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生态背景下林业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策略论文

生态背景下林业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策略论文

22

2024-11-28 15:03:04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分析了现代林业发展问题,研究了生态背景下林业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策略。

  摘要:分析了现代林业发展问题,研究了生态背景下林业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策略。

  关键词:生态;林业;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

  林业生产经营需要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同时,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但是,目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其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冲突较为严峻。为此,有必要探究林业生产经营新的发展道路。

  1生态背景下林业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概述

  1.1生态背景

  生态背景是指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旨在立足自然生态环境,加强人类经济发展并使其朝着生态方向迈进。因此,在生态背景下,林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并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前提,实现以人为本,打造绿色环境。

  1.2林业生产经营

  现阶段,林业发展已经成为了区域内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切入点,并且林业的生产已经转变了粗放型的经营结构,更多地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注重对森林资源的开发,更加注重营林、造林、育林活动开展。林业生产经营活动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目标一致,通过制约林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有利于土壤有机性的保持,提高林业涵养水源的能力,提升森林资源的节能减排能力,丰富森林资源,让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双重提升。

image.png

  2生态背景下林业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问题

  2.1产业布局不合理

  林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布局的不合理问题,并影响到了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展开。大部分林业产业格局较为单一,无法支撑其全面发展,并且受到森林资源和使用方式的局限,对应的森林资源规划仍旧集中于木材生产环节,导致后续营林、造林、育林活动进展缓慢,这会导致产业出现脱节现象,影响产业经济效益的持续收获。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出现闲置土地,从而导致更低的社会效益。

  2.2经营制度不完善

  经营制度的不完善是林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较为普遍的问题,且通常会伴随着资源过度使用情况,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失衡,从而使林区出现土壤沙漠化、土壤有机性降低、水土流失等问题。导致规则的约束性无法发挥,使生产经营活动变得过于随意,严重破坏和消耗林业资源。虽然法律法规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改善,但只能在小部分行为上进行纠正。加之林业企业对于资源规划管理重视较弱,始终治标不治本。

  3生态背景下林业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策略

  以庄浪县为例,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林业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加,需要进一步加强可持续规划,使林业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在自然可承受范围内,挖掘出潜在经济效益。

  3.1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完善法律法规

  林业生产经营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从理念出发,并坚持生态文明发展方向,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投入更多的管理精力,充分结合产业情况对生产活动进行调整,满足生态发展的前提下,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系。例如,可考虑拓展林业生产经营范围,在保证生态资源的同时,调查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舍弃规模小、生产水平低的生产项目,基于社会需求优化林区资源配置,参与木材、果品、家具、家装加工,并通过经济林的建设,打造出更加开放的发展前景,让林业生产经营活动扩大辐射范围,收获潜在经济效益。

  此外,林业生产经营部门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林业生产经营主体贯彻有关条例,依法开展整治活动,并通过监管工作的设置,保证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林业生产有关人员要基于森林资源储备,严禁乱砍滥伐现象,除了要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外,还要防止非法占用以及打着整改旗号将农用耕地转为林业用地。并且对于非法转让现象还要进行惩处,从而使森林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3.2加大建设投入实现科技兴林

  政府需要加强自身宏观调控作用,支持林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展开,并对其提供资金保障。根据林业资源情况,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使林业生产经营有关人员能够投入资金引进先进营林造林技术,为林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例如,政府要将林业生产经营发展纳入重点工作规划中,合理进行统筹和布局,引进先进的监察技术,保障林区消防安全,提升交通通达度,为林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便捷,使其呈现出规模化特征。

  此外,林业生产要在管理中融入高科技这一重要助力。例如,可以与农业有关高校或科研院所进行合作,通过资金提供培养专业性人才,并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类型和地质、生物种类,打造出更适合区域发展的林业生产经营方案,从而把控林区资源变化,进一步提升产业能动力。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注重选择优质树种,适宜本地生存条件和土壤气候特征,借此提高营林、造林、育林工程中的树种成活率,提升产业价值,使林业资源能够循环生产,保持持续性资源输出,用以满足目前更高质量的林业产品需求。

image.png

  3.3加强林业生产经营监督促进发展社会化

  一方面,林业生产经营要严格按照法律中的特定程序进行。因此,有关人员要对林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细致入微的监督,并分析有关企业是否能够立足生态背景,结合生态理念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例如,要对林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遵纪守法的企业进行奖励,鼓励其积极开创生产路径。而对于只追求利益,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的黑心企业,要借助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曝光和惩处。并且要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林业生产经营数据化监督平台,将监督工作纳入日常工作当中,对生产经营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上传数据后通过平台统一调度后续工作,平台数据内容要保持信息公开,从而使企业能够规范自身行为。另一方面,要让林业生产经营成为社会大众的责任。为此,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扩大宣传范围,使人民群众能够发挥监督作用,自觉投入到林业发展中去。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短视频平台、公众号等),持续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扩大群众对于林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认知,从而使林业朝着生态文明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帅,杨土苗,乌日娜,等.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现代林业发展策略研究[J].河北农业,2023(06):30-32.

  [2]张家胜.生态背景下林业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策略[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2,25(02):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