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技术培训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作用和对策论文

2024-05-16 11:46:49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业机械化成为 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 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平舆县隶属于河南省驻马店市, 位于驻马店市东部,2023 年平舆县为提升农业效益, 已规划投放 5400 万元,在东和店镇的前楼村、李孟村、 小吴村等六个行政村,建设总面积达 3.6 万亩的高标 准农田。经过共同努力,现已成功建成 125.4 万亩的 高标准农田,对全县耕地区域实施全面覆盖。而高标 准农田的建成,少不了农业机械的耕作。因此需要将 农机技术培训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为农 业
摘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探讨了农机技术培训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 作用。针对当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农民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农机培训的具体对策和建议,旨在加快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 用,提升农机手的理论与实操水平,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机技术,培训,对策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业机械化成为 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 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平舆县隶属于河南省驻马店市, 位于驻马店市东部,2023 年平舆县为提升农业效益, 已规划投放 5400 万元,在东和店镇的前楼村、李孟村、 小吴村等六个行政村,建设总面积达 3.6 万亩的高标 准农田。经过共同努力,现已成功建成 125.4 万亩的 高标准农田,对全县耕地区域实施全面覆盖。而高标 准农田的建成,少不了农业机械的耕作。因此需要将 农机技术培训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为农 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力求在乡 村振兴的征程中迈出坚实的步伐。
1. 农机技术培训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作用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 已成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 务。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 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1] 。鉴于二十 大报告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出了明确要求,强 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 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因此农机技术培训必须 作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才能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重要作用。
1.1 优化农业管理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往往依赖于人力和畜力,生产效率低下,管理粗放,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则要求 精准、高效、可持续。通过农机技术培训,农民可以 掌握先进的农业机械操作技术,了解农业机械的性能 和特点,从而更加合理地配置和使用农业机械,实现 农业生产的精准化和高效化 [2] 。在平舆县,通过农机 技术培训,农民逐渐摒弃了传统的耕作方式,开始采 用机械化耕作、播种、施肥、收割等作业,大大提高 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农机技术培训还注重培养农 民的农业管理意识,引导他们学习科学的农业管理方 法,如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1.2 促进产业发展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农业生产逐渐从传统的 粮食生产向多元化、特色化方向发展。通过农机技术 培训,农民可以掌握更多的农业机械操作技能,从而 适应不同作物的生产需求,推动农业产业的多样化发 展。平舆县农机技术培训不仅覆盖了粮食作物生产, 还涉及经济作物、养殖业等多个领域,农民通过培训 学习,可以掌握不同作物的机械化生产技术,从而推 动当地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 [3]。例如, 平舆县的玉米、 小麦等粮食作物生产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大大提 高了生产效率和产量。同时,通过农机技术培训,农 民还开始尝试种植中药材、蔬菜等经济作物,以及发 展养殖业,为当地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的 活力。
1.3 推动农村改革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和农业产业的发展,农村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通过农机 技术培训,农民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 趋势和要求,从而积极参与农村改革,推动农村经济 社会的全面发展。在平舆县, 通过农机技术培训培训, 农民不仅提高了自身的农业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还 开始积极参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设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以农民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整合土地资源、 资金资源、技术资源等要素,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规模 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同时,通过农机技术 培训,农民还开始关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 提升等方面的问题,积极参与农村治理和公共事务管 理,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2.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机技术培训的对策建议
2.1 办好农机“三个课堂”培训,加快新机具新
技术应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农业机械化作 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农业 生产的效率和农民的收益,因此加强农机技术培训, 特别是通过办好“三个课堂”培训,即“田头课堂”、 “大棚课堂”和“库房课堂”,对于加快新机具新技 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4]。
首先,要明确“三个课堂”培训的定位和目标。 “三个课堂”不仅仅是传授农机操作技能的场所,更 是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的前沿阵地。通过在这些课堂中 融入最新的农机技术和装备信息,可以让农民第一时 间了解到行业的发展动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 情。其次,要丰富“三个课堂”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培训内容除了基本的农机操作技能外,还应包括农机 维护保养、安全生产知识、农业政策法规等方面。在 形式上,可以采用现场教学、视频教学、案例教学等 多种方式,满足不同农民的学习需求。再次,要注重 “三个课堂”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培训内容要紧 密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和农民需求,确保所学知识 能够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同时,要针对不同层次、 不同类型的农民开展差异化培训,提高他们的学习效 果和满意度。例如,对于初学者可以重点介绍农机的 基本操作和维护知识;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农民则可以 深入讲解农机的工作原理和故障排除方法。
2.2 规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示范粮食生产全程
机械化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粮食生产全程 机械化是一个重要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规范开 展农机职业技能培训是关键一环。通过规范化的培训, 可以提高农民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为实现粮食生产全 程机械化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5]。
首先,建立完善的农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培训 体系应该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 评价等多个方面,其中培训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专业技 能和职业素养的农机操作手和管理人员;培训内容要 涵盖农机操作、维护保养、安全生产、政策法规等各 个方面;培训方式要灵活多样,包括集中授课、现场 教学、在线学习等;培训评价要科学合理,能够真实 反映农民的学习成果和实际操作能力。
其次,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农 机职业技能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 学校等多方共同参与。要加强与农业部门、教育部门、 科研机构等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制定培训计划和教学 大纲,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同时,要积极引入 市场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培训工作,推动形成多 元化的培训格局。
最后,加大宣传力度和政策支持。要通过各种渠 道和方式加大对农机职业技能培训的宣传力度,提高 农民对培训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同时,政府要出 台相关政策措施,对参与培训工作的农民给予一定的 补贴和奖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通过政 策引导和市场推动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推动农机职业 技能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2.3 举办机收减损技能大赛,提升农机手理论与 实操水平
举办机收减损技能大赛,不仅是对农机手技能的 一次全面检阅,更是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的 有力抓手。一方面,需要明确机收减损技能大赛的目 标和定位。该大赛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技能比拼,更 是对农机手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因此在比赛项目设 置上,应涵盖农机操作、维修保养、安全生产、节能 减排等多个方面,全面反映农机手的实际作业能力。 同时,要注重比赛的层次性和针对性,根据不同地区、 不同作物、不同机型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比赛项 目和难度,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 机收减损技能大赛的举办需要强化组织和宣传。各级农业部门应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 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比赛 的意义、目的和要求,吸引更多农机手积极参与。此 外,还可以邀请农业专家、学者进行现场指导和点评, 提高比赛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2.4 打造农机“工匠学苑”品牌,拓展互联网培训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已成为 人们获取知识、提升技能的重要渠道。在农机技术培 训领域,打造农机“工匠学苑”品牌并拓展互联网培 训平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工匠学苑”不仅 仅是一个在线学习平台,更是一个集知识传授、技能 提升、经验交流、成果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因 此,在平台建设上,应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实用性, 涵盖农机技术、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等多个方面。同 时,要加强与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科研实力的高校、 科研机构展开合作与交流,为“工匠学苑”提供有力 的支持和保障,以合作开发课程、共享教育资源等方 式,提升“工匠学苑”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同时,还 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学者进行在线授课和指导,为农 机手提供更加专业、系统的学习体验。
在运营管理上, “工匠学苑”应采用市场化运作 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和优质资源共同参与平台建设和运营。可以通过与农机企业、农业合作社等机构的合 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注重平台的品牌建设 和推广,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要充分利用互 联网技术的优势,创新培训模式和方法。
3. 结束语
农机技术培训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扮演着举足 轻重的角色,通过优化培训模式、丰富培训内容、拓 展培训平台,不仅可以提升农民的农机操作技能和管 理水平,还能推动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农村经济社 会的全面发展。未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和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农机技术培训将为加快推 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朱东艳 . 浅析农机培训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J]. 南方农 机 ,2022.53(12):165-167.
[2] 周聪 . 农机培训与技术推广结合的作用研究 [J]. 广西农业机械 化 ,2022.(03):31-32+45.
[3] 李微微 . 加强农机管理服务的重要性及对策 [J]. 农机使用与维 修 ,2022.(10):103-105.
[4] 席满意 . 做好农机技术培训,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J]. 农业开发与 装备 ,2023.(03):46-47.
[5] 王林 , 吴剑铭 . 农机技术培训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作用和发 展对策 [J]. 当代农机 ,2023.(09):33+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