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秸秆饲料化利用制约因素及发展建议论文

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秸秆饲料化利用制约因素及发展建议论文

6

2024-12-24 13:56:16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通过抽样调查选取480户农户、区域内规模化市场利用主体44个,明确鄂尔多斯市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状况,分析得出秸秆的成分结构、饲料加工技术、饲料加工成本、缺乏相关的政策补贴资金扶持是制约秸秆饲料化高效利用的关键因素,提出优化饲料加工技术、加强对不同作物秸秆饲料开发利用、加强对秸秆饲料应用范围的推广、加强对秸秆饲料化利用政策扶持等建议,旨在为推动鄂尔多斯市秸秆饲料化高效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摘要:通过抽样调查选取480户农户、区域内规模化市场利用主体44个,明确鄂尔多斯市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状况,分析得出秸秆的成分结构、饲料加工技术、饲料加工成本、缺乏相关的政策补贴资金扶持是制约秸秆饲料化高效利用的关键因素,提出优化饲料加工技术、加强对不同作物秸秆饲料开发利用、加强对秸秆饲料应用范围的推广、加强对秸秆饲料化利用政策扶持等建议,旨在为推动鄂尔多斯市秸秆饲料化高效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秸秆;饲料化;制约因素;发展建议

  0引言

  农作物秸秆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收获小麦、玉米、稻谷等农作物后,残留的不能食用的茎、叶等副产品,是典型的零碳能源,是提高饲草产量、补充饲草不足、保障饲草供应的有效措施。据调查数据统计,鄂尔多斯市每年产生农作物秸秆260万t左右,如何将这些产量大、能值低、纤维含量高的农作物秸秆转化为具有较高饲喂价值的动物饲料成为关注的焦点。目前关于秸秆饲料化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全国水平和区域水平,关于内蒙古地区的秸秆饲料化情况鲜有报道。本文基于对鄂尔多斯地区各旗区的饲料化利用调研情况,分析秸秆饲料化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推动秸秆饲料化高效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秸秆饲料化利用现状

  为全面摸清全市秸秆产生、利用情况,通过抽样调查选取农户480户及区域内44家规模化市场主体,调查结果显示,鄂尔多斯市秸秆资源可收集量为232.3万t,利用量208.8万t,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89.9%,较2018年提高6个百分点,秸秆综合利用率稳步提升,其中饲料化利用量约为169.1万t,利用率在72.8%左右。利用主体主要有3类,农户(家有草食家畜,自行收集秸秆用于养畜)、养殖场(有耕地但无法满足草食家畜粗饲料需求量或者无配套耕地)以及少量的秸秆饲料化企业(依托近年来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引进或培育的秸秆饲料化利用企业)。

  2秸秆饲料化制约因素

  2.1秸秆成分结构

  秸秆的成分结构是制约秸秆饲料化的关键因素,农作物秸秆富含粗纤维,粗蛋白、粗脂肪、糖类含量低,质地粗硬、适口性差、消化率低。研究表明不同秸秆的物理特性不同,如玉米秸秆粗蛋白较小麦秸秆、水稻秸秆、大豆秸秆相对较高,粗纤维相对含量则较低,且受自然环境、品种差异、栽培技术、加工处理方式等影响,会造成同一作物秸秆营养成分的差异。通常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进行加工,对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可以采用适当的物理或化学处理方法,如粉碎、膨化、酸碱处理等,使它们的结构变得疏松,更易于动物消化吸收。在粗蛋白质方面,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等技术手段,增加秸秆中蛋白质的含量。

  2.2饲料加工技术

  一是传统的饲养模式难以舍弃,对新的养殖技术接受能力差,现有的饲料加工技术对作物秸秆营养价值提升有限,在鄂尔多斯市常见的饲料化技术为玉米青贮,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有用的代谢物,使饲料带有芳香、酸、甜等的味道,提高食草牲畜的适口性,其优点在于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便于运输,在农村地区得地广泛应用,或采用粉碎、制粒等物理技术,通过改变秸秆的形状和结构,增加采食量,受环境影响小,但对机械设备要求高。二是大部分养殖场都自行配备了秸秆饲料加工设备,养殖场的设备在粉碎、打捆等技术上更为成熟,在秸秆精加工是其短板,加之操作者的技术水平有限,容易出现留茬高度不合理,籽粒破碎不合格、压实密度不达标、处理过程存在部分重要营养成分流失,难以将秸秆加工成最适宜畜禽消化吸收的理想状态,造成牲畜采食过程中的浪费,增加了养殖成本、降低养殖效益。

image.png

  2.3饲料加工成本

  饲料加工存在成本投入高、步骤复杂问题;成本投入高可能主要源于初期购买大型设备、设备安装、运行、维护,饲料化试剂成本高以及由于秸秆质地松散、分布广泛,造成秸秆收集难、运输难等环节较高的费用支出。步骤复杂则意味着整个过程的完成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时间成本,确保各个环节的准确执行。如玉米青贮,从收割入窖、到入窖后必须填紧、压实、密封、发酵等一系列操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影响最终饲料的质量和效果,而造成养殖成本的增加。

  2.4政策补贴资金扶持

  近年,鄂尔多斯市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2 416万元,先后实施达拉特旗秸秆综合利用整县制示范项目、杭锦旗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创建项目、乌审旗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创建项目;同时,市级财政安排资金849.2万元,推进全市秸秆综合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建设内容主要聚焦在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以及农机购置补贴、支持手段相对单一且主要投向少数示范企业。调研结果显示,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和相关方面的政策激励,全市专门从事秸秆饲料化的企业仅10家左右,且大部分企业在技术研发、工艺优化等方面的投入受限,难以大规模开展秸秆饲料的精细化加工工作,企业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3发展建议

  3.1优化技术

  一是对现有秸秆饲料加工技术进行改进与升级,开发和研究更容易被养殖者掌握和操作的加工技术,组织技术人员对养殖户进行观摩培训,利用抖音、快手等各类新媒体进行推广,提高养殖户对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二是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袁玉芳等表明经适宜的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处理后的秸秆饲料,能促使动物的生长性能得以优化、免疫功能得以增强、肠道菌群得以改善。因此要加强对秸秆饲料精细化、成品化加工技术进行研发与创新,逐步改变现阶段的粗放化加工习惯,同步推动秸秆饲料化精加工成果的转化应用。三是充分考虑本地气候、地形、交通等各类因素,因地制宜优化储存技术和运输方式。四是将不同的处理方法复合使用以弥补单一处理方法的不足。

image.png

  3.2加强对不同作物秸秆饲料化的应用

  鄂尔多斯市的秸秆饲料构成主要以玉米为主,其他作物相对较少。蒋恒等表明向日葵秸秆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以及生物活性物质,在饲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其调制青贮后的饲用价值可达到玉米青贮的80%,贾军和乌仁塔娜研究表明,牛的日粮中合理添加向日葵秸秆,可提高料肉比,增加牛的日增重,减少成本投入。吕中旺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比例的玉米秸秆+水稻秸秆或玉米秸秆+小麦秸秆可获得较高的饲喂价值。白长胜等表明豆秸直接用作饲料口感差且不易消化,利用乳酸菌厌氧发酵调制秸秆饲料,可改善品质,提高适口性、消化率等。以上研究均为鄂尔多斯市在秸秆饲料化利用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即不同作物秸秆其物理特性不同,有针对性的对不同作物秸秆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进一步挖掘其潜力价值,进而提升秸秆饲料化利用效率和效果。

  3.3加强对秸秆饲料应用范围的推广

  秸秆饲料的适用范围目前仍然以牛、羊为主,在其他畜禽的饲喂中应用的比较少。任大明等在鹅基础日粮中添加20%秸秆饲料,结果表明虽增重变化不明显,但降低了肉鹅的饲养成本。王宝维等用不同比例的青贮玉米秸秆饲喂公鹅,发现青贮玉米秸秆中的粗蛋白能被鹅能较好地利用,同时可改善对鹅肠道微生物菌群。应积极地向广大养殖者进行全面的宣传,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秸秆饲料的应用范围之广,逐步改变人们对于秸秆饲料的认知以及使用习惯,进而逐步拓宽秸秆饲料在鹅等单胃动物中的应用。

  3.4加强政策扶持

  第一,加强秸秆饲料化规模化市场主体培育,尤其是专业的秸秆饲料化企业,着力解决企业发展机制保障等基础性问题。如引进先进的专业设备,按比例进行补贴进而降低其投入成本。第二,保障技术、资金、土地等基本生产要素的配置。设立专项奖励资金,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秸秆饲料的研发、生产、推广等工作。第三,创新发展政策性金融帮扶等新手段,信贷支持、税收优惠等是当前政策实施中涉及较少的内容。制定和出台相应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时,可通过为养殖户、秸秆饲料加工企业提供低息或贴息贷款,帮助解决资金难题;对秸秆饲料加工企业给予税收、用地、水电气等方面应给予一定的优惠、便利,提高主体的积极性。第四,加强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针对性与灵活性,对于秸秆产生量较大且畜牧业资源优势明显的地区,优先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依托项目,高质量打造可推广、可复制的秸秆饲料化高效利用模式。

  4小结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对饲料的需求不断增加,秸秆饲料化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传统饲料的不足,降低养殖成本。对于农户、养殖场,应立足自身条件,综合考虑各种方法的投入与产出,并根据饲喂动物的特性选择最佳处理方法,对于企业来说应投入更多的资金与成本将秸秆饲料精加工、不同作物秸秆利用技术、秸秆饲料的应用范围作为研究开发的方向和重点,对于各级政府,制定并完善相关扶持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农户、养殖者以及企业的需求,尽可能降低主体成本,创新发展政策性金融帮扶等新手段。

       参考文献:

  [1]红霞.内蒙古秸秆资源产量及其饲料化利用潜力[J].草业科学,2023,40(11):2 927-2 936.

  [2]吕中旺,王建,孙鹏,等.秸秆主产区三大作物秸秆饲用品质分析与评价[J].草业科学,2018,35(8):2 016-2 021.

  [3]钟丽媛,孙会增,吴冠中,等.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的制约因素及其解决对策[J].中国畜牧杂志,2023,59(12):61-66.

  [4]李岫峰,王奕晟,孙旸,等.我国玉米秸秆资源现状及其饲料化研究进展[J].饲料研究,2022,45(18):129-132.

  [5]范爱枝.河南省不同地区玉米秸秆营养成分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5(19):299-300.

  [6]燕翔,宫峥嵘,王都留,等.大豆秸秆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大豆科学,2022,41(4):480-489.

  [7]袁玉芳,类延菊,邵立业,等.农作物秸秆饲料开发利用技术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J].饲料研究,2023,46(16):1xx-178.

  [8]蒋恒,王昊然,王娇,等.向日葵秸秆的营养价值及其在青贮中的应用[J].动物营养学报,2023,35(6):3 517-3 527.

  [9]贾军,乌仁塔娜.向日葵秸秆饲料化利用方法[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1(24):82-83.

  [10]吕中旺.基于人工瘤胃模拟系统的秸秆营养价值评定与应用[D].xxx:新疆农业大学,2021.

  [11]白长胜,孟维珊,李进,等.自然界中大豆秸秆发酵用优良乳酸菌的分离筛选[J].现代畜牧科技,2020(10):8-11.

  [12]任大明,张勇,刘江,等.秸秆发酵饲料饲喂肉鹅试验报告[J].饲料工业,2005(11):22-23.

  [13]王宝维,张倩,王巧莉,等.青贮玉米秸秆对鹅氮代谢和肠道菌群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10):71-xx.

  [14]郭昭君.浅谈秸秆饲料在农业生态资源中的应用现状与价值[J].中国饲料,2021(19):133-136.

  [15]王帅,高春雨,毕于运,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政策保障研究:基于24个省61个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的文本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43(12):6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