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小麦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以菏麦19品种为例论文

小麦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以菏麦19品种为例论文

6

2024-12-04 15:44:40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目前,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数量与日俱增,其在农业规模化种植、生产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与水平,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现代化发展。精量化、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与农艺融合,能提高小麦播种、生产效率与质量,本文以当地产量最高的小麦品种菏麦19号播种为研究对象,推进农机与农艺融合模式的全面落实。

  摘要:目前,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数量与日俱增,其在农业规模化种植、生产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与水平,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现代化发展。精量化、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与农艺融合,能提高小麦播种、生产效率与质量,本文以当地产量最高的小麦品种菏麦19号播种为研究对象,推进农机与农艺融合模式的全面落实。

  关键词:小麦;机械化;播种技术;现状;问题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事关国家粮食安全。据国家统计局有关小麦种植生产数据,2023年全国小麦种植面积约3.46亿亩,产量约1.35亿吨,在当年全国夏粮种植面积、产量中分别占比86.66%和92.07%,作为我国夏粮的主要作物,深受政府和民众重点关注。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双重助力下,农业生产广泛应用大型机械,实现规模化和机械化种植,在国家主要粮食种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精量育秧播种技术、叠盘暗出苗技术、精量穴直播技术等精量化、现代化播种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是推进包括小麦在内的农作物种植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的关键。

  1.小麦机械化播种技术发展现状

  小麦是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新引进的16个小麦新品种是当地种植的主要作物,也是推进农机农艺结合、提高机械化播种技术的重要研究对象。小麦机械化播种技术要落实到16个新品种的播种、种植环节,根据品种的特征、优势、产量等,合理地推进小麦播种机械化、精量化。

  播种机械的应用应根据当地土壤、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调节参数,科学控制农作物间距,确保小麦种子在后续生产环节能得到充足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水资源、肥料等,为小麦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小麦播种采用宽幅沟播技术,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如西安亚奥、洛阳鑫乐等机械生产公司研发的宽幅沟播机具,并选用相适应的配套设备可实现小麦的精量播种作业。若小麦种植田的土壤是较为坚硬的粘土地,宽幅沟播机械需配备四轮驱动拖拉机与播种机配套使用。同时,适应各种环境、气候以及小麦种子播种的机械设备不断研发,现代播种技术助力小麦种植规模化和机械化。小麦播种过程中所用的农业机械技术及装备见表1。

image.png

  2.小麦机械化播种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菏泽市鄄城县是粮食种植大县,小麦作为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达6万hm2以上,大面积、规模化的小麦种植适用于机械化播种。播种技术不仅能实现对种植数据的严格控制,还能节约人力资源,提高播种效率。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小麦机械化播种技术的应用存在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求、耕作方式影响播种质量、田地环境影响机械作业以及人为引起的多种问题。

  2.1播种机械设备无法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目前小麦机械化播种技术以及设备广泛应用于各小麦种植区,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果。机械设备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型、精细化功能转变,复合精播技术逐渐成为小麦机械化播种的主要技术。但是,在实际播种生产环节,多数地区仍旧以小型拖拉机为小麦机械化种植的主要动力,并选择与之适应的配套播种机,复合精播技术并未得到广泛应用。部分生产区所选择的播种技术和机械设备无法满足小麦播种的实际需求。从企业研发和生产的角度而言,全国以播种机研发为主营业务的企业约500家,其中,生产的播种机能适配大中型拖拉机的企业较少,多数企业集中于研发适配于小型拖拉机的播种机,保有量约占比90%。

  2.2小麦耕作方式直接影响小麦播种质量

  随着农业生产的进行,新的耕作方式在田间地头得以应用,其具有一定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定弊端。例如,在小麦种植区推广的旋耕方式,极大程度上替代了传统的犁耕方式,虽然其作为一种新型的耕作方式,但是长期对小麦田地进行旋耕作业,耕作的土层较浅,土壤保墒性能变差,土壤中养分的分解和积累均受到影响,田地土壤的整体质量下降,直接影响小麦根系发育。不同区域选择的新型耕作方式,实际上无法替代传统犁耕的深层耕作方式,长期选择非犁耕会直接影响土壤的性能,从而影响小麦机械化播种技术的应用效果,小麦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都会受到影响。

  2.3田地秸秆未合理处理加大机械作业难度

  田地的环境是影响小麦机械化播种技术应用效果的一大因素,由于土壤养分不足、施肥较少等,前茬小麦秸秆还田给土壤带来的养分并不能满足下一茬小麦种植的需求,尤其是田地里的秸秆还会影响播种机的作业效果,加大了播种机的播种难度,直接影响播种机效用的发挥。

  2.4操作不规范和不合理引起的各类问题

  人为因素是影响小麦机械化播种效果的关键因素,由于部分农民未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不能按照流程、符合规范地操作播种机,播种机参数的调节也无法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如播种距离这一参数调节不当,直接影响小麦后期生长过程中的光合作用,淀粉的积累无法达到标准,小麦生产质和量都会受到影响。

  3.小麦机械化播种技术应用策略

  3.1小麦播种机的选择

  在做好田地整理、种子培育、土壤耕作等准备工作之后,技术人员要指导农民根据小麦种植的时间需求,从众多机械设备中选择能满足其需求的播种机,实现小麦播种的机械化、自动化。对全国几大小麦种植区进行调研可知,不同区域的种植规模、小麦种子的类型等均不相同,播种机的选择要根据种植区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播种机。例如,精量、半精量的播种机更加适用于水浇地高产田,2BFZJM型号的精量播种机能够将播种行距控制在20—30cm,且对数据的控制尤其精确,能辅助人们根据其所调节的行距播种小麦种子;型号为2BJM的半精量播种机的行距为20—22cm,该播种机的应用,能实现对播种行距的精确控制。

  精量播种机的应用能按照设定好的参数,符合规范地控制小麦种子播种的行距、株距、深度等,根据要求将小麦种子播种到土壤中。足肥、足水、小播量、高产是此类机械设备的作业特点。精量播种机分为锥盘式、水平盘式、气吸式等多种,其基本功能相同,技术人员要指导农民根据其实际需求,在综合考虑田地状况、播种需求、小麦种子类型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精量播种机。

  小麦机械化播种技术的应用能提高小麦播种、田地管理效率,在节约人力、物力等资源的同时,还能满足小麦生产的实际需求。例如,若田地前茬作物为玉米,应选择旋耕机械设备,对田地的土壤进行翻耕,将秸秆进行粉碎、还田处理,并在深耕掩埋秸秆之后,直接播种小麦种子。不同规模的农田选择相应型号的拖拉机和适配的播种机,将播种的深度控制在3—4cm,精确控制小麦行距,确保后续小麦植株能得到充足的光照,从而满足其光合作用,并积累淀粉等营养物质的生长需求。

  3.2小麦播种机的应用

  机械化的小麦播种机的各参数可根据播种实际需求进行相应调整。在使用播种机进行小麦种子播种时,要严格控制播种量、化肥量、排种率、播种深度、播种行距等,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尤其是土壤条件,对小麦播种机械的各种参数进行严格控制,确保能为小麦生长创造适于其萌芽、生长的良好条件。如,为了方便小麦种子萌芽,减少种子破土而出的阻力,小麦种子的播种深度要控制在3—4cm,不能播种较深或较浅。同时,为了保障小麦播种机械运行稳定,从而达到播种标准,还要重点关注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对其进行相应调试,例如,控制润滑油的添加量、设备之间的连接,规范操作,尽可能降低播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磨损率,从而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例如要控制机械参数,在播种之前对机械的种子箱、肥料箱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零部件处于良好状态。

  3.3小麦播种机的养护

  政府部门应派遣专业的农机人才,在指导农民规范操作播种机等机械设备、推进农机农艺结合的同时,对农业机械进行定期维护、检修、养护,确保能及时发现农机存在的故障,对其进行检查、分析和维修,尤其是在机械工作强度较大的播种季节结束后,对播种机进行及时的检查、维修。一旦发现播种机的零部件磨损较大,或出现故障,则要对其进行更换处理。在日常使用阶段,鉴于农机的材料多为金属材料,农机淋雨会生锈,要将农机放置于通风良好、避水的地方,推进农机养护常态化,确保在小麦播种时,播种机能稳定运行。

image.png

  4.结束语

  机械化播种技术在小麦种植中得到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小麦播种效率,还显著降低了人力成本,小麦的播种效率、产量和质量等均得到大幅提高。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各小麦种植区域的人才、技术和资金支持,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去往各种植区,根据当地主要农作物类型,指导农民选购、使用和养护播种机等精量化、现代化机械设备,以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推进小麦播种机械化,提高粮食产量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孙群周.小麦机械化播种技术要点[J].种子科技,2024,42(01):119-121.

  [2]张霞.小麦机械化播种技术[J].种子科技,2023,41(24):46-48.

  [3]庞琳琳.小麦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推广[J].中国农机装备,2023,(12):36-38.

  [4]赵侠.提高小麦播种机械化作业质量探讨[J].农机质量与监督,2023,(06):36.

  [5]郭凤华.小麦半旱作机械化播种技术在定陶的试验与推广[J].农机科技推广,2022,(1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