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冷藏条件对牦牛乳品质的影响分析论文

2024-05-09 14:56:44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牦牛乳是我国西部高原地区人们的主要食品,富 含蛋白质、氨基酸、乳糖、脂肪等多种营养元素及免 疫活性物质 [1] 。据有关研究报道,牦牛乳中蛋白质含量为4.62%~ 5.82%,远高于人乳和牛乳,乳糖含量为 4.59%~ 5.17%,脂肪含量为3.70~ 8.69%。但是,牦牛 的产奶量较低、泌乳周期仅有约150 d,且西部高原幅员 辽阔、牧区交通不便,导致牦牛乳的市场推广应用大大受限[2-4] 。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冷藏条件对牦牛乳品质的影响。方法:选择西藏自治区某养殖场内的同一头健康哺乳期牦牛的原 料乳作为试验对象,分别置于-20、-40、-80 ℃等3种不同温度进行冷藏,分析和探讨不同冷藏条件对牦牛乳品质的影响。结 果: -80 ℃冷藏的牦牛乳pH值和热稳定性显著高于-20 ℃和-40 ℃冷藏(P<0.05), -80 ℃冷藏的牦牛乳菌落数显著低于-20 ℃ 和-40 ℃冷藏(P<0.05) ,且冷藏温度越低, 乳pH值和热稳定性越高, 乳中菌落数越少。 -20 、-40 、-80 ℃冷藏的牦牛乳 脂肪粒径分布宽度、蛋白水解度、可溶性蛋白含量、总蛋白含量、红—绿强度和亮度均差异显著(P<0.05)。 -20、-40 、-80 ℃ 冷藏的牦牛乳组织状态、滋味和色泽差异显著(P<0.05 );冷藏温度越低对牦牛乳气味感官评价越好。结论: -80 ℃冷藏 条件下的牦牛乳品质最佳,为今后延长牦牛乳货架期和乳制品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冷藏,牦牛,乳,品质,温度
0 引言
牦牛乳是我国西部高原地区人们的主要食品,富 含蛋白质、氨基酸、乳糖、脂肪等多种营养元素及免 疫活性物质 [1] 。据有关研究报道,牦牛乳中蛋白质含量为4.62%~ 5.82%,远高于人乳和牛乳,乳糖含量为 4.59%~ 5.17%,脂肪含量为3.70~ 8.69%。但是,牦牛 的产奶量较低、泌乳周期仅有约150 d,且西部高原幅员 辽阔、牧区交通不便,导致牦牛乳的市场推广应用大大受限[2-4] 。因此,如何高质量保存新鲜牦牛乳至关重要。 冷藏保鲜是一种动物乳最常用的贮存方式,可有效抑制 各种细菌的繁殖生长,保证乳品的质量、口感和味道[5] 。 因此,本研究拟选择西藏自治区某养殖场内的同一头健 康哺乳期牦牛,收集其原料乳汁作为试验对象,分别置 于不同的冷藏条件下保存一定时间,比较和分析不同冷 藏条件对该地区牦牛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今后延长牦 牛乳货架期和乳制品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对象
选择西藏自治区某养殖场内同一头健康哺乳期牦牛 的原料乳汁作为本研究的试验对象,牦牛实施常规养殖 和基础日粮饲喂,自由饮水,自由采食。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将收集的牦牛原料乳分成120份,分别装于洁净无 菌的自封袋内,每份牦牛乳量为100 mL,随机进行编号 和分组,分为4组,每组30份牦牛乳。试验组A为新鲜 奶,试验组B:牦牛乳置于-20 ℃,试验组C:牦牛乳置 于-40 ℃,试验组D:牦牛乳置于-80 ℃。 3组牦牛乳均 冷藏保存120 d ,然后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
1.2.2 观察指标
( 1 )测定4组牦牛乳的pH值、热稳定性和微生物菌 落数,比较分析不同冷藏条件对牦牛乳的新鲜度影响差 异显著性。
( 2)测定4组牦牛乳的脂肪粒径分布宽度、蛋白水 解度、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总蛋白含量,比较分析不同冷 藏条件对牦牛乳的蛋白质和脂肪影响差异显著性。
( 3 )应用色差计对4组牦牛乳的色度进行测定,观 察和记录其红—绿强度( a* )、黄—蓝强度( b* )和亮 度( L* ),比较分析不同冷藏条件对牦牛乳的色度影响 差异显著性。
( 4 )随机邀请经过统一标准规范化培训的20名人 员对4组牦牛乳进行组织状态、滋味、气味和色泽等感 官评价,感官评分标准参考文献[6]执行,比较分析不同 冷藏条件对牦牛乳的感官评价结果影响差异显著性。
1.2.3 数据分析
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t检验, 以 “均数±方差”表示。当P<0.05时, 表示差异显著, 具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冷藏条件对牦牛乳新鲜度的影响分析
从表1中数据可发现, -80 ℃冷藏的牦牛乳pH值和 热稳定性显著高于-20 ℃和-40 ℃冷藏的牦牛乳,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80 ℃冷藏的牦牛乳菌落 数显著低于-20 ℃和-40 ℃冷藏的牦牛乳,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0.05 )。
2.2 不同冷藏条件对牦牛乳蛋白质和脂肪的影响分析
从表2中数据可发现, -20 、-40 、-80 ℃冷藏条件的 脂肪粒径分布宽度、蛋白水解度、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总蛋 白含量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随 着冷藏温度的降低,脂肪粒径分布宽度和蛋白水解度均 相应地随之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总蛋白含量均相应地随之升高。
2.3 不同冷藏条件对牦牛乳色度的影响分析
从表3中数据可发现, -20 、 -40 、 -80 ℃冷藏条 件的牦牛乳红—绿强度和亮度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 意义( P<0.05 ) ; -40 ℃冷藏和-80 ℃冷藏条件的 牦牛乳黄—蓝强度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
2.4 不同冷藏条件对牦牛乳感官评价结果的影响分析
从表4中数据可发现, -20 、-40 、-80 ℃冷藏条件 的牦牛乳组织状态、滋味和色泽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 意义(P<0.05 );不同冷藏条件对牦牛乳气味感官评价 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 讨论
牦牛乳是我国西部高原地区人们最喜爱的一种乳品 原料和乳制品,牦牛乳中的蛋白质、乳糖、脂肪、矿物 质和干物质含量均高于普通牛乳,营养价值极高,市场 广阔,是目前生产高级乳制品的优质原材料,素有“天 然浓缩乳”之称 [6] 。然而,近年虽然我国牦牛乳业得到 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受限于牦牛泌乳量低、泌乳周 期短、分布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导致新鲜牦 牛乳产品市场不景气[7-8] 。因此亟需解决新鲜牦牛乳的长 期贮存这一科学问题。
20世纪30年代以来, 人们不断探索能够保证新鲜牦 牛乳的贮存条件,低温冷藏保存能够抑制原料乳和乳制 品中的细菌生长繁殖,还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乳品质 量,满足消费者的口感和饮食欲,已成为当前牦牛乳贮 存的首选方法[5] 。因此,在本研究中,选择了不同冷藏 条件进行牦牛乳贮存,分析和探讨不同温度冷藏条件对 牦牛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80 ℃冷藏的牦牛乳pH 值和热稳定性显著高于-20 ℃和-40 ℃冷藏的牦牛乳 ( P<0.05 ),-80 ℃冷藏的牦牛乳菌落数显著低于-20 ℃ 和-40 ℃冷藏的牦牛乳( P<0.05 )。分析原因可能是 由于牦牛乳的pH值对热稳定性影响较大,当pH值较低 时,乳蛋白很容易发生热凝固而呈现不稳定现象。低温 能够很好地保证乳中营养物质不被酶分解代谢,从而抑 制细菌的繁殖生长,因此, -80 ℃冷藏的牦牛乳细菌菌落数最少。
本研究中结果显示,随着冷藏温度的降低,脂肪粒 径分布宽度和蛋白水解度均相应地随之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总蛋白含量均相应地随之升高; -20 、 -40 、-80 ℃冷藏条件的牦牛乳红—绿强度和亮度差异 显著( P<0.05 ); 温度越低的冷藏条件对牦牛乳气味 感官评价越好。分析原因可能是低温冷藏能够限制蛋 白酶水解蛋白产生胺类化合物,也可以抑制微生物分 解牦牛乳中营养成分,使之产生酸性物质含量下降, 保证了人们对牦牛乳品的滋味和色泽等产生良好的感官 意识[9]。
4 小结
本研究选择西藏自治区某养殖场内的同一头健康哺 乳期牦牛的原料乳作为试验对象,分析和探讨不同冷藏 条件对牦牛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80 ℃冷藏条件下 的牦牛乳品质最佳,为今后今后延长牦牛乳货架期和乳 制品加工提供了参考依据,对该地区牧民的养殖经济发 展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国武,张娟香,路建卫,等. 美仁牦牛乳品质特性分析[J] .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23 ,43( 2 ):28-32 .
[2] 杨璐瑜,熊显荣,海卓,等. 乳用犏牛与牦牛产奶量和乳 品质的对比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7( 5 ):474-479 .
[3] 付小军,许应萍,吴开富,等. 贮藏温度及时间对巴氏杀菌 乳保质期的影响研究[J]. 中国乳业, 2022( 12 ):82-88 ,94.
[4] 李海荣. 提升牦牛养殖效益的关键技术[J]. 现代畜牧科技, 2022( 12 ):37-39 .
[5] 雷昌贵,孟宇竹,陈锦屏,等. 冻藏条件对牦牛原料乳品质 的影响[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3 ,34( 8 ): 147-155 .
[6] 杨晓斌,何莉莉,张扬,等. 牦牛乳铁蛋白基因多态性及 其与乳品质性状的关联分析[J]. 中国畜牧兽医, 2021 , 48( 5 ): 1 655-1 663 .
[7] 秦楠. 解冻方式对牦牛乳品质的影响[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3 ,34( 1 ): 180-186 .
[8] 陈庭轩,宋国顺,邱婷,等. 热处理及成熟温度对低脂牦 牛乳硬质干酪理化性质及品质影响[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49( 18 ): 66-74 .
[9] 杨晨, 罗小凤, 许世昌, 等. 不同预处理牦牛乳在冻藏期间 脂肪酸品质变化研究[J]. 高原农业, 2022 , 6( 3 ): 276 -282 ,3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