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视角下远洋渔业产业贸易平台优化策略研究论文

2024-04-29 11:20:08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当前远洋渔业存在供应链管理不完善的问题,信息 不对称严重,影响行业可持续发展。建立统一的远洋渔 业产业贸易平台迫在眉睫。近年来,数字技术在供应链 管理中应用广泛。本研究拟从供应链管理视角,运用数 字技术手段,提升行业治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保障 供应链安全,实现渔业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进而为构 建统一高效的远洋渔业供应链管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摘要:远洋渔业是我国农业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当前远洋渔业存在的供应链管理不完善、产业贸易平台发展不全面的问 题,研究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供应链服务平台的研究现状。提出应构建统一高效的产业贸易平台,运用区块链、云计算、大 数据分析等数字技术手段,实现供应链节点信息互联互通,构建精细化的供应链数字化管理体系, 以提升远洋渔业产业治 理效率,实现资源合理高效利用。进而通过开发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和期货创新交易模式,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关键词: 远洋渔业,供应链,区块链
0 引言
当前远洋渔业存在供应链管理不完善的问题,信息 不对称严重,影响行业可持续发展。建立统一的远洋渔 业产业贸易平台迫在眉睫。近年来,数字技术在供应链 管理中应用广泛。本研究拟从供应链管理视角,运用数 字技术手段,提升行业治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保障 供应链安全,实现渔业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进而为构 建统一高效的远洋渔业供应链管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1 供应链服务平台研究现状
国内外专家学者已从主要功能、结构和应用等角度 对供应链服务平台进行研究,并根据不同类型的产品, 讨论各种产品或不同企业群体的供应链服务网络平台搭 建实际问题。谭志强等[1]建议将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引进 虎门快时装供应商,在对提供系统需求分析的理论基础 上,以云网络平台为基石,以业务快时装电子商务公司为核心内容搭建一套快时装供应链服务网络平台,明确 并规划了快时装供应链服务网络平台的总体工程建设要 求、主要功能模板和结构。陈夫华和赵先德[2]采用案例 研究方法从契约合作、关系稳定、关系嵌入3个不同的 借贷关系阶段分别探索与产业供应链服务平台相应的供 应链金融风险控制方式的运用及对于借方融资绩效影响 的差异,发现基于产业供应链服务平台的供应链金融, 不同深度的借贷关系会影响融资风险控制方式的运用; 在基于产业供应链服务平台的供应链金融实施过程中, 中小企业交易信用及企业信用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而 此类供应链金融实施的基础和关键在于全节点的供应链 整合。刘森等[3]研究认为,怡亚通公司已经形成5大全面 的供应链服务体系:智能化的物流管控系统、 B2B/O2O 采购和分配系统、全球化的联合经营系统、 380级别的 精准营销系统和全面的供应链金融系统。刘兵兵和苏国 贤[4]研究发现,东方集团通过改革组织架构、推广先进 的信息科学、完善商务模型、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和高 效的物流管理,构建了中国玉米网这一网络化的玉米产 业供应链服务平台,将中国的农业出口贸易能力提升到 一个全新的水准,推动中国的经济增长。
1.2 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平台研究现状
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平台已成 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国内学者主要通过实践研究和案例 分析探讨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平台构建的维度、内容和 关键点。樊凡[5]指出,广西要发挥自身的地理、资源、 经济等各方面的优势,将大宗商品贸易、金融市场建 立、制造、机械加工、贸易等环节紧密结合,以实现大 宗商品贸易、金融市场建立的可持续发展。李超桐[6]深 入探讨了传统的线下供应链金融模型,包括应收账款融 资、未来货权投融资以及仓单质押融资,并且着重研究 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些资源的价值,以及如何更好地控制 和管理这些资源,以期达到大宗商品交易的最佳效果。 张昱[7]指出,要想让“互联网+ ”时代的钢铁物流企业取 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把电子商务信用纳入到主体、债 项等多个评估指标的范畴,以此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 金融风险管理机制,以便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 也可以高效地降低经济成本,增强产业链的竞争力。叶 森华[8]认为,若要让大宗商品的电子交易市场取得更好 的成果,必须全面运用金融、物流等多种手段,以促进 资金的有效配置,并将其转化为可持续的经济,从而使 得大宗商品的供应链能够得到高效的整合,从而促进其 创新性的发展。根据何波[9] 的研究,传统的仓储物流行 业往往依赖于单一的项目,而缺乏整合的能力。因此, 本文将深入剖析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将大宗商品的特性 与当前的市场状态相融合,从而推动传统企业的变革, 并给予其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深入研究如何搭建一个专为某些特定产品设计的供 应链服务平台,将提升整个供应链及其相关领域的理 解,这一点极为重要。 2019年,珠海港集团与瑞茂通打 造跨境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平台,通过利用“一带一 路”地区的能源供应链和港航物流资源,双方共同打造 一个完整的物流供应链服务体系,以此来实现国企和民 营企业的有效融合,并且为大湾区的物流与供应链发展 提供更多的机遇,从而促进产学研的一体化创新,进而 更好地推动物流与供应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 用。我国的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平台正在迅速发展,不 断推动着变革与创新的步伐,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强 有力的支撑。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 术,物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为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平台 的开发和应用带来了更大的机会。
2 远洋渔业产业贸易平台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远洋渔业经济正朝第一、二、三产 业的协同发展方向迈进。这一进程的关键是建立一个能 够满足远洋水产品市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远洋水产品 产业贸易平台,以便更好地满足远洋水产品生产和销售 的各方面的需求。然而,随着目前远洋渔业产业贸易平 台聚合的线上数据日益增多,各种问题逐步显现。为解 决线下及第三方数据对接、沉淀、分析工作仍通过人为 操作,人力成本较高、各类数据关联度低、报表统计繁 琐、效率低下等问题,急需推进数字化智慧经营系统数 据平台的建设,以弥补交易系统后台功能盲区,提升数 据反馈效率,满足业务发展需求。
仓储也是远洋渔业供应链上的重要节点。随着全球 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仓储管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技术 和信息技术的挑战。现代供应链的发展必须依靠先进 的技术和方法,以实现对仓储的全面监督和优质服务。 只有通过改进和完善,才能够真正实现现代化的仓储管 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农产品特别是水产品 的的易腐、气味特殊的特性,对运输设备以及储存设备 的要求都比较高,同时也需进行高效的流转,需要数字 化仓储管理系统的运用,进行高效的仓储在线管理及严 密监控。远洋渔业产业亟须发展本地部署的数字化仓储 管理系统,以实现仓储在线管理、在线监控等功能。
3 远洋渔业产业贸易平台优化策略
3.1 区块链智能仓储与供应链金融服务
远洋渔业产业亟须与合作金融机构共同研发基于在 线交易、 CA认证的仓单质押、订单融资等创新金融服 务功能,并通过数据积累,逐步实现区块链数据授信模 式,以此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盘活存货,解决融资 难、融资贵的问题,实现金融赋能。通过将区块链和数 据分析相互联系,可以实现对仓单质押的数据支持。这 种方法可以提高金融服务的透明度,进而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构建一个具备高质量的担 保机制和可靠的审核机制的融资服务体系,将大大减少 企业在仓单质押融资和借款环节所面临的财务和风险, 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
传统的仓单质押融资方式虽然可以提供一定的便 利,但由于其业务流程的不透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数 据的滞后性,使得它们面临诸多挑战。由于金融机构缺 乏有效的质押贷款管理,导致了多头借贷和恶意欺诈的 出现。随着科技的进步,质押成本的提升和融资流程的 提升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方式,而是通过将区块链技 术运用到质押融资中,极大地改善了这些不利因素。此 外,通过将区块链作为一种金融工具,使得质押物的背 书、转让和结算更加便捷、安全。借助BaaS服务平台, 可建立大宗商品电子仓单管理系统,以便在整个商品流 程中管理仓单。利用区块链技术确保仓单的完整性、独 特性、公正性、不受侵犯性和可查询性。为了更好地管 理和控制电子存货仓单的流程,建议在多个不同的行业 之间架设区块链系统,以便它们能够进行协商和监督。 以此确保流程的一致性,保障仓单相应操作的真实性。 通过建立双方协商ACK的业务标准、建立完善的仓储 物资交易机制,加上利用先进的区块链技术构建的数字 化仓储物资交易管理体系,有望最终确保仓储物资的真 实、完整、可靠,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虚假交易和重复抵 债的情况。
3.2 开发基于远洋水产品现货的创新交易模式
目前远洋水产品存在供给缺口、价格波动大、交易 不透明等问题。而传统的远洋水产品现货交易模式效率 低下,难以满足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开发基于远洋水 产品现货的创新交易模式势在必行,本研究综合国内外 研究和目前远洋渔业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 1 )开发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交易模式。采用 区块链技术构筑一个无中心化的交易平台,结合智能合 约、 tokenize机制, 确保交易流程的安全性和公平性, 同时减少交易费用;结合IoT、大数据分析,及时发现 和跟踪市场、仓储等相关的变化,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匹 配交易双方,提升交易效率。
( 2 )开发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交易模式。通过 对现货、仓单、应收账款等资产进行金融化创新,满足 现货买卖双方的融资需求。运用大数据和AI技术评估风 险,通过仓单质押、订单融资等方式为参与方提供融资 服务,提高现货交易效率。
( 3 )开发基于期货的套期保值模式。建立远洋水 产品期货市场,通过远期合约锁定未来价格。现货买卖双方可采用套期保值策略,利用期货市场组合交易对 冲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促进现货市场交易,提高交 易效率。
4 结束语
供应链服务平台产业数字化应用效果初显,开启行 业协会、远洋生产、仓储、贸易等产业链相关联企业数 字技术服务新征程。但从运行情况看,还存在体制机制 不适应平台经济发展、产业政策不能有效及时传导、市 场体系建设有待完善、供应链服务有待增强等问题。依 托平台制定辐射农(水)产品产业扶持、产业数字化、 商贸流通、金融配套平台运行扶持政策,建设以贸易交 易为核心的各产业链区域枢纽和重要节点。建立完善符 合平台经济发展的法人治理结构,引导符合平台运营发 展人才引入机制,有效发挥人才队伍核心优势。结合政 策和平台优势,做好供应链服务,健全服务工作,逐步 开展全国市场服务机构布点,扩大交易品种,推进区域 合作,打通内循环,做好产业链延伸,推动平台功能复 制和推广。强化金融服务功能,通过大数据、区块链、 5G 、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切实推进生产作业、 数字仓储、数字物流等系统接入服务,建立物联网下产 业链数据监管,实现产业溯源的供应链管理。
参考文献
[1] 谭志强,郑建科,温洪宪,等.服装物流发展创新模式研究[J] . 物流技术, 2018 ,37(2 ):30-33 .
[2] 陈夫华,赵先德.产业供应链服务平台是如何帮助中小企业 获得融资的?:以创捷供应链为例[J]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18 ,11( 6 ):577-591 .
[3] 刘森, 胡亚男, 杨丹,等 . 云南省物流产业现状与发展机遇 分析[J] . 中国商论, 2019( 8 ):9-11 .
[4] 刘兵兵,苏国贤. 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城归精英的缺位与补 位研究:以滇越边境江城、金平两县为例[J] . 湖北农业科 学, 2021 ,60( 9 ): 196-200 .
[5] 樊凡 . 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和市场建设发展研究[J] .创新, 2017 ,11( 3 ):65-71 .
[6] 李超桐.试分析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风险评价[J] .商, 2015(43 ): 187 .
[7] 张昱.石油建设行业劳动定额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J] .现代 经济信息, 2018( 8 ): 101 .
[8] 叶森华.试论大宗商品供应链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创新[J] . 商场现代化, 2019( 3 ): 10-11 .
[9] 何波 . 区块链技术及其法律问题[J] . 中国电信业, 2018( 5 ):56-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