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农机企业与高校合作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实证研究论文

农机企业与高校合作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实证研究论文

4

2024-05-16 10:49:31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传统农业 模式面临着技术落后、创新人才缺乏等诸多挑战,难 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应用显 得尤为重要。农业机械技术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 推广和应用后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资 源配置,还可以减少环境破坏,如:农业机械化栽种、 打药、采收,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摘要: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而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标志,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农业的生 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虽然有了显著提升,但在技术创新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尤 其是在智能农机装备的研发上。我国农业机械领域的人才储备相对不足,制约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农业机械企业与高校之间 的紧密合作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基础。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农业机 械化和高校科研的现状,探讨了农业机械企业与高校合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合作模式和路径,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 论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农机企业,高等院校,校企合作,农业现代化,实证研究

  1. 引言

  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传统农业 模式面临着技术落后、创新人才缺乏等诸多挑战,难 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应用显 得尤为重要。农业机械技术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 推广和应用后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资 源配置,还可以减少环境破坏,如:农业机械化栽种、 打药、采收,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我国农业机 械种类日益丰富,但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相对较少,农 业机械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提升产品竞争力,坚持科技和人才双轮驱动,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 和建成农业强国。农业机械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则为 这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对于推动我国农业 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1]。

  2. 农业机械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基础

  农业机械企业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市场资源, 能够为高校提供宝贵的实践机会和市场需求信息。高校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人才储备,是科技创 新的重要源泉,能够为企业提供前沿的科技支持和优 秀的人才。企业需要高校的科研能力和人才培养,以 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而高校则需要将研究成果 转化为实际应用,培养的学生也需要实践的平台,通 过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为农业机械化领域输送了大 量专业人才,企业获得高校的技术支持和研发成果, 从而推动产品升级换代。这种互利共赢的关系为双方 的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双方通过合作,可以实现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 与进步 [2]。

image.png

  3. 农业机械企业与高校合作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的实现路径

  3.1 产学研合作项目

  产学研合作项目是农业机械企业与高校合作的一 种常见模式。学校和企业之间应签订合作协议,明确 合作目标、任务分工和利益分配等事项,确保合作的 顺利进行。双方可以共同承担科研项目,针对农业机械化的关键问题展开研究。通过产学研合作项目,企 业可以获得高校科研团队的技术支持,推动技术创新 和产业升级,而高校则可以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生 产中,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这种合作模式不仅可以 加速农业机械技术的创新与升级,还有助于加强学校 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企业带 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 业升级 [3]。

  3.2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与交流是农业机械企业与高校合作的另 一重要路径。高校应根据农业现代化进程,开设更多 与农业机械技术相关的课程和实践环节,为企业培养 农业机械化领域的专业人才,帮助企业提升员工技能 水平。企业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就业岗位, 在高校中选拔优秀人才加入企业,促进学生理论与实 践的结合以及职业素养的提升。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方面,高校应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外, 还要利用假期时间多选派教师到访企业。企业也应选 派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或实践导师 等职务,走进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指导服务。

  3.3 共建实验室或研发中心

  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建实验室或研发中心, 有助于 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学校可以发挥其科研优 势和人才资源,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研发服务。 企业则可以提供市场洞察、资金支持和设备资源,帮 助学校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并推动相关技术 的产业化进程。通过共建实验室或研发中心,学校和 企业可以更加紧密地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推动 科技创新。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可以获得更多的 实践机会和真实案例,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4]。

  4. 农业机械企业与高校合作的实证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农业机械企业与高校合作的效 果,本文选取了某农业机械企业与某知名农业高校的 合作案例进行分析(图 1)[5]。

  合作背景:某农业机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 “草莓自动采摘”技术创新的瓶颈,而某高校在农业 机械化教学、科研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双方基于共同的发展需求,达成了校企合作 意向。该企业通过在校内举办创新大赛的方式,调 动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最终选拔出优秀 的 5 支队伍进行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 成新技术。

  合作内容:双方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共同开展 农业机械化关键技术的研发,高校修改人才培养方案, 加强农业机械化相关课程的设置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安 排。该企业在校内分享墙展示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 并邀请优秀毕业生分享工作经验,不定期发布招聘需 求信息,通过信息共享平台,提升了该企业的知名度 和影响力,同时也激发学生对农业机械化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合作成效:经过几年的合作,双方取得了显著的 成果。企业方面,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科研成果得 到了有效转化和应用,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人才培 养方面,企业引进了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企业 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高校方面,通过与企 业的合作,提高了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对具有创新 能力的学生提供专业培训,以及提供就业信息,满足 学生的个人需求。

  4. 促进农业机械企业与高校合作的策略和建议

  5.1 加强政策引导和激励

  政府应该加强对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支持,包括资 金扶持、税收优惠等方面。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 励和支持农业机械企业与高校开展合作,为双方合作 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双方资源的有效对接和互 利共赢。鼓励农业机械企业与高校开展合作,推动产 学研一体化发展。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产学研 合作项目,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政府和企业应 共同努力,加强政策引导和激励,推动校企合作向更 高层次领域发展 [6]。

  5.2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有助于学校和企业更好地了解 彼此的需求和资源。学校可以通过平台了解企业的最 新技术、市场需求以及人才招聘等信息,从而更好地 调整教学计划、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企业也可以通过平台了解学校的科研成果、 人才储备以及教学特色等信息,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 人才招聘提供有力支持。双方可以及时了解行业动态、 市场需求以及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进展 [7]。

  5.3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高校应加强对农业机械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 作,通过一系列活动比赛,选拔出具备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的人才。高校应根据企业的需求制定教学计划, 确保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紧密相连,利用现代信息技 术手段,如在线教学平台、虚拟仿真实验室等,实现 校企之间的远程教学与合作,定期派遣教师到企业进 修或实习,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企业 与学校合作开展技术创新和研发项目,为学校提供实 训基地,使学生有机会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

image.png

  5.4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符合 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而企业则可以利用这些成果 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双方可以通过技术转让、 合作开发等方式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还可以 共同申请专利、开发新产品或技术等,推动农业机械 化的创新发展,提升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 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通过参与科技成果转 化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 势,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5. 结论

  农业机械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则是实现农业机械化 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农业机械企业与高校合作 的重要性及具体路径,结合实证分析展示了校企合作 的具体成效。结果表明,通过产学研合作项目、校企 合作人才培养以及共建实验室或研发中心等合作模 式,可以促进农业机械化的技术创新。双方应充分发 挥各自的优势和资源,加强信息共享、人才培养和科 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政府也应继续加大对农业 机械化的政策支持力度,为产学研合作提供良好的环 境和条件。农业机械企业和高校也应该加强合作与互 动,为农业现代化进程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于菲,刘智光,张鹏,等 . 基于开放式校企合作平台的项目贯穿 式教 学模 式研 究 [J]. 廊坊 师 范 学 院 学报 ( 自 然科 学版 ),2024. 24(01):100-105.

  [2] 肖颖,孙长坪 . 论强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社会责任 [J]. 教育科学论坛,2024.(09):21-26.

  [3] 张剑云 . 农业机械制造的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 [J]. 广西农业机械 化,2021.(04):16-17.

  [4] 潘小莉 .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高效教学团队建设路径探索 [J]. 公关世界,2024.(03):172-174.

  [5] 程娟 , 李超 , 张玉浩 , 等 . 设施种植机械装备发展现状与对策 [J].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62(01):23-28.

  [6] 彭玲 . 基于就业岗位能力培养的校企融合育人实践探索 [J]. 中国 大 学 生 就 业,2024.(02):91-98.DOI:10.20017/j.cnki.1009- 0576.2024.02.013.

  [7] 章玲义,蒋仙友,夏文明,等 .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专利转 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J]. 江苏科技信息,2024.41(02):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