祖国以及普通老百姓的爱紧紧地揉和在一起,虽然所选的都是普通的事物、普通的场景,但恰恰是这些普通的事物,最能激起人们对家乡和祖国的眷恋,也构成了诗人 “奇异”的爱国之情。当时的人们正在展开对俄国的历史命运以及如何才算是真正爱国的辩论。按官方观点,爱国就是爱专制政体,效忠沙皇;斯拉夫主义者认为,爱国就要做温顺的臣民和虔信东正教;诗人则提出与当时舆论迥然不同的爱国论点。了解到《祖国》的一些背景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文章。

2、沙里淘金需慧眼,核心词句是关键

词句是文章的基础。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情感、作品的主题都要靠词句来表达。而词句的解读,又离不开文章本身。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王》这篇文章,老王是一个善良的不幸的普通人。当“我”看到一片坍塌破败的房子,“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老王为什么不直接回答“我”的提问,说“是”或“不是”,而说“住那儿多年了”?住了多年的地方,却不被认为是家,这意味着什么?而家又是什么?家是有亲情有亲人的地方,老王没有亲人,享受不到亲情,所以他没有家。淡淡的一句话,渗透着老王浓浓的辛酸。老王的不幸,通过一句话就体现出来了。因此,关注重点词句,我们可以触摸到作者的心境,作品的灵魂。

3、关注文章细节,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辉

关注细节,同样也是解读文章的关键所在。要追求高效的语文课堂,老师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围绕细节在课堂上巧设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因势利导,可以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朱自清的《背影》中,父子二人的穿着明显不同,儿子是紫毛大衣,而父亲却是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在家境异常艰难的情况下,父亲却给儿子准备了体面的衣物,这件紫毛大衣就是父亲给即将踏入社会的儿子的有力的支持和默默关爱。那么这件紫毛大衣是怎么做成的呢?从父亲向脚夫行小费和亲自去买橘子的两件小事中,我们可以推测出,正是这样一分一厘的节省,才做成了紫毛大衣,这是父亲用深沉的爱做成的大衣。儿子在父亲为自己买橘子的刹那读懂了父亲的爱,不由地流下了眼泪。朱红的橘子买回来了,在儿子眼中,或许不再是几个橘子了,那一抹朱红的颜色,是父亲给予的希望,在惨淡岁月里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读懂细节,能够让我们更深刻地品读文章。

文章解读深刻,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既着力于“点”又着眼于“面”,既突出重点又突破难点,既提升素养又照亮心灵。抓住关键点进行解读,是沟通读者与文章的桥梁,是我们开启文学殿堂的金钥匙。就让我们用这把金钥匙,去发掘更多的宝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