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稻麦机收减损关键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措施论文

2025-01-09 15:08:22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内机械化发展的不断加快,在稻麦收割过程中大多采用机械化收割。在应用过程中落实好机收减损,是提升小麦、水稻种植产量以及高质量收割的关键。稻麦在收割过程中较为敏感,经过机械化收割震动、冲击,很容易造成小麦、水稻的减产损失。因此,在应用过程中若不能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则会造成较大的减产影响。基于此,在落实机械化收割过程中,合理应用机收减损技术,尽量避免稻麦在收割过程中破损,从而引起减产以及经济损失,最大程度上保持稻麦的完整性。本文就从稻麦机收减损的关键技术进行探究与分析,结合机收减损的主要做法,有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内机械化发展的不断加快,在稻麦收割过程中大多采用机械化收割。在应用过程中落实好机收减损,是提升小麦、水稻种植产量以及高质量收割的关键。稻麦在收割过程中较为敏感,经过机械化收割震动、冲击,很容易造成小麦、水稻的减产损失。因此,在应用过程中若不能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则会造成较大的减产影响。基于此,在落实机械化收割过程中,合理应用机收减损技术,尽量避免稻麦在收割过程中破损,从而引起减产以及经济损失,最大程度上保持稻麦的完整性。本文就从稻麦机收减损的关键技术进行探究与分析,结合机收减损的主要做法,有效提升减损效果,并通过探究机收减损技术相关的推广工作,更好地落实稻麦机收工作减损的效果。
关键词:新时期;稻麦机收减损;关键技术;应用;推广
近年来,定远县通过稻麦机收减损技能比武的方式,提升减损效果。目前,定远县在不断投入联合收割机,夏季收割面积达到172.5万亩,占比为种植的78%左右。通过落实机收减损方式,小麦机收率稳定在98%以上,在一周内完成夏收任务。根据小麦种植的实际情况,制定机械化收割减损的工作方案。通过开展机收培训班的方式,提升机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2022年1~5月份通过培训的驾驶员有1.7万余名,新增农机1.8万余台,小麦收割损失率同比下降1.2%。所以,通过落实与优化服务的方式,制定规范化的机收方案,对降低稻麦收割损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稻麦机收减损关键技术应用概述
1.1机械检修
在进行稻麦收割过程中,收割前应对机械进行检修,通过检查机械行走、转向、收割、脱粒、卸粮等多个环节的运行状态,确保运行的正常。在运行过程中确定操纵设备是否正常,皮带张紧度是否适合适宜以及其中重要部位的螺丝、螺母是否存在松动情况。通过检查各台机架以及油箱、水箱是否存在渗漏等问题,确保在收割过程中机械正常运行。对收割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状态处于正常情况,避免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掉粒、漏粮等情况,造成稻麦磨损严重,从而增加损失。
1.2机收适期
通过科学选择稻麦适收期限的方式,确保稻麦处于最佳的收割状态,从而降低收割过程中造成的损失。首先,水稻机收适合期需要小麦变硬,且稻壳呈现为黄色,稻穗呈现上干下黄的状态。当70%以上的茎秆干枯,且95%以上的稻谷壳呈现黄色,含水量达到15%~20%,此时最适合机械化收割。其次,小麦的机收适合在腊熟期至完全成熟初期之间,当小麦生长至腊熟末期时,小麦植株整体颜色会变黄,只有叶鞘颈部呈现为绿色,此时茎秆较有弹性,且籽粒黄色且坚硬,内置物呈现为蜡状,含水量在20%~25%。而完熟初期,植株叶片枯黄,籽粒变硬,小麦籽粒呈现为本色,含水量在20%以下,此时进行收割,很好地保障了减损效果。
1.3机械试收
在进行正式机械化收割前,可以选用较有代表性的地块进行试收,试收长度一般在10~20m,通过试收的方式,检查是否存在割台堵塞以及漏收的情况;并根据试收作业的情况,进行质量调整。其中包括检测总损失率、破损率以及含杂率等。通过适当调整的方式,满足收割需求,实现高质量、高效率收割。
1.4机收操作
在进行机收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稻麦的品种选择机收方案以及机收类型。其中包括稻麦的成熟度、含水量、产量、植株高度以及品种等,结合多方面因素,科学选择机械化作业的速度以及高度,从而确保在收割过程中,收割高度以及速度满足机收需求,并通过适当调整的方式,确保正常收割,避免在收割过程造成堵塞,造成损失。在进行机械化收割作业过程中,应尽量维持发动机定额转速以及机械直线运行。采用画圈收割的方式,避免在转弯时停止收割。在收割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掉头,避免在收割过程中由于边收边掉头造成漏割损失。在收割过程中,确保机械处于状态良好,且符合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收割,尽量满幅或者接近满幅状态完成收割作业,从而提升收割效率。
1.5过熟稻麦收割
当错过最佳收割时机进行稻麦收割时,首先,水稻处于完全成熟,且谷粒由黄变白。此时,茎秆变干,稻谷都变坚硬、稻穗以及茎秆非常容易折断,在此种情况下进行水稻收割时,应将留茬高度控制在10~15cm之间,但要避免收割机接触到土地,造成机械受损,而且要杜绝使用半喂入收割方式,从而避免在收割过程中造成漏穗、切穗等情况。其次,当小麦过度成熟时进行收割,小麦秸秆非常容易折断,且稻穗容易脱落。收割后在机械内进行脱粒时,增加了清选以及分离的难度。在收割过程中,应适当降低运行的速度,并调整清选筛的方式,确保完成正常收割。此外,尽量选在清晨以及傍晚茎秆韧性较大时进行收割作业,并通过调整拨禾转速的方式,避免造成麦穗掉粒,造成减产损失。
1.6倒伏稻麦收割
针对在种植过程中倒伏的稻麦进行收割,需要进行收割机调整。首先,在小麦收割时需要安装扶倒器,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倒伏小麦收获过程中造成的损失。在收割过程中,尽量采用低速作业收割的方式。一般来说,小麦倒伏角度小于45°,不影响正常收割。当倒伏角度在45°~60°时,要将拨禾轮位置前移,并调整弹齿角度后仰的方式,进行水稻收割。若倒伏角度大于60°,需要采用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通过逆收割的方式,进行倒伏水稻收割,并将转速调整到最低,以及拨禾轮位置前移,满足收割需求。其次,针对倒伏小麦进行收割时,应尽量控制割茬的高度,从而避免造成漏割,将拨禾轮适当前移,拨禾弹齿倾斜度控制在15°~30°,或者通过安装扶禾器的方式,增加扶禾效果,降低倒伏对收割的不利影响。收割倒伏较为严重的小麦时,尽量采用逆倒伏方向收割的方式,通过减少喂入量以及降低收割速度的方式,完成倒伏小麦的收割作业[3]。
2稻麦机收减损的主要做法
2.1推动装备更新
为了落实稻麦机收减损,在收割过程中应适当推进装备更新,结合当地发展,充分发挥当地有关部门对机械化报废更新的相关补贴,落实现有农机升级转型,从而满足收割的需求。合理应用有关部门下拨的专项资金,应用于收割机的报废与更新,落实相应的扶持政策,引入自走割晒机、拾禾器等农机设备,有效解决老旧机械磨损以及年久失修等问题,从而有效提升机收减损的效果,解决近年来收割中存在的难题,降低收购过程中存在的安全事故以及安全隐患,加强对农机设备的迭代更新,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稻麦收割工作。
2.2巩固机手培训制度
近年来,定远县当地为了提升稻麦机收减损的效果,不断落实农机收割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服务,加强对农机收割人员的相关培训,并通过技能培训、知识考核等方式,提升收割人员的专业化能力。与此同时,通过开展技术比武的方式,提升机械化收割人员的机械化操作能力。在技术比拼过程中,包含设备安装、操作、维护以及机收减损方法等,从而提升机手们的基本技能,掌握机收减损的关键技术。当遇到过熟特殊产品以及农作物倒伏情况时,可以妥善进行处理,降低在收割过程中造成的经济损失。
2.3夯实机具检修基础
在正式进入夏秋收获季节之前,当地农业部门以及农机服务站应落实,以规模化培训宣传的方式,培养专业的骨干机手,并通过联系维修网点、服务站等方式,对现有机械化收割机进行逐台检修,确保农机符合收割需求,并采用试验收割等方式,对农机进行有效检验和调整。通过加强与农机生产企业对接,落实妥善的三包服务,降低农机受损以及机械故障造成的成本增加,从而为稳定的农业机械化收割奠定基础。
2.4发挥督查指导功效
为了确保机收减损的效果,在进行收割过程中,当地应组织专业指导小组进入现场对其进行督查指导。由当地农机农技中心、农机推广站以及相关企业等,具有专业能力的督查指导小组进入收割现场,解决收割过程中存在的难题以及技术疑难杂症等,提升机收减损的效果,保障农户种植收益。
2.5锻炼应急管理能力
由于当地稻麦种植面积较大,在收割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突发情况,因此,在收割过程中需要具备专业的应急管理以及应急处理能力。通过落实农作物机收应急作业机制的方式,组建机收服务队伍,并通过落实配套的农机机手等,确保在恶劣天气完成机收工作,避免在收割期间出现强降雨、农田积水等情况,影响机收减损的效果。与此同时,当农作物存在严重倒伏问题以及农机供应不足等情况时,需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避免过期收割,造成收割过程中粮食收割损失增加。
2.6提高服务水平
当进入农作物大面积收割季节,应提前落实好油料储存工作,并对重点机械的线路以及收割过程中所使用的器具等进行拉网式排查,通过落实整改检修等方式,提升机械化收割的效率,为了助力当地减损效果提升,应落实与供油单位的联合,从而降低收割用油的成本。通过争取价格优惠的方式,确保提供优良服务,使得每台农机以最佳状态,进入农作物收割作业中,在顺利完成收割作业过程中,提升减损效果。
3机收减损技术的推广措施
3.1加强宣传培训,加深认识
为了有效落实好机收减损,应加强对相关技术的宣传与培训,提升农户对此类技术的认识,围绕稻麦机收减损,开展相关培训,召集农业管理人员、农机操作手以及农户等参与培训中,通过知识解答以及疑难问题应答等方式,有针对性宣传机收减损技术,提升农机操作手对特殊情况收割的应对能力,确保在收割过程中满足高质量收割工作。一般在稻麦种植过程中,虽然丰产,但无法保证丰收。基于此,应通过加强对农机操作人员专业化培训的方式,提升其专业水平,确保在收割过程中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并落实相应的作业规划。
3.2举办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和机收损失检测活动
通过举办稻麦机减损技能比武和机收损失检测活动,可以提升机收损失的效果,一方面可以提升机收操作手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活动的形式,加强对此类技术的宣传,确保当地农户正确认识此类技术,其中涉及机收损失的方式以及相关设备的安装调试,从而有效提升农机手机收减损的能力。通过落实有针对性的技能比武方式,降低收割过程中造成的经济损失。当地农机监管部门应提高对此类活动的重视度,通过多样化组织相关活动的方式,落实机收减损之星的评选,一方面提升机收操作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培训比拼,可以以赛促训,掀起比、学、赶、超的学习高潮,从而降低在农作物收割过程中造成的损失,保障农户的种植效益。
4稻麦机收减损技术推广作用
4.1减损意识显著增强
加强对稻麦收割减损技术的推广,可以有效增强减损意识。落实有效的机收减损,可以有效降低在收割过程中造成的能源消耗,不仅关系到农户的利益,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对机收减损技术进行推广,可以有效推进当地农户以及农机服务部门对减损增收的认识,从而保障农户种植经济效益。从粮食收割、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多个环节推进粮食减损,有效保障粮食安全性,降低在各个环节造成的损失。
4.2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
通过加强对机收减损技术的推广,可以有效提升装备水平。正确认识到此项技术的重要性,当地部门能够有效落实农机报废更新的政策补贴,从而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结合现代化科学技术,实现农机装备的转型升级,以现阶段的项目为抓手,强化资金保障,通过适当投入以及吸收多样化资金的方式,对现阶段使用的农机装备进行更新,有效提升农机装备的水平,更好地满足多样化稻麦的收割工作,避免在收割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无法满足收割需求,造成收割损失增加。
5结语
从当前机收减损技术应用情况来看,应从收割技术、设备管理等各个方面落实规范化管理,通过检查、调试等方式,降低在收割过程中突发状况发生造成的机收损失。而落实机收减损技术的推广,可以强化农户对此类技术的认识,加强对当前收割机的升级优化,从而确保其满足收割需求。采用多样化宣传、开展技术比武等方式,提升推广效果,从而达到机收减损的目的。有关部门应落实适当的补贴,促进农机报废更新,并通过落实监督管理的方式,实现农户与农机站的双赢,减少收割过程中造成的粮食损失。
参考文献:
[1]赵建亚,王考艳.泗洪县稻麦机收减损关键技术推广应用措施及成效[J].江苏农机化,2022(03):23-26.
[2]王考艳,赵建亚.泗洪县稻麦机收减损关键技术应用及成效[J].农机科技推广,2022(04):35-36.
[3]王健.淮安区稻麦轮作田草害减药增效防控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22,42(11):29-30.
[4]刘正平,何瑞银.江苏稻麦轮作区机械化生产模式分析[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7,38(07):112-116.
[5]戴尔健.邳州市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推广应用[J].江苏农机化,2015(02):17-19.
[6]李海同,黄鹏,舒彩霞.我国稻麦油机械化收获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J].农业工程,2013,3(05):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