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1例牛恶性卡他热病的诊断论文

1例牛恶性卡他热病的诊断论文

7

2024-12-17 13:53:22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牛恶性卡他热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牛接触性热性传染病,该病主要表现持续高热,全眼炎、角膜混浊,鼻腔黏膜、口腔黏膜溃疡、糜烂,流泡沫样的口涎,大量的浆液性或黏液性鼻液,全身淋巴结肿大,

  摘要:牛恶性卡他热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牛接触性热性传染病,该病主要表现持续高热,全眼炎、角膜混浊,鼻腔黏膜、口腔黏膜溃疡、糜烂,流泡沫样的口涎,大量的浆液性或黏液性鼻液,全身淋巴结肿大,该病虽呈散发形式,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给养牛户造成一定损失,为防控牛恶性卡他热病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和采集病牛鼻液、唾液拭子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检验[1],对发生于黑龙江省明水县某肉牛散养户1头疑似恶性卡他热的3岁西门塔尔牛进行诊断,确诊为绵羊2型疱疹病毒(OHV-2)感染。

  关键词:绵羊疱疹病毒2型;恶性卡他热;聚合酶链式反应;诊断

  0引言

  牛恶性卡他热又称恶性头卡他,由2种不同的病原引起,分别为狷羚疱疹病毒1型(AIHV-1)、羊疱疹病毒2型(OHV-2)[2]。其临床表现基本相同,在很多国家只有一种病原存在。恶性卡他热在世界各地散发,以单个牛发病为主。绵羊株见于与绵羊接触过的牛[2]。病毒抵抗力,在宿主体外存活不到1 d。潜伏期10~60 d,出现病毒血症后3~15 d症状发展,病程10 d左右,病牛表现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眼、鼻、口腔流出浆液性、黏液性分泌物。随着病程发展,病牛出现结膜炎、视网膜炎、角膜混浊,失明。鼻镜、口腔黏膜溃疡。有的病牛腹泻。有的病牛出现神经症状。病牛浅表淋巴结明显肿大。

  临床诊断时,根据有与其他种动物及单头患病动物接触史。神经症状、淋巴结肿大、巩膜充血、角膜混浊和弥漫性黏膜糜烂是诊断指标。尸检时可确诊组织存在血管炎可确诊。本文通过对该病例的报道,旨在为牛恶性卡他热病的诊断与防控提供参考。

  1病例介绍

  2024年4月,黑龙江省明水县某肉牛散养户,共养3头西门塔尔牛,其中有1头3岁母牛,已经发热1周,鼻流清涕,呼吸加快,食欲减退,口流泡沫样涎液,眼睑肿胀,畏光流泪,角膜混浊,早产生下1只犊牛,由于母牛视力丧失把犊牛踩死。当地兽医先后用过替米考星注射液、头孢噻呋钠、磺胺嘧啶钠注射液,肌肉注射,五酊合剂灌服,疗效甚微,遂邀笔者前去诊疗。

  2基本情况

  患病牛与另外2头牛同圈饲养,2头牛一直无可见临床表现。牛圈与邻居家的绵羊圈之间只有一篱笆间隔。患牛发病后没有隔离,牛圈也没有消毒。

  3临床检查

  病牛体温39.8℃(肌肉注射完1.5 h),精神沉郁,饮食欲废绝,反刍停止,消瘦,呼吸加快,肺部听诊呼吸音粗历。肩部肌肉颤抖。眼、鼻流出大量粘液,眼结膜潮红,羞明流泪,眼角膜混浊,鼻镜与唇交界处有1处约1.5 cm大小的即将脱落的水疱皮,水疱皮下是灰红色溃疡灶,牙龈潮红,上颚黏膜中间也有1处约0.5 cm大小呈鲜红溃疡灶。下颌、肩前、膝上的淋巴结肿大、敏感,阴门黏膜潮红,有多处暗红色大小不一的溃疡灶,有的溃疡灶上覆黄白色假膜。

  4尾静脉采血与全血细胞计数

  4.1尾静脉采血

  尾静脉腹侧距尾根10 cm处采血5 mL置于EDTA-Na2抗凝管内备用。

  4.2全血细胞计数

  利用斯马特全血细胞计数器计数,观察患牛血象变化,计数值见表1。该患病牛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均有增加,各类白细胞数均下降。

image.png

  5 PCR检测

  5.1材料与方法

  5.1.1病料

  无菌采取患病牛鼻拭子与涎液拭子分别放在试管内备检。

  5.1.2主要试剂

  AxyPrep体液病毒DNA/RNA小量试剂盒购自Axygen公司,ExTaq DNA聚合酶、dNTP、DNA MarkerDL2000均购自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

  5.1.3核酸检测

  (1)引物设计与合成。参照已经发表的绵羊2型疱疹病毒(OHV-2)基因序列及参考文献[3],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合成特异性检测引物:OHV-2-F:5,-AGT CTG GGT ATA TGA ATC CAG ATG GCT CTC-3’,OHV-2-R:5,-AAG ATA ACC ACC AGT TAT GCA TCT GAT AAA-3’。

  (2)样品处理。将病料拭子加入磷酸酸盐缓冲液中制成匀浆,反复3次冻融,13 000 r/min离心4 min,取上清液置于-85℃备用。

  (3)DNA提取。①在1.5 mL离心管中加入样品上清液200μL。②加入200μL Buffer V-L,反复缓慢振摇7次,混合均匀后在室温下静置5 min。③加入75μL Buffer V-N,反复缓慢振荡混匀,在4℃环境中,13 000 r/min离心4 min。④取上清液加入新2 mL离心管中,加300μL异丙醇,上下倒置7次,混匀。⑤将准备好的备用管放于2 ml离心管中,取④中的液本加入备用管中,6 500 r/min离心50 s。⑥弃掉滤液,将备用管放回2 mL离心管内,加500μL Buffer W1A,室温下静置55 s,13 000 r/min离心50 s。⑦弃掉滤液,将备用管放回到2 mL离心管中,加800μL Buffer W2,13 000 r/min离心50 s。⑧将备用管置回2 mL离心管中,13 000 r/min离心1.5 min。⑨将备用管放于洁净的1.5 mL离心管中,在备用管膜中央加55μL Buffer TE(nuclease-free),25℃静置1.5 min后,13 000 r/min离心55 s洗脱DNA。

  (4)目的片段的扩增。病料提取DNA后进行PCR扩增,反应体系(25μL)如下:10×buffer(含Mg2+)缓冲液2.5μL,dNTP(终浓度25 mmol/L)2.0μL,聚合酶0.5μL,上、下游引物(终浓度25 mmol/L)各0.75μL,模板1μL,最后用灭菌的去离子水补至25μL。反应程序为:94℃3 min,94℃45 s、51℃45 s、72℃2 min进行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 min。

  (5)样品的PCR检测。将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可以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图1),与预期大小一致,确诊患牛感染的是绵羊2型疱疹病毒。

image.png

  6讨论

  (1)该患病牛全血细胞计数如表1中显示,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值均增加,这与该牛饮食欲废绝,大量流涎,持续发热引起脱水,血液粘稠有关。表1中还显示除嗜中性粒细胞外,各类白细胞数及其比率均下降,这与该牛长时间厌食营养不良、应用抗炎药、抗生素药及其疱疹病毒感染抑制免疫细胞增殖有关。所以在临床诊疗实践中,当动物出现发热、感染的情况,在还未确诊是何种病原感染之前尽量不要应用抗炎药和抗生素药,或者采完血样或其它病原学检验病料后再应用抗炎药或抗生素类药,否则会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根据病牛与绵羊有密切接触的病史,呈散发,本文中的病例与邻居家的羊只有1个栅栏相隔,疾病发生过程中而同舍2头牛一直都无可见的临床表现,临床上表现流涎、口腔黏膜溃疡、鼻流浆液性黏液性鼻分泌物,鼻镜水泡,水泡破裂后形成痂皮,痂皮上有溃疡灶,齿龈潮红,上颚黏膜有溃疡。眼角膜混浊、体温升高呈稽留热型,以及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结合临床表现、流行特点与病史资料可初步怀疑为牛恶性卡他热病毒感染。

  (3)该病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补体结合试验、间接免疫荧光、琼脂扩散、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脑脊液(CSF)分析对临床上诊断牛恶性卡他热最有帮助,不管其它症状是否出现,恶性卡他热病牛的CSF始终异常。在进行鉴别诊断时,特征性CSF单核细胞增多和蛋白浓度升高对确认牛恶性卡他热很有帮助。病理组织学检查可在许多器官发现有淋巴细胞浸润的特征性的弥漫性脉管炎,这些器官包括胃肠道、泌尿道、肝脏、肾上腺、中枢神经系统、皮肤、眼睛。坏死性脉管炎可出现在淋巴组织,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目前确诊MCF的最好方法[4]。但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诊断该病具有速度快、特异性高优点。

  (4)该病需与传染性鼻气管炎及病毒性腹泻/粘膜病进行鉴别。传染性鼻气管炎传播速度较快,20~60日龄犊牛易感性最高,常呈地方性流行,发病率高,死亡率低,而牛恶性卡他热病常呈散发,发病率低而死亡率高,1~4岁成年牛易感;传染性鼻气管炎临床表现上鼻镜与鼻黏膜潮红,流黏液脓性鼻分泌物,但通常无鼻镜水泡和溃疡,传染性鼻气管炎虽然在严重病例可引起角膜水肿,但不出现眼内炎症。不引起严重眼色素层炎和眼炎。可与该病区别;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常呈地方性流行,以6~18月龄牛最易感,发病率不高,死亡率高。病毒性腹泻/黏膜病虽然也有眼鼻分泌物,鼻镜上也有糜烂,但无角膜混浊,无全身淋巴结肿大表现可与该病相区别。在出现黏膜病变的同时出现神经症状提示牛恶性卡他热的可能性,因为其它出现黏膜病变的疾病极少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5]。

  (5)该病虽然发病率不高,但是死亡率高,目前还没有药物和疫苗防控,加强生物安全是防控该病有效途径,平时不要与绵羊在同一草场放牧,尽量不要在羊群放牧过的草场放牧,更不能同群放牧或与绵羊混养在同一厩舍内。

  参考文献

  [1]高睿,徐伟,罗艳,等.4种致牛腹泻病毒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使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23,51(10):20-28.

  [2]孙雨,王睿男,李晓霞,等.我国27个省份牛恶性卡他热病毒抗体的血清学检测[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21,41(6):24-28.

  [3]Li H,Shen D T,O'Toole D,et al.Investigation of sheep-associated malignant catarrhal fever virus infection in ruminants by PCR and competitive inhibition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J].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1995,33(8):2 048-2 053.

  [4]申丹妮,金山,娜仁其木格,等.羊源牛恶性卡他热病理学观察及病原核酸检测[J].动物医学进展,2024,45(1):52-59.

  [5](美)威廉.C.雷布汉.奶牛疾病学[M].赵德明,沈建忠,主译.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29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