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四川凉山黑绵羊秋季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与分析论文

四川凉山黑绵羊秋季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与分析论文

20

2024-11-28 16:17:45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为对四川凉山黑绵羊秋季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沉淀法、麦氏计数法检测消化道寄生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凉山黑绵羊秋季消化道寄生虫总体感染率为98.42%,混合感染率为80%,且以线虫和球虫为优势虫种,线虫感染率为90%,球虫感染率为87.89%。本次调查结果为科学制定凉山黑绵羊消化道寄生虫综合防控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摘要:为对四川凉山黑绵羊秋季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沉淀法、麦氏计数法检测消化道寄生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凉山黑绵羊秋季消化道寄生虫总体感染率为98.42%,混合感染率为80%,且以线虫和球虫为优势虫种,线虫感染率为90%,球虫感染率为87.89%。本次调查结果为科学制定凉山黑绵羊消化道寄生虫综合防控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绵羊;消化道寄生虫;调查;分析

  0引言

  2021年,凉山黑绵羊以“实施产业扶贫和接续乡村振兴的重要遗传资源”入选全国畜禽十大优异遗传资源。目前,凉山黑绵羊群体数量达到31.8万只,主要分布于布拖县、普格县、宁南县等地,中心产区布拖县凉山黑绵羊存栏达28万只。近年,凉山黑绵羊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仍面临着羊病流行情况复杂的形势,尤其是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流行较为严重。本文旨在对凉山黑绵羊不同产区县、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养殖类型、不同海拔羊的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初步调查与分析,初步掌握凉山黑绵羊消化道寄生虫感染的种类和感染强度,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消化道寄生虫综合防控措施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样品来源

  2023年10月,分别从布拖县、普格县、宁南县、喜德县、盐源县、金阳县和冕宁县7个凉山黑绵羊产区县按照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海拔等条件采集新鲜羊粪190份(直消化采集),每份样品20~30 g,分别装入封口袋内,并记录性别、年龄、耳号、驱虫情况、驱虫药物等,低温送至兽医实验室置4℃保存待检。

  1.2检测方法

  参照四川凉山州地方标准《羊主要寄生虫综合防控技术规范》介绍的方法,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沉淀法、麦氏计数法检测消化道寄生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根据观测的寄生虫虫卵形态结构,参照《兽医寄生虫病学》进行种类鉴定。

  2结果

  2.1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共检测190份粪样,阳性187份,总感染率为98.42%。混合感染数(线虫和球虫)为152份,混合感染率为80%。其中线虫感染率为90%,感染强度EPG最大达23 000个/g,EPG平均值达2 844个/g。球虫感染率为87.89%,感染强度OPG最大达164 100个/g,OPG平均值达1 464个/g,见表1。感染的线虫主要有捻转血矛线虫、仰口线虫和马歇尔线虫3种,其中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率为49.47%,感染强度EPG最大达1 450个/g,EPG平均值达824个/g。仰口线虫感染率为31.58%,感染强度EPG最大达1 300个/g,EPG平均值为282个/g。马歇尔线虫感染率仅为5.26%,感染强度EPG最大达500个/g,EPG平均值达187个/g,见表2。

image.png

image.png

  2.2不同年龄段羊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本次调查共检测68份羔羊粪样,阳性67份,感染率为98.53%。混合感染数(线虫和球虫)为54份,混合感染率为79.41%。其中线虫感染率为89.71%,感染强度EPG最大达26 000个/g,EPG平均值达2 555个/g。球虫感染率为88.24%,感染强度OPG最大达164 100个/g,OPG平均值达2 662个/g。共检测122份成年羊粪样,阳性119份,感染率为97.54%。混合感染数(线虫和球虫)为98份,混合感染率为80.33%。其中线虫感染率为90.16%,感染强度EPG最大达23 000个/g,EPG平均值达2 324个/g。球虫感染率为86.89%,感染强度OPG最大达9 000个/g,OPG平均值达781个/g,见表3。

image.png

  2.3不同性别羊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本次调查共检测45份公羊粪样,阳性44份,感染率为97.78%。混合感染数(线虫和球虫)为33份,混合感染率为73.33%。其中线虫感染率为84.44%,感染强度EPG最大达14 200个/g,EPG平均值达1 841个/g。球虫感染率为88.89%,感染强度OPG最大达9 000个/g,OPG平均值达1 202个/g。共检测145份母羊粪样,阳性142份,感染率为97.93%。混合感染数(线虫和球虫)为118份,混合感染率为81.38%。其中线虫感染率为91.72%,感染强度EPG最大达26 000个/g,EPG平均值达2 746个/g。球虫感染率为86.9%,感染强度OPG最大达164 100个/g,OPG平均值达1 404个/g,见表4。

image.png

  2.4不同海拔羊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本次调查共检测55份高山地区粪样,阳性54份,感染率为98.18%。混合感染数(线虫和球虫)为45份,混合感染率为81.82%。其中线虫感染率为90.91%,感染强度EPG最大达26 000个/g,EPG平均值达3 421个/g。球虫感染率为89.09%,感染强度OPG最大达11 600个/g,OPG平均值达974个/g。共检测105份二半山粪样,阳性104份,感染率为99.05%。混合感染数(线虫和球虫)为84份,混合感染率为80%。其中线虫感染率为88.57%,感染强度EPG最大达23 000个/g,EPG平均值达3 162个/g。球虫感染率为89.52%,感染强度OPG最大达164 100个/g,OPG平均值达1 476个/g。共检测30份平坝粪样,阳性29份,感染率为96.67%。混合感染数(线虫和球虫)为23份,混合感染率为76.67%。其中线虫感染率为93.33%,感染强度EPG最大达12 800个/g,EPG平均值达1 791个/g。球虫感染率为80%,感染强度OPG最大达2 600个/g,OPG平均值达880个/g,见表5。

image.png

  2.5不同养殖类型羊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本次调查共检测110份规模养殖场粪样,阳性110份,感染率为100%。混合感染数(线虫和球虫)为95份,混合感染率为86.36%。其中线虫感染率为96.36%,感染强度EPG最大达16 300个/g,EPG平均值达2 480个/g。球虫感染率为90%,感染强度OPG最大达164 100个/g,OPG平均值达1 962个/g。共检测80份散养户粪样,阳性77份,感染率为96.25%。混合感染数(线虫和球虫)为57份,混合感染率为71.25%。其中线虫感染率为81.25%,感染强度EPG最大达26 000个/g,EPG平均值达3 049个/g。球虫感染率为85%,感染强度OPG最大达11 600个/g,OPG平均值达1 131个/g,见表6。

image.png

  3讨论

  3.1从总体情况看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凉山黑绵羊消化道寄生虫总体感染率均很高,并呈混合感染,且以线虫和球虫为优势虫种,其中线虫以捻转血矛线虫为主。该结果与2019年陈弟诗等[4]对四川凉山地区羊内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基本一致。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现阶段凉山黑绵羊产业规模化养殖率不高,仍以散养为主,以及养殖管理粗放、寄生虫药物使用不科学、寄生虫病防治意识不足等。

  3.2从不同县凉山黑绵羊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看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7个凉山黑绵羊产区县羊消化道寄生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有差异,其中有6个县的寄生虫感染率超过90%,5个县的寄生虫感染率高达100%。不同县的凉山黑绵羊球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差异较大,其中金阳县和冕宁县的球虫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县。因为金阳县和冕宁县的气候温度高于其他县。羊球虫病的流行具有一定的地方性,天气较冷的地区该病发病率较低,在温度适宜的地区发病率较高[5]。

  3.3从不同年龄段凉山黑绵羊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看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羔羊和成年羊消化道寄生虫总体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差异不大。线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差异不大,表明不同年龄段的线虫感染情况差异不大。该结果与陈思羽[6]对凉山州四县市羊寄生虫病调查结果一致。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羔羊球虫感染率略高于成年羊,但羔羊球虫感染强度明显高于成年羊。任何品种、年龄段的羊均可能感染该病,但尤其是羔羊最为易感,而且感染后死亡率最高[7]。

  3.4从不同性别凉山黑绵羊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看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公羊和母羊消化道寄生虫总体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差异不大,包括线虫和球虫,提示不同性别凉山黑绵羊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差异不大。该结果与陈思羽[6]对凉山州四县市羊寄生虫病调查结果一致。

  3.5从不同海拔凉山黑绵羊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看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高山、二半山和平坝凉山黑绵羊消化道寄生虫总体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差异不大。高山和二半山的羊线虫感染强度明显高于平坝。羊线虫病主要流行于草原、草坡、山区等地区,而凉山州是四川省三大牧区之一,其中二半山和高寒山区草山草坡资源极为丰富,为羊线虫病创造了天然条件。

  3.6从不同养殖类型凉山黑绵羊消化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看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规模养殖场羊线虫感染率、球虫感染率和球虫感染强度高于散养户。凉山黑绵羊养殖类型可分为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饲养模式几乎为半放牧加半舍饲。规模养殖场线虫和球虫感染情况比散养户严重,可能与养殖量、养殖密度大有关,健康羊接触到感染羊的几率较大。

  4结论

  当前,凉山黑绵羊产业已成为凉山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接续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但羊寄生虫病仍然是影响和制约凉山黑绵羊产业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寄生虫防治措施:一是建议制定科学合理的凉山黑绵羊线虫和球虫防治计划;二是联合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开展羊寄生虫种类鉴定新技术研究(PCR检测和基因测序),开展驱治药物试验筛选具有明显推广效果的新型驱虫药物。三是推广应用凉山地方标准《羊主要寄生虫综合防控技术规范》,提升凉山黑绵羊消化道寄生虫综合防治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英林,吉色曲伍,孙艳等.四川省凉山黑绵羊疫病防控现状及对策[J].中国动物检疫,2023,40(2):62-65.

  [2]DB5134/T 28—2023,羊主要寄生虫综合防控技术规范[S].

  [3]杨光友.兽医寄生虫病学(第1版)[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7.

  [4]陈弟诗,阳爱国,曲伍,等.四川凉山地区羊内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J].四川畜牧兽医,2019(11):21-22.

  [5]伊日贵.羊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与防治[J].中国动物保健,2022(12):40-41.

  [6]陈思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四县市羊蠕虫感染情况调查[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19.

  [7]张冰斌.羊球虫病的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21(11):153-154.

  [8]吉色曲伍,李英林,孙艳,等.四川凉山羊寄生虫病研究概况及思考[J].草食家畜,2023(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