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巴美肉羊与湖羊杂交效果研究论文

巴美肉羊与湖羊杂交效果研究论文

3

2025-01-14 11:38:08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结果表明,巴彦淖尔地区可以利用本地肉羊品种巴美肉羊与湖羊进行杂交,生产育肥用商品羊巴湖杂交羔羊,在增加繁殖母羊户羔羊产出数量的同时提高育肥效益。

  摘要:该试验旨在通过巴美肉羊与湖羊进行杂交,以本地寒杂羔羊为对照,对比分析湖羊母羊和寒杂母羊繁殖性能,巴湖羔羊与寒杂羔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育肥效益,为巴美肉羊利用以及巴彦淖尔地区肉羊杂交模式提供数据支撑。通过研究表明,在巴彦淖尔地区,湖羊繁殖性能高于本地寒杂母羊;巴湖杂交羔羊6月龄重、屠宰率和育肥效益均高于本地寒杂羔羊;单羔初生重、断奶重均高于双羔及三羔;单羔与双羔及三羔的屠宰率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巴彦淖尔地区可以利用本地肉羊品种巴美肉羊与湖羊进行杂交,生产育肥用商品羊巴湖杂交羔羊,在增加繁殖母羊户羔羊产出数量的同时提高育肥效益。

  关键词:巴美肉羊;杂交;育肥

  0引言

  巴美肉羊是在巴彦淖尔市独特的自然资源条件下采用级进杂交育种方式培育而成的,是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毛兼用肉羊品种。巴美肉羊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适合农区舍饲圈养等优良特性,是巴彦淖尔市优秀的肉羊品种之一。湖羊主要分布于浙江嘉兴和太湖地区,是我国特有的优良地方品种,具有四季发情、繁殖力高、泌乳性能好等优良特性[1]。多项研究表明,湖羊与优良品种的杂交改良,可显著改良提高后代的生长性能,增加养殖效益。本研究结合巴美肉羊的肉用优势和湖羊的繁殖性能优势,利用巴美种公羊与湖羊母羊进行杂交,生产巴湖杂一代羔羊,跟踪测定它们的初生重、断奶重和6月龄体重,计算断奶前后平均日增重及育肥经济效益,并以当地寒杂羊为对照,分析育肥效果,为巴彦淖尔地区巴美肉羊杂交利用体系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巴美种公羊3只,湖羊母羊45只。本地寒杂羊公羊3只,母羊45只。

  1.2试验时间及地点

  试验时间为2022年,试验地点为五原县新公中镇旭日村。

  1.3试验方法

  1.3.1同期发情

  对湖羊母羊和寒杂羊母羊进行孕激素法同期发情。母羊外阴用0.1%的高锰酸钾消毒,擦拭干净后,将孕酮海绵栓塞入母羊阴道深处子宫颈口处。以放置孕酮海绵栓当日为0 d计算,放置10 d后取出。在撤栓的同时肌肉注射PMSG 330 IU。

  1.3.2小群体配种

  试验组采用3只巴美肉羊种公羊与45只初产湖羊母羊小群体配种,对照组采用3只寒杂羊种公羊与45只初产寒杂母羊小群体配种。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分为3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种公羊、15只母羊。

  1.3.3测定数据及处理分析

  跟踪测定母羊产羔率、羔羊初生重、断奶重、6月龄重及育肥效益。将数据导入SPSS 17软件,分析湖羊母羊、寒杂母羊产羔率以及相同生长阶段巴湖杂交羔羊与寒杂羔羊体重差异和育肥效果。

  2试验结果

  2.1繁殖性能统计

  通过对湖羊受胎率和产羔数进行统计,湖羊母羊受胎率和胎产羔率明显高于寒杂羊,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受胎率分别为93.3%和88.9%,平均胎产羔率分别为178.8%和170.1%,见表1。

image.png

  2.2初生性能统计

  通过统计全部羔羊初生重得出,巴湖羔羊平均初生重3.30 kg,寒杂羔羊平均初生重3.14 kg,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巴湖羔羊单羔平均初生重4.17 kg,显著高于双羔及三羔平均初生重3.03 kg(P<0.05);寒杂羔羊单羔平均初生重3.97 kg,显著高于双羔及三羔平均初生重2.84 kg(P<0.05),见表2。

image.png

  2.3杂交羔羊断奶重及断奶前日增重比较

  通过统计全部羔羊断奶重得出,巴湖羔羊断奶重19.23 kg,高于寒杂羔羊18.62 kg,但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巴湖羔羊单羔平均断奶重21.05 kg,显著高于双羔及三羔平均断奶重18.70 kg(P<0.01);寒杂羔羊单羔平均断奶重19.99 kg,极显著高于双羔及三羔平均断奶重18.46 kg(P<0.01),见表3。

image.png

  2.4 6月龄体重统计比较

  羔羊断奶后,在每个组别中每个重复选择10只公羔进行育肥试验。育肥期120 d。其中每个组别每个重复中分别选择3只单羔,4只双羔,3只三羔。巴湖羔羊6月龄平均体重50.75 kg,平均日增重260.58 g/d,显著高于寒杂羔羊6月龄平均体重48.01 kg和平均日增重240.00 g/d(P<0.05),见表4。

image.png

  2.5屠宰性能统计比较

  由表5可以看出,对巴湖羔羊、寒杂羔羊进行屠宰性能测定,主要测定宰前重、胴体重、屠宰率指标,巴湖羔羊单羔的屠宰率与双羔及三羔屠宰率差异不显著(P>0.05),寒杂羔羊单羔的屠宰率与双羔及三羔屠宰率差异不显著(P>0.05);巴湖羔羊平均屠宰率极显著高于寒杂羔羊(P<0.01)。

image.png

  2.6育肥效益统计比较

  2.6.1羔羊一个育肥期内的平均总采食量

  分别采集不同组别羔羊自断奶到6月龄饲草料的平均总采食量,即平均总采食量(kg/只)=平均每日每只羔羊采食量(kg/只)×120 d(育肥期),平均每日每只羔羊采食量(kg/只)=(每个重复育肥料添加量/d-每个重复剩料量/d)/10只。

  2.6.2羔羊一个育肥期内饲草料成本

  根据育肥料成本为2 500元/t计算,得出羔羊自断奶到6月龄饲草料的成本,其他养殖成本包括人工水电费各组羔羊均相同,即每只羔羊一个育肥期内饲草料成本=平均总采食量(kg/只)×育肥料成本(元/kg)。

  2.6.3羔羊育肥效益

  育肥效益按照当年肉羊平均屠宰价格52元/kg计算,与各组胴体重的乘积得出育肥收益,育肥效益为育肥收益与饲草料成本、人工水电成本、断奶羔羊收购价的差,其中人工水电成本按照平均每只羊一个育肥期30元计算,断奶羔羊收购价按当年平均断奶羔羊收购价格500元/只计算,即育肥效益=平均屠宰价格(52元/kg)×平均胴体重(kg)-饲草料成本(元)-人工水电成本(元)-断奶羔羊收购价格。

image.png

  通过计算,由表6可以看出,一个育肥期后,平均每只巴湖羔羊育肥效益达到224元,大于每只寒杂羔羊育肥效益。

  3讨论

  优良品种对推动畜牧业发展意义重大。品种间经济杂交是提高生产性能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2]。在相同的饲养管理环境下,通过杂交选育能够获得比纯种更高的经济收益[3]。近年,巴彦淖尔地区引进大量的湖羊,湖羊繁殖性能高于本地寒杂羊,受到本地繁殖母羊户的欢迎,但是由于湖羊体型小,生长速度低于本地寒杂羊,导致繁殖母羊户羔羊育肥效益低。本研究利用巴彦淖尔自主培育的肉羊品种巴美肉羊,与湖羊进行杂交,生产巴湖杂交一代,并与本地区主要饲养品种寒杂羊进行对照,对比其母羊产羔率、初生重、断奶重,6月龄重、屠宰率和育肥效益,同时在巴湖羔羊和寒杂羔羊品种内,进行单羔与双羔及三羔不同生长阶段的生产性能指标对比。

  3.1湖羊和寒杂羊产羔率的比较

  本研究表明,湖羊产羔率高于寒杂羔羊产羔率,这与郭定恩等[4]研究不一致,可能由于寒杂羊经过本地驯化过程中,导致寒杂羊的繁殖性能下降。

  3.2初生重及断奶重比较分析

  通过本研究表明,巴湖杂交羔羊的初生重、断奶重均高于寒杂羔羊,但差异不显著。通过对巴湖杂交羔羊、寒杂羔羊单羔与双羔及多羔羔羊初生重、断奶重比较分析,表明单羔的初生重显著大于双羔及多羔初生重,这与毛明伟等[5]研究一致,可能是由于母羊妊娠时,由于子宫空间和传递的营养有限,在双羔及多羔情况下,平均每只羔羊的空间和吸收的营养小于单羔,导致单羔的初生重大于双羔及多羔。

  3.3 6月龄体重及屠宰性能分析

  杂交优势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对环境的适应性、后代数量、品质和对不良因素的抗性上均优于纯种亲本[6]。本研究中利用本地肉羊品种巴美肉羊与湖羊进行杂交,以期提高后代生产性能,增加育肥效益。通过试验数据表明,在相同的饲养环境下,巴湖杂交羔羊的日增重和6月龄体重显著高于寒杂羔羊,说明巴湖杂交后代表现出了杂*优势,何茂昌等[7]研究表明,引进国外优秀肉用种羊作为父本与本地湖羊进行杂交,能够有效提高本地湖羊的生长性能,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巴美肉羊同样是较好的肉羊杂交用父本来源。

  3.4育肥效益分析

  利用品种间的杂交优势生产商品肉羊是目前肉羊生产的基本模式,该模式可将父、母本品种的优异性状进行融合,所生产的商品肉羊具有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高、肉质优异的优势,能够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8]。本研究结果表明,相同饲养条件下,巴湖羔羊采食量略高于寒杂羔羊,但是由于巴湖羔羊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因此综合比较分析,巴湖羔羊的育肥效益高于寒杂羔羊。

  4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巴彦淖尔地区湖羊母羊的平均产羔率高于本地寒杂羊,巴湖杂交后代的生长性能和育肥效益均优于本地寒杂羊,表明巴彦淖尔地区可以利用本地肉羊品种巴美肉羊,与湖羊进行杂交,生产育肥用商品羊巴湖杂交羔,在增加繁殖母羊户羔羊产出数量的同时提高育肥效益。

  参考文献

  [1]范文平,贺百勋.浅谈湖羊的饲养管理[J].中国畜牧业,2023(22):69-70.

  [2]金海.中国肉羊产业现状及高效养殖模式的探讨[J].现代农业,2024,49(1):3-6.

  [3]蒋东平,徐建峰,董和,等.不同肉羊杂交组合模式及其效果在畜牧生产中应用研究[J].现代畜牧科技,2023(11):83-85.

  [4]郭定恩,王文凯,崔彬辉,等.小尾寒羊与湖羊生产性能比较[J].吉林畜牧兽医,2020,41(6):60.

  [5]毛明伟,王生月,司衣提·克热木,等.初产湖羊产羔数和羔羊初生重分析[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23,43(5):79-81.

  [6]柳杭,王光辉,孙丽敏,等.肉羊二元杂交组合模式建立与比较的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23,59(5):104-109.

  [7]何茂昌,董和,杨军祥,等.湖羊杂交组合筛选试验研究[J].畜牧与兽医,2022,54(1):22-26.

  [8]江云英.畜禽杂*优势测定和评估方法分析[J].北京农业,2011(9):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