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新疆部分地区农田残膜回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新疆部分地区农田残膜回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3

2024-12-04 16:28:17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地膜覆盖技术为我国农业生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回收地膜方面仍然存在较大问题。通过对新疆北疆及东疆地区的15个县市的部分农户进行问卷调查,从农户角度多方面分析影响农户回收地膜的相关因素。研究表明:(1)农户种植耕地为本人所有且地膜质量越高,回收效果越好;(2)农户对地膜污染危害了解程度越高,越有助于地膜回收,且每年回收的地膜数量越多,越能激发农户回收地膜的积极性;(3)目前有关地膜回收的政策、制度以及补贴以及是否有环境污染监督人员执法对回收效果有显著影响。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地膜回收政策的执行力度。

  摘要:地膜覆盖技术为我国农业生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回收地膜方面仍然存在较大问题。通过对新疆北疆及东疆地区的15个县市的部分农户进行问卷调查,从农户角度多方面分析影响农户回收地膜的相关因素。研究表明:(1)农户种植耕地为本人所有且地膜质量越高,回收效果越好;(2)农户对地膜污染危害了解程度越高,越有助于地膜回收,且每年回收的地膜数量越多,越能激发农户回收地膜的积极性;(3)目前有关地膜回收的政策、制度以及补贴以及是否有环境污染监督人员执法对回收效果有显著影响。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地膜回收政策的执行力度。

  关键词:地膜回收;农户;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1.引言

  地膜覆盖技术带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增产增收。但由于长期不重视残膜回收,部分地区农田地膜残留问题日趋严重,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环境成本。随着覆膜年限的增长,残留的地膜对土壤和作物的危害不断加剧。针对地膜残留问题,近年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农民回收地膜。但回收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回收难度增大,农户回收地膜积极性不高,部分地区仍然存在不回收的情况。新疆的地膜使用量和覆盖面积在全国居首位,2019年新疆地膜使用量为24.2674万吨,占全国塑料薄膜使用量的10.08%,由于重使用、轻回收,部分地区地膜残留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突出问题。为了查清新疆在农田地膜回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从农户的角度出发,从个人因素、认知因素以及外在因素三个方面进行问卷设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通过对问卷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探究影响农户回收地膜的主要因素,为提高新疆残留地膜的回收以及制定回收地膜的政策提供参考。

  2.材料和方法

  2.1研究区概况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东经73°40′—96°18′,北纬34°25′—48°10′之间。天山横亘于新疆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哈密、吐鲁番盆地为东疆。

  2.2数据获取方法

  研究于2020年10月—2021年8月在新疆15个县市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县市分布在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哈密市。通过入户调查和集中调查两种方式,从农户处获取当地地膜回收相关信息。

  2.3调查问卷设计

  问卷分为个人因素、认知因素以及外在因素三个方面,个人因素和认知因素主要为农户自身信息以及农户对于地膜回收的认知意识方面。外在因素主要为政策、规定等,变量含义及变量赋值如表1。研究共发放问卷521份,剔除无效问卷71份,获得有效问卷450份,问卷有效率为86.4%。

  运用SPSS 25.0、Microsoft Excel 2019以及Origin 2021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image.png

  2.4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研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农户地膜回收的程度可视为二分类变量,即完全回收地膜或者不完全回收地膜,设“1”表示完全回收地膜,“0”表示不完全回收地膜。

image.png

  对式(1)取对数得到Logistic模型的线性表达式,计算公式为:

image.png

  式(1)—(2)中Pi为地膜回收程度;Xj(j=1,2,…,m)为第j个指标;m为指标数;β0为常数项;βj(j=1,2,…m)为通过最大似然估计得到的自变量回归系数;ε为模型残差。βj为正值时,表示第j个指标对农户地膜回收程度有正向影响;βj为负值时,则表示第j个指标对农户地膜回收程度有负向影响。

  3.结果分析

  3.1农户个人特征分析

  是否对地膜进行回收,回收地膜的程度是否完全,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农户。但农户的决策会受到多个因子相互影响。调查结果显示,研究区农户完全回收地膜人数占44%,不完全回收地膜人数占56%。说明目前研究区内农户回收地膜形势仍不容乐观。

  对农户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进行数据分析。农户的年龄主要集中在41—60岁,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学历的人数占比较大,为62%,受教育程度为小学的人数次之,为20%,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这可能是造成农户不完全回收地膜的重要因素。

  将年龄与是否有必要对农田残膜进行回收和防治(X14)进行分析(图2),结果显示,79.3%的农户认为回收地膜是非常有必要的,主要年龄段为41—60岁,说明目前农户因废旧地膜造成环境污染的认识程度较高。

  将年龄与是否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约束机制(X26)进行对比(图3),结果显示,67.9%的农户表示,并无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约束机制对其回收地膜行为进行管理,其余32.1%的农户则表示有一定的约束机制。而在实地走访调查并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目前新疆已全面推广废旧地膜回收机制。在许多地区、县市均建有相关废旧地膜回收厂,对于进行地膜回收的农户或回收企业有一定奖励机制。在不同地区、县市、乡镇,“因地制宜”有不同的地膜回收政策。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3.2影响农户回收地膜的主要因子分析

  利用SPSS 25.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中Y(是否完全回收地膜)为因变量,设定一年回收两次为“完全回收”,一年回收一次为“不完全回收”。X1-X28为自变量。分别从个人因素、认知因素、外在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X16、X17、X18因其为多项选择,故设定为选项增加1,则得分依次加1。分析结果如表2。

image.png

  表2列出了对农户回收地膜产生显著影响的因子。由表2可知,个人因素中X5(土地经营权获取方式)、X7(所用地膜价格)、X8(所用地膜厚度)、X11(年回收地膜量)以及X12(对残膜的处理方式)对Y(是否完全回收地膜)有着极显著影响,并且为正相关,即当农户耕地为自有和承包他人均有,并且年回收地膜的数量越多,对残膜处理方式多为企业回收时,对地膜完全回收的影响更显著。同时当地膜厚度达到0.01mm或大于0.01mm时,地膜质量随之提高,平均每亩的用量也随之增加,从而显著影响地膜是否完全回收。

  认知因素中X15(地膜污染危害了解程度)、X18(农户对地膜危害的了解途径)、X19(农户认为地膜回收后是否可以再次利用)三个因素对Y(是否完全回收地膜)有极显著影响,并且呈正相关,即通过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地膜污染,并知道地膜回收后可以再次有效利用则更能够显著影响农户对地膜的回收意愿。X20(您认为地膜增产效果是否明显)对Y(是否完全回收地膜)有显著影响,但是呈负相关,说明农户认为地膜增产效果明显,但使用地膜的过程中,只考虑了农田收益情况,回收意识相对欠缺。

  外在因素中X27(对地膜的回收是否有相应的补贴)以及X28(是否有环境污染监督人员)两个因素对Y(是否完全回收地膜)有显著影响,并且呈正相关,即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约束机制以及对地膜回收有相应的补贴更加能够促使农户对地膜的回收,说明当有相应的约束机制和资金补贴时,会刺激农户积极回收地膜。

  3.3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

  基于表2的数据分析,从个人因素、认知因素、外在因素三个方面选取显著的影响因素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如表3。

image.png

  如表3所示,个人因素拟合模型的p<0.05,该模型拟合优度差,即个人因素中影响显著的因子对于Y(是否完全回收地膜)的影响程度较小或与预期不符,因此在分析影响地膜回收的因子时,不必过多考虑个人因素。认知因素和外在因素拟合模型的p>0.05,说明两者模型拟合优度较好,即认知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响显著的因子对农户是否完全回收地膜的研究意义较大。

  4.讨论

  影响残膜回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研究得出个人因素总体上对地膜回收程度影响较小,主要考虑认知因素和外在因素在内的因子对地膜回收的影响。但是个人因素中的个别因子对地膜回收有显著影响,如地膜厚度,在实地调查中发现部分地区仍有厂家销售厚度小于0.08mm的地膜,生产、销售低于标准厚度的地膜,对地膜回收工作造成一定的难度。董合干、周明冬等人的研究表明,使用厚度较厚的地膜会提高农户资金投入成本,现有的实际情况表明,地膜厚度越厚、农户回收地膜的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但考虑到个人的投入成本,因此地膜厚度成为制约地膜回收效果的一项重要因素。认知因素分析表明,农户认为地膜有增产效果,但回收意识较差,由此可见各县市仍需要加强地膜回收宣传,强化农户的地膜回收意识,建议政府为农户多开设相关培训,广泛宣传地膜回收的必要性,并加强政策引导。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户对于地膜回收行为的意义尚不明确,部分地区实施农户不回收地膜,则不允许犁地的规定,以此来提高农户回收地膜积极性,但缺乏有效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机制,未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户回收地膜的积极性。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对地膜回收的干预力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户地膜回收的积极性,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地膜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管理,并明确建立相应补贴政策,鼓励农户使用合规的地膜,促进农户积极回收地膜。

     5.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5.1个人因素中:农户的耕地属性及地膜厚度对农户回收地膜的行为影响较大。农户所种植耕地为自己所有、地膜质量越好厚度越厚,越有利于农户地膜回收。

  5.2认知因素中:农户对地膜污染危害了解程度越高,越有助于地膜回收。每年回收的地膜数量越多,越能激发农户地膜回收的积极性。

  5.3外在因素中:对残膜回收有补贴、有环境污染监督人员的情况下回收效果更显著。

       参考文献:

  [1]靳拓,薛颖昊,张明明,等.国内外农用地膜使用政策、执行标准与回收状况[J].生态环境学报,2020,29(2):411-420.

  [2]邹小阳,牛文全,刘晶晶,等.残膜对土壤和作物的潜在风险研究进展[J].灌溉排水学报,2017,36(7):47-54.

  [3]王太祥,滕晨光,张朝辉.新疆棉花主产区地膜回收对农户利润的影响[J].资源科学,2019,41(10):1849-1858.

  [4]郑兆峰,朱润云,路遥,等.农户地膜回收决策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云南省9个典型农业县的调查数据[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0,36(7):890-896.

  [5]董合干,刘彤,李勇冠,等.新疆棉田地膜残留对棉花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8):91-99.

  [6]周明冬,秦晓辉,候洪,等.新疆农田废旧地膜污染治理现状及建议[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5):171-174.

  [7]周明冬,王祥金,董合干,等.不同厚度地膜覆盖棉花的经济效益和残膜回收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30(10):121-125.

  [8]马兆嵘,刘有胜,张芊芊,等.农用塑料薄膜使用现状与环境污染分析[J].生态毒理学报,2020,15(4):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