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低温天气对邗江区小麦产量的影响论文

低温天气对邗江区小麦产量的影响论文

5

2024-12-19 14:56:50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邗江隶属于北亚热带温暖亚带与温和亚带的过渡性地带,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的特点。据统计,邗江区历年平均气温为15.7℃,年平均降水量为1043.3mm,特殊的地形地貌与气候为小麦的生长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气候是影响农作物品质与产量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异常变化,各地区各种各样的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由此对农作物的影响及危害巨大。低温作为扬州市邗江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轻则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重则影响其品质与产量,导致农作物大幅减产歉收。基于此,本文选取小麦作物为例,重点探讨了邗江区低温天气

     摘要:邗江隶属于北亚热带温暖亚带与温和亚带的过渡性地带,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的特点。据统计,邗江区历年平均气温为15.7℃,年平均降水量为1043.3mm,特殊的地形地貌与气候为小麦的生长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气候是影响农作物品质与产量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异常变化,各地区各种各样的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由此对农作物的影响及危害巨大。低温作为扬州市邗江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轻则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重则影响其品质与产量,导致农作物大幅减产歉收。基于此,本文选取小麦作物为例,重点探讨了邗江区低温天气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期能够为今后防冻救灾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低温;小麦产量;影响;邗江区

  小麦作为邗江区主要农作物,全区小麦种植面积10万亩左右。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加剧变暖,邗江区极端低温灾害事件频发,不仅导致小麦生产遭受严重损失,还成为严重威胁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并引起诸多专家与学者的高度关注,并纷纷据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曾广飞等学者通过分析黄淮南片地区低温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并得出越冬期<0℃的天数、负积温和相对气象产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3月中上旬及4月上旬最低气温和小麦相对气象产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杨丽等学者以温度敏感性不同的小麦品种为材料,重点采用盆栽试验,探讨孕穗期低温对小麦幼穗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并得出孕穗期低温胁迫致使小麦幼穗穗轴维管数明显减少,与此同时,幼穗中蔗糖积累、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等均变化显著,进而严重影响了小麦产量。基于此,本文参阅大量文献资料,重点探讨了邗江区低温天气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对于小麦作物趋利避害栽培,做好其防冻救灾工作,进而保障其品质与产量等意义重大。

image.png

  1邗江区低温天气统计

  1.1年低温日数统计

  邗江区低温主要为≤0℃的低温,未出现过≤-15℃的低温。结合图1可见,近年来,邗江区年低温日数以-3.752d/10a的速率呈略微的减少趋势,与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保持一致。以2011年低温日数最多,共计68d,2004年与2007年低温日数最少,共计29d,差异显著。

  1.2小麦生长期低温特征

  结合表1可见,研究时间段内年际间低温数值差异显著。2003~2022年,除了3月上低温平均与4月中最低气温的变异系数低于50%,其他各月份各项低温指标变异系数均超出50%。而且,每北移1个纬度,冬前与越冬期≤0℃的日数均呈增加趋势,负积温也只增不减,而3月下旬与4月上旬最低气温则呈下降趋势。另外,邗江区4月上旬最低气温达3.0℃,而3月下旬最低气温为4.0℃,4月上旬最低气温低于3月下旬。小麦拔节期之后,气温有所升高。

image.png

  2邗江区低温天气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据统计,2003~2022年期间邗江区小麦每亩产量平均达312.17kg。结合图2可见,随着年份的递增,邗江区小麦亩产以33.845kg/10a的速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以2011年与2015年小麦亩产最高,达350.4kg,相对比而言,2003年小麦亩产较低,为187.7kg。

image.png

  低温冻害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因素。自2003年以来,受全球气候异常变化、冷空气等的综合影响,邗江区气温变化异常,低温天气现象频发,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综合2003~2022年邗江区低温及小麦生育期低温特征与小麦产量可见,两者之间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即随着低温日数的减少,小麦产量呈增加趋势。相反则小麦产量有所减少。主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点。

  (1)受强降温、雨雪等天气的影响,导致邗江区小麦种植区温度大幅下降,日平均气温最高可下降8℃。在这一背景下邗江区大部分地区小麦生长积温不足,不仅直接导致小麦生长量不够,还致使冬前弱苗量显著增加,轻则导致小麦提前进入越冬期,减缓其生长发育,重则导致小麦植株死亡。

  (2)在研究时间段内,邗江区寒潮降温与持续低温现象频发,就冻害较轻的麦田,尽管小麦可正常抽穗,但其穗粒数却大幅减少。若冻害严重,不仅导致小麦叶片出生、分蘖发生与根系生长进程缓慢,导致个别麦苗弱小,还会冻死小麦茎和分蘖穗。另外,还会导致小麦叶尖青枯后逐渐变黄。即便小麦未遭受冻害,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生长速度,致使其分蘖不足,最终导致小麦的品质与产量显著下降[6]。

  (3)小麦幼苗期叶片娇嫩,抵御寒冷的能力较弱,此时一旦出现强寒潮等低温天气现象,极易导致小麦幼苗遭受冻害。另外,叶片受冻致使光合面积减少,再加上光照不充分,对小麦生长和分蘖节营养物质积累极为不利,严重时还会导致小麦幼苗无法顺利越冬,进而最终影响到小麦的产量。

  3防御措施

  为尽可能减少低温天气对小麦产量影响,及时做好防冻减灾工作非常重要,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3.1做好播前预防

  首先,在播种小麦作物之前应当选择与本地区地形、气候等相适宜的耐寒小麦品种。其次,可以适当减少播种量,并综合应用合理施肥、做好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培育壮苗,以增强小麦作物的低温防御能力。最后,合理控制小麦播种期,适当推迟小麦播种以提升其御寒能力,然而超出合理范围的任意提前或推迟,还不利于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在播种过程中必须确保播种质量,使小麦扎根在深度适宜的土壤当中,既可以减少冻伤,又能确保养分充足。一般情况下,小麦播种深度以3~5cm最为适宜。

  3.2做好播后管理

  3.2.1适时灌溉防冻水

  防冻水的灌溉必须综合考虑温度、苗情、灌溉量、土壤墒情等因素。当温度达到3℃~10℃之间时灌溉最为适宜。一旦过早灌溉,水分将会快速蒸发,致使冬小麦越冬期内水分不足,失墒过多,防冻水的作用也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一旦温度在3℃以下,不仅会导致土壤温度下降,严重时还会导致田间积水甚至结冰,最终导致幼苗无法承受而死亡。另外,必须合理控制防冻水的量,不宜过大,以土壤持水量在80%左右,且地面无积水最为适宜。而且,灌溉防冻水最好一日内完成。

  3.2.2早春补水

  春季,一旦干土层厚度在3cm以上,必须及时进行补水,以有效改善土壤墒情,减少水分不足对小麦植株的危害及损伤。

  3.2.3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也是提升小麦低温抵御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必须合理搭配化肥、微量元素肥料与氮磷肥的比例,而且还要结合小麦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施加相应的肥料。

  3.2.4使用防冻剂

  科学使用防冻剂也是有效挽救小麦低温冻害的一项重要方法。借助外来药物对小麦进行保护,既可以明显减少小麦低温冻害的发生概率,又能有效挽救部分已经遭受冻害的小麦植株,助力小麦作物恢复健康生长。

  4结语

  小麦是越冬型且耐寒能力较强的农作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历经寒冷的冬季与气候变化无常的春季。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异常变化,江苏扬州邗江区低温天气频发,直接影响了小麦作物的品质与产量,两者之间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为尽可能减少低温冻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可以通过选择耐寒品种、合理调整播期等播前预防措施及适时灌溉防冻水、早春补水、合理施肥、用防冻剂等播后管理措施,以助力小麦作物的优质高产。

       参考文献:

  [1]曾广飞,袁野,张红艳等.低温对黄淮南片小麦产量的影响[J].园艺与种苗,2023,43(03):90-93.

  [2]杨丽,李洋,王佳勤等.孕穗期低温对小麦幼穗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核农学报,2022,36(12):2490-2500.

  [3]连艺佳,刘瑞,王嘉杰等.低温对冬小麦萌发生理特性的影响[J].北京农学院学报,2023,38(04):1-7.

  [4]陆俊梅.季节性降温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22,34(09):26-31.

  [5]吕晓,张兵兵.辽西地区不同时期低温冷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农业工程,2023,13(02):139-143.

  [6]王瑞霞,闫长生,张秀英等.春季低温对小麦产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8,44(02):288-296.

  [7]陈芳,刘宇鹏,谷晓平等.低温对茶树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8(03):155-161.

  [8]李向东,崔黎艳,胡俊敏.小麦冻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2018(11):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