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陇东黑山羊胸膜肺炎病原的分离与鉴定论文

陇东黑山羊胸膜肺炎病原的分离与鉴定论文

3

2024-04-29 11:05:38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陇东黑山羊是我国甘肃地区的山羊重要品种之一 , 在当地是畜牧养殖业中的一种重要养殖动物,饲养黑山羊给陇东地区带来极高的经济效应,越来越受到广大养殖工作者的青睐,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黑山 羊相关疫病也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摘要: 为建立陇东黑山羊胸膜肺炎病原的分离与鉴定方法,选取甘肃省陇东地区40例黑山羊胸膜肺炎疑似病例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病原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等方法进行鉴定。共分离培养出6株典型的单克隆菌株,镜检可见病原菌呈球形、短杆状、长杆 状或多形状。生化试验显示,除MC4菌株的四氮唑还原试验呈阴性外,其余生化试验结果均与标准菌株PG3的结果一致。血清 凝集试验表明,病羊血清和阳性血清与抗原可发生凝集反应。分离的6株病原菌经PCR检测均可扩增出一大小为423 bp的特异 性电泳条带。本研究成功建立陇东黑山羊胸膜肺炎的分离与鉴定方法,为遏制本病的蔓延扩散和精准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黑山羊,胸膜肺炎,分离,鉴定

  0 引言

  陇东黑山羊是我国甘肃地区的山羊重要品种之一 , 在当地是畜牧养殖业中的一种重要养殖动物,饲养黑山羊给陇东地区带来极高的经济效应,越来越受到广大养 殖工作者的青睐,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黑山 羊相关疫病也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山羊胸膜肺炎是一种由支原体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类疾病,临 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精神萎靡、眼结 膜炎和呼吸困难,产生纤维素样病变的胸膜炎和肺炎, 严重时还可以导致妊娠母羊流产[1] 。有研究表明,本病 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部分地 区的发病率高达60%左右,死亡率达到30%,给我国养 羊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3] 。通过剖检病死羊、病 原体的分离培养、镜检、生化试验、凝集试验和PCR检 测等方式,可有效鉴定山羊胸膜肺炎这一疫病[4] 。本研 究拟选择甘肃省陇东地区发生胸膜肺炎的40只黑山羊作 为研究试验对象,进行胸膜肺炎病原的分离培养和相关 鉴定,为陇东黑山羊胸膜肺炎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依 据,也为遏制本病的蔓延扩散和降低山羊养殖户的经济 损失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甘肃省陇东地区发生胸膜肺炎病的黑山羊40只, 胸膜肺炎支原体山羊亚种的标准株PG3 (中国兽医药 品监察所),支原体培养基( Hyclone公司),血清 ( Gibco公司), DNA marker 、Taq聚合酶、 dNTP等购 自TaKaRa公司, 氯化钠、氯化钾、磷酸二氢钠、青霉 素等其它试剂及生化试验试剂均购自国药集团公司的分 析级。引物合成由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完成。

  1.2 方法

  1.2.1 病原分离培养

  无菌剖取患病黑山羊的新鲜肺组织,转移至一洁 净容器,反复剪碎后,添加6 mL培养液,震荡洗涤干 净, 1 500 r/min离心3 min,取上清液分别接种于支原体 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液中进行培养。 37 ℃培养1周, 液体培养液根据其颜色变化情况进行选择性纯化和继续 培养, 一般观察到颜色变浅的菌株作为选择对象,固体 培养基在其形成的菌落中挑取单克隆菌落进行纯化和继 续培养。重复操作进行纯化培养4次后, 获得单克隆菌 株,添加30%甘油,保存于-20 ℃条件,备用。

  1.2.2 染色镜检

  选取病原分离培养的菌落,均匀涂布在载玻片上, 固定后,应用姬姆萨和革兰氏分别进行染色,放置光学 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结构特点。

  1.2.3 生化试验

  按照常规生化试验方法对分离菌株和标准菌株PG3 进行葡萄糖发酵试验、乳糖发酵试验、山梨醇发酵试 验、尿素分解试验、精氨酸水解试验、膜斑形成试验、 美蓝还原试验、四氮唑还原试验及红细胞吸附试验,观 察其产生的生化现象。

  1.2.4 血清凝集试验

  选择疑似胸膜肺炎的病羊作为研究对象,静脉无菌采血5 mL,倾斜静置0.5 h, 吸取上层血清,转移至另一 洁净离心管内, -20 ℃保存, 备用。选择纯化培养后获 得的支原体作为抗原。分别吸取血清和抗原各25 μL置 于一洁净的玻璃板上,充分混匀,静置反应5 min,观察 其红细胞凝集情况。 此次分为4组试验,分别是甲组: 抗原+病羊血清,乙组:抗原+ 阳性血清,丙组:抗原+ 阴性血清,丁组:抗原+生理盐水。

  1.2.5 PCR检测

  依 据 丝 状 支 原 体 簇 的 保 守 序 列 1 6 S r R N A 基 因 序列 , 设 计 PC R 扩 增 的 上 游引 物 为 M C F : 5 ’-AAGCCGATGCCCTTACATTG-3’,下游引物为 MCR :5 ’-GTTACTGAGCTTACCCTTCA-3’。 PCR 反应体系为10 ×PCR缓冲液2 μL,上、下游引物分别 1 μL ,rTaq聚合酶1 μL,模板(提取的DNA)2 μL,灭 菌双蒸水13 μL,共20 μL 。PCR扩增条件为95 ℃预变性 3 min;94 ℃变性45 s ,48 ℃退火35 s ,72 ℃延长50 s , 共30个循环; 72 ℃继续延长5 min。取2 μL PCR扩增产 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鉴定,观察电泳条带情况。

  2 结果

  2.1 分离培养的镜检结果

  经过多次传代纯化培养稳定后,共获得6个典型的 单克隆菌落,分别将其命名为MC1 ~ MC6.当含有病原 菌的液体培养液经过1周后,颜色变浅。固体培养基经过 1周后,形成大量的菌落,大小不一,直径在0.2 ~ 0.8 cm , 呈煎蛋状。革兰氏染色镜下观察不着色,呈阴性。姬姆 萨染色镜下观察可见病原菌呈球形、短杆状、长杆状或 多形状,多数菌聚集一起生长,少数菌呈现单个散在生 长现象。

image.png

  2.2 生化试验鉴定结果

  通过生化试验发现,在分离纯化培养的6株病原菌 中,除MC4菌株的四氮唑还原试验呈阴性外,与标准 菌株PG3有差异。其余各项生化试验结果均与标准菌株 PG3的生化试验结果一致,葡萄糖发酵试验、乳糖发酵 试验、山梨醇发酵试验、美蓝还原试验、四氮唑还原试 验、红细胞吸附试验呈阳性,尿素分解试验、精氨酸水解 试验、膜斑形成试验呈阴性,具体生化试验结果,见表1.

image.png

  2.3 血清凝集鉴定结果

  经血清凝集试验鉴定表明,病羊血清和阳性血清与 抗原可发生凝集反应,阴性血清和生理盐水与抗原不发 生凝集反应, 6株分离病原菌的血清学鉴定结果,见表2.

  2.4 PCR检测结果

  PCR扩增后, 将其扩增产物进行1%琼脂糖凝胶电 泳,从电泳图谱上可见MC1 ~ MC6这6株分离菌和标 准菌株PG3均能扩增出一大小为423 bp的特异性电泳条 带,与预期设计的目标条带大小相符合,见图1.

image.png

  3 讨论

  山羊胸膜肺炎是由山羊支原体的山羊肺炎亚种感染 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类疾病,具有高度接触性的特点,临 床症状主要波及肺部病变,严重的急性病例体温可高达 42 ℃左右,黏膜充血、发绀,鼻涕转为铁锈色的脓性 黏液,脓性眼屎分泌,腹胀和腹泻,呼吸极度不畅,目 光呆滞,肺炎症状显著,母羊还会出现流产[5] 。尸体剖 检可见胸腔大量积液,呈黄色,肺部发生严重的肝样病 变和浸润,切面呈红灰色、大理石状,肺小叶间质增生 变宽,表面较粗糙,与胸壁发生不同程度的黏连。本病 呈全年地方流行性,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染,阴雨、 潮湿、寒冷的密集型饲养更容易诱发山羊胸膜肺炎的发 生,发病率高, 一旦发病极容易造成死亡,给养羊业造 成巨大的经济损失[3-6]。

  目前,主要通过流行特点、临床特征、病羊剖检和 实验室检验等方法进行诊断,山羊胸膜肺炎病原菌的分 离培养是实验室进行正确诊断的重要环节[7] 。近年,已 有大量关于该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研究报道,陶立等[8]对 150只广西黑山羊胸膜肺炎病原的分离培养与鉴定进行 研究,结果显示,经分离培养的病原菌株在显微镜下观 察可见有球状、杆状、环状等形态和大小不一,应用生 长抑制试验、 PCR检测及动物试验等诊断手段进一步证 明了该病原菌为绵羊肺炎支原体。倪莉等[9]对45份疑似病例的山羊胸膜肺炎病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的研究,结 果显示,经镜检、生化试验、动物试验、 PCR检测等诊 断技术鉴定该病原菌为山羊胸膜肺炎支原体。但是,关 于甘肃省陇东地区黑山羊胸膜肺炎病原的分离与鉴定较 少见研究报道。

  本研究主要选取甘肃省陇东地区40例黑山羊胸膜肺 炎疑似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原菌分离培养、染 色镜检、生化试验、血清凝集试验和PCR检测等方法进 行鉴定,共分离培养出6株典型的单克隆菌株,镜检可 见病原菌呈球形、短杆状、长杆状或多形状,多数菌聚 集一起生长,少数菌呈现单个散在生长。生化试验结果 显示,除MC4菌株的四氮唑还原试验呈阴性外,与标 准菌株PG3有差异。其余各项生化试验结果均与标准菌 株PG3的生化试验结果一致, 葡萄糖发酵试验、乳糖发 酵试验、山梨醇发酵试验、美蓝还原试验、四氮唑还原 试验、红细胞吸附试验呈阳性,尿素分解试验、精氨酸 水解试验、膜斑形成试验呈阴性。血清凝集试验结果表 明,病羊血清和阳性血清与抗原可发生凝集反应,阴性 血清和生理盐水与抗原不发生凝集反应。分离的6株病 原菌经PCR检测均可扩增出一大小为423 bp的特异性电 泳条带。上述研究结果与目前大部分研究文献报道的结 果相一致。为建立陇东黑山羊胸膜肺炎的正确诊断方法 和精准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遏制本病的蔓延扩散 和降低山羊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义双,金振华,王丽坤,等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及 治疗探讨[J] .现代畜牧兽医, 2022( 8 ):87-89 .

  [2] 李锁.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 治措施[J] .现代畜牧科技, 2020( 11 ): 138-139 .

  [3] 王雪敏,丁勇.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疗及预防[J] .养殖与 饲料, 2021 ,20( 8 ): 117-119 .

  [4] 白国华,王强, 陈延玲.一例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 防治[J] .现代畜牧科技, 2021( 8 ): 109-110 .

  [5] 刘宝俊,丁勇.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疗及防治措施[J] . 中 兽医学杂志, 2021(4 ):75-76 .

  [6] 达吾列提汗·多肯.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诊断及治疗[J] .畜牧兽 医科学(电子版), 2020(21 ):97-98 .

  [7] 张国华,张义双,金振华,等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 学、临床特点、诊断及防治[J] .今日畜牧兽医, 2022 ,38( 8 ):85-86 .

  [8] 陶立, 李军,陈泽祥,等 .广西黑山羊胸膜肺炎病原的分离 与鉴定[J] . 中国畜牧兽医, 2011 ,38( 9 ): 167-170 .

  [9] 倪莉, 徐强,赵俊, 等.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的分离鉴 定和生物学特性[J] . 中国兽医杂志, 2011 ,47(3 ):2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