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生殖激素对母猪发情周期的调节论文

生殖激素对母猪发情周期的调节论文

9

2024-05-13 14:12:40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生殖激素是调控动物发情、排卵、分娩、泌乳等生 理过程的关键因素。生殖激素在治疗母猪不孕、断奶母 猪季节性乏情和后备母猪乏情等生殖疾病方面具有良 好效果。在实际养殖中因为种种原因影响, 一些母猪出 现断奶后发情低、屡配不孕、产仔数低等生殖问题,使 得养殖经济无法得到好的保障,造成养殖户出现财产损失。为有效解决母猪生殖问题,可通过生殖激素的科学 使用提升母猪的发情和妊娠几率,提升养殖效益。

  摘要:母猪的生产效率越高、产仔数量越多越能促进肉猪养殖经济的发展, 为此在肉猪的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需要通过科 学的方法提升母猪发情率和妊娠率。生殖激素的合理使用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率,增加产仔数,提升养殖效益。外 源生殖激素的应用是有效提升动物繁殖机能的重要措施,也是母猪展开高效生产繁殖的重要保障。该文就以生殖激素对母 猪发情周期的调节为关键点展开相关探究。

  关键词: 生殖激素,母猪,发情周期,调节

  0 引言

  生殖激素是调控动物发情、排卵、分娩、泌乳等生 理过程的关键因素。生殖激素在治疗母猪不孕、断奶母 猪季节性乏情和后备母猪乏情等生殖疾病方面具有良 好效果。在实际养殖中因为种种原因影响, 一些母猪出 现断奶后发情低、屡配不孕、产仔数低等生殖问题,使 得养殖经济无法得到好的保障,造成养殖户出现财产损失。为有效解决母猪生殖问题,可通过生殖激素的科学 使用提升母猪的发情和妊娠几率,提升养殖效益。

  1 生殖激素对母猪发情周期的调节作用

  6 ~ 7月龄时母猪逐渐开始性成熟,不过因养殖或者 母猪自身原因影响,部分母猪的性成熟时间会更晚一 些。母猪的发情周期是通过体内的生殖激素进行调节 的,其对母猪的发情、繁殖等具有非常强烈的正反馈或负反馈。母猪发情周期间隔约为21 d ,一般发情期可持 续2 ~ 3 d,母猪21 d的发情期主要分为卵泡期和黄体期 2个部分。卵泡期,卵泡生长发育以及排卵前的一段时 间,此阶段孕酮水平低。黄体期,卵泡排卵后形成黄体 后至黄体被溶解的阶段,此阶段孕酮水平高。在母猪进 入性成熟后生殖激素会通过血液向细胞或器官发出信 号,进而让母猪进入发情周期,母猪体内起主要作用的 生殖激素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促卵泡激 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前列腺素 ( PGF2a ),即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卵泡刺激激素、 黄体化激素、雌激素、前列腺激素。

image.png

  GnRH是在开始时由下丘脑产生的[1] ,可在下丘脑 位置刺激释放FSH 。FSH通过血液到达卵巢,促进卵巢 中卵细胞的生长和成熟。生长中的卵细胞产生雌激素,为后续发情进行准备。当母猪血液中的雌激素到达一定 量后就开始发情,母猪的发情表现主要为对公猪气味敏 感、外阴发生变化,如颜色改变或出现肿胀等。雌激素 的大量产生也会使得LH产生。 LH到达峰值后,母猪开 始进入发情最高期,母猪会有强烈的发情征兆,并开始 排卵。卵细胞会持续向子宫移动,包裹卵细胞的细胞留 在卵巢中,在LH的影响下细胞会形成黄体,这些黄体 会刺激孕激素的分泌,从而为母猪妊娠提供最佳保护环 境。孕激素和雌激素可以为结合后的受精卵着床做准 备,让后期的受精卵可以更好地在子宫黏膜上附着,提 升妊娠成功率。

  在此期间孕激素会阻止FSH和LH的产生,不让卵 细胞释放,降低对妊娠的影响。在母猪排卵后,孕激素 的浓度会随时间出现变化,例如在母猪排卵之后孕激素 的浓度依然会处在一个较低水平,但10 d后孕激素水平 会迅速提升,达到最高值,这个数值一般会维持1周左 右,如果母猪受孕,孕激素还将继续发挥作用,如果母猪未受孕则子宫就会释放PGF2a ,对黄体进行溶解,让 母猪重新生成卵细胞,进入下一个发情周期[1]。

  2 生殖激素在母猪养殖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2.1 应用生殖激素引发母猪发情

  2.1.1 后备母猪不发情的应用

  后备母猪性成熟以后就开始发情,发情后就可展开 母猪配种工作,但实际养殖中部分后备母猪虽已达到性 成熟阶段,但仍不发情。母猪不发情的原因主要有3方 面:母猪体内仍存在黄体,黄体分泌的孕酮对母猪的发 情进行了抑制;因母猪卵巢卵泡发育不良引起;母猪管 理方面的原因引起。在对后备母猪不发情问题进行解决 时应综合性考虑。可为不发情的母猪肌肉注射氯前列烯 醇0.2 mL,在24 h后可在为母猪肌肉注射孕马血清。氯 前列烯醇可对黄体进行溶解,让孕酮恢复正常水平,减 少对母猪的发情抑制,而孕马血清则可促进母猪卵巢和 卵泡发育,使母猪进行发情。

  2.1.2 母猪断奶后不发情的应用

  繁殖机能正常的猪群,母猪1周内的发情率可达90% 以上。但在实际的养殖中,由于母猪管理、饲料等诸多 因素,母猪断奶后1周之内发情率不足80%,甚至只能 达到60%左右。母猪断奶是一个同期发情启动因素,其 性周期已同步化。但因各种因素干扰了发情启动,或隐 性发情,为此在养殖时可以通过科学使用生殖激素让母 猪卵泡发育和排卵也能达到同步化,提高母猪的生产率。

  一般情况下母猪在断奶后平均7 d即可出现发情症 状,但是一些母猪断奶后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后仍不发 情,这可能是因为母猪体内存在持久黄体或母猪卵巢卵 泡发育不成熟引起。在养殖中可针对长时间不发情的断 奶母猪进行氯前列烯醇注射,间隔1 d后注射复方促性素,让母猪体内的黄体溶解,让母猪的卵泡得到好的发 育。针对断奶后不发情的母猪,在注射促性腺激素时应 按照其断奶日期进行注射时间的科学确定,假设母猪处 在正常的发情周期内,但没有相应的发情症状出现隐形 发情,则可以在正确的时间内(卵泡期)刺激卵泡,让母猪出现发情,继而排卵。

  2.1.3 母猪产后不发情的应用

  母猪在分娩后开始泌乳,正常母猪产后会有21 ~ 24 d 的泌乳时间,母猪的泌乳(PRL)会对各类生殖激素进 行抑制,为此在泌乳期的母猪一般很少发情。在泌乳后 母猪还会有7 d的空怀期,在空怀期后母猪的卵巢开始恢 复活动,其体内的激素水平开始慢慢上升,卵巢为排卵 做准备。针对排卵激素抑制行为停止,大部分母猪会开 始发情和排卵,然后母猪进入下一个发情周期,但部分 母猪因子宫和卵巢机能恢复不足或者黄体数量仍较高等 原因影响会出现产后不能正常发情或发情后不能正常受 孕等问题[2]。

  为此在养殖时就可以通过为产后母猪注射氯前列烯 醇的方式提升母猪发情率,可在母猪生产后的12 h进行 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不仅可对母猪卵巢上残留的黄体 进行溶解,减少孕酮对母猪发情的影响,也可提高母猪 子宫的收缩力,让母猪更好地进行恢复减少感染出现。 尤其是在夏季和早秋的发情期可以展开相关激素的有效 使用,降低这些时期母猪不发情几率,保障母猪可以更 好地在生产后展开发情。

  2.2 应用生殖激素控制母猪发情

  通过外源孕酮延迟母猪周期性发情[3] ,黄体存在时 孕酮浓度高会抑制母猪发情,因此可以合理使用合成类 孕酮抑制母猪卵泡发育和排卵,推迟母猪发情。

  2.2.1 断奶母猪抑制发情方面的应用

  如果母猪出现一些疾病或者问题,影响后期妊娠率 或者仔猪健康时可使用生殖激素对母猪的发情周期进行 控制,让母猪可以将身体机能调节好后再进入发情周 期。可在母猪断奶后开始使用激素,让其机体处在妊娠 状态中,让孕酮水平保持高位,进而阻碍卵巢排卵,达 到抑制发情的效果。当孕酮产品停止使用后母猪体内孕 酮浓度下降,卵泡发育和排卵恢复,在外源孕酮中断之 后5 ~ 6 d ,母猪便会发情。

  2.2.2 针对背膘丢失母猪进行应用

  背膘的丢失会影响一胎母猪的繁殖性能,针对于一 胎母猪背膘丢失问题可合理使用生殖激素对该问题进行 解决,加强一胎母猪机体素质,提高仔猪窝重。临床试 验表明头胎母猪配种至110 d时的背膘变化和妊娠90 d至 分娩前的背膘变化对活仔数、合格仔数、初生重等都有 着显著影响,也会造成哺乳期母猪背膘损失较大。掉膘 严重、母猪过瘦会严重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为此需要在此期间科学使用生殖激素对母猪的发情进行抑制,抑 制断奶母猪泡卵发育、发情,可在母猪断奶前1天开始 饲喂烯丙孕素,饲喂9 d,增加断奶母猪的采饲量,提高 母猪的背膘厚度,促进其后续发情状态的良好,尤其是针对初产母猪避免母猪出现相关问题[4]。

  2.3 应用生殖激素促进母猪排卵

  正常情况下母猪发情后1 ~ 2 d就会排卵, 一些母猪 会出现较长的发情时间,发情时间越长母猪配种成功率 越低。母猪长时间发情多是因母猪排卵迟缓,从而导致 母猪表现出长时间的发情特征,发情时间过长会使得养 殖人员对母猪的排卵时间无法展开好的明确,进而使得 配种成功率下降。在实际养殖中,可通过肌肉注射氯前 列烯醇0.2 mL促进母猪排卵,间隔24 h再注射复方促性 素,以便让母猪的发情情况和排卵情况都能更为良好, 让养殖人员可以对母猪排卵时间进行明确,让配种成功率增加。

  2.4 应用生殖激素诱导母猪分娩

  正常情况下母猪的妊娠周期平均为114 d,当母猪超 过生产周期后仍没有分娩的迹象时,母猪就会出现延迟 分娩。延迟分娩的母猪很容易因为胎儿在母猪体内时间 过长导致死胎出现,并且延迟分娩有可能会导致母猪出 现子宫内膜炎等问题。为此当母猪出现延迟分娩时需要 及时展开相应措施,使得母猪可以得到快速分娩,减少 死胎率。可根据母猪具体情况合理使用生殖激素,可对 延迟分娩的母猪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0.2 mL,母猪在肌 注氯前列烯醇后24 h左右就会开始分娩。此外该激素还 可以诱导母猪同期分娩或者白天分娩,根据母猪预产期 将白天分娩率提高至75%左右,有助于提升仔猪成活率 的同时,也使得养殖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在此要注意, 严禁对未到预产期的妊娠母猪注射促进分娩的生殖激 素,对未到预产期的妊娠母猪注射促进分娩的生殖激素 会造成妊娠母猪出现流产或早产等问题,使得肉猪养殖经济受到损失。

  3 生殖激素在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3.1 在适宜时间展开使用

  母猪生殖激素的使用可显著提高母猪发情率、配种 率、总受胎率等,但要注意通过生殖激素对母猪发情周 期进行调节时一定要能基于母猪不进行发情等问题进行 科学开展[5] ,依据母猪各段生长时间进行生殖激素的科 学使用。通过生殖激素提高母猪生产效率时,首先应在 母猪进入发情前4 ~ 5 d注射促性腺激素,刺激母猪发情 和排卵。不可在母猪发情后的短期内注射促性腺激素, 因为这时母猪的卵泡还未成熟,所注射激素无法起作 用,不会促进母猪出现发情和排卵。通常情况下,促性腺激素在黄体期也是无法发挥作用的,因为此时孕酮水 平较高,会让该激素无法起效。

  3.2 做好前期的养殖管理

  在母猪饲养中,母猪能及早发情、背膘贮备、骨架 生长,并能批次配种是其主要的饲养目标。性成熟早的 小母猪的生产性能要优于性成熟晚的小母猪。小母猪在 165 日龄时就要与成熟公猪接触,以便更好地让公猪释 放外激素,促进母猪发情,在实际养殖中可让公猪与母 猪隔栏或展开身体接触。母猪的发情除展开自然方式的 发情引导外,还可以通过生殖激素对母猪发情周期进行 人为调节,让母猪可进行仔猪繁殖,在人为调节母猪发 情周期前,需要能对母猪做好饲养,保障母猪可以达成 良好的人为调节条件,使后续的生殖激素使用可以发挥 最佳效用,可以有效提升母猪的生产繁殖率。首先, 母猪光照时间应为14 h/d,需对光照强度要能有好地把 控,同时注意环境卫生,减少母猪子宫炎等问题发生。 子宫炎通常由于过量的抗生素和饲料中霉菌毒素以及不 良的饲养环境等原因造成。其次, 90 kg母猪需要调入配 种舍,由配种员饲养管理; 90 ~ 95 kg要能限制饲料至 120 ~ 125 kg,可展开80%喂料量饲养。最后,可及早与 老公猪或老母猪混群饲养,母猪的首配时间为8月龄, 如母猪在首配种前期出现不发情等问题,就可合理使用 生殖激素帮助母猪进入到发情周期。

image.png

  4 结束语

  外源生殖激素的应用是有效提升动物繁殖机能的重 要措施。生殖激素对母猪的发情周期有着很好的调节作 用。在实际养殖过程中,科学使用生殖激素对母猪发情 周期进行调节,能有效解决母猪出现的各类生殖问题, 提升生产率和产仔率,更好地保障养殖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巨龙,张继辉,黎婷,等 . 外源生殖激素对小鼠超数排 卵及胚胎发育的影响[J]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3 ,39( 12 ):44-48 .

  [2] 何冰梅,金美多吉, 王品珍,等.多玛绵羊繁殖季节与非繁 殖季节生殖激素水平及其受体表达水平分析[J] . 中国草食动 物科学, 2023 ,43( 5 ):36-41 .

  [3] 玉山江,罗永明,陈童.生殖激素在马、驴繁殖中的应用[J] .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2 ,30(2 ): 17-22 .

  [4] 王巨龙,黎婷, 张海燕, 等.外源生殖激素在特种经济动物 诱导发情中的应用[J]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 8 ): 105-107 .

  [5] 刘朋军.外源生殖激素在母猪繁育调控的运用[J] . 中国畜禽 种业, 2021 ,17(2 ):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