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分银行制度和智慧职教平台的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2024-12-12 15:06:59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研究在校企合作基础上,以智慧职教和职教云作为学习平台,以学分银行的学习方式作为指导思想,对畜牧兽医企业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进行拆分和归纳,进而整理成可用以兑换学分的认证基础单元,按照学习者的工作或学习需求进行组合,构建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学分银行制度的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此模式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岗位需求或知识需求进行灵活学习,将学习成果进行存储,进而进行学分累计和兑换。
摘要:研究在校企合作基础上,以智慧职教和职教云作为学习平台,以学分银行的学习方式作为指导思想,对畜牧兽医企业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进行拆分和归纳,进而整理成可用以兑换学分的认证基础单元,按照学习者的工作或学习需求进行组合,构建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学分银行制度的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此模式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岗位需求或知识需求进行灵活学习,将学习成果进行存储,进而进行学分累计和兑换。
关键词:学分银行;畜牧兽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0引言
畜牧养殖行业已从传统的散户养殖转为规模化、集约化、数字化的现代养殖方式,人才队伍是产业发展的必要资源。目前基层从业人员普遍学历低、知识技能相对落后,尤其是一些老员工,旧技能无处用,新技能不会用,因而面临着待遇低、晋升难、甚至转行的困境,造成人才利用率低和流失的局面。提升从业人员学历、提供发展机会和完善激励机制有助于人才队伍的稳定,这就需要一种面向在岗人员的自主学习机制。
1学分银行与建设背景
1.1学分银行
学分银行是模仿银行的功能和特点的自主学习模式,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地点,自己安排学习时间的一种管理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中可以使学习者将间断的学习成果进行累积,突破传统学校课堂集中式的教学模式,不按常规的课堂教学方式学习课程。学习者平时零星碎片化的学习可以获得相应学分,当累积的学分达到一定标准后,就可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和非学历证书。
1.2学分银行建设背景
2010年,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之间的互认和衔接”之后,“学分银行”式的学习模式被不断探索,相继又出台一些关于学分银行和学分认定和转换方面的政策。2016年,教育部又颁发《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该意见中指出要从国家层面上建立国家学分银行,并且构建分级认证的服务网络体系,建立和完善学分认定、积累及转换的一整套系统。2012年7月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启动运行,2020年11月北京市也正式启动了学分银行。
1.3学分银行建设意义
“学分银行”学习制度为弹性学制,一般学制为3~6年,学习者可自由支配学习时间,学分银行学习制度在职业教育中比较适用,这样学习者可以在从事自己岗位工作的同时进行课程学习。学习者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自主学习一门课程并通过课程考核,或者获得相关证书兑换成学分,就可将获得的学分存入在教育系统申请的“银行账户”,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无论通过何种学习方式或者途径只要修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额定学分就可以获得本专业相应的学历,拿到本专业的毕业证。“学分银行”学习制度依赖于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出于所在岗位的知识需求和技能需求而进行主动的学习中。
1.4学分银行教育系统的组成
学分银行教育系统的组成是多方的,由政府、教培机构、用人单位、学习者与学分银行共同配合才能有效的运行。其中,政府需要提供政策性、制度性的根本保障;教培机构提供教学资源、学习平台、教学、技能培训和相应的证书及证明材料;用人单位决定岗位知识需求和技能需求;学习者在相应政策和制度下依据岗位需求并利用各种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学分银行对学习者的学习成果进行认定、兑换、积累和记录。在该系统中学分银行是核心环节,是联系政府、教培机构、用人单位与学习者的关键环节。学分银行扮演承上启下的枢纽角色,使组成学分银行教育系统的各方协调运作,保证学分银行教育系统有秩序的运行。
2智慧职教平台
2.1智慧职教平台及教学资源
智慧职教平台即“智慧职教”网站,是国家职业教育数字教学资源共享和在线教学服务平台。智慧职教平台创新了资源应用模式、免费开放共享了平台上的全部教学资源。该平台可按教师、学生、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4类用户身份注册,针对4类用户开放服务,有助于终身教学习并能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此外,智慧职教平台有专属的在线教学云平台,即“职教云”平台。教师用户可在职教云平台建立自己的教学班级,调用智慧职教平台的教学资源和自己PC端的教学资源为自己负责的学习者搭建个性化的专属在线课程,并可在此平台发布作业、批改作业及发布考试和阅卷。学习者则可在职教云平台进行学习、完成作业和考试。
智慧职教平台免费开放公共基础、农林牧渔、财经商贸等20个学科大类的常规教学资源。每个学科大类包括国家级教学资源库、省级教学资源库和校级教学资源库,部分学科大类还设有企业教学资源库,每个资源库又包含许多该学科大类下的专业教学资源库。
2.2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资源库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互联网+”战略和教育现代化的部署,广泛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积极应对“双高计划”建设项目对资源库建设的高标准和高要求,按照教育部的最新要求,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重新组建团队,联合全国12家高职院校,于2019年7月申请国家教学资源库升级改进支持项目,在精准分析现代畜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供给之间的交集地带基础上,针对畜禽集约化养殖、动物疫病防控、动物疾病诊断、畜禽繁殖育种、宠物养护与美容等现代畜牧兽医产业链的关键岗位群,构建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可以很好的服务于畜牧兽医专业、动物疫病防治与检测专业、宠物养护与驯导、宠物诊疗技术专业等多个专业,针对的用户有学生、教师、养殖企业员工以及宠物医院工作者。平台上传了集职业性、实用性与先进性于一体的专业核心课程27门、岗位培训课程16门,优质学习资源22 000余条。为培养职业道德良好、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现代畜牧业高技能人才搭建了网络自主学习平台。
3基于学分银行的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思路
3.1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与宁夏农垦肉牛食品有限公司、宁夏九三零生态农牧有限公司、宁夏晓鸣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宁夏盐池滩羊产业集团等企业均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培养模式为2+1学制,即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主要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第三学年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企业进行岗位实习,在这期间学校会为每名实习生安排校内指导教师,企业为学生安排企业师傅对学生的岗位实习进行共同指导。采用这种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能够让学生把所学专业知识融入到岗位工作中,进而达到理论结合实际的目的,让理论知识在工作实践中得以强化,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3.2确定岗位群和学分认证基础单元
为了构建畜牧兽医专业学分银行,根据学分银行的建设思想,通过对畜牧兽医相关企业的调研,梳理出不同企业的主要岗位群,归纳这些工作岗位从业人员所需掌握的知识技能,将知识技能点细化为能够认证的学分认证基础单元,每门课程内容细化为诸多认证基础单元,每个认证基础单元对应一定学分,学习者通过一个学分认证基础单元的学习、测试或考核即可一定的学分,不同的认证基础单元之间也可以按实际需求进行相互组合,重新构成个性化的课程,积累的学分达到该课程的学分就可通过该门课程考核。
3.3人才培养模式岗位化、模块化
“岗位化”指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需面向不同的养殖畜种和岗位,按照养殖畜种可以分为奶牛养殖企业、肉牛养殖企业、禽养殖企业、猪养殖企业及宠物养护和特种经济动物等,按照岗位可以分为饲料加工岗位、饲养岗位、繁殖岗位、兽医岗位、犊牛护理岗位、挤奶岗位、孵化岗位、育雏岗位、设备维护岗位等岗位方向。
“模块化”是指将课程知识按照岗位工作特点进行碎片化,为了满足畜牧兽医企业的特点,根据行业特点按照模块进行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中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总体上分为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核心课程模块3大部分。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主要为解剖学知识技能、微生物学知识技能、饲料营养知识技能;药理学知识技能;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主要为诊疗治疗知识技能、繁殖学知识技能和牧场管理知识技能。
4基于学分银行的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4.1组织调研和校企交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校方与企业方共同交流,明确不同畜种养殖企业岗位群,归纳岗位工作内容,确定该岗位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调查在企业工作需要取得的职业相应资格证书。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自2019年至2021年每年都招收一个高职扩招班。与宁夏九三零生态农牧有限公司合作培养2019级畜牧兽医专业扩招班,与宁夏晓鸣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培养2021级畜牧兽医专业晓鸣班;2021年还招收了畜牧兽医专业村两委专项扩招班。
4.2校企双方制定专业课程体系
校企双方共同协商,企业提出人才需求情况,由校方根据企业需求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设置相应的课程或知识点。进而校方就可依据学分银行的思想将课程和理论知识细分为若干认定基础单元,组建专业课程体系。如从事牛羊养殖的兽医岗位需要掌握动物普通病、动物外产科病,而禽养殖过程中就不存在普通病和动物外产科病,牛羊养殖的饲养岗位需要掌握青贮饲料制作技术,而禽养殖过程中就不存在青贮饲料的制作。但是动物解剖学、生理学、剖检技术和采血等基础知识技能是牛羊养殖和禽养殖企业都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4.3建立个人学习账户,实施学分积累和兑换
依据学分银行,给学习者注册职教云账户,建立学习档案,学习者可以在系统里自选课程并进行学习,学习结束还可以参加课程考核。灵活学习自己岗位需要的课程或者感兴趣的课程,储存自己的获得的学分,实现学分兑换。各类学习者都可高效快速完成学业,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之上,学习者获取学分的途径更多。学习者参加各级各类与专业相关的技能比赛、获得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都可以申请认定并兑换相应的学分;学习者也可通过其他途径的线上或线下学习,凭学习考核证明兑换相应课程或知识点的学分。
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9级畜牧兽医专业扩招班绝大多数学员是宁夏九三零生态农牧有限公司的在职员工,少部分学生来自其他企业,学员白天需要正常上班,利用晚上或周末时间可登录职教云系统自行学习和课程考核,实现了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自由。该班来自宁夏九三零公司学员侧重于学习禽养殖方面的课程,而来自其他企业的学员各有所需,通过职教云平台搭建的课程能灵活的满足不同学员的不同需求。
5展望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分银行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智慧职教为学习平台,构建的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上大大得到提升,助力宁夏“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发展,有效的将政、行、企、校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此模式中学习者可在智慧职教平台学习并获得学分,也可考取专业相关证书兑换学分,学习者获取学分的途径更便捷,资源更丰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缩短了学习周期,为更好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免费的学习资源为学员提供了便利条件,永久服务的账户和灵活的学习方式调动了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助于实现终身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详解十三五:制定国家资历框架建立认证平台[EB/OL].[2020-06-26].
[2]吴晓蓉.共生理论观照下的教育范式[J].教育研究,2011,32(1):50-54.
[3]齐亚丽.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的现状、困境及对策建议[J].教育与职业,2019(6):78-83.
[4]郭峰.基于校企合作框架的学分银行项目实证分析[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4(3):54-58.
[5]李桂林,徐超然.高职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出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4):237-2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