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改良代次的西门塔尔公牛育肥效果比较论文

2024-12-17 11:15:09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为比较不同改良代次的西门塔尔公牛育肥效果。选择30头西门塔尔公牛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杂交F1组、杂交F2组、杂交F3组,每组各有10头,试验周期为115 d。
摘要:为比较不同改良代次的西门塔尔公牛育肥效果。选择30头西门塔尔公牛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杂交F1组、杂交F2组、杂交F3组,每组各有10头,试验周期为115 d。杂交F3组料重比显著低于杂交F1组和F2组(P<0.05);杂交F3组平均日增重略高于杂交F1组和F2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杂交F3组耆甲高、胸围均显著小于杂交F1组和F2组(P<0.05);杂交F3组十字部高显著高于杂交F1组(P<0.05),但与杂交F2组差异不显著(P>0.05);杂交F3组体斜长显著大于杂交F2组(P<0.05),但与杂交F1组差异不显著(P>0.05)。杂交F3组日增重价值、日增重效益均显著高于杂交F1组和F2组(P<0.05)。杂交改良F3代次西门塔尔公牛具有更佳的育肥效果,这为今后西门塔尔公牛的遗传育种改良和改善生长性能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西门塔尔牛;育肥;杂交
0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民饮食结构的改变,人们对高产优质的牛肉需求越来越高,呈逐年增长趋势。因此,在畜牧养殖业中如何提高肉牛育肥效果,以满足当前人类消费需求,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肉牛养殖领域中,通常会利用杂交繁育技术对动物的遗传性状进行改良,一般会选择肉质优良的公牛与健康成熟的母牛进行杂交,充分利用动物杂交繁育的种系优势,以此来改善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提高养殖生产经济效益[1]。西门塔尔牛原产地位于瑞士西部地区的阿尔卑斯山附近,属于一种乳肉兼用的常用养殖品种,其育肥效果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世界各国都对引进的西门塔尔牛进行了本土化杂交选育和改良,培育出了适合当地人们需求的西门塔尔牛新品种,现已遍布于全球各地,是一种养殖数量最多的肉用牛之一[2-3]。本研究拟选择黑龙江地区某规模化大型肉牛养殖场的30头不同改良代次的西门塔尔公牛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不同改良代次的西门塔尔公牛育肥效果,为提高西门塔尔公牛的生长性能提供参考依据,也为西门塔尔牛的杂交繁育和育肥改良利用奠定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牛均选自于黑龙江地区某规模化大型肉牛养殖场,共30头,年龄均为8月龄,体重、体况及精神等一般资料相近。其中,杂交F1代西门塔尔公牛(澳系西门塔尔牛×德系西门塔尔牛,德系血统占50.0%)有10头,杂交F2代西门塔尔公牛(德系血统占75.0%)有10头,杂交F3代西门塔尔公牛(德系血统占87.5%)有10头,均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由同一饲养管理人员进行养殖。
1.2试验方法
1.2.1试验设计
将选择的试验对象30头肉牛,按照杂交改良代次分为杂交F1组、杂交F2组、杂交F3组,每组各有10头,所有试验牛均采用同一饲喂水平,由相同饲养管理人员给予相同的基础日粮进行饲喂,通风、光照、温度、湿度等条件相同,自由饮水,自由采食。预试期为10 d,正式试验周期为115 d。
1.2.2测定指标
(1)生长性能测定。分别在试验初和试验末,对3组西门塔尔公牛进行空腹称重,计算其平均日增重。每天称量和记录饲料的投喂量和剩余量,计算其平均日采食量。计算料重比=平均日采食量(kg)/平均日增重(kg)。
(2)体尺指标测量。参照李岩等[4]文章中的方法,在试验末,分别对各组西门塔尔公牛的耆甲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等体尺指标进行测量,比较其在各组之间的差异显著性。
(3)经济效益分析。依据消化饲料的量和饲料单价来计算各组每头牛的平均日饲料成本,依据牛的日增重和市场牛售卖单价的价格来计算各组平均每头牛日增重价值,平均每头牛日增重效益的计算公式:日增重效益=日增重价值-日饲料成本。
1.2.3数据统计处理与分析
使用Excel 2010对本试验中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处理,并使用SPSS 22.0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使用Students t test对2组数据资料进行差异显著性比较分析。所有的试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当P<0.05时,表述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改良代次对西门塔尔公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从表1可知,杂交F3组西门塔尔公牛的初重、末重均显著小于杂交F1组和杂交F2组(P<0.05),料重比也显著低于杂交F1组和杂交F2组(P<0.05);杂交F3组西门塔尔公牛的平均日增重略高于杂交F1组和杂交F2组,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
2.2不同改良代次对西门塔尔公牛体尺指标的影响
从表2可知,杂交F3组西门塔尔公牛的耆甲高、胸围均显著小于杂交F1组和杂交F2组(P<0.05);杂交F3组西门塔尔公牛的十字部高显著高于杂交F1组(P<0.05),但是与杂交F2组差异不显著(P>0.05);杂交F3组西门塔尔公牛的体斜长显著大于杂交F2组(P<0.05),但是与杂交F1组差异不显著(P>0.05);杂交F2组西门塔尔公牛的耆甲高、十字部高、胸围均显著大于杂交F1组(P<0.05),体斜长显著小于杂交F1组(P<0.05)。
2.3不同改良代次对西门塔尔公牛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
在整个试验周期内,按照平均日饲料成本28元、西门塔尔公牛售卖单价24元/kg进行养殖经济效益核算。从表3可知,杂交F3组西门塔尔公牛的日增重价值、日增重效益均显著高于杂交F1组和杂交F2组(P<0.05),且F3组西门塔尔公牛的日增重效益分别比杂交F1组和杂交F2组高1.68元和2.64元。
3讨论
3.1不同改良代次对西门塔尔公牛生长性能的影响分析
动物的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是衡量畜禽动物生长性能的关键指标。目前,关于肉牛生长性能指标优化的研究多集中于饲料营养搭配方面。王秉龙等[5]通过应用不同能蛋水平日粮饲喂安格斯公牛的研究结果表明,高能蛋水平日粮可以提高牛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促进肉牛的日增重提高。王燕等[6]通过利用青贮全株玉米饲喂牦牛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该饲喂模式能够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日增重显著提高。但是,关于杂交改良代次对西门塔尔公牛生长性能的影响较少见研究报道。本试验通过比较不同改良代次对西门塔尔公牛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F3组西门塔尔公牛的料重比显著低于杂交F1组和杂交F2组(P<0.05);杂交F3组西门塔尔公牛的平均日增重略高于杂交F1组和杂交F2组,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F3代杂交改良组的西门塔尔公牛日增重最高达到1.87 kg,分析原因可能是随着改良代次提高,杂交优势更加突出。
3.2不同改良代次对西门塔尔公牛体尺指标的影响分析
动物的躯体结构、体格状况和生长状况往往通过体尺相关数据来反映,在肉牛生产中,体尺数据中最常用的指标有耆甲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等,这些指标与体重间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相关性,能够间接地反映出牛的组织器官生理机能和生长发育水平。本试验研究基于此,选择了测量各试验组西门塔尔公牛的耆甲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4项指标,结果表明,杂交F3组西门塔尔公牛的耆甲高、胸围均显著小于杂交F1组和杂交F2组(P<0.05);杂交F3组西门塔尔公牛的十字部高显著高于杂交F1组(P<0.05),但是与杂交F2组差异不显著(P>0.05);杂交F3组西门塔尔公牛的体斜长显著大于杂交F2组(P<0.05),但是与杂交F1组差异不显著(P>0.05)。这一研究结果与金磊等[7]对安格斯牛×大别山牛杂交改良的育肥效果研究结果相一致,均对牛的各项体尺指标造成了显著的影响。
3.3不同改良代次对西门塔尔公牛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在养殖经济效益分析中,饲料成本和增重价值是衡量肉牛经济收益的2个重要指标,两者之间的差值决定着养殖是否能够盈利。本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杂交F3组西门塔尔公牛的日增重价值、日增重效益均显著高于杂交F1组和杂交F2组(P<0.05),且F3组西门塔尔公牛的日增重效益分别比杂交F1组和杂交F2组高1.68元和2.64元。这一结果表明,在不增加养殖饲料成本的前提下,通过杂交改良代次的提高能够显著提高养殖经济收益,值得在今后肉牛养殖生产中推广应用。
4小结
本研究结果表明,杂交改良F3代次西门塔尔公牛具有更佳的育肥效果,这为今后本地区内的西门塔尔公牛遗传育种改良和改善生长性能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朱转平.育肥牛养殖技术[J].四川畜牧兽医,2023,50(9):40.
[2]张国坪,李毓华,谢建亮,等.栓系饲养和散放饲养对中国西门塔尔公牛育肥效果分析[J].中国牛业科学,2021,47(2):25-28.
[3]张艳舫,段晓红,李英超,等.德系西门塔尔牛与河北西杂牛杂交F1、F2代公牛生长比较的研究[J].今日畜牧兽医,2020,36(10):15-16.
[4]李岩,牛小莹,朱旭鑫,等.不同父系和性别对育肥尕力巴牛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草业科学,2024,41(6):1 407-1 417.
[5]王秉龙,沙晓弟,李毓华,等.不同能蛋水平日粮对安格斯公牛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饲料工业,2021,42(17):53-59.
[6]王燕,许译心,张悦,等.饲喂青贮全株玉米对育肥牛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养殖与饲料,2024,23(4):36-39.
[7]金磊,金海,赵拴平,等.安格斯牛杂交改良大别山牛的效果分析[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23,43(4):78-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