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农机化技术在茶产业中的推广与应用论文

农机化技术在茶产业中的推广与应用论文

2

2024-05-16 11:35:02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当代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提 升的关键因素,将其应用于茶产业中,不仅可促进 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还可推进乡村地区经济发展。 但从我 国现阶段的茶产业生产情况来看,农机化技 术技术的应用水平还相对较低,需要相关人员充分关 注到推广农机化技术的必要性,结合地区茶产业实际 发展需求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农机化技术的进一步发 展。广德市作为我国茶叶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需要充分利用农机化技术,引导茶叶产业朝着现代化 方向转型。

  摘要:在对茶叶生产的机械化技术应用现状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前农机化技术应用于茶产业所面临的问题进行阐述, 进而提出了相关推广与应用对策,期望农机化技术在茶产业中的推广和应用得到提升。

  关键词:农机化技术,茶产业,推广,应用

  1. 引言

  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当代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提 升的关键因素,将其应用于茶产业中,不仅可促进 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还可推进乡村地区经济发展。 但从我 国现阶段的茶产业生产情况来看,农机化技 术技术的应用水平还相对较低,需要相关人员充分关 注到推广农机化技术的必要性,结合地区茶产业实际 发展需求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农机化技术的进一步发 展。广德市作为我国茶叶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需要充分利用农机化技术,引导茶叶产业朝着现代化 方向转型。因此,针对广德市当前农机化技术在茶产 业中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出与茶叶生产规 律相符的农机化技术措施,为广德市茶农生产提供更好的服务。

  2. 广德市茶产业农机化技术发展现状

  广德市地处安徽省东南、江淮丘陵的东端,具有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的良好气候特征,其茶叶生产具有 比较悠久的历史 [1] 。为使茶产业发挥出增效、增收的 效果,广德市深入贯彻落实“因茶致富,因茶兴业” 的理念,将本市的茶产业传统和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出 来,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自 2021 年以来,广德 市在农机购置补贴方面显示出一定成效,累计投入约 为 2527 余万元,涉及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烘 干机等大中型农业机械,旋耕机、飞防无人机等小型 农业机械也有所增加,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 率达到了 85.65%。上述投入不仅使广德市农业生产 的机械化水平得到提升,还为农民增收、增效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为当地的茶产业现代化转型提供了 更为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广德市农机服务主体也 在农机化技术的发展中呈现出不断壮大的现象,开展 多环节、全程托管等服务。截止到 2023 年底,广德 市已建的育秧中心、集中育秧点、烘干中心、综合农 事服务中心分别为 4 个、12 个、14 个和 7 个,同时 也对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进行积极创建,为广德市 茶产业生产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技术支持,也为 茶叶产业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广德市在 县乡两级设置了农机安全监理员,并在村社区设置了 农机安全协管员,在农机服务组织设置农机安全员, 促使农机安全保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推动茶叶生产 的顺利开展。此外,广德市茶叶加工也逐步实现机械 作业,可在不同规模的茶园中选用不同的机械设备开 展相应作业。

image.png

  3. 广德市茶产业农机化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3.1 机械设备配置不先进

  茶产业农机配置一般可结合生产环节的不同划分 为田间管理机械与茶叶加工机械。其中茶叶生产管理 主要涉及茶园耕作、茶树管理、植保灌溉、茶叶收获 等环节,其机械管理水平处于起步较晚状态,整体呈 现出生产管理粗放的现象。比如,现有采茶机多为往 复一刀切、无规则采收,容易将同一高度的茶芽与枝 条共同切下,继而出现茶叶品质不一的问题。现有耕 整设备以小型微耕机、田园管理机为主,存在功率小 和容易缠草的问题,使得作业效果处于较差水平。施 肥环节以人工操作为主,容易发生肥料流失的现象 [2]。

  茶叶加工主要涉及杀青、揉捻、烘干等环节,其机械 化发展具有起步早,发展水平较好的特点,但是面对 当前的智能化发展现状,茶叶加工设备的智能化水平 有待提升,容易给其产业链条的延伸产生不利影响。

  3.2 农机化技术力量薄弱

  从广德市的茶产业农机化推广群体可看出,具有 年龄存在老化现象,并且显示出一定的人员分流现象, 存在较大分散性,使得农机化发展缺乏足够专业的技 术人员展开指导。同时,茶产业的农机与农艺的融合 程度处于较低水平,大多数的力量都集中于粮油等作 物的生产当中,使得茶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上 的限制。此外,广德市大部分茶农均为家庭小作坊式 生产,整体呈现出规模小、数量少的特点,无法对茶 产业的发展需求进行有效满足。

  3.3 茶园规模小且零散分布

  广德市茶叶种植多集中于丘陵地貌,一般会采用 随坡而种或梯田种植的方法,整体作业面处于不平整 现象,存在农用机具上山难、作业难的问题。早期的 茶园建设因受到时代发展的局限性影响,存在规划不 合理的现象,对于宜机化相关建设产生一定忽视。同 时,不少茶农过度追求产量,在规模较小的茶园中种 植较大密度的茶叶,使得大部分机械无法于茶园中进 行工作,不利于机械化管理技术的广泛应用 [3]。

  4. 茶产业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的措施

  4.1 引进先进的农用机械

  在开展茶产业农机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力推 广先进适用、高效的智能农机装备,以此实现茶产业 农机设备的应用水平。首先,要与科研院校、茶叶装 备生产企业进行有效沟通,以畅通性较好的协作渠道 针对茶叶生产的薄弱环节展开农机技术攻关,积极引 进先进且可靠性较强的农机设备。在茶园中耕、除草、 施肥的环节,可加大研发力度来发展轻小型机械,如 茶园耕作机、小型开沟施肥机、割灌除草机,借此显 示出易于操作、灵活性较强的特点。同时,也可引进 智能化的茶园管理机器,提高茶园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在茶园高效植保环节,可借助担架式喷雾机、植保无 人机来促进植保效果提升。在茶叶采摘环节,可积极 引进自动化的茶叶采摘机器,提高采摘效率,减少人 力成本。在茶叶加工环节,可引进智能炒制机、智能 茶叶理条机、茶叶自动化加工流水线、智能色选机等,促进茶叶加工的自动化程度提升并让茶叶的原始风味 和营养成分得到一定保证;其次,要将农机技术部门 的桥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茶企、茶农、农机生产 企业之间获得良好沟通,实现茶叶生产机械化装备需 求的有效反馈,包括推广应用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促 使农机具改型与升级 [4]。

  4.2 深化农机与农艺融合

  对茶产业的农机与农艺融合深度进行强化,可对 茶叶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和竞争力产生促进作用,让茶 产业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首先,要对农机与农 业部门的合作进行关注,制定出科学的机械化作业规 范。农机部门和茶叶部门可通过共同探索的方式,针 对茶叶生产的关键环节和技术瓶颈展开有效的试验研 究,让茶园管理的现代化和机械化水平得到一定提 升。同时,农机与茶叶部门需结合广德市当前的茶叶 生产机械化作业规范,比如茶园管理、采摘、加工等 环节等,引导茶农进行规范化、标准化作业;其次, 要组建专家小组、建设研究试验示范基地。从茶叶、 农机、土肥、植保等方面选取专家小组的主要成员, 让其结合不同的茶叶生产环节提出科学的茶园管理方 案,推动科学方案的有效实施。

  4.3 优化茶园宜机化标准建设

  在对新种植茶园或老茶园进行改建时,需与广德 市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制定出科学的产业发展规 划,推进茶园宜机化改造。首先,要对地形选址、栽 种方式进行关注。一般是要按照茶园设计流程来做出 合理选址,选用较缓的坡地进行茶园建设,并以单条 或双条栽作为种植方式,并在每穴移栽茶苗 1~2株。 同时,在对茶苗进行种植过程中,需对其根颈离土 表、根系离底肥的距离进行格外注意,可将其分别控 制在 3cm、20cm,让茶树的良好生长得到有效保证。 其次,要对茶园的密度与行距设置进行关注。一般是 采用大行距(> 150cm)展开种植,并且将从距控制 在 25cm左右,让茶苗 的密度控制在4000~5000株 /667m2 ,利用此种密度和行距来为茶树的生长空间 提供保证,为机械化管理提供足够便利;最后,要对 机耕道和地头预留情况进行关注。茶园机耕道的设置 宽度多为 1 .5m,然后将茶行两端预留地头的距离控 制在 1 .5~2 .5m,为农机掉头提供便利,促进茶园机 械化管理效率提升。

image.png

  5. 结束语

  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我国农业机 械化水平得到了一定提升,使得农业经济、乡村振兴 建设获得显著发展。茶产业是国内农业经济的重要构 成,农艺与农机化技术的有机结合,是促进生产效率 与质量提升的关键。但从当前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现 状可看出,茶叶生产中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解决。对 此,相关部门需作出一定努力,比如引进先进的农用 机械、深化农机与农艺融合深度、优化茶园宜机化标 准建设、强化政策扶持力度等。由此可以看出,广德 市茶叶产业现有的成就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 广大茶农的辛勤耕耘,更离不开农机化技术的推广与 应用。在未来茶叶产业转型升级的征程中,广德市将继续以品质至上、科技兴茶作为主要发展理念,不断 创新发展,促进茶叶产业的质量和效益,为广大茶农 创造更加美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国茶叶事业的蓬 勃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阳开文 . 广德市茶叶生产机械化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 [J]. 安 徽农学通报 ,2021(09):56-58.

  [2] 施伟强 , 林文英 , 徐露凝 . 山区茶产业“机器换人”的实践与思考 [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03):34-35.

  [3] 杨再峰 , 徐成胜 . 青阳县茶产业机械化的调研与思考 [J]. 农机质量 与监督 ,2022(10):11-12.

  [4]施伟强 , 潘明汉 , 刘志军 . 多措并举全力推进茶产业“机器换人”[J]. 现代农机 ,2019(0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