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谦县人工种植蕨麻可行性分析论文

2024-12-24 13:47:55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蕨麻,作为一种集食用与药用价值于一体的高原作物,因其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广泛的健康益处而备受市场青睐。在此背景下,对蕨麻这一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潜力的作物进行人工种植可行性分析,对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1961~2015年囊谦县相关气象观测数据,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对该地区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并结合蕨麻生长发育过程中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和气象灾害的特征,探讨了囊谦县人工种植蕨麻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囊谦地区气候呈现出明显的向暖化趋势,这
摘要:蕨麻,作为一种集食用与药用价值于一体的高原作物,因其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广泛的健康益处而备受市场青睐。在此背景下,对蕨麻这一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潜力的作物进行人工种植可行性分析,对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1961~2015年囊谦县相关气象观测数据,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对该地区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并结合蕨麻生长发育过程中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和气象灾害的特征,探讨了囊谦县人工种植蕨麻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囊谦地区气候呈现出明显的向暖化趋势,这对蕨麻的生长较为有利;然而,蕨麻生长期的气象灾害对其有一定的影响,需要注意防范;同时,影响蕨麻生长发育的主要气象敏感因子是温度和湿度,其次是低温天气。
关键词:蕨麻;人工种植;可行性;囊谦县
近年来,囊谦县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农业产业项目。本文从囊谦县气候变化趋势出发,深入剖析其人工种植蕨麻的可行性,旨在为当地有关部门、农业企业和农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共同推动囊谦县特色农业产业的繁荣发展。
1资料与分析方法
本文所用气象观测资料来自囊谦县气象局,利用囊谦县气象局观测记录的囊谦县1961~2015年的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湿度、年平均地面温度、年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和年日照时数等相关气象要素的观测数据。采用显示趋势分析法,计算线性气候倾向率来分析囊谦县的气候变化趋势;利用囊谦县气象局观测记录的1981~2014年的日气温<5℃、连阴雨出现次数、各月出现冰雹的平均次数等气象灾害数据,采用显示趋势分析法,计算线性气候倾向率来分析囊谦县的气象灾害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对蕨麻生长的影响。
2蕨麻生长所需要的基本气象条件分析
蕨麻生长的温度在5℃~35℃之间,能耐3℃~5℃低温,低于0℃地面部分会冻死。在适宜温度15℃~30℃内可不断开花结果,连续结果时间长、坐果率高。蕨麻喜潮湿,对较严寒的气候条件有极强的适应性。在砂壤土、壤土、黏壤土中均可栽培生长,蕨麻对土壤肥力无严格要求,无论土壤肥力高低均可种植。
3囊谦县气候特征分析
3.1囊谦县平均气温年际变化
从图1中可以发现,1961~2015年囊谦县年平均气温整体呈上升变化趋势,线性变化倾向率为0.36℃/10a。此外,1961~2015年囊谦县年平均气温平均值为4.4℃,最高值为5.8℃(2009年、2010年),年平均气温最低值为2.8℃(1963年)。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气温低于多年平均值,处于相对偏冷期,进入21世纪后,气温偏高于多年平均值。处于相对偏暖期。
3.2囊谦县平均相对湿度年际变化
从图2中可以发现,在1961年至2015年的这段时间里,囊谦县的年平均相对湿度展现出了持续的下降趋势。具体来说,其线性变化倾向率表明,每过十年,年平均相对湿度就会减少约0.38%。此外,从整个时间段的平均值来看,囊谦县的年平均相对湿度大约为53%。在这段历史记录中,最高的年平均相对湿度出现在1996年,达到了59%,而最低的年平均相对湿度则在2007年和2010年出现,均为47%。
3.3囊谦县降水量年际变化
从图3中可以发现,在1961年至2015年的长期观测中,囊谦县的年降水量整体呈现增加的变化趋势。具体来说,其线性变化倾向率表明,每十年,年降水量将增加约9.1mm。此外,从整个时间段的平均值来看,囊谦县的年降水量平均值为537.8mm。其中,年降水量的最大值出现在2003年,达到了738.7mm,而最小值则发生在1997年,降水量为370.6mm。
3.4囊谦县日照时数年际变化
从图4中可以发现,1961~2015年囊谦县年日照时数整体呈增加变化趋势,线性变化倾向率为3.1h/10a。此外,1961~2015年囊谦县年日照时数平均值为2584.1h,最大值为2862.2h(1981年),最小值为2208.6h(1962年)。
3.5囊谦县平均地面温度年际变化
从图5中可以发现,1961~2015年囊谦县年平均地面温度整体呈增加变化趋势,线性变化倾向率为0.44℃/10a。此外,1961~2015年囊谦县年平均地面温度平均值为8.1℃,最大值为10.8℃(2010年),最小值为6.9℃(1993年)。
4气象条件对生长的影响及气象灾害发生的特征分析
蕨麻生长与温度、湿度、降水和光照密切相关,蕨麻对于光照的需求虽然不高,但是由于光照常常与温度有直接联系,所以也必须予以考虑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如日气温<5℃、连阴雨、冰雹等。
4.1累年各月<5℃气温变化特征
从图6可以看出,累年各月<5℃平均天数低于蕨麻生长下限温度主要出现在4月(26d)和10月(23d),其次为5月(12d),再次为9月(4d),基本与气温的月变化一致。所以对蕨麻生长期而言,4月、5月、9月和10月的日最低气温应该是该时期的一个敏感因子。从图7可以看出,1981~2014年间,低于5℃的日数呈现显著的减少趋势,线性变化倾向率为8.81d/10a,r值为0.7475,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低于5℃的日数减少趋势极为显著。此外,1981~2014年囊谦县累年各月<5℃天数平均值为69d,最大值95d(1984年),最小值为48d(2010年)。
4.2阴雨天变化特征
从图8可以看出,阴雨天主要出现在6月(1.2次)和7月(1.2次),其次为8月(1.1次),再次为5月(0.6次)和9月(0.7次)。从阴雨天出现的次数看,不会对蕨麻生长产生太大影响,不是敏感因子。从图9中可以看出,1981~2014年阴雨天次数呈现缓慢的增多趋势,线性变化倾向率为0.68次/10a。r值为0.3961,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此外,1981~2014年囊谦县年阴雨天平均值为5次,最大值9次(2008年)和最小值为2次(2006年)。
4.3冰雹变化特征
从图10可以看出,冰雹主要出现在5月(1.8d)、6月(2.0d)和9月(2.1d),其次为7月(1.1d)和8月(0.9d)。所以对蕨麻生长期而言,5月~9月应该关注强对流天气。从图11中可以看出,1981~2014年冰雹呈现明显的减少趋势,线性变化倾向率为2.92d/10a,r=0.6107,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此外,1981~2014年年冰雹天数平均值为8.6d,最大值为17d(1984年、1989年),最小值为1d(2002年、2014年)。应该关注强对流天气。
综上所述,气象灾害对蕨麻的生长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其中,温度和湿度是影响蕨麻生长发育的主要气象敏感因子,它们对蕨麻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低温天气也是影响蕨麻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5结论
(1)囊谦地区的气候正逐渐趋向暖化,这种趋势对蕨麻的生长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其生长条件更为有利。
(2)在蕨麻的生长期间,气象灾害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确保蕨麻的正常生长。
(3)蕨麻的生长发育主要受温度和湿度这两个气象因子的影响,其中温度和湿度是最为敏感的因子,而低温天气则次之。
参考文献:
[1]铁桂春,刘红献.人参果的特性及应用价值[J].现代农业科技,2007(10):43+45.
[2]李军乔,史俊通,余青兰.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 L.)自然资源状况的初步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02):181-184.
[3]李军乔.野生资源植物—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 L.)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4]吴婧,蔡正洪,郭靖.蕨麻现状与研究进展[J].青海农林科技,2009(04):70-72.
[5]王才桑洁.三江源头蕨麻人工种植生产技术推广[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05):72-73.
[6]付芳婧.人工种植蕨菜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市场前景如何?[J].当代贵州,2006(24):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