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时间、温度变化和降雨因素对笼养黑叶猴行为的影响论文

2024-12-12 14:23:46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为了解光照时间、温度变化及降雨因素对笼养黑叶猴(1雄、2雌)行为的影响。采用瞬时扫描(5 min)法对其行为进行记录。结果显示,光照时间与雄性黑叶猴的休息行为呈显著负相关(P<0.05),温度变化与休息行为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降雨因素与休息行为呈显著正相关(P<0.05)。光照时间与雌性黑叶猴的休息行为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温度变化与休息行为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降雨因素与休息行为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表明光照时间、温度变化及降雨因素与笼养黑叶猴的行为密切相关。
摘要:为了解光照时间、温度变化及降雨因素对笼养黑叶猴(1雄、2雌)行为的影响。采用瞬时扫描(5 min)法对其行为进行记录。结果显示,光照时间与雄性黑叶猴的休息行为呈显著负相关(P<0.05),温度变化与休息行为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降雨因素与休息行为呈显著正相关(P<0.05)。光照时间与雌性黑叶猴的休息行为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温度变化与休息行为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降雨因素与休息行为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表明光照时间、温度变化及降雨因素与笼养黑叶猴的行为密切相关。
关键词:光照时间;温度变化;降雨因素;黑叶猴;行为
0引言
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属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19世纪90年代,黑叶猴分布于广西,贵州,重庆等地的41个隔离分布点。近年,由于人类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森林面积不断缩小,造成黑叶猴栖息地的斑块化问题越发严重。截止2010年,我国黑叶猴野生种群数量只有203~208群(1 660~1 700只),分布于22个点。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濒危物种名录,也被我国列为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此,对黑叶猴的保护生物学研究已迫在眉睫。
行为学是动物保护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动物的繁殖、保护及管理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已知影响动物行为的气候环境因素包括温度、降雨和光周期等。Zhou Q等对我国扶绥自然保护区野生黑叶猴的研究结果显示,日活动范围模式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旱季的活动范围比雨季长,并认为可能与食物供应或饮食的季节性变化有关。Li Y等的研究结果显示,扶绥石灰岩栖息地黑叶猴的日光浴和蜷缩行为出现于较冷时期,天气越冷该行为越常见,说明这些行为具有温度调节特性。Luo Y等对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黑叶猴的研究结果显示,成年个体的活动规律在不同季节存在一定差异,并认为以上差异与黑叶猴对栖息地环境变化的适应有关。而栖息地环境变化中,季节性的光照时间、温度变化和降雨属于重要影响因素。
田明亮等对笼养黑叶猴的研究发现,日行为节律变化会受到环境、温湿度、气候、饲喂时间、食物种类等因素影响。本团队前期研究发现,季节性因素对笼养个体的活动时间分配具有较大影响。并且,笼养黑叶猴行为时间分配受光照强弱、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但以上研究未能实现全天24 h行为的持续监测,行为与光照时间、温度变化和降雨因素的关系未被深入探索。因此,本研究对贵州省都匀市西山公园笼养黑叶猴(1雄2雌)进行全天24 h持续监测,分析光照时间、温度变化和降雨因素对行为的影响,为该物种的人工饲养以及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1笼舍情况及研究方法
1.1笼舍情况
笼舍为展出笼舍,分为内外室。地板为混凝土浇筑。外笼长20 m,宽10 m,高5 m,中间用铁栅栏分为左右两室,中间留门。左室设假树及休息平台(栖息支架),右室设假山。每天上午9:00打扫卫生并投食,下午16:00再次投喂1次。据黑叶猴的饮食习惯投喂,玉米馒头、小叶女贞、大叶女贞、构树、苹果、香蕉、桃子等。
1.2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都匀市西山公园3只成年黑叶猴(1雄2雌)为研究对象,从外形上对3只个体进行识别,具体外形特征见表1。
1.3研究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5月,在笼舍内部及外侧安装摄像头,实现24 h监控。每月随机抽取4 d,通过存贮的监控视频进行行为观察,并基于瞬时扫描法(5 min)进行行为记录,观察时间段为0:00—24:00。行为定义参考木仁等研究报道,光照时间:行为观察日的日出至日落。温度变化:行为观察日24 h内,都匀市平均气温。降雨:行为观察日24 h内,都匀市降雨总量。
1.4数据分析
基于SPSS 25.0软件完成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利用Canoco5软件完成冗余(RDA)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光照时间、温度变化和降雨因素与雄性黑叶猴行为的相关性
由表2可知,光照时间与温度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光照时间与雄性黑叶猴的休息行为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梳理行为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乞食行为呈显著正相关(P<0.05)。温度变化与休息行为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移动和梳理行为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降雨因素与休息行为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梳理行为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雄性黑叶猴各类行为中,休息与移动、梳理行为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移动与摄食行为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2.2光照时间、温度变化、降雨因素与雌性黑叶猴行为的相关性
由表3可知,光照时间与雌性黑叶猴的休息行为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但与梳理和乞食行为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温度变化与休息行为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但与摄食和梳理行为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P<0.01)。降雨因素与休息行为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雌性黑叶猴各类行为中,休息与移动、摄食、梳理和乞食行为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移动与玩耍行为呈显著正相关(P<0.05)。摄食与梳理行为呈显著正相关(P<0.05),梳理与乞食行为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2.3 RDA分析
光照时间、温度变化和降雨因素与雄性黑叶猴各类行为间的RDA分析(图1a)表明,第一、第二轴的解释率分别为21.40%和2.43%,温度变化和光照时间极显著(P<0.01)影响雄性黑叶猴行为,贡献率分别为61.8%和24.2%。光照时间与雄性黑叶猴乞食、梳理、移动、玩耍行为呈正相关,与休息行为呈负相关;温度变化与雄性黑叶猴梳理、移动、乞食、玩耍行为呈正相关,与休息行为呈负相关;降雨因素与雄性黑叶猴梳理、移动、玩耍、乞食行为呈负相关,与休息行为呈正相关。
光照时间、温度变化和降雨因素与雌性黑叶猴各类行为间的RDA分析(图1b)表明,第一、第二轴的解释率分别为23.79%和4.79%,温度变化极显著(P<0.01),降雨因素显著(P<0.05)影响雌性黑叶猴行为,其贡献率分别为75.9%和14.4%。光照时间与雌性黑叶猴梳理、移动、乞食、摄食、玩耍呈正相关,与休息行为呈负相关;温度变化与雌性黑叶猴梳理、移动、乞食、摄食、玩耍呈正相关,与休息行为呈负相关;降雨因素与雌性黑叶猴的休息、摄食行为呈正相关,与玩耍、乞食、移动行为呈负相关。
3讨论
本研究全天24 h持续监测(1年)记录黑叶猴行为,并将光照时间、温度变化和降雨因素与各类行为进行相关性分析。光照时间与雄性黑叶猴的休息行为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乞食和梳理行为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光照时间与雌性黑叶猴的休息行为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但与梳理和乞食行为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表明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对光照时间变化的行为反应基本一致。但黄中豪等研究发现,休息时间在野生黑叶猴的活动时间中所占比最大,且表现为夏季偏高,冬季偏低的现象,且4月与6—10月,12月有显著差异。觅食时间在日活动中占第2位,且呈现冬季偏高、夏季偏低的特点。这与本研究结果具有较大差异,并认为这一差异可能与局限的笼养条件有关。
温度变化与动物行为密切相关。Zhou J等研究发现,野生藏猕猴用于觅食行为的时间与平均环境温度呈负相关,与平均最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用于移动行为的时间与平均最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Fan P F等研究发现,野生黑冠长臂猿在温度较低时,减少移动时间,增加休息时间。本研究发现,温度变化与笼养黑叶猴(雌雄个体)的休息行为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雄性个体的移动行为呈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笼养黑叶猴在夏季温度升高时休息行为减少,移动(雄性)行为增多。这一现象与黑冠长臂猿类似。Hanya G等[16]研究发现,当温度较低时,野生日本猕猴减少旅行和进食时间,并认为这与体温调节下的能量节省有关。但本研究发现,温度较低季节,雄性和雌性个体的休息行为增多,并且雌性个体的摄食行为增多。以上现象可能与低温条件下笼养黑叶猴的能量调节有关。
降雨因素对黑叶猴的行为具有明显影响。周歧海等[17]研究发现,野生个体在旱季用于觅食的时间明显多于雨季,而休息时间相应减少。韩家亮等研究发现,笼养黑叶猴在晴天用于休息的时间比例显著高于阴天,而拥坐时间比例显著减少。但本研究发现,降雨因素与雄性和雌性黑叶猴的休息行为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表明降雨条件下,笼养黑叶猴主要通过休息(栖架或内室),来躲避降雨。
本研究的RDA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和光照时间极显著影响雄性黑叶猴行为(P<0.01),其贡献率分别为61.8%和24.2%。温度变化和降雨因素分别极显著和显著影响雌性黑叶猴行为(P<0.01和P<0.05),其贡献率分别为75.9%和14.4%。表明笼养条件下黑叶猴行为主要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其次为光照时间和降雨因素的影响。
4结论
温度较低季节,笼养黑叶猴的休息行为增多可能与其能量调节有关。在笼养条件下黑叶猴的行为主要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其次为光照时间和降雨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应祥,蒋学龙,冯庆.中国叶猴类的分类、现状与保护[J].动物学研究,1999,20(4):306-315.
[2]胡刚.我国黑叶猴资源分布与保护现状[J].大自然,2011(4):24-27.
[3]李春旺,蒋志刚,张恩权,等.保护行为学:正在兴起的保护生物学分支学科[J].生物多样性,2007(3):312-318.
[4]la Fuente D,Castellón M F,Souto A,et al.Behavioral adjustments by a small neotropical primate(Callithrixjacchus)in a semiarid Caatinga environment[J].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2014(1):326 524.
[5]Anderson D P,Nordheim E V,Boesch C.Environment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easonality of estrus in chimpanzees[J].Primates,2006,47(1):43-50.
[6]Hanya G,Otani Y,Hongo S,et al.Activity of wild Japanese macaques in Yakushima revealed by camera trapping:Patterns with respect to season,daily period and rainfall[J].PLoS One,2018,13(1):e0 190 631.
[7]Zhou Q,Huang C,Li Y,et al.Ranging behavior of the Franois'langur(Trachypithecus francoisi)in the Fusui Nature Reserve,China[J].Primates,2007,48(4):320-323.
[8]Li Y,Huang X,Huang Z.Behavioral adjustments and support use of François'langur in limestone habitat in Fusui,China:Implications for behavioral thermoregulation[J].Ecology and evolution,2020,10(11):4 956-4 967.
[9]Luo Y,Zhang M,Ma J,et al.Time budget of daily activity of Francois'langur(Trachypithecus francoisi)in disturbance habitat[J].Acta Ecologica Sinica,2007,27(5):1 715-1 722.
[10]田明亮,郭爱霞,谢绪昌,等.笼养黑叶猴日行为时间分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野生动物学报,2019,40(3):580-589.
[11]木仁,楠田哲仕,杨秉山,等.笼养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日活动时间分配及活动时间节律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13):140-145,149.
[12]黄继志.笼养黑叶猴和白颊长臂猿的行为生态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13]黄中豪,周岐海,李友邦,等.弄岗黑叶猴的日活动类型和活动时间分配[J].动物学报,2007(4):589-599.
[14]Zhou J,Li W B,Wang X,et al.Seasonal change in activity rhythms and time budgets of Tibetan macaques[J].Biology,2022,11(9):1 260.
[15]Fan P F,Ni Q Y,Sun G Z,et al.Seasonal variations in the activity budget of Nom as cus con color jingdong ensis at Mt.Wuliang,Central Yunnan,China:effects of diet and temperatur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imatology,2008,29(4):1 047-1 057.
[16]Hanya G.Seasonal variations in the activity budget of Japanese macaques in the coniferous forest of Yakushima:effects of food and temperature[J].American Journal of Primatology,2004,63(3):165-177.
[17]周岐海,黄乘明,李友邦.黑叶猴活动时间季节性变化[J].动物学杂志,2007(1):67-73.
[18]韩家亮,娜孜拉·阿克木汗,胡刚.昆明动物园笼养黑叶猴日活动时间分配[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4(1):2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