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创新型现代畜牧养殖人才培养的探讨论文

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创新型现代畜牧养殖人才培养的探讨论文

5

2025-09-10 17:17:44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基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通过分析养殖行业的现状,发现现代畜牧养殖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呈现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等趋势,迫切要求破解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困境,促使抓好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关键点。

  摘要:基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通过分析养殖行业的现状,发现现代畜牧养殖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呈现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等趋势,迫切要求破解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困境,促使抓好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关键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共享资源等,以期提高现代畜牧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养殖人才培养


  0引言


  新时代的现代畜牧养殖业面临高学历人才需求增加、数据化转型不断深化、养殖效率低下、安全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严重等等一系列问题[1]。为了解决这些影响养殖业发展的问题,大量的学者投入对于养殖业的创新模式的研究,有的学者通过对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全方面发展,将其广泛应用于畜禽环境调控、精准饲喂、疫病监测、畜禽产品追溯等环节,以提高养殖产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成功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2]。有的学者们针对生猪和奶牛场污水量大且浓度高、进行了广泛调查,坚持理论创新与技术创新,以污水源头减量为核心,创建了改饮水、改清粪和其他相关的技术[3]。


  1高校创新型现代现代现代畜牧养殖人才培养状况


  1.1现代现代畜牧养殖人才培养现有优势


  一是面向国计民生。畜牧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支柱性产业,承担着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的重要责任[4]。随着经济的发展,不仅我国居民的饮食离不开拥有丰富营养的肉蛋奶,还涉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乡村振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等国家战略,现代现代畜牧养殖人才培养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养殖业人才培养面向国计民生,旨在通过培养高素质的养殖人才,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满足国家的需求,推动社会的进步。

ebb7f52e48219efcdcd121e6fca47e92.png

  二是培养人才的同时注重理论教育。为了培养适应市场的现代现代畜牧养殖人才,高校注重人才培养的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步发展,做到上能搞科技创新、下能耕地养殖,培养现代现代畜牧养殖人才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相结合的方式就是实践。实践是高校在人才培养中重要抓手,理论在实践中掌握,能力在实践中提升。在加强高校的实践课程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体验到所有的成功来之不易。


  三是注重科研创新。现代现代畜牧养殖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下,对于中国农业意义重大的现代畜牧养殖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在养殖业科研创新领域更是需要目光长远、大胆创新。所以高校在现代现代畜牧养殖人才培养的科研创新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进行培养,极大地扩展了现代畜牧养殖领域的科研范围,提高了现代畜牧养殖关于技术发展的高度,推动农业发展效果显著。


  1.2目前现代现代畜牧养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专业技术更新速度快导致的教学版本落后。高校培养的现代现代畜牧养殖人才无法很好地与时代接轨,高校在尝试着提升现代畜牧养殖人才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思维学习能力,但是对于时代的洪流来说,由于科技的爆炸式更新迭代,人才培养依旧还没有做到与时代同步。究其原因,高校在现代现代畜牧养殖人才的培养上,教学教材更新慢、信息技术普及不够广不够深。其次,学生的实践经验不足。虽然高校的现代现代畜牧养殖人才培养注重动手能力与理论实践结合,但是一般局限于部分人才或者专业性不高的传统养殖技术,对于专业性强,科技化高的仪器与实验少之又少,真正与时代发展的实践经验严重不足;最后,社会中部分人对从事养殖从业者有偏见。由于历史原因,社会对于现代畜牧养殖领域带着些许偏见,比如学生自嘲是:“铲屎官”“弼马温”“牛保姆”“猪跟班”,即社会中对于现代畜牧养殖人员是“社会底层”的看法,这种偏见影响了现代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也给现代现代畜牧养殖人才质量的提升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2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与建议


  2.1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发展趋势


  趋势一: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推动了传统教育模式发生结构性的重组,从传统的单一教育模式向多层次、多样化专业教育转化,生成了由不同的、相近的专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多元教育模式。这能够在专业范围外灵活地应用各种专业知识进行问题的多方面解析,能够更好的解决新时代的复杂问题,同样能够扩展现代畜牧养殖的专业范围和丰富现代养殖知识体系。时代的日新月异决定了现代畜牧养殖的教育必须不断创新,而创新创业教育则是非常贴切地适应了这一发展变化规律,无论时代的变化有多大,其根本上是需要创新创业人才在推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在现代畜牧养殖领域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带动现代畜牧养殖走向新时代的创新型养殖人才。通过努力,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这方面已经有了不错的教学成果,比如创新创业教育“五闭环”培养模式,真正培养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5]。在以融合专业教育为辅助,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的道路将为现代畜牧养殖带来新的生命力。


  趋势二:“互联网+”推动融合育人。新时代是信息技术极为发达的时代,可以是现如今所有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更迭。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的影响推动了畜禽养殖产业向精细化、科技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同时为现代畜牧养殖人才在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提供技术支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大赛为大学生参赛者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创新理念和实践能力的平台,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获取天使投资、做大做强的机会,"互联网+"大赛对于推动现代畜牧养殖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鼓励年轻人激发创新精神,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升现代畜牧养殖业发展水平。


  趋势三: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越发受到重视,现代畜牧养殖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农业领域的重要议题。为实现这两者的平衡,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比如《现代畜牧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现代畜牧养殖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是减少现代畜牧养殖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减少畜禽粪便、污水等废弃物的排放,防止环境污染。中国的发展不能走西方国家的“先发展再治理”的错路,必须在发展的同时提高环境的治理能力,所以发展无污染的绿色现代畜牧养殖业是目前的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


  2.2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建议


  2.2.1抓住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点


  其一,是课程的建构需要符合新时代要求。通过强化机制保障、课程建设、实践育人、以赛促创等方式。着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校给予的教学资源与师资力量支持尤为重要。其二,是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方面需要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与成长性,通过逐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使他们能顺应未来的发展趋势。其三,是抓重点培养拔尖人才。即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基于学科特色系统设计学科。高校想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创业现代现代畜牧养殖人才,深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支撑[6]。在选拔出来的人才中投入更多的资源,对他们做成创新的成果进行评价与认定,并且及时做好成果转化,达到人尽其才的效果。其四,是协同融合发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相辅相成。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


  2.2.2理念、实践、热情三步走,抓好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


  按照理念、实践与热情三步走,抓好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管理。首先,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教导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应该坚持创业初心,以服务人民为未来发展方向、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主要核心、以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为主要手段,形成一个完善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其次,是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训练。实践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途径,也是验证创新思维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有的高校强调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实践的重要,但是在具体落实方面仍然存在问题,解决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减少理论课、增加实践课、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方式。最后,是增强学生对于现代畜牧养殖行业的热爱之情。因受国内外形势影响,养殖业不太景气,加之社会中部分人对于畜禽养殖从业人员的评价带有主观偏见,需要加强对外的正面宣传,营造热爱养殖业、提振养殖业的好氛围,以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为号召,引导更多的现代现代畜牧养殖人才投入到畜禽养殖业振兴的道路来,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05a14bf1786e7bc4c88fe80603664c1d.png

  2.2.3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师资


  首先,需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其中包括加强校企合作,合理配置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以及优化教师的学科结构、职称结构等。例如,可以通过引进和培育并举,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其次,就需要先优化教师的素质,例如现代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定期展开教师素质培训会,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最后,是健全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只有建立公正公平的教师评价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持续提升教学质量和专业水平,才能有足够的实力培养出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评价机制应该充分考虑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反馈、学术贡献等多方面因素,可以通过设立实践课程、组织实地考察、邀请行业专家授课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2.2.4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共享资源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学校教师可以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而企业则可以得到更多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可以借助企业的设备和场地进行实践教学,企业也可以派现代畜牧养殖领域的专业人士到学校进行讲座和指导,以及进行实质性的教学,分享行业的最新动态和技术资讯。资源共享是指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资源广度,更加全面地培养人才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包括但不限于师资共享、设施共享、信息共享、项目合作交流、就业安排等等。其中毕业生的就业安排是高校与企业之间合作的桥梁,既解决了企业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也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遇。


  3结束语


  通过分析养殖行业的现状,行业对现代养殖人才的需求紧迫性凸显,现代畜牧养殖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呈现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等趋势,迫切要求破解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困境,促使抓好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关键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共享资源等,以期提高现代畜牧人才培养的质量,以满足当今行业发展的需求。当然,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系等要顺应时代发展和回应行业的迫切需求,为现代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本文是大学生双创研究系列论文之一)

参考文献


  [1]赵静,陈伯禹.乡镇现代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现状及应对策略[J].中国畜牧业,2023(16):69-70.


  [2]唐瑜嵘,沈明霞,薛鸿翔,等.人工智能技术在现代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2023,4(1):1-16.


  [3]本刊采编部,刘源.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畜禽粪便污染监测核算方法和减排增效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J].中国畜牧业,2019(4):28-29.


  [4]王蕾,李文科.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畜牧业提质增效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1(22):1-5,25,145-146.


  [5]李敏.基于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五闭环”培养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9,28(4):28-33.


  [6]杨艳文,杜锐,冷雪.“新农科”视域下本硕博贯通培养与科教融合构建:以9所非“双一流”高校作物学学科样本为重点的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22(5):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