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畜禽粪便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2024-05-07 10:34:52 来源:SCI论文网 作者:xuling
摘要:近年,随着贵州省畜禽养殖场数量的不断增加,粪便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畜禽养殖污染是养殖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畜禽养殖业的飞速发展,粪便污染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畜禽粪污处理不妥当,导致污染水源、空气和土壤,传播动物疫病,导致畜产品产生毒副作用。
摘要:近年,随着贵州省畜禽养殖场数量的不断增加,粪便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畜禽养殖污染是养殖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畜禽养殖业的飞速发展,粪便污染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畜禽粪污处理不妥当,导致污染水源、空气和土壤,传播动物疫病,导致畜产品产生毒副作用。如何处理畜禽粪便是影响贵州省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可采用全量还田模式,粪便好氧堆肥模式,粪污厌氧处理模式,蚯蚓养殖技术,栽培基质利用模式,动物蛋白转化模式等方式进行畜禽粪污处理。该文就贵州省畜禽粪便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综述,为广大养殖户合理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畜禽粪便,存在问题,对策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Manure Treatment in Guizhou Province
YU Banglin1,DONG Po2*,ZHANG Zhao2,YANG Hongtao3
(1.Agriculture and Rural Bureau,Xinfu New District Management Committee,Zunyi Guizhou 563000,China;2.Honghuagang Center for Animal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Zunyi Guizhou 563000,China; 3.Zunyi Vocational College,Zunyi Guizhou 563000,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s in Guizhou Province,the problem of fecal pollu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Livestock and poultry pollution is an inevitable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industry.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industry,fecal pollution ha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in rural environmental control.Improper treatment of animal manure can lead to pollution of water,air and soil,spread of animal diseases,and lead to toxic side effects of animal products.How to deal with livestock manur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quaculture in our province.The methods of total return to field,aerobic manure composting,anaerobic manure treatment,earthworm culture,cultivation medium utilization,animal protein transformation,etc.,can be used to treat livestock and poultry manure.In this paper,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manure treatment in Guizhou Province were summariz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majority of farmers to raise reasonable and healthy livestock.
Keywords:livestock and poultry manure,There are problems,counterplan
0引言
畜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产业兴旺的重要载体。但畜牧业产生的粪便不仅污染土壤、空气和水质,还能大范围传播疾病,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是阻碍养殖业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阻碍,也是生产畜禽无公害产品的危害之一[1]。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强调“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和“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强畜禽养殖粪便处理是“三农”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促进畜禽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如何处理畜禽粪便,加强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有针对性的采取污染防治措施,生产与生态兼顾,加强畜禽散养的污染防治和规范治理,实现污染排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促进畜禽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1畜禽粪便的危害
1.1污染水源、空气和土壤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随粪便和雨水通过地表径流污染湖泊、河流、水库等地表水,或渗入土壤污染地下水。粪便里的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时会产生恶臭并产生有害气体,影响畜禽产品质量,危害人畜的健康。此外,畜禽粪便中的重金属元素以及高磷、高盐将造成土壤重金属超标、土壤板结等,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1.2传播动物疫病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能长期保持其传染性,如马立克氏病毒在常温下可持续100 d。如果患病动物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排出的粪便会成为传播疾病因素的危险传染源,对周围健康畜禽及人类健康存在极大潜在威胁。
1.3产生毒副作用
如畜禽中汞、砷等微量元素的违规添加将产生毒副作用。排泄畜禽粪尿中在大部分汞、砷等微量元素尿导致少量残留在动物体内富集,人若长期食用这类畜产品,将以慢性或蓄积毒性的形式在动物体内蓄积,使机体产生毒副作用[2]。
2畜禽养殖污染物处理存在的问题
2.1畜禽污染治理意识淡薄
贵州省大多为农村地区中小型养殖场,主要为一家一户的分散养殖,大部分养殖户未经进行正规的粪便处理及环保要求培训。环保意识淡薄,未将畜禽粪便进行有效处理甚至直排而对环境造成污染。
2.2污染治理基础设施滞后
大多数中小养殖场由于多种原因,建场时未配备粪污处理设施设备,由于近年来饲料成本、人工工资上涨导致养殖成本增加,再加上市场行情不太稳定,尤其是生猪市场波动比较大,养殖效益不稳定及至亏损,使这部分养殖户再投入资金配备环保设施设备也显得力不从心。这就导致了粪污治理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2.3污染治理监管欠缺
绝大多数畜禽养殖场未能对其污水排放、粪便处理情况和空气恶臭浓度进行全面定期在线监测,也未定期如实记录场内粪污集中处理系统设施状态和无害化粪便快速处理装置设施的日常运行使用情况。部分养殖场环保设施运维台账填报不齐全,管理不到位,有待进一步完善。监督部门执法监测能力偏弱,相关监督职能部门未及时围绕区域清洁安全水平、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置、粪污分类处理实施等实际情况主动开展行政执法监察。
2.4粪便资源化利用不足
大部分养殖户单纯采用粪便堆积处理方法,未结合实际深入有序推进中小型畜禽养殖场向种养渔结合纵深发展,加快推行畜禽粪污发酵还田综合利用。雨水管道、贮存池利用不合理、把养殖经过高温发酵形成的粪便有机肥资源化最大化,未用于改造农田、果园区和生态鱼塘,种植各类优质绿化果树,林下养鱼种草,发展林下畜禽特种养殖,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在某一定的程度意义上阻碍了养殖业与粮食种植业之间形成的良性循环。
2.5缺少污染防治激励机制
目前对于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物排放治理补偿工作,政府部门未出台有效的粪污处理激励机制,难以充分结合本地散养户生产实际而制定更加有效具体的处罚措施。为了最大程度节省养殖业投入资金成本,使许多养殖户长期以来对于污染物源的有效治理处置方面仍持着一定的主观侥幸心理。
3畜禽粪便处理发展对策
3.1强化调查,集中整治
为加强畜禽养殖粪污防治工作,有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各部门应联合精准发力、多措并举,在辖区内迅速开展畜禽粪污整治专项行动,全面压实属地监管职责。坚持问题导向,制定畜禽养殖整治提升工作方案,按照方案要求,明确分工,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形成工作合力;组织召开畜禽粪污整治工作推进会议,要求统一思想、齐心协力,按照工作目标、任务分工、时间节点,对辖区内所有养殖场户进行“拉网式”大排查,不折不扣抓好工作落实。其次,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下沉一线,对养殖场内是否有无防渗处理的黑臭水体或者污粪坑、沉淀池是否投入使用、是否存在露天粪堆等情况逐一现场核查、逐项细致过筛、逐一严格把关,不留死角盲区;建立“一户一档”,发现问题,认真记录,并下发整改通知。汇总建立台账,研究分析整治问题,逐户逐项提出整治对策,责令限期完成整改,确保一个不落、一抓到底,对逾期未整治到位的绝不姑息。
3.2转变养殖模式
转变传统养殖模式,由原来“传统”养殖方式向“生态”养殖经营方式转变,按照国家标准“农牧结合、种养配套”技术规范要求,推行“养殖基地(场)+合作社+生态种植园”的循环生态经济模式,推动全省畜禽生态养殖进一步向其高产、优质、绿色、无公害水平发展。由过去“散户”养殖模式向现代“规模”工厂化养殖技术转变,标准化规划建设畜禽养殖场,以分散放养为结合的圈养经营模式,使过去散户零星分散养殖现状向集中养殖发展。由过去“人工”养殖理念向现代“智慧”绿色养殖概念转变,探索创新建立“大数据+网络运行+动态监管”生态智慧农业养殖云模式,以下一代互联网、RFID识别等农业相关应用技术资源为基础依托,全面创新打造农业云计算平台数据中心、养殖过程自动化在线监测处理系统、智慧养殖农业监测联网平台系统和农业监测生态智慧农业控制中心,有效扎实推进农田粪污环境综合治理。
3.3转变粪便处理模式
3.3.1粪污全量还田模式
集中化管理畜禽粪便,可统一进入养殖场氧化塘内处理,粪污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收集贮存,即可再次对农田资源进行利用。粪污的无害化利用收集、处理、贮存利用一体化的设施项目投入建设与运营投资成本低,再利用费用支出较少,且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贮存后养分利用率极高。但值得注意的是,粪污的收集贮存处理周期较长,且需要足够面积的土地用于建设畜禽粪氧化塘相关设施,由于农田施肥期一般较为集中,需建设和配套专业化配套设施,且农田粪污长距离集中存放或运输人工费用极高,只能基本保证粪便在农田当地或一定的时间范围内长期持续施用。
3.3.2粪便好氧堆肥模式
粪便好氧堆肥模式适用于固体粪便,主要以生猪、肉牛、蛋鸡、肉鸡和育肥羊规模养殖场为主,经发酵好氧堆肥无害化处理后,就地利用于农田或直接生产固体有机肥。好氧堆发酵要求温度高,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相对彻底,发酵周期相对短,利于提高牲畜粪便饲料的综合附加值。
3.3.3粪污厌氧处理模式
以再生型绿色能源沼气技术为主要规划建设为目的,依托具备专门技术人才的中等规模畜禽粪污回收处理工程企业,收集再利用周边规模养殖场粪便污水,投资研发或合作建设各类大型绿色生态沼气工程,进行生物高浓度厌氧催化发酵,沼气可直接用于发电或利用生物天然气,沼渣等回收利用生产有机肥,推进农田深度循环发展。对各中小型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粪便统一集中处置或实行统一分类集中无害化处理,减少了中小型养殖场粪污无害化综合净化处理投资总费用额,实行统一专业化管理配套系统,提高了能源化产品综合利用及处理回收效率。
3.3.4蚯蚓养殖技术
畜禽粪便发酵腐熟后,都可以作为蚯蚓的饲料,牛粪是粪便养殖中最适合作为养殖饲料的一种粪便,尹作乾研究表明,1 m3蚯蚓(密度0.8~0.9万条/m3)年食用量为4 t,因此,在牛场就地取材,推广蚯蚓养殖技术,实现畜禽粪便得高效利用[3]。
3.3.5栽培基质利用模式
以畜禽粪污、菌渣及农作物秸秆等作为微生物有机肥原料,进行深层土壤堆肥微生物发酵,发酵产生高效的新型复合生物有机肥。含有丰富的土壤微生物有益菌群,根系促生效果好,具有广谱高效地改良传统农业土壤结构质量等多种良好作用,能显著各类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指标等特性[4]。畜禽粪污、菌渣和农作物秸秆者的紧密结合,科学有效地开发利用循环资源,实现传统农业生产链零资源废弃、零化学污染的农业生态绿色循环生产链,形成“畜禽养殖-沼气-果菜蔬”的绿色现代生态有机高效农业和循环发展的生态综合农业经济体系,提高了综合资源利用率[5]。但由于农业生产链持续周期较长,精细化技术程度较高,对各技术人员生产知识与整体素质要求高,且培训期与实习期较长。
3.3.6动物蛋白转化模式
畜禽养殖过程中的干清粪与蚯蚓、蝇蛆及黑水虻等动物蛋白进行堆肥发酵,生产有机肥用于农业种植,发酵后的蚯蚓、蝇蛆及黑水虻等动物蛋白用于制作饲料等。改变了传统利用微生物进行粪便处理的理念,可以实现集约化管理,成本低、资源化效率高,无二次排放及污染,实现生态养殖。但动物蛋白饲养温度、湿度、养殖环境的透气性要求高,要防止鸟类等天敌的偷食。
4小结
贵州省畜禽养殖的污染集中整治虽取得一定效果,但仍存在较多问题。将畜禽养殖业问题纳入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才能为行业的可持续绿色发展提供保障,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李贤辉.农村畜禽养殖污染及治理措施[J].中国畜牧杂志,2003,39(5):58-59.
[2]景利芳.合理处理与利用养殖场畜禽粪便[J].饲料与畜牧,2017(20):75-76.
[3]尹作乾,金元孔,白露.牛粪、玉米秸秆青贮废弃物和蔬菜废叶不同比例养殖蚯蚓的试验探究[J].甘肃畜牧兽医,2012,42(1):6-10.
[4]陈明忠,翁俊基.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及其应用[J].福建农业科技,2006(3):59-61.
[5]廖青,韦广泼,江泽普,等.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J].南方农业学报,2013,44(2):338-3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