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伊犁州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模式经验探讨论文

2025-01-09 14:54:31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伊犁州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马产业基地,是xx褐牛、中国美利奴羊的重要繁殖基地,是xx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畜牧业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为了解决制约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伊犁州通过围绕“两结合”(规模化繁育与饲养结合、放牧与舍饲结合)、“两重点”(重点抓品牌建设、重点抓精深加工)和“两服务”(全社会化服务、提升金融服务)工作主线,各县市多措并举实施一系列工作措施,转变畜牧生产模式,提升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强伊犁畜牧业发展动能,努力在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中有新突破、新进展、新作为,
摘要:伊犁州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马产业基地,是xx褐牛、中国美利奴羊的重要繁殖基地,是xx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畜牧业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为了解决制约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伊犁州通过围绕“两结合”(规模化繁育与饲养结合、放牧与舍饲结合)、“两重点”(重点抓品牌建设、重点抓精深加工)和“两服务”(全社会化服务、提升金融服务)工作主线,各县市多措并举实施一系列工作措施,转变畜牧生产模式,提升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强伊犁畜牧业发展动能,努力在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中有新突破、新进展、新作为,为现代畜牧业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草原畜牧业;转变;高质量发展
0引言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是全国唯一既辖地区、又辖县市的自治州。位于天山北部,国土面积5.65万km2,总人口284.84万人。伊犁地缘优势突出是古丝绸之路北道要冲,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伊犁资源得天独厚,伊犁河流域地表水年径流量171亿m 3,约占全疆水资源量的20%,水源涵养区面积占全疆的38%;有草地31 503.8 km2、林地6 442.46 km2、耕地6 119.86 km2,年均气温8.8℃、降水量365.5 mm、无霜期112~177 d、日照时数2 776.3 h,是xx重要的粮食、油料、蔬菜、林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伊犁马、xx褐牛培育基地,是全国薰衣草种植面积最大和xx优质马、黑蜂种群规模最集中的地区,是xx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伊犁生态环境优越,有西天山雪岭云杉、霍城四爪陆龟、伊犁小叶白腊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巩留野核桃、巩乃斯山地草甸类草地2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有天山马鹿、雪豹、麋鹿、盘羊等363种野生动物,有野生核桃、雪莲、甘草、贝母等2 000多种高等野生植物,是世界上少有的生物多样性天然基因库,不仅是全疆最大的绿洲,也是祖国西北重要的生态屏障,还有著名的那拉提、喀拉峻、唐布拉等天山草原,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1伊犁州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
近年,伊犁州畜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23年末,州直全年猪牛羊禽肉类产量23.33万t,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猪肉产量2.59万t,增长10.7%;牛肉产量10.40万t,增长17.2%;羊肉产量8.17万t,增长3.5%;禽肉产量2.17万t,增长5.9%。禽蛋产量5.11万t,下降5.9%。牛奶产量34.30万t,增长4.4%。年末猪牛羊存栏783.95万头(只),比上年末下降1.9%。其中:生猪存栏26.78万头,增长1.9%;牛存栏165.51万头,增长21.1%;羊存栏591.67万只,下降7.0%。猪牛羊出栏550.27万头(只),比上年增长6.8%。其中:生猪出栏33.30万头,增长12.5%;牛出栏60.13万头,增长15.6%;羊出栏456.84万只,增长5.4%。畜牧业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2制约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
丰富的草地资源为州直畜牧业发展提供广阔前景,尤其是牧区畜牧业。同时,伊犁州草原畜牧业发展也面临一系列问题与挑战。当前制约伊犁州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分别是品种多而不精,规模化发展水平较低;分类转场不精准,草原利用不充分;科研与生产结合不紧密,资源互补优势未发挥;规模化养殖比例低,标准化生产不成体系;生产供需不协调,市场供应不充分。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推广不到位。饲草加工利用不足,工厂化生产利用率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产业链条不完整。企农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带农增收作用不明显。
3伊犁州畜牧业转变生产模式工作措施
3.1规模化繁育与饲养结合,转变畜牧业生产模式。
(1)充分利用夏牧场,通过草场置换、围栏分群,建立牛羊配种站(点),集中开展牲畜配种,每年伊犁州开设牛集中冷配站(点)550余座,完成牛冷配40万头以上;每年肉羊养殖企业(合作社)、规模养殖场(户)开设羊配种站(点)25座,采用同期发情技术开展冬羔、春羔生产。加强怀孕母畜的饲养管理,采取“生产畜放牧+舍饲”“生产畜放牧+补饲”生产模式,提高怀孕母畜营养水平。伊犁州现有各类规模化繁育企业、合作社400余家,其中龙头企业145家,肉牛良种率达到79%,肉羊良种率达到60%。特克斯县通过收购散养户非生产畜、春羔、冬羔和淘汰羊,实施代育肥分红模式,通过发动养殖大户和合作社委托成群羊代育肥,企业以市场价的20%集中收购,育肥出栏扣除养殖成本后,再将剩余80%和净利润的50%返利给农牧民。实施科学分群饲养,育肥周期可由原来的120 d缩减至70 d。屠宰后精细加工销售。一轮育肥(70 d)可分别为养殖大户和养殖基地创造收益11万元,4轮净利润可达44万元,直接受益农牧民80余户,户均年增收5 000元以上。通过精深加工,羊肉平均销售价达80元/kg,较出售活羊每只增加600余元收益。
(2)充分利用企业、合作社做好后端集中饲养育肥。对于非生产畜(架子畜、瘦弱畜、淘汰母畜和待出栏畜)不转场,通过企业带动合作社、基地带动养殖村、家庭牧场带动养殖户,延伸产业链条,规模化集中开展饲养育肥。特克斯县犇土贸易有限公司通过租赁特克斯马场2.67 km2耕地,以及吸引周边80余户3.33 km2土地入股,用于种植牧草、玉米、青贮玉米,实现饲草料自主供应,实行自种自收自加工的方式,每千克玉米成本比外购节约1元,年均消耗玉米3 000 t,每年节约成本近300万元。同时,通过与牧民签订架子牛收购协议,对订单户提供的架子牛,按照每千克高于市场价2元的价格收购,形成架子牛固定来源,养殖户每头可增收500元左右。实施科学精准育肥技术,经过12个月以上的育肥,出栏牛活重达到750 kg以上,肉牛屠宰率提升到62%,净肉率达50%。待架子牛育肥出售后,企业再与订单户对纯收益部分进行1∶1分红,养殖户每头可增收1 500元左右。养殖户每头共计增收2 000元,目前共签约180余户。通过土地流转使农户实现双份收入(土地流转费平均1 000元/667 m2、务工收入平均3 500元/月)。吸纳周边51户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签订架子牛收购协议的订单户户均年增收达到2万元以上。
伊犁州现已建成规模化肉牛育肥基地8个,育肥专业村、家庭牧场15个,年集中育肥牛22万头,其中创锦牧业单体育肥存栏5万头;肉羊育肥基地8个,育肥专业村、家庭牧场25个,集中育肥羊100万只。
3.2放牧与舍饲结合,转变畜牧业生产模式
(1)充分利用31 375.33 km2天然草场,按照各季节草场载畜能力,确定转场畜群规模和季节草场利用时间,2023年印发《伊犁州直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模式试点建设的指导意见》,制定“两完善三转变三建立三提高四支撑”的推进措施,确定12个村开展试点工作,落实架子畜、瘦弱畜、淘汰母畜、待出栏畜等非生产畜不转场,开展舍饲育肥出栏,能繁母畜、后备母畜、种公羊等生产畜实施转场,降低生产成本。2023年伊犁州冬牧场转场牲畜139.36万头只,同比减少15.82%,(包括远冬牧场61.17万头只牲畜,同比减少11.67%),机械化转场比例23.19%,其中转入阿合牙孜远冬牧场558户11.55万头只牲畜、转入包扎墩远冬牧场516户17.40万头只牲畜、博州远冬牧场1112户32.22万头只牲畜。
(2)特克斯县阔克铁热克乡通过合理布设自走式轮盘喷灌设备110台,附属设施300座,可实现20 km2草场全域节水灌溉。结合本乡丘陵地势特点,通过混合播种红豆草、无芒雀麦、苜蓿、鸭茅等草种,改变过去天然草场产草量低的状况。利用牲畜夏季转场空窗期,结合人工牧草生长规律,科学合理施肥灌溉,确保牧草长势良好。牧民以草场入股的方式,实现牧户由“单打独斗”向“联手致富”发展。昭苏县集合涉农涉水项目修建灌溉渠系114 km,建设灌溉草地94 km2,通过引洪灌溉、农渠延伸、尾水牧用等措施,天然草地每667 m2均产草量提高66%以上,达到200 kg以上,按标准畜日均补饲干草1.6 kg、补饲155 d计算,新增饲喂4.5万只标准畜。
(3)搭建专业化市场交易平台,实现牲畜流通增效,为有效实现畜产品流通增值,加大兵地合作,在伊宁县建成北疆最大的黄公牛羊交易市场;在巩留县建立华凌牛业交易市场,即活畜交易、饲养、饲料加工、商业、餐饮、物流等功能齐全的综合性产业园。同时在广东潮州、湖南长沙等地建立中转养殖场和屠宰加工厂10个,在上海、长沙等地打造畜产品品牌门店12个。昭苏县于2021年启动建设边疆屠宰加工厂,2023年8月招商引资伊犁珍牧歌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投产运营。屠宰加工厂总投资0.86亿元,占地面积6.67 hm2,建筑总面积1.26万m2,设有牛羊屠宰加工车间、冷藏库及附属设施,年可屠宰加工羊20万只、牛5万头、马3万匹。并利用xx畜产品在内地市场具有的“天然标签”,在江苏连云港市建设1个前置仓、3个实体店,在浙江杭州建设1个实体店,筹建南京市、泰州市、无锡市实体店。现已销售牛羊肉50余t、产值600余万元,市场反映良好。
3.3重点抓品牌建设,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1)加快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和企业品牌推介,2023年成功申请注册“我从伊犁来”区域公用品牌和“伊犁鸡”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注注册“伊犁马”“xx褐牛”“xx褐牛肉”“xx褐牛奶”等9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创建并推荐“疆栅一品”“海牧牛坊”“牧润德”等一批企业品牌。
(2)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通过创建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等手段不断提升伊犁州畜牧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目前伊犁州已获得绿色畜产品认证5个、有机畜产品认证30个。
(3)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2023年制定“xx褐牛”企业标准和“xx褐牛肉”“xx褐牛奶”团体标准等11项标准,建立“统一销售渠道、统一产品品牌、统一标准体系”的生产规范,有效激活业内市场和销售途径,提升畜产品品质。
3.4重点抓精深加工,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1)以企业为主体,着力推动竞相发展,今年组织养殖企业、生产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等76个主体,成立伊犁州肉牛产业发展促进会,形成有效的利益联结和约束机制,改变以往“各自为战”的松散局面,形成稳定的货源保障、良好的品牌效益和强劲的市场议价能力。
(2)聚焦行业领军企业创建、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千方百计支持企业做大总量、提升质量、增强活力,以品牌为引领,加快畜产品的精深加工,伊犁州有屠宰场点36家,其中屠宰加工企业8家,年屠宰能力牛56.46万头、羊219.32万只。创锦牧业生产的xx褐牛肉在“首届中国牛·优质牛肉品鉴大会”获得综合评价优胜奖、最具感官奖,福润德农牧业公司生产的牛羊肉作为杭州第19届亚运会运动员餐厅供应商,“昭苏褐牛肉”“昭苏哈萨克羊”2项农产品进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有效提高畜产品品牌市场认可度。
3.5健全社会化服务,增强畜牧业发展动能
(1)规范畜牧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严格落实动物防疫责任,鼓励有资质养殖企业、合作社、动物诊所等参与畜牧兽医社会化服务,加强兽医社会化服务公司政策扶持,强化畜牧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动物防疫、疫病防治、品种改良和新技术推广职能作用,提升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的能力,有效促进服务产业链发展。伊犁州现有社会化服务组织77家,覆盖8县3市。特克斯县通过末位淘汰、择优竞聘的原则,对畜牧3站原有防疫员、育种员进行绩效考核,优化管理结构,实现公司化管理。将3个牛羊分群区、6个药浴池、16处防疫栏、20个配种站资源整合统一管理,交由社会化服务公司使用。将全镇划分为12个大片区45个小片区,落实包干管理制度,乡镇畜牧站负责大片区管理,社会化服务组织人员负责小片区管理,牲畜病死率降低至2%以下,免疫抗体效价由原来的76.5%提升至82%。冷配覆盖率从原来的50%提升至65%,牛的怀胎率从原来的76%提升至85%。新增疫病诊疗(兽药)、分群管护、保险和信贷办理等服务。公司采取“聘用转换、社会保障、绩效管理”的方式,为45岁以下人员统一缴纳三险,45岁以上人员年人均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3 880元,实施按绩取酬、多劳多得的绩效管理办法,人均年收入达到8万元。
(2)昭苏县以牲畜托养代管为路径,建立统一养殖管理、统一保险保障、统一疫病防控、统一改良配种“四统一”模式,利用乡村集体等草场165.33 km2,建立牲畜组群点71个,托养代管牛马2.6万头只,提升了养殖效益,减少劳动力投入,提高了天然草地科学使用效率。
3.6提升金融服务,增强联农带农机制
(1)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增强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力,“联农带农”机制不断完善,切实解决农民缺担保、融资难、缺销路等难题。积极引导银行机构以支持龙头企业、规模化养殖小区为着力点,通过“企业+农户”“养殖小区+农户”发展模式,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精细化庭院养殖,企业为没有资产和抵押物的农户提供费率低至0.5%的担保,在银行贷款50万元用于畜牧业生产。
(2)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创新服务模式、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办贷效率,通过下放审批权、优先办贷、开辟绿色通道等形式,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推出“金牛贷”“天马贷”“农贷通”等信贷产品,推进农牧户标准化养殖和规范化生产。推进农户标准化养殖,由核心户批量采购架子畜和饲料,提供统一的兽医服务和安保服务,降低农户养殖成本,兜底收购,保障养殖收益的有效实现,打造优质畜产品品牌。
4小结
伊犁州紧紧围绕“两结合、两重点、两服务”工作主线,从路线、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全方位为草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与保障,努力在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中有新突破、新进展、新作为,为现代畜牧业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付媛.“xxx”背景下伊宁城市形象立体传播策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5):101-102.
[2]祁居中,李海,赵海利,等.昭苏县马产业发展优势及思路探析[J].xx畜牧业,2013(3):21-24.
[3]巴登加甫,哈克木,乃比江,等.伊犁河谷xx褐牛发展现状及今后发展对策[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2.32(4):74-77.
[4]古丽帕夏·吐尔逊,周杰.xx伊犁州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J].草食家畜,2017,9(5):70-74.
[5]伊犁新闻网.伊犁州直畜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EB/OL].
[6]伊犁州人民政府官网.伊犁哈萨克自治州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7]何瑞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伊犁河谷现代畜牧业发展[J].xx伊犁州党委党校学报,2018(2):63-68.
[8]杨光维,刘建明,褚洪忠,等.伊犁州直畜牧业发展历程分析及趋势预测[J].xx畜牧业,2018(5):26-29.
[9]辛亚超,耿蕾,尚林果.等.xx伊犁州农牧民夜校现状分析[J].xx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20(3):48-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