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林甸县奶牛养殖户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2024-05-07 10:47:25 来源:SCI论文网 作者:xuling
摘要:奶牛是最为常见畜牧养殖产业中的养殖品种之一,近年,随着经济的进步和“奶业振兴”的发展,奶牛养殖场在林甸县市场逐渐扩大,奶牛养殖户也随之增多,奶牛数量增加明显。但是,奶牛养殖户的效益因为市场各种综合因素的制约而降低,让很多奶牛养殖户束手无策。该文以“林甸县奶牛养殖户”作为研究对象,剖析制约林甸县奶牛养殖户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林甸县奶牛养殖户的发展提供参考。
摘要:奶牛是最为常见畜牧养殖产业中的养殖品种之一,近年,随着经济的进步和“奶业振兴”的发展,奶牛养殖场在林甸县市场逐渐扩大,奶牛养殖户也随之增多,奶牛数量增加明显。但是,奶牛养殖户的效益因为市场各种综合因素的制约而降低,让很多奶牛养殖户束手无策。该文以“林甸县奶牛养殖户”作为研究对象,剖析制约林甸县奶牛养殖户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林甸县奶牛养殖户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甸县,奶牛养殖户,发展问题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Dairy Farmers in Lindian County,Heilongjiang Province
ZHANG Changqing,SONG Chunpeng
(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Daqing Heilongjiang 163319,China)
Abstract:Dairy cows are one of the most common breeds in animal husbandry industry.In recent years,with the economic progr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dairy industry revitalization”,dairy farms have gradually expanded in the market of Lindian county,dairy farmers have also increased,and the number of dairy cows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However,the benefits of dairy farmers are reduced due to the constraints of various comprehensive factors in the market,so that many dairy farmers are helpless.This paper takes“dairy farmers in Lindian county”as the research object,analyzes the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dairy farmers in Lindian county,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airy farmers in Lindian county.
Keywords:Lindian county,dairy farmers,development problem
0引言
林甸县位于黑龙江省中西部、松嫩平原北部,哈大齐走廊中心地带,距省会哈尔滨230 km,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县面积总共3 746 km2。近年,林甸县委、县政府对畜牧业发展高度重视,把畜牧业作为林甸县的支柱产业来带动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以扩大基地生产规模和提高生产质量为抓手,以转变畜牧业经营方式和推进畜牧业产业结构升级为主线[1],重点抓好奶牛产业的发展,而奶牛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奶牛养殖户,同时制定合理的奶牛管理方案[2]。
1林甸县奶牛养殖发展现状
林甸县在省政府“两牛一猪”政策的支持和当地伊利集团的招商引资下,林甸县用鼓励养殖、引导和政策支持,吸引民间资本和工商资本投资牧场建设[3],“十四五”期间新建标准化牧场达20个,运营中的大型牧场达到32个。县内优质奶牛存栏量达到5.6万头,鲜奶产量33万t,规模牧场数量和产奶量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三。
通过表1对24家由奶牛养殖户组成的奶牛牧场可以发现,林甸县牧场奶牛存栏量大部分并未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整体呈上升趋势,从2018年30 964头增加到2022年55 753头。其中2022年优然林甸永合牧场、龙佳牧场、新合牧场、红旗优然牧业、伊利牧场的奶牛存栏量排在各大牧场前5位分别是8 940、8 536、6 156、4 962头和4 752头,都较前4年有很大提升。由此可见,林甸县奶牛养殖和奶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林甸县现拥有奶牛兽医专业干部43人、防疫员142人,全县83个行政村基本实现奶牛防疫全覆盖。黑龙江省农科院、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等科研院所是林甸县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林甸县饲草资源充裕,拥有玉米、大豆等多种农作物在154 506.67 hm2耕地上种植,年产粮食作物103 500 t;拥有草原72 000 hm2,年产优质羊草约10万t,可为牧场提供丰富的饲草饲料。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牛奶制品从最初的的生理需要已转变为其他的安全需要。奶业市场潜力巨大,预计从2020年开始10年人均牛奶消费量由28 kg上升至牛奶消费量41 kg。近年,县畜牧局为全县花园、红旗、四合等乡镇农民提供技术推广和指导服务,通过转变饲养观念、调整喂养方式、改变养殖模式林甸县奶牛养殖户的饲喂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总体效益明显上升,每头牛每年增收3 000~5 000元。此外,在林甸县,贫困户用扶贫资金直接购买牛委托给牧场,与经营主体签订3年的养殖合同,奶牛如果出现死亡情况,将由牧场也保险公司对接索赔,贫困户不需要任何管理,每年可直接获得3 000元的分红。畜牧局为贫困户对接的免息贷款,一般可购买4~5头牛,按照4头牛,每头每年3 000元计算,贫困养殖户一年就可收入1万多元。
2林甸县奶牛养殖发展优势分析
2.1政府政策的支持
林甸县奶业的发展得益于省委、市委、县委对奶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以及政策支持。近年,政府部门重点抢抓“现代示范奶牛场建设项目”奶牛牧场改造升级项目,并施行了“粮改饲”政策、标准规模化养殖场补贴政策、奶牛牧场贷款贴息政策等,加大对奶牛牧场的资金补贴力度。林甸县抓住机遇,制定了各项针对奶牛牧场的扶持政策如《建设奶业强县实施意见》《“十四五”奶业发展规划》,与行业内国内顶尖科技企业和专业农业院校合作,良种奶牛产业基地得到建立,突出发展以基础设施为重点的规模牧场建设,加速了奶牛散养向集约化养殖过渡,有效推动奶牛产业转型升级。为改变林甸县奶牛户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养殖观念,促进奶牛养殖标准化,正确引导奶牛户走向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林甸县畜牧部门成立改进奶牛饲养标准和管理办法的工作小组。指导小组与相关技术骨干一起,对全县农民进行养殖技术手把手教学,面对面交流,逐一分析研究,帮助消除养殖误区和养殖难点。此外,指导小组还将以部分改良前后农户为典型案例,通过媒体大力宣传报道,扩大育种技术的影响力和辐射。通过典型案例的讲解、会计核算的对比、政策和情况的分析等手段,对养殖环节有正确的认识,让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加容易解决。
2.2龙头企业的积极带动
林甸县奶牛产业发展坚持“以加工带动基地,以基地带动加工”的发展思路,依托当地奶业龙头企业牵动,打通饲料、养殖、加工、销售4个环节,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林甸的伊利公司作为林甸县奶业龙头企业在国际国内奶业市场形势双重冲击的情景下,对林甸各个牧场的牛奶不限收、不拒收,保持长期相对较高且持续稳定的奶价,稳定了奶牛养殖者的信心,保证了林甸奶业持续健康地发展。林甸县伊利公司从2016年开始生产,并于2017年投资3.02亿元对现有的8条康美生产线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增了安慕希、金典等高端液态奶产品,并且奶源优质。2018年,伊利集团建立了液态奶工业园区在林甸县投资26亿元,日加工鲜奶1 500 t,目前已投产,年产值已经实现每年约44亿,就业岗位也进一步提升将近3 000个。
2.3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
林甸县委、县政府及畜牧主管部门积极作为,敢于担当,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畜牧业发展为目标,引导奶牛养殖场和企业按照市场机制处理相关问题,保障了企业和各养殖场户的利益,实现了双方共赢的局面,增强了奶牛养殖户的养殖信心。为推进奶牛养殖产业发展,县内成立奶牛生产管理办公室、奶牛养殖专项推进组等专门负责项目建设的一系列等工作,巡回对养殖场、养殖合作社、养殖大户在进行技术讲解,现场解决疑难问题,保证奶牛产业效益日益提升,稳中求进。
2.4配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为了进一步加强林甸县疾病防控,第一,通过建立县、乡、村三级动物疾病防控网络,防疫预警监测增强,从而降低了奶牛养殖患病的风险,实现了近10年零口蹄疫发生,制定合理的奶牛管理方案,在奶牛的管理上让兽医与奶牛共同参与,让农民在工作中学习[4]。第二,林甸县促进奶牛育种和改良,优质进口奶牛和进口冻精分别为4.4万头和33.7万剂。通过开展奶牛育种被改良,从而繁殖率达到100%,奶牛变优质,为建设优质奶牛基地打牢基础。第三,强化数字奶牛养殖。加快建设奶牛养殖牧场信息智能化,在林甸县通过奶牛数字化大平台实施数据共享平台。该平台利用云计算等技术,整合畜牧业决策指挥、加快数字养殖现代化,减少人工投入,提高快捷性,更利于整合。目前,17个牧场和约4.5万头牛使用该平台。林甸县在使用大数据系统养殖方面在全国县城中排名身居前列。
3林甸县奶牛养殖户发展存在的问题
3.1奶牛养殖户进入市场门槛高
首先,乳制品行业的控制越来越严格。近年,由于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林甸县乳企有自己制定的收购标准。例如伊利、优然的企业标准中,微生物和体细胞每毫升不超过10万和40万,明显高于国家原料奶收购标准[4]。奶牛养殖户要达到奶企的收购牛奶所规定的养殖规模和技术要求。大多数奶农有奶无处可买是因为未达到规定保准而不得不退出市场。大多数坚持下来的奶农现在都达到主要乳制品行业的市场准入标准。其次,奶牛养殖的环保压力较大,奶牛养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制约林甸县奶牛养殖发展的一个因素[5]。粪便处理和养殖污染是普遍问题,人均占有土地较少,所以未达到污染排放标准的养殖户也无法正常经营。
3.2奶牛养殖技术落后
养殖户普遍面临技术指导不足的问题,多数奶牛养殖户的养牛技术为自学,或依赖亲戚朋友或者周围的邻居传授养殖经验,导致奶牛养殖的整体水平偏低,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差。由于缺乏专业技术指导,许多养殖户的饲养管理模式较为粗放,对奶牛的养殖条件、饲料配比以及疾病防治等方面缺乏足够的了解,导致一系列问题,如奶牛品种混杂、奶质较差、疾病和死亡率较高等。这些问题不仅降低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还可能对环境和食品安全产生潜在威胁。此外,新技术推广困难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尽管一些新型养殖技术和设备在提高养殖效率和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由于养殖户对新技术的认识不足,加上培训资源有限,很多养殖户难以接受和掌握这些新技术。此外,新技术的投入成本较高,也使得部分养殖户犹豫不决,不愿意尝试应用新技术。
3.3缺乏奶业发展资金支持
虽然近些年,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连年出台扶持草食畜牧业发展的政策,但真正投入到奶业和奶农发展的资金却很少。奶业信贷门槛高,手续复杂,造成奶农贷款困难。奶牛养殖户的资金大多是自筹解决。这就导致部分的奶牛养殖户有钱建场,却没有钱购买牛,牧场饲养的规模一直上不去;由于养殖户缺少资金,导致部分养殖场地和基础设施陈旧破损,养殖质量降低但成本提高;甚至有些奶农有钱建工厂买奶牛,但牛奶保鲜设施和饲养所需饲料以及奶牛患病防治等没有充盈的资金去准备,从而造成奶牛养殖户的成本和损失同步上升。
3.4奶牛养殖户与乳企地位不对等
理论上,奶农和奶企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但在现实中,因林甸县的牛奶生产量远大于奶企需求量,所以奶农处于弱势地位,受制于奶企。主要表现:一是奶农销售原奶价格,奶企有最终决定权。生鲜奶的收购价格由乳品企业根据养殖户的养殖规模和硬件设施决定。根据这2种情况,将奶农分成几个等级,并根据等级划定原料奶收购价格范围。不符合规定硬件条件和饲养标准的奶农将被完全拒绝。二是作为奶农主要生产资料的乳品企业,决定了一些乳品企业以保证生鲜奶质量的名义,要求奶农使用对应公司提供的饲料或草料,成本也有所提高。农民对此很不高兴,但他们无法改变。三是奶牛养殖户无法改变奶企超出国家奶生产质量标准而制定的标准,并且有自己的化验室,标准对于部分奶农来说无法达到。四是奶业的发展密切关系着民生保障,然而在当下,奶业产业链困境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近2年上游奶牛养殖扩产,产能逐步释放,远高于乳制品消费增速,加之疫情影响,乳制品消费下滑,生鲜乳产量过剩,于是压力开始层层向产业链上游传导,雪上加霜的是,上游奶牛牧场又遭遇了饲料成本上涨。通过生鲜乳收购价格的走势可以看出,进入2023年以后,呈现了持续下降的趋势。随着奶业产业链持续承压,部分奶牛牧场通过淘汰低产或停产奶牛来维持生产经营,这种状态如果继续维持下去,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差的牧场会因亏损严重无法经营而倒闭,从而引发全县奶牛产业全面滑坡。因此,在乳制品销售淡季,因为市场对奶企需求量降低,奶企就会对奶农的需求量减少,导致牛奶被拒收或降低收购价,对奶农来说在养殖信心上是一种打击。由于上述各种原因,奶农觉得无法决定自己的奶牛养殖命运,感觉被奶企控制,所以奶农与奶企之间形成了相互矛盾的关系。
4促进林甸县奶牛养殖户高效发展的对策
4.1引导奶牛养殖规模化发展
林甸县政府应鼓励奶农合作发展,逐步转向规范化牧场养殖,配套繁育设备、挤奶设备、废弃物处理设备等。大力推广养殖技术,加快完善养殖户规模建设。此外,引进国外高产高质量奶牛迫在眉睫,淘汰低质量奶牛,通过品种改变牛奶的产量与质量,积极开展养殖思路创新,学习新型技术取长补短,规模化养殖户要自主学习养殖知识,加快推进智慧数字养殖平台的投入。
4.2提高奶牛养殖户整体素质
政府及相关部门需加大针对奶牛养殖户的培训力度,为奶牛养殖户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例如基于所建设的养殖技术服务体系开展集中的技术培训,并建立规模化奶牛养殖的示范基地,从而起到降低养殖户在奶牛养殖过程中的防疫风险的作用,保证奶牛健康成长,其也是使养殖户整体应对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提升的关键措施。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林甸县可以开展集中的奶牛养殖技术培训,邀请奶牛专家宣讲奶牛养殖技术知识,明确如何提升养殖奶牛牛奶质量与产量、新技术应用以及新品种选择的技术讲座开办方向。将在进一步提高养殖户整体科学饲养技术水平的同时,为奶牛规模化养殖积累更多的科学养殖经验。再加上通过规模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养殖户直观地看到奶牛规模化养殖的优势,其开展奶牛规模化养殖的积极性会得到提升。在这一基础上,可尝试打造奶牛养殖品牌,加速配套加工设备的改造与更新,选择更为先进的牛奶处理方法,并展开深层次的加工处理,为全面推行林甸县奶牛品牌战略,提高林甸县奶牛的市场占有率奠定坚实基础。这也是促进养殖户经济收益进一步提升的关键措施,为林甸县奶牛规模化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
4.3完善奶牛养殖优惠扶持政策并拓宽融资渠道
提高奶牛养殖户的资金支持力度,一是政府,政府需要继续加大对奶牛养殖的投入,制定和实施奶牛产业发展政策,对奶牛数量较多的农户和种牛发展到一定规模给予激励,也可以通过激励措施,从而让奶农使用更好的饲料[6],对已建成的乳品加工企业和鲜奶采购站给予一定的激励支持,扩大再生产,解决奶农后顾之忧。
二是各大农业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要放宽对奶农的贷款条件,深入落实省、市、县制定的畜牧业贴息贷款政策。通过提供贴息贷款,支持奶农购买合格青贮、高标准保鲜奶设施。三是土地管理有关部门对奶牛养殖场建设的审批要加快审批力度,对规模性养殖的养殖户无偿审批免费用地。此外,要实行牛奶最低保护价格,通过政策措施切实保护奶农利益。
4.4建立公正的生鲜奶质量标准和定价体系
为了使生鲜奶的价格公开、公平且公正透明,政府应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来检测生鲜奶质量,这样才能进一步保证奶农利益,从而保证奶牛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奶牛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下,成立专门检测机构,在采奶现场过程中对奶农的牛奶进行检测,一日一留样,一日一检测,将每日检测结果留存并反馈给各相关监管部门、企业和奶站。
5结束语
林甸县奶牛养殖户的发展需要政府、乳业企业、奶牛养殖户等多方面联动,共同改善发展环境,引导奶牛规模化发展、提高奶牛养殖户整体从业素质、完善奶牛养殖优惠扶持政策并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公正的生鲜奶质量标准和定价体系、从而提高林甸县奶牛养殖户的整体经营水平,促进林甸县奶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平.构建全产业链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J].中国畜牧业,2023(8):22-24.
[2]Ivo M,Aitor F,Susana A,et al.Historical Evolution of Cattle Management and Herd Health of Dairy Farms in OECD Countries[J].Veterinary Sciences,2022,9(3):130-135.
[3]王鹏,孙鹏,许才花,等.林甸县奶牛产业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路径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22(11):92-95.
[4]谭丽春.农村奶牛养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31(6):38.
[5]刘敏.农牧区奶牛养殖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内蒙古包头市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21(18):9-10.
[6]Georgios K,Sotirios L K,Christina K,et al.Examining Farmers'Adoption Decisions towards Precision-Agricultural Practices in Greek Dairy Cattle Farms[J].Sustainability,2021,14(1):225-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