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背景下不同综合防治措施 对母猪断奶7 d发情率的影响论文

2024-05-10 15:07:49 来源:SCI论文网 作者:xuling
摘要:为了解母猪在受猪蓝耳病威胁下,采用不同的综合防治措施对其7 d断奶发情率的影响,该研究采取比对试验的方法,对受猪蓝耳病不同程度影响且均出现断奶发情率降低的2个规模相同的养殖场A场和B场,采取不同的综合防治措施:A场主要使用中药芪霍散(主要成分:刺五加、女贞子、越橘、鱼腥草、人参、杜仲等)+抗生素和B场则采用中药芪霍散+20%替米考星+营养补充+精细管理。结果发现,与A场相比,B场采取“中药+抗生素+营养补充+精细管理”的防治措施后,母猪断奶发情率逐步恢复且趋于稳定。
摘要:为了解母猪在受猪蓝耳病威胁下,采用不同的综合防治措施对其7 d断奶发情率的影响,该研究采取比对试验的方法,对受猪蓝耳病不同程度影响且均出现断奶发情率降低的2个规模相同的养殖场A场和B场,采取不同的综合防治措施:A场主要使用中药芪霍散(主要成分:刺五加、女贞子、越橘、鱼腥草、人参、杜仲等)+抗生素和B场则采用中药芪霍散+20%替米考星+营养补充+精细管理。结果发现,与A场相比,B场采取“中药+抗生素+营养补充+精细管理”的防治措施后,母猪断奶发情率逐步恢复且趋于稳定。
关键词:猪蓝耳病,综合措施,发情率
Effects of Different Integrated Control Measures on Oestrus Rate of Sows Weaned for 7 day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orcine Respiratory and Reproductive Syndrome
HUANG Rongsheng1,PENG Yao2,3*,JIANG Zeju4
(1.Shiqiaozhen Rural Work Service Center,Panzhou City,Panzhou Guizhou 553503,China;2.Hu'nan Ganong Zhenghe Biotechnology Co.,Ltd,Changsha Hu'nan 410329,China;3.Psy Applied Research Institute,Changsha Hu'nan 410329,China;4.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Bureau of Panzhou City,Guizhou Province,Panzhou Guizhou 553537,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integrated control measures on oestrus rate of sows weaned for 7 days under the threat of Porcine Respiratory and Reproductive Syndrome,comparative test was adopted in this study,two farms of the same size,A and B,which were affected by Porcine respiratory and reproductive Syndrome in different degrees and had similar estrus rate reduction at weaning,different integrated control measures were adopted:Qihuo San(main ingredients:Acanthopanax senticosus,Ligustrum lucidum,Blueberry,Houttuynia cordata,Ginseng,Eucommia ulmoides,etc.)+antibiotics was used in Farm A,and Qihuo SAN+20%Tilmicosin+nutritional supplement+fine management”was used in Farm B.The results showed that,compared with Farm A,the estrus rate of piglets in Farm B recovered gradually and tended to be stable after taking the preventive and control measures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tibiotics+nutritional supplement+fine management”.
Keywords:Porcine Respiratory and Reproductive Syndrome,comprehensive measures,oestrus rate
0引言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俗称猪蓝耳病,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在养殖不断发展的今天,唯有健康的猪群才能发挥最大的生产效益,疫病成为影响猪场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在众多疫病中,除非洲猪瘟外,蓝耳病无疑对猪场效益的影响最大,不仅是因为蓝耳病在我国的普遍性[1],更重要的是发生过蓝耳病的猪场,几乎所有阶段生产成绩都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2]。2023年1月,贵州省盘州市2个同等规模猪场(A场和B场。A场为盘州市亿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贵州省盘州市丹霞镇;B场为盘州市侠牛朝养殖场,位于盘州市石桥镇。)出现蓝耳波动后,其断奶发情率均出现下降趋势,本实践研究旨在通过不同综合措施,比较蓝耳病背景下不同控制方案对断奶发情率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对象
2023年,贵州省盘州市2个相同等规模猪场(A场母猪存栏320头,B场母猪存栏250头)。2023年1月,在同一时段A场与B场从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抗原抗体检测来看,均表示猪群出现蓝耳波动,且从生产成绩来看均突出表现为母猪断奶7 d发情配种率降低;A场与B场均为一条龙式自繁自养生产模式,且均未免疫蓝耳疫苗。
1.2猪场发病表现
A场:抗原抗体检测:保育仔猪血液样本蓝耳抗原检测阳性;母猪群蓝耳抗体检测离散度70%,S/P值大于2.5占比23%;生产成绩突出变化:2023年1月开始断奶发情率从93.18%降低为87.03%。
B场:抗原抗体检测:产房仔猪脐带血、睾丸液蓝耳抗原检测阳性;母猪群蓝耳抗体检测离散度76%,S/P值大于2.5占比29%;生产成绩突出变化:2023年1月开始断奶发情率从85.88%降低为79.43%。
1.3综合防治措施
A场:中药芪霍散(主要成分:刺五加、女贞子、越橘、鱼腥草、人参、杜仲等)+抗生素;其中中药主要功效为增强黏膜免疫、诱导内源性干扰素、抗氧化、抑制炎性因子,抗生素主要成分为进口泰万菌素,用药方式为前3个月种猪群每月定期饲料添加“中药+抗生素”7~10 d,3个月后每季度定期添加“中药+抗生素”7~10 d。
B场:中药芪霍散(主要成分:刺五加、女贞子、越橘、鱼腥草、人参、杜仲等)+抗生素+营养补充+精细管理;其中“中药+抗生素”措施,除敏感抗生素采用进口替米考星外,用药模式与A场完全一致。但不同于A场的措施,基于断奶发情率的降低:一方面针对性采取营养补充:母猪断奶前7 d至发情,每头母猪每天精准补充葡萄糖200 g+生殖营养5 g,同时强化断奶优饲,根据断奶母猪膘情适当增减日饲喂量;另一方面强化精细管理:强化断奶母猪光照,强度250 Lx,且为16 h光照+8 h黑暗明暗交替,同时做好诱情、查情等精细管理。
2结果
通过实施不同综合措施后,A场与B场蓝耳抗原抗体变化及断奶发情率变化结果如下。
2.1 A场采取的综合措施
A场实施“中药+抗生素”综合措施后蓝耳抗原抗体变化,见图1。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A场实施“中药+抗生素”综合措施后,从抗原抗体检测结果来看,猪群蓝耳抗体S/P值大于2.0及2.5比例均显著减少,且均值明显降低,保育仔猪抗原阳性减少为0,说明“中药+抗生素”综合方案可抑制猪排毒,切断垂直传播。但从生产指标来看,断奶7 d内发情率仍未恢复且处于不稳定状态,见图2。
2.2 B场采取的综合措施
B场实施“中药+抗生素+营养补充+精细管理”综合措施后,蓝耳抗原抗体水平发生变化,蓝耳抗体S/P值大于2.0的猪占比从29%降低为3%,且产房仔猪脐带血及睾丸液抗原检测阴性,见图3。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B场实施“中药+抗生素+营养补充+精细管理”综合措施后,可抑制猪排毒,切断垂直传播。相对于A场,断奶7 d内发情率逐步恢复至蓝耳波动前水平且持续稳定,见图4。
3讨论
在当前生猪养殖行情低迷的背景下,增效降本是猪场生存的基本能力。生猪养殖在追求极致成本的大前提下,对于我国来说猪蓝耳病对猪场效益的影响无疑最为普遍也最为深远,虽然猪场对于猪蓝耳病控制的理想方案无疑是实现猪蓝耳病净化,但立足于大多数猪场的现状来看,实现猪蓝耳病的维持净化,其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从经济效益方面来说并不现实。因此当前绝大多数猪场对于猪蓝耳病的控制,维持猪群健康和生产成绩的稳定及提升为目标,保证猪群蓝耳病稳定才是最佳策略。基于当前蓝耳病的普遍性和复杂性,在控制猪蓝耳病稳定的众多措施中包括疫苗免疫、抗生素压制、中药调理及生产模式改变,单一措施似乎均存在一定局限性[3-4]。
本研究针对发病情况极为类似2个猪蓝耳病波动场,聚焦于提高断奶发情率。旨在提示衡量猪场蓝耳病稳定的指标,包括临床及抗原抗体检测相关指标,但实现猪蓝耳病稳定的终极目标是恢复甚至提升生产指标,为规模猪场防控猪蓝耳病提供参考和借鉴。
当猪群存在猪蓝耳病底色时,机体的免疫系统、呼吸系统以及生殖损伤无疑最大[5]。中药在防控蓝耳的过程中可通过增强黏膜免疫、诱导产生内源性IFN-B和IFN-y、有效平衡炎性反应3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抑制病毒感染与复制,切断蓝耳在猪群中的垂直和水平传播。本实践研究中“中药+抗生素”综合措施虽然能抑制猪排毒,减少猪蓝耳病在猪群中垂直和水平传播,但这仅限于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本身的控制,而猪群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的病毒血症期和持续感染期,甚至是恢复期,其对营养的需求以及环境的要求都是有待提升的。处于蓝耳波动期和恢复期的猪群需要辅助精益生产操作以利于生理机能的恢复从而提升生产成绩。因此从本实践研究的结果来看,A场虽然从检测结果来看是实现了蓝耳病的稳定,但处于恢复期的猪群,未能采取营养补充及精细管理(包括环境与生产操作),同B场相比,其断奶发情率始终无法恢复至正常水平,其本质是猪群的生殖及其他生理机能未得到彻底恢复。猪场应该结合本场实际情况及猪群状态,采取合理的综合措施方案,最终实现生产指标的稳定与提升。
参考文献
[1]牛婷婷.2018—2020年我国部分地区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21.
[2]黎先伟,Poul H R,Bernd G L.全面评估蓝耳病对猪场的经济影响[J].兽医导刊,2018(5):44-46.
[3]关秀春,葛忠凯,冯阳,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研究进展[J].猪业科学,2023,40(11):88-90.
[4]朱佳宁,付晨禄,黎双炼,等.中药添加剂抗PRRSV作用机制研究与应用进展[J/OL].饲料工业:1-8[2024-01-2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1.1169.S.20231211.1302.002.html.
[5]赵长胜.猪蓝耳病的病理分析及防治措施[J].今日畜牧兽医,2020,36(3):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