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精准畜牧业研究进展与未来挑战论文

精准畜牧业研究进展与未来挑战论文

16

2025-01-22 16:55:41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精准畜牧业通过传感器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显著提升动物生产效率和福利。现代技术使实时监控动物健康、优化饲养管理和环境控制成为可能,从而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益。尽管面临技术整合、数据安全和农民接受度等挑战,精准畜牧业在提升畜产品质量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展现广阔前景。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精准畜牧业有望进一步推动全球农业的发展。

  摘要:精准畜牧业通过传感器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显著提升动物生产效率和福利。现代技术使实时监控动物健康、优化饲养管理和环境控制成为可能,从而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益。尽管面临技术整合、数据安全和农民接受度等挑战,精准畜牧业在提升畜产品质量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展现广阔前景。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精准畜牧业有望进一步推动全球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精准畜牧业;智能控制系统;遥感技术;大数据分析

  0引言

  精准畜牧业是现代农业中的一种创新方法,通过集成先进科技手段优化畜牧生产过程。传统畜牧业面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低效生产等问题,而精准畜牧业利用传感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些技术可实时监测动物健康、优化饲料配比并改善环境控制,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和动物福利。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农业和食品安全关注的增加,精准畜牧业的应用前景愈发广阔。然而,技术集成、数据管理和农民技术接受度等问题仍需解决。本文论述精准畜牧业的最新研究进展、应用实例及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1精准畜牧业的核心技术

  1.1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技术在精准畜牧业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主要用于实时监测动物的健康状态和行为特征。现代传感器可以安装在动物体上或其周围环境中,以收集各种生理参数,如体温、心率和活动水平等。例如,Dos R B R等研发了一种新型无线传感器网络,广泛应用于牲畜健康监测中。通过部署多个传感器节点,这种网络能够实现对动物的全面监测。这些传感器能够有效检测动物的疾病和生理异常,提高早期预警能力,从而减少疾病发生率。此外,Zhang M等[2]设计了一个可穿戴的多传感器系统,并进行了系统测试实验和运输监控实验。根据运输监测实验中获得的环境和生理参数的连续实时数据,系统进行了车厢内部环境优化提取、数据采集分析、相关分析和仿真分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了活体动物集中运输中的不足,对畜牧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image.png

  1.2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通过卫星或无人机获取地表信息,为精准畜牧业提供了新的数据来源。卫星遥感可用于监测饲料资源的分布和生长状况,从而优化饲料供应链。通过分析卫星图像数据,可以评估牧场的草地质量和饲料丰度,进而制定合理的饲养方案。Yang X等[3]综合考虑α-、β-和γ-d多样性,分析采矿和放牧对植物多样性组成的影响,确定生态修复重点区域,解决了地面调查无法分析大面积采矿和放牧对植物多样性影响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解决方案。高分六号(GF-6)卫星的发射和在轨运行标志着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能力的提升。GF-6配备了高分辨率光学遥感仪器,能够获取高精度的地球表面图像,提供详细的农业区域图像,帮助政府和科研机构更好地进行作物监测和估产,提升农业管理效率,并支持农田灾害评估。

  1.3大数据分析技术

  大数据分析通过处理海量数据集来识别模式和趋势,从而优化畜牧生产过程。在精准畜牧业中,大数据技术可以整合来自传感器、环境监测和市场数据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可以预测动物的生长趋势和健康问题,从而优化饲养管理策略。此外,大数据还可以帮助分析饲料消耗和生产效率,为管理者提供更科学的决策依据。在线软件平台的预警模型使用来自不同来源的地球物理信息,并通过地理空间分析、大数据分析以及网络技术评估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这些评估包括对土地、水和空气可能污染的研究,并考虑各种方案及其减轻潜在问题的应用。

image.png

  1.4自动化控制技术

  自动化控制技术通过减少人工干预来提高系统效率和精确度。其基本原理涉及传感器实时监测系统状态,并将数据反馈给中央处理单元。基于这些原理,系统能不断调整和优化,以维持理想状态。自动化控制技术是将数据分析结果应用于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自动喂养系统能够根据动物的需求自动提供饲料,减少人工干预,提高饲养效率。这些系统通常配备传感器和控制算法,可以基于动物的体重、年龄和健康状况,精准调整饲料配方。环境控制系统用于调节和优化畜牧环境,以提升动物的舒适度和生产效率。例如,智能温控系统可以根据实时环境数据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确保动物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此外,自动化通风系统可以根据空气质量数据自动调节通风频率,以减少病原体传播的风险。

  2精准畜牧业在不同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2.1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由于奶牛场的规模和自动化程度不断增加,对奶牛的生产、健康和福利进行自动监控变得越来越迫切。尽管自动监测技术已有显著进展,但仍需整合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以全面概述奶牛的状态并进行准确诊断。董正奇等设计了一种接触式低功耗牛只耳温监测模块,该系统满足了高精度体温测量和低功耗长期运行的要求,并能够在疾病早期阶段发出警报,从而减少疾病发生率并提高奶牛生产效率。自动化喂养系统和环境控制系统在奶牛生产中显著提升了奶牛的产奶量。通过分析奶牛的饮水量和进食量,自动化系统能精确调整饲料配比。例如,自适应喂料系统能根据奶牛的产奶水平和体重自动调整饲料配方,优化营养摄入,从而提升产奶量。此外,自适应喂料系统还根据奶牛的产奶量和健康状况自动调整饲料配比,以优化生产效率,不仅提高了饲料利用率,还减少了劳动强度。

  2.2肉牛生产中的应用

  肉牛生长监测是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精准畜牧业利用重量传感器和生长模型实现对肉牛生长状况的实时监控。传感器通常安装在喂料系统上,能实时记录每头肉牛的体重变化和饲料消耗情况,从而优化饲养管理。此外,精准畜牧业在肉牛饲料管理中也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分析肉牛的生长数据和饲料消耗情况,可以精确配比饲料,减少饲料浪费。可穿戴传感器能监测肉牛的体温和活动量,及时发现健康问题。例如,I型牛疱疹病毒(BHV-1)是一种对牲畜具有重大经济影响的病原体,导致多种系统感染,甚至导致牛死亡,为此,开发选择性检测BHV-1抗原(BHV-1 AG)的便宜而实用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Garcia L F等[9]提出了一种无阻滞标记的免疫传感器,该生物传感器基于将BHV-1抗体(BHV-1 AB)和酪蛋白固定在活性玻璃碳电极表面上,从而实现对疾病的精准检测。

  2.3猪生产中的应用

  在畜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的趋势下,传统的饲养管理模式难以实现对动物身体健康和养殖性能的准确、快速和全面监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机器视觉已广泛应用于非接触式传感器技术。在精准畜牧业中,猪生产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健康监测和疾病预防。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监测猪的体温、心率等生理指标,从而及时发现健康异常。胡斐悦[10]基于YOLO v7算法开发了群养保育猪测温部位识别模型,该模型实现了对保育猪整体区域及特定部位(耳部、腹部和臀部)的自动识别。通过融合可见光图像与热红外图像,该方法提高了测温结果的可视化效果,并提出了一种基于ROI_IoU的测温部位与保育猪个体从属关系确定方法。使用该自动化方法可以显著降低猪群的疾病发生率,提高整体生产效益。在猪的饲料管理方面,精准畜牧业技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冯小鹿[11]研究表明,使用自动化母猪饲喂系统能够显著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年产胎次可增加到两胎,每胎活仔数可达12头,母猪年产断奶仔猪数可达到27头,全群返情率仅为7.4%,母猪平均使用年限提高了1.5年。这不仅提升了养殖技术,同时降低了养殖成本,实现了科学管理。

  3精准畜牧业面临的挑战

  精准畜牧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集成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管理技术,旨在实现畜牧生产的精准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然而,该领域面临以下挑战:首先,技术集成与应用难度较大,涉及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这些技术的融合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设备兼容性、数据准确性和系统稳定性等问题。其次,人才短缺是主要制约因素,当前缺乏既懂畜牧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再者,成本投入高是另一挑战,技术研发、设备购置和系统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令许多中小型企业难以承受。最后,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大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带来了安全和隐私保护的紧迫问题。

  4精准畜牧业的未来展望

  精准畜牧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前沿方向,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广阔前景。科技进步和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将推动其实现更高效和可持续的生产模式。首先,精准畜牧业可显著提高生产和资源使用效率。通过先进的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分析工具,农场主能实时监测动物健康、饲料消耗和生产表现。这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营养和健康管理计划,优化饲料配方,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此外,精准环境控制系统提升动物舒适度和生产效率。其次,精准畜牧业在环境保护上有明显优势,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资源浪费。优化饲料配方和喂养策略可有效减少氮磷排泄,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未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无人机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提高效率和供应链透明度。

  5结论

  本文探讨精准畜牧业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挑战及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准畜牧业通过先进传感器、数据分析和自动化技术,提升了动物健康、饲料管理和环境控制的精准化水平,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然而,技术集成、人才短缺、成本投入和数据安全仍然是主要挑战。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进步,精准畜牧业将实现更高的智能化、数据驱动决策优化和绿色发展。政策支持和技术研发将是推动其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Dos R B R,Easton Z,White R R,et al.A LoRa sensor network for monitoring pastured livestock location and activity[J].Translational Animal Science,2021,5(2):1-9.

  [2]Zhang M,Feng H,Luo H,et al.Comfort and health evaluation of live mutton sheep during the transportation based on wearable multi-sensor system[J].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2020,176:105 632.

  [3]Yang X,Lei S,Shi J W W.Impacts of open-pit coal mining and livestock grazing on plant diversity in a stepp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mote sensing[J].Land Degradation and Development,2023,34(16):5 122-5 134.

  [4]刘佳,王利民,滕飞,等.高分六号卫星在农业资源遥感监测中的典型应用[J].卫星应用,2020(12):18-25.

  [5]许世卫.畜牧业信息监测与大数据分析技术及展望[J].兽医导刊,2019(15):6-7.

  [6]邱志鑫.通风和饲喂系统对羊生产效率、血液生化指标和羊场环境因子的影响[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3.

  [7]董正奇.基于体温监测和饮水行为记录的牛只监管耳标设计[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3.

  [8]肖建国,张晓亮.犊牛集中自动喂养系统浅析[J].中国奶牛,2014(21):59-60.

  [9]Garcia L F,Rodrigues E S B,Souza G R L D,et al.Impedimetric Biosensor for Bovine Herpesvirus Type 1-antigen[J].Electroanalysis,2020,32(5):1 100-1 106.

  [10]胡斐悦.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群养保育猪体温异常识别方法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23.

  [11]冯小鹿.猪场喂猪自动化管理科学降成本[J].江西饲料,2014(2):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