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贵州黑山羊羔羊早期断奶技术和意义论文

贵州黑山羊羔羊早期断奶技术和意义论文

8

2024-12-12 14:40:58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贵州黑山羊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但产业发展相对滞缓,其羊肉满足不了市场增长需求。羔羊早期断奶能缩短母羊繁殖周期,增加年繁育次数,为羔羊早期育肥奠定良好的生理基础,提高出栏率以及商品率,提升养殖效益。羔羊早期断奶,母羊与羔羊尽早隔离,有利于母羊体况恢复与激素水平调节、缩短空怀期及增加年育次数,可有效解决目前贵州黑山羊随母哺乳的养殖方式,造成的母羊繁殖利用率低、产羔少问题。该文简述贵州黑山羊的市场前景、养殖现状,羔羊早期断奶时间选择、方式、开食训练、疫病防控等技术要点,实施羔羊早期断奶的意义,为贵州黑山羊高质量

  摘要:贵州黑山羊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但产业发展相对滞缓,其羊肉满足不了市场增长需求。羔羊早期断奶能缩短母羊繁殖周期,增加年繁育次数,为羔羊早期育肥奠定良好的生理基础,提高出栏率以及商品率,提升养殖效益。羔羊早期断奶,母羊与羔羊尽早隔离,有利于母羊体况恢复与激素水平调节、缩短空怀期及增加年育次数,可有效解决目前贵州黑山羊随母哺乳的养殖方式,造成的母羊繁殖利用率低、产羔少问题。该文简述贵州黑山羊的市场前景、养殖现状,羔羊早期断奶时间选择、方式、开食训练、疫病防控等技术要点,实施羔羊早期断奶的意义,为贵州黑山羊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羔羊;早期断乳;技术

  0引言

  黑山羊肌纤维细、硬度小、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膻味极小、老幼皆宜。贵州的黑山羊是优良的品种,其中“水城黑山羊”“兴义黑山羊”“金沙黑山”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贵州黑山羊是贵州省优良地方品种,具有肉质鲜嫩、膻味小等特点,随着贵州旅游业快速发展,其羊肉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但由于以牧户小规模散养和随母哺乳为主的饲养方式,断奶期长、生长缓慢,加上体型偏小、个体差异较大完全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的增长。羔羊早期断奶技术是实现高效养殖的重要技术措施,养殖场通过实施羔羊早期断奶技术,可以缩短羔羊生产周期,降低培育成本,减少母羊空怀时间,提高繁殖效率,补充羔羊生长发育所需全面营养,提高羔羊成活率,促进羔羊消化器官的发育,提高后期饲料利用率,最终给牧民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贵州黑山羊产业发展相对滞缓,需加大羔羊早期断奶技术推广力度,提高养殖效益。

  1贵州黑山羊市场前景

  贵州黑山羊主要生长在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地方,区域垂直气候变化尤为明显,水资源丰富;主要采食野豌豆、鹅观草、草木樨等百草,造就黑山羊肉质香嫩,味道鲜美,膻味极小,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矿物质和人体必须氨基酸含量丰富等特点,具有补虚强体、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效,广受消费者的喜爱。

  2贵州黑山羊养殖现状

  2.1牧区面积逐渐减小,饲草供应不足

  近年,国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不断加强,推动森林、草地恢复及保护工程,改善生态环境,贵州大力植树造林,实施封山育林、石漠化治理等项目,使得养羊户的放牧面积不断缩减。牧户可循环养殖意识淡薄,追求利益最大化,对草场没有长远规划,导致种养平衡矛盾逐年加大,当草场载畜量严重超标时,喀斯特地貌土地会石漠化,使得草场遭受严重破坏,甚至面积缩减。牧户受教育程度低,缺乏专业知识,多采用半舍饲、全散养模式,依赖天然草场程度高,对青贮饲料以及氨化饲料使用率较低,当秋冬季节天然牧草秸竭或恶劣天气无法放牧时,就会导致饲料短缺,羊所需营养不能按时摄取,影响黑山羊生长发育。虽然部分地区规模养殖户正在推广“种草养畜”经营模式,但由于土地面积少,种植成本高,总体上草匹配量不足。

image.png

  2.2养殖方式传统落后,市场竞争力不强

  目前,贵州黑山羊仍以农牧区半舍饲、全散牧模式的散养户为主,受限于资金、劳力、饲草原料等因素,饲养规模不大,多数采取羔羊、成年羊、母羊、公羊同一舍的大圈混养,缺少科学化、专业化、集约化的管理体系,特别是随母哺乳的养殖方式,造成母羊繁殖利用率低、产羔少,经济效益差。由于多数牧户受教育程度低以及缺乏科学指导,多采用放牧羊群的常规管理饲养,未按羊的生理阶段及营养需求进行精准饲喂,一般白天将羊群赶到牧区,羊自由采食牧草,夜间补饲玉米、储备饲草等,使得羊摄入的营养不均衡,严重影响羊群的整体育肥,特别是羔羊,在生产发育期,缺少营养,使得一产多羔和弱羔的死亡率增加,导致羊的年出栏率低,出栏体重也不高。由于贵州的喀斯特地貌,土地分散且不平整,使得当地农作物副产品转化率和利用率不高,没能更好地促进于黑山羊养殖业发展,最终导致山羊的出栏率以及商品率不高,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2.3科技服务利用不够,养殖效益不高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少,县市科技人员的编制严重地不足,牧户多处于偏远的山区,增加了技术服务成本,致使黑山羊养殖科技服务能力弱。牧户多为留守老人受教育程度低,对新技术的吸收和消化有限,不注重品种改良和选育,基本都是同一羊群自然繁育,最终导致近亲繁育现象,使黑山羊品种退化严重,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大幅降低。因饲养管理粗放,多胎或母羊产奶量不足,母乳不能满足羔羊快速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从而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贵州省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能够投入黑山羊养殖科技创新开发力量有限,加之牧户经济能力弱,没有能力承担采用新技术的风险,至今且尚未培育出高产、优质、高效的肉羊专用品种。

  3贵州黑山羊实施羔羊早期断奶意义

  3.1促进羔羊消化系统的发育,有效缓解饲草供应不足难题

  在羔羊随母哺乳到3个月左右,从母乳中获得身体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很少,一般在5%~10%,其他的营养物质必须通过采食外界的饲料获得。如果及时给羔羊断奶,训练羔羊的食开食料,促进瘤胃系统的生长发育,会严重影响后期羔羊育肥。一般羔羊在5月龄左右时,是体重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在此之前尽早的实施羔羊早期断奶技术能促进羔羊瘤胃发育,不断完善机体内各个消化系统,提高羔羊采食饲草饲料的能力,保障机体从饲料中获取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充分发挥羔羊的生产优势和生产潜力,为羔羊早期育肥奠定良好的生理基础,有利于提高羔羊在后期培育中的采食量和粗饲料的利用率,能进一步提高羔羊粗饲料的利用效率和采食量,极大解决饲草供应不足的问题。

  3.2缩短繁殖周期,提升母羊生产力

  通过实施羔羊早期断奶技术,使母羊不在哺乳羔羊,羔羊通过食用代乳品和更早开食,可以减少母羊体内物质消耗,身体内各项激素水平能快速恢复平稳,有利于母羊早发情、早配种,为下一轮配种做好准备,从而大大提高了母羊的利用率。良种母羊效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一年一产的黑山羊品种可以提高到两年三产,两年三产的黑山羊品种可以提高到一年两产,极大增强养殖效益,为贵州黑山羊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3.3推动集约化养殖,提高养殖效益

  羔羊早期断奶技术可调节母羊繁殖周期,使得母羊产羔时间相对集中,可以按照羔羊出生的时间分批分舍进行集中饲养管理,能够对同一批的羔羊同进行开食训练和后期育肥,这样出栏的肉羊体质相差不大,挑选的母羊发情和配种时间相对集中,进一步规范羔羊养殖,促进羔羊同进同出效率,有助于推动传统的小规模散养模式,转向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高效集约养殖模式,减少人力浪费,并有利于进行防疫和疾病控制。

image.png

  3.4提高羔羊成活率,加快羊群周转

  羔羊断奶后饲喂代乳品,其添加了免疫球蛋白、矿物质和微生态制剂等,丰富了羔羊对营养物质的吸食,提高羔羊的免疫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羔羊成活率,极大减少了实际生产中的损失,降低养殖成本。一般羔羊生长5个月即可出栏,采用早期断奶技术,促使羔羊尽早进入育肥期,进行强度育肥,缩短育肥周期,加快了畜群的周转。放牧的羊群生产1只需要2~3年,甚至4~5年,养殖效益较低,比起放牧羊群的常规管理饲养,实施早期断奶后,可以让育肥生产周期缩短1~2年,提升生产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4贵州黑山羊羔羊早期断奶技术

  4.1早期断奶时间的选择

  目前,羔羊断奶多采用传统方式,主要是母乳喂养到自然断奶,断奶时间一般在母乳喂养3~4个月,此时羔羊能吸食母乳,同时可以少量食用固体饲料,满足自身营养需求,但传统断奶方式哺乳期长,母羊体力无法得到快速恢复,延长了配种周期,降低了繁殖利用率,不适应现代化养羊产业的发展。羔羊早期断奶技术要保证完全吃到初乳的基础上再实施,母羊分娩后7 d内分泌的初乳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酶、无机盐等高营养物质,能促进胎便排出,还能控制细菌的繁殖,增强羔羊体抗力,越早吃到初乳越健壮[9]。目前较为认可的方式是日龄断奶法,羔羊出生后使其吃足初乳,吃奶的同时饲喂代乳料/开食料6~8周,待其胃肠道微生物菌落数与成年羊水平接近时断奶,直接饲喂饲草。每只羔羊断奶时间不是完全统一的,它受到羔身体质量、养殖管理技术、饲养环境、气候变化等影响,要在养殖过程中认真观察羔羊的身体状况。羔羊早期断奶最晚不能超过8周[8]。

  4.2断奶方式

  羔羊实施早期断奶方式主要有2种,第1种是逐渐断奶,就是在羔羊计划断奶日期的前几天,把母羊和羔羊分舍饲养,但每天分次数将母羊赶到羔羊舍,让其哺育母乳,随着时间增长,逐渐减少羔羊哺育母乳的次数,直到断母乳转入哺育代乳品,在羔羊出生后40~50 d可停止哺育代乳品,转入育肥阶段后直接饲喂固体饲料,在逐渐断奶过程中可训练羔羊慢慢食用优质的饲草料,促进消化系统发育,为育肥奠定基础。第2种是一次性断奶,就是一次性将母羊和羔羊分舍饲养,让双方不再接触。在羔羊出生7 d左右将其与母羊分开进行断母乳,转由人工饲喂代乳品来代替母乳,在饲喂代乳品20 d左右可逐渐补充饲优质饲草料,如苜蓿干草等。在羔羊出生后40~50 d可停止哺育代乳品,直接饲喂固体饲料转入育肥阶段。现在多数规模养羊场为方便饲养管理和减少开支,一般采用一次性断奶。早期断奶会对羔羊形成一个较大刺激,操作不当会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因此在断奶后尽量饲喂原来的饲料,保持在原来的圈舍饲养,注意观察羔羊的生理状况,减少断奶后的不良刺激对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

  4.3开食训练

  一般在羔羊出生后7~10 d可以进行诱食,刚开始先诱导饮用液体代乳粉,就是人工使用奶瓶进行辅助哺乳,让其逐渐适应哺育代乳品直至断掉母乳。注意在喂饮过程中要保持奶瓶仰角控制在30°以内,调配的代乳料温度最好保持在37℃左右,将奶瓶安装在固定位置训练羔羊自己去吮吸,如果有个别羔羊不会自行吮吸或吮吸量少的可以进行强制授乳,但注意不能强行硬灌,避免发生呛乳。在出生后20日龄左右可训练补饲,由哺育代乳品逐渐过渡到饲喂固体开食料,一般在羊舍内的围栏某一个固定地点放置饲槽和水槽,使羔羊能够任意采食。开食料和早期开食料要具有较好的适口性、营养好、经济实惠等,既减少对羔羊的刺激又减少农户养殖成本。每次的补饲量控制羔羊在20~30 min内能够吃完比较好,刚开始每只羔羊每天需要补饲量在400 g左右,断奶的时候要保证每只羔羊可以平均采食约10 kg的饲料,随着羔羊成长哺乳量和补饲量会逐渐加大,羔羊哺乳的次数和每天的饲补量也应逐渐减少,最终过渡到完全断奶,转入可饲喂固体饲料。

  4.4断奶后的饲养管理

  羔羊在断奶之后尽量采取单独组群的饲养生产方式,可以根据羔羊的品种差异、出生时间段、体重大小等要素进行分类组群、分舍饲养,这样方便统一饲养管理。断奶后的羔羊将转入育肥期,所以要做好注射疫苗驱虫、打耳标等各项育肥前工作。羔羊断奶后在早期放牧养殖中,最好能够选择地势比较平坦、饲草生长状态良好的草场,每天早上出牧、晚上归牧的养殖方式,减少对放牧羊群的驱赶,让其自由采食,使羔羊可以适当的休息,在夜间给羔羊适量的补饲优质草料,随着羔羊的生长,就可以根据牧草的实际生长情况和羊群的放牧采食情况,逐步减少饲料的补充量。在羔羊转入育肥期后便可按照正常的饲养方式进行管理。

  4.5羊群疫病防控

  养殖场圈舍外及时进行大扫除,清除粪便、杂草、污水等,并定期进行消毒和驱虫。圈舍内做到每天进行清扫和冲洗,每周消毒1次,要认真对地面、舍壁、机械设施、饲养用具等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消毒药主要有二氯异氰脲酸钠、聚维酮碘;戊二醛癸甲溴铵、生石灰、复合酚、氢氧化钠、84消毒液、次氯酸钠等消毒剂作轮换使用,1种消毒药使用不超过2周。驱虫药主要有丙硫咪唑、吡喹酮、伊维菌素等保持舍内通风良好,羊圈清洁干燥。饲草料保持干净、无杂质,禁止从疫区调运饲草料。羊场大门入口设车辆消毒池或消毒垫和人员消毒通道,进场车辆通过消毒池进场,人员通过喷雾消毒和消毒垫入场。定期给养殖场管理人员进行疫病防控培训,提高防范意识,结合地区疫病情况和养殖场疫病流行特点,制定针对性的疫苗免疫方案,并按时给羊群免疫接种,提高疫病风险防控能力。

  5小结

  通过饲喂代乳粉、早期补饲等手段还能显著提高羔羊体重、免疫指标与脏器发育指数,为羔羊早期育肥奠定良好的生理基础,可有效解决贵州黑山羊因饲养方式粗放等造成的出栏率以及商品率问题。对羔羊早期补饲植物性饲料,更快适应高强度的育肥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可有效解决牧区缩小、饲草不足等问题。早期断奶有助于组织生产,减少人力浪费,可推动传统的小规模散养模式转向集约化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效益,同时方便农牧科技服务,吸引现代科技投入到黑山羊的品种保护以及商品开发利用。相关研究表明,羔羊早期断奶可应用于贵州黑山羊是可行的,对推动贵州黑山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应积极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彭华.高寒山区贵州黑山羊繁育体系组建及养殖关键技术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08.

  [2]代婷,柴爽,高玉,等.贵州黑山羊的生态分布及品种特点[J].当代畜牧,2023,12(3):12-14.

  [3]江兴美,彭华,宋德荣,等.贵州黑山羊体尺体重与产肉性能相关关系研究[J].当代畜牧,2016(21):37-38.

  [4]周大荣,彭华,宋德荣.基于生态畜牧业产业化扶贫项目的贵州高寒型黑山羊发展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2):73-74.

  [5]潘端阳,申红艳,卢艾玲.种草养羊畜牧生态化养殖综合配套技术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35(11):86-87.

  [6]郭江鹏,王宏博,李发弟,等.早期断奶羔羊饲粮的可消化性及对消化道发育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2008(8):1 069-1 074.

  [7]王燕燕,徐建峰,高博,等.羔羊早期断奶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9,39(3):55-57.

  [8]李洪艳.羔羊早期断奶的优势和技术要点[J].草食动物,2020(6):118.

  [9]孟克巴依尔,朱莉仙,其其格,等.绒山羊羔羊早期断奶和传统饲养方法的比较[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2(12):31-33.

  [10]姚亚南.羔羊的早期断奶及饲养管理技术[J].河南畜牧兽医(市场版),2018,39(5):44-45.

  [11]宋丽琴,杨思维,周大荣.贵州黑山羊羔羊早期断奶育肥试验[J].贵州畜牧兽医,2011,35(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