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加强设施农业机械化建设助力农业产业新发展论文

加强设施农业机械化建设助力农业产业新发展论文

1

2024-05-15 15:26:32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设施农业通过现代生物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信 息工程技术等方式,因地制宜为农作物营造良好适宜 的生长环境,其中包括调节温度、湿度、土壤结构、 光照条件等,旨在依托有限的土地资源,建设循环型 连续生产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系统。由于设施农业建设 自身具有较强的科技含量,且具有投入高、产出高、 收效明显的特点,在 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针对设 施农业建设有了明确要求,即“要大力加快发展设施 农业”,因此,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背景下大 力发展设施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 要:发展乡村设施农业建设是乡村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乡村振兴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分析加强 设施农业机械化建设助力农业产业新发展的基础上,探究了提升设施农业发展效率以助力乡村振兴的途径,为发展设施农业提 供借鉴。

  关键词:设施农业,机械化,农业产业

  设施农业通过现代生物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信 息工程技术等方式,因地制宜为农作物营造良好适宜 的生长环境,其中包括调节温度、湿度、土壤结构、 光照条件等,旨在依托有限的土地资源,建设循环型 连续生产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系统。由于设施农业建设 自身具有较强的科技含量,且具有投入高、产出高、 收效明显的特点,在 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针对设 施农业建设有了明确要求,即“要大力加快发展设施 农业”,因此,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背景下大 力发展设施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设施农业机械化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1.1 园田微耕机的使用

  耕整地是农业生产重要工作,但传统的人工耕整 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下,效果并不理想。 而园田微耕机在此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一个壮劳力在 8 小时内最多能翻一亩地,而一台微耕机在一个工作 日内至少能翻地 8-10 亩,这就可以极大地节省人力, 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微耕机通过精确的机械操作, 可以实现更均匀、更细致的土壤翻耕,更符合农艺的 要求的同时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 [1]。

image.png

  1.2 机械卷帘机的使用

  机械卷帘机的使用可大幅度地降低劳动强度,提 高工作效率。通常一栋长 80米的温室,使用电动卷 帘机进行草帘的卷起和放下,仅需要 3-5分钟的时间,相比传统的人工方式,可以节省人工至少 1个小 时。此外,电动卷帘机可以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和光 照条件,精确控制草帘的卷起和放下时间,延长作物 的光照时间,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促进作物的生长 提高产量。以兰州新区为例,如果所有设施农业大棚 都能安装上电动卷帘机,其增收和节省人工的效果将 是相当可观的。正如农民自己所言:“原来每户最多 能种 2个温室,采用机械卷帘机作业后,每户可种 4 个或更多温室。”这充分说明了电动卷帘机在提高农 业生产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巨大潜力。

  2. 兰州新区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在过去的十年里,兰州新区以其全面发展现代设 施农业、生态循环养殖产业和特色种植业的坚定定位, 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该区以花卉、生猪、奶牛等产业 为核心,积极打造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农业产业项目。 兰州新区建成了 5 个设施农业产业园、4 个生态种养 循环产业园,以生态循环为理念,实现了种养业的绿 色、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借 鉴。同时,兰州新区还引进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 业,如新希望、天兆、益海嘉里等,为兰州新区的农 业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推动了农业产业链的 延伸和拓展。并在此基础上,兰州新区构建起了以生 态种养、精深加工、农药疫苗和冷链物流等为一体的 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从而全面形成了企业内小循环、企业间中循环、全社会大循环的生态种养加全链循环 “新区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兰州新区的经济发展。 近年来,兰州新区坚持全面发展现代农业,将产业发 展、乡村振兴以及生态建设融为一体。为了实现这一 目标,兰州新区以设施农业、规模养殖、特色林果、 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以及农业科技研发六大板块为 核心,投入了 330 亿元资金,实施了 56 个现代农业 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了多个领域, 包括 1 亿枝鲜切花、 200 万头生猪、2 万头奶牛、百万吨有机蔬菜、200 万吨粮油加工、百万吨饲料以及 15 万吨农药和百万 头生猪屠宰的生产能力。项目实施后,兰州新区农业 全产业链的产值已达到百亿级。

  3. 发展设施农业中存在的问题

  3.1 发展模式问题

  兰州新区的设施农业发展模式主要以政府扶持、 部门指导、乡镇组织、农民(企业)实施为主。在这 一发展模式下,有四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包括乡镇政 府承包型、生产大户承包型、合作社承包型以及农户 分散经营型。然而,这种发展模式在实际运作中存在 一些问题。如这些发展模式的布局较为分散,规模较 小,导致资源的不充分利用,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进而影响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值。另一方面,由于规 模较小,建设过程往往不够规范,这不仅影响了农业 设施的使用寿命,还可能对农业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此外,由于规模和规范程度的限制,农业产品的品质 和产量也难以达到标准化和产业化的要求,从而限制 了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 [2]。

  3.2 农民技术培训问题

  设施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以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为 特点。这种农业生产模式对于提高我国农业产值、保 障粮食安全和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 设施农业的转型过程中,大部分农户对高效生态农业 的理解和认识明显不足,对相关概念认知也比较模糊, 且技术培训人员的专业知识、操作技术等也无法满足 新区建设要求。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 断推进,许多农村年轻劳动力为了改善生活质量,会 选择外出务工,这就导致农村劳动力大幅度减少,加 之受农业经济效益、成本投入等问题的限制,严重制 约了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从而影响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棚内植保机械需要更新换代

  目前,在兰州新区有部分农业植保作业仍然依赖 于传统的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这种设备存在诸多问题。 一方面,劳动强度大,农民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容易 疲惫,不利于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作业效率低,喷 洒不均匀,导致农药浪费,且难以达到预期的防治效 果。此外,手动喷雾器的雾化程度较差,作业环境恶 劣,农药飘散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不容忽视,特别是 在病虫害多发季节,由于工作效率低下,往往无法及 时防治,错过最佳时期,导致经济损失。

  4. 兰州新区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思路

  4.1 注重顶层设计

  兰州新区在现代农业建设方面积极开展探索,以 农机化发展为主线,不断优化发展策略。为了适应大 农业的发展需求,兰州新区明确了以大农业为导向, 推动农机化与大农业、现代高效农业建设、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等三个方面的协同发展,旨在将农机化发展 与大农业发展紧密结合,以项目带动的方式,实现农 机化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融合 [3] 。兰州新区从强化顶层 设计入手,将工作重点放在农机化装备结构、区域布 局的战略性调整等各方面,加大投入开展特色农机研 发,从而满足兰州新区多样化农业发展需求。同时, 积极增强机械化作业栽培管理工作,探索出一套符合 兰州新区设施农业机械化应用的机械使用性能、效率 评价等工作制度,为农业生产中的中耕、施肥、除草、 修剪等完整全面的管理制度。

  4.2 优化产业结构

  兰州新区以高效农业装备项目为抓手,全力推动 农业现代化进程,将高效农业园区作为重点发展区域, 以整体提升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为目标,努力推动农业 产业转型升级。为实现这一目标,兰州新区根据区域 内高效农业种养业地区的业态分布、生产规模情况, 重点对蔬菜、苗木、水产、畜禽、食用菌等主导产业 进行机械化装备调整,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园区农业 机械化创新发展,以此来为兰州新区农业机械化种植 提供支撑。在实际方案制定方面,兰州新区根据目前 机械化农业生产的系统化、规模化、智能化等水平, 为各企业、农户提供资金、产业等方面的支撑,并鼓 励园区内企业积极投入农业机械化生产,以此来推动农业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4.3 坚持科技驱动集成创新提升机械化水平

  兰州新区以“设施农业产业园、生态种养循环产 业园”为载体,加速农业机械化进程,将合作共赢视 为关键环节。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合作载体、机制和 模式,充分发挥项目、成果、资金和人才等发展要素 的优势,为高效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在推 进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兰州新区特别关注物联网技 术的发展和“感知农业”的建设需求,在水产养殖、 蔬菜生产等领域,努力打造机械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 发展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亮点。通过搭建设 施农业产业园和生态种养循环产业园两大平台,吸引 众多优质项目、成果、资金和人才汇聚,为农业机械 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image.png

  5. 结束语

  加强设施农业机械化建设可有效改变农业生产对 自然环境、光照、湿度、温度、水分、空气等环境条 件的依赖,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及农作物产量品质, 同时降低劳动强度,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因此,各 地区需要从实际出发,从政策、科技、人才、制度等 各方面加快推进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为农业经济发 展、农民增收、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陈磊 , 姜竹会 . 莱阳市设施农业机械化助力农业发展 [J]. 农业开发 与装备 ,2023.(6):234-236.

  [2] 赵丰 , 童波 , 宋治云 . 设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J].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0.(8):20-21.42.

  [3] 巨农 . 巨野“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步入快车道 [J]. 当代农 机 ,2016.(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