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综合利用的实践与探讨论文

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综合利用的实践与探讨论文

3

2024-12-04 15:52:25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小麦秸秆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通过将其进行回收利用,能够更好地避免传统利用方式焚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通过对秸秆进行回收利用也能够进一步提高经济价值,实现对资源的循环可持续利用。小麦秸秆可以通过粉碎还田或者秸秆堆置的方法制作成有机肥将其应用到农田生产当中,实现农业循环发展,切实提高农田中有机质含量,防止资源浪费。当前在绿色农业不断向前推进和发展过程中,小麦秸秆还田工作已经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对推动小麦的现代化种植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小麦秸秆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通过将其进行回收利用,能够更好地避免传统利用方式焚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通过对秸秆进行回收利用也能够进一步提高经济价值,实现对资源的循环可持续利用。小麦秸秆可以通过粉碎还田或者秸秆堆置的方法制作成有机肥将其应用到农田生产当中,实现农业循环发展,切实提高农田中有机质含量,防止资源浪费。当前在绿色农业不断向前推进和发展过程中,小麦秸秆还田工作已经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对推动小麦的现代化种植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综合利用;技术措施

  1.引言

  新时期为更好地缓解秸秆燃烧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许昌当地农业部门积极推广应用秸秆还田技术。将秸秆粉碎后直接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或者将秸秆覆盖在田间,抑制杂草生长,保持土壤水分。为更好推动小麦种植产业的发展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在小麦栽培管理过程中应该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方案,完善相应的利用措施,确保广大农民群众和相关部门能够全面参与其中,以此来提高秸秆还田利用效率和质量。

  2.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的现实意义

  2.1保护生态环境

  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为一种创新的农业废弃物处理方式,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田后的秸秆可有效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保水和保肥能力,从而减少化肥的施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同时,秸秆还田可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提高土壤生物活性,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最为重要的是该种利用方式能够显著减少秸秆的露天焚烧,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

  2.2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机械化还田作业可以将小麦秸秆切碎后直接还田不仅能够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还能够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从而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其次,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小麦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这些元素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通过机械化还田作业,将这些营养元素归还到土壤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的肥力,减少化肥的施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image.png

  3.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要点

  3.1机械设备的选取

  当前在进行小麦机械化秸秆还田作业过程中常用的机械设备主要有秸秆粉碎还田机、旋耕机、免耕播种机。在机械设备选取过程中,要依据大田的情况综合选择,对于黏性土壤,宜采用秸秆粉碎还田机,沙性土壤宜采用旋耕机。秸秆量大时,宜采用秸秆粉碎还田机,秸秆量小时,可采用旋耕机或免耕播种机。如果需要将秸秆粉碎得很细并均匀分布在田间,宜采用秸秆粉碎还田机,如果需要将秸秆与土壤混合耕翻,宜采用旋耕机,如果需要在秸秆覆盖的田间直接播种,宜采用免耕播种机。此外,在秸秆粉碎还田机械设备购置和应用过程中,也需要综合考量机械的经济性,通常秸秆粉碎还田机的购置和使用成本较高,旋耕机和免耕播种机的成本相对较低。

  3.2还田作业技术模式

  在处理还田的小麦秸秆时,主要依赖土壤中的厌氧微生物进行分解,为了维持土壤中氮元素的平衡,还田时必须合理施用氮肥。施用氮肥能显著促进秸秆的分解速度,从而提升还田效率,建议的氮肥施用量是每100kg小麦秸秆补充1kg纯氮。在选择氮肥时优先考虑使用铵态氮,尿素也是一个可选项。施肥应在秸秆还田作业展开前,将肥料均匀撒施在秸秆上。在实施机械还田时秸秆留茬的高度应保持在10-30cm之间,利用带有旋耕开沟起垄播种机的拖拉机一次性完成小麦秸秆的还田以及下一茬作物的种植工作。

  3.3机械化还田作业

  3.3.1万向接头的安装

  小麦机械化还田作业中万向接头是连接收割机、旋耕机等关键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传递动力和运动,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到还田作业的效率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在安装前,应仔细阅读设备说明书,了解万向接头的结构、功能和安装要求,确认万向接头的连接轴是否完好,轴上的键槽应与动力输入轴的键相匹配。根据设备的结构和作业需求,确定万向接头的安装位置,保证万向接头安装在稳固的位置,避免在作业过程中因振动造成松动。在安装操作过程中首先将万向接头与动力输入轴连接,确保轴上的键正确插入万向接头的键槽中,然后将万向接头与输出轴连接,同样确保轴上的键正确插入万向接头的键槽中,使用螺丝和螺母将万向接头固定在收割机或旋耕机的适当位置。安装完成后,进行试运行,观察万向接头是否运转平稳,是否有异常声音,确保动力传递的效率和稳定性。安装完成后,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查,重点检查万向接头的密封性能,确认万向接头安装正确,连接牢固,确保其能够承受作业过程中的压力和冲击。

image.png

  3.3.2机械水平调整

  使用自走式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或加装切碎装置的背负式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时,一般留茬高度应控制在25cm左右。作业前,要检查秸秆粉碎还田装置的刀片、锤爪或甩刀等部件是否磨损严重,及时更换以确保粉碎效果,调整刀片间距至8—9cm,以保证秸秆粉碎长度大约为10cm,并确保粉碎长度合格率在95%以上,漏切率不超过1.5%。旋耕机在使用之前应该确保反转式灭茬旋耕机正确安装在拖拉机上,并进行调试,作业期间保证耕深达到13—15cm,以确保秸秆能够被均匀地横卧于表土9—10cm以下,并根据田块的具体情况,调整旋耕机的作业速度和前进角度,以确保旋耕效果和秸秆埋草效果。均匀抛洒装置在应用之前应该调整抛撒装置板,以控制秸秆抛撒的力度、方向和范围,提高抛撒均匀度,减少抛撒不均匀率至20%以下,确保秸秆能够覆盖整个收获作业幅宽。在保证作业质量的前提下,适当控制收割机和旋耕机的作业速度,以减少秸秆飞散和提高作业效率,对于茬田,可在旋耕前放水润田,以减少土壤阻力,提高埋草效果。

  3.3.3部件检查

  在小麦秸秆还田机的准备工作完成后,务必在开始工作前对关键部分进行一次细致的检视。具体步骤是详细检查刀片座、刀具以及所有紧固点,确保没有松动,检查旋转部件是否运作自如且稳定,对任何变形的部件进行必要的修理或更换,如果机器有任何故障,应立即停机修理,绝不能带着问题作业。

  3.3.4机械化作业注意要点

  小麦秸秆还田是一项重要的农业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实施机械化秸秆还田作业过程中应该选用适合当地种植条件的全喂入式小麦联合收割机,并配备后置式秸秆粉碎抛撒还田装置,使用前应该确保收割机和秸秆粉碎装置的性能良好,作业前要进行详细检查,及时更换磨损的部件,如锤爪或甩刀。合理调节设备参数,重点调节切割装置,确保刀片间距在8—9cm,以获得合适的秸秆粉碎长度(约10cm)和合格的粉碎长度合格率(95%)。控制好秸秆粉碎后的抛撒力度、方向和范围,以提高抛撒均匀度,减少抛撒不均匀率(目标小于20%)。根据气象预报,特别注意雨季开始时间提前或降水量增加等气候异常情况,应合理安排还田时间,避免因积水导致还田效果不佳。在还田前观察田块的病虫害情况,对于病虫害较为严重的地块,应将秸秆收集离田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减少下茬作物的病虫害风险。还田作业完成之后检查粉碎后的秸秆是否达到撕裂状,以提高粉碎效果和利于土壤的快速分解,并要确保在作业过程中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4.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综合利用实践探索

  4.1小麦秸秆的再利用方案

  在制定和实施小麦秸秆的常见利用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等多个因素。在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小麦秸秆的再利用符合循环经济的理念,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价值增值。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研发进一步提高秸秆利用的效率和效益。例如,利用生物技术将秸秆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生物材料、生物化学品等,不仅拓宽了秸秆的利用途径,还增强了其经济价值。

  4.2强化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的宣传

  宣传方案在制定过程中应强调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重效益,环境效益方面小麦秸秆的综合利用可以减少焚烧秸秆带来的空气污染,保护大气环境和土壤质量,经济效益方面小麦秸秆经过处理后可以转化为饲料、燃料、生物质材料等,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社会效益方面通过秸秆综合利用,可以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宣传方案应注重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方式,以扩大受众面和影响力,可以利用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等,结合新媒体如xx公众号、微博、短视频xx等,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还可以可以组织现场观摩会、技术培训班和讲座等活动,让农民和相关从业者亲身体验和了解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和效果。此外,为确保宣传成效,需要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宣传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可以建立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的宣传教育基地和示范区,通过持续地宣传和示范,带动更多农民参与,通过定期的宣传效果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宣传策略和内容,确保宣传工作取得实效。

  4.3完善补贴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在推进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以及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为了激发农户的参与热情,省级秸秆利用管理部门需要严格制定实施“补贴资金专项管理”的规定,确保资金的透明使用,防止任何形式的资金挪用或回扣情况发生。此外还应加快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强化了财政资金的支持,特别是对那些购买了带有秸秆切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的农户,提供财政上的补助或是增加农机购置补贴的金额。同时,县级财政也需要专门划拨资金,用以支持小麦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的补贴工作。各乡镇政府积极召开关于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会议,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安排专项资金进行补贴,想方设法地激发农户的参与热情,从而为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

  5.结语

  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是十分重要的农业生产环节,通过积极推广应用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模式,能够使秸秆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保障资源得到高效配置,避免燃烧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为了更好地引导农民群众掌握秸秆还田的操作技术要点,提高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成效,需要通过有效措施加强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深度推广和应用,使小麦秸秆能够得到综合利用,为农民群众带来更多经济收益,最终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强化农业生态环境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李会华,罗兰,朱学德.云南新平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模式与发展建议[J].农业工程技术,2022,42(29):44.

  [2]尚雯心,于立芝.基于文本分析的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政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22(19):158-162.

  [3]佟圣胤.关于凤城市科学合理利用秸秆、减少焚烧污染的建议[J].新农业,2022(19):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