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繁母羊二年三产高繁技术体系集成示范与结果分析论文

2024-11-21 17:22:56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为验证能繁母羊二年三产饲养体系和母羊同期发情、人工授精、早孕检测、妊娠期饲养、围产期护理及羔羊早期断奶等技术集成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在上海某规模山羊养殖场开展了二轮母羊二年三产高繁技术体系的集成示范试验。能繁母羊通过系列先进饲养技术的集成应用,可实现7~8个月一个胎次的连续循环生产,形成流水线式的二年三产饲养体系。
摘要:为验证能繁母羊二年三产饲养体系和母羊同期发情、人工授精、早孕检测、妊娠期饲养、围产期护理及羔羊早期断奶等技术集成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在上海某规模山羊养殖场开展了二轮母羊二年三产高繁技术体系的集成示范试验。能繁母羊通过系列先进饲养技术的集成应用,可实现7~8个月一个胎次的连续循环生产,形成流水线式的二年三产饲养体系。
关键词:能繁母羊;二年三产;高繁技术;集成示范
0引言
由于山羊具有妊娠期长、产羔数少和季节性、周期性发情等生理特性,传统饲养模式的生产水平较低,母均年产胎数不足1胎;本文在长期开展山羊高产和人工辅助繁殖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筛选上海某种羊场300头能繁母羊,组织开展了山羊同期发情、同期与配、早孕检测、围产期护理和羔羊早期断奶等多种山羊现代饲养繁育技术的集成试验。连续2轮重复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群母羊同期发情成功率分别为84.67%和87.33%、与配受孕率88.98%和88.93%、孕羊分娩率94.69%和94.85%、胎均产羔数均为2.19、断奶成活率93.38%和92.55%;试验结果证明,系列现代山羊饲养繁育技术的集成应用,可使规模养殖山羊能繁母羊实现7~8个月1个胎次的连续循环生产,提高胎均产羔0.13,并形成流水线式母羊二年三产高产饲养体系和相应技术规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试验用羊
经产母羊:筛选产胎数小于4胎、体型较大、体质健康无残疾的经产母羊[1]225头,按不同生理状况将筛选出的经产母羊群分成15个生产批次,每个批次15头。
后备母羊:选择8~10月龄青年母羊80头作为试验群后备母羊,并按月龄分成16个批次,每个批次5头,其中15个批次后备母羊作试验羊,另外1个批次后备母羊作备用羊,作为第2轮试验的补充用羊。
生产公羊:筛选8头性情温和、体质健康、性欲旺盛、采精量大、外貌性状符合品种标准的1.5~2.5岁成年种公羊作为试验与配公羊。
后备公羊:选择6头12~18月龄外貌性状符合品种标准、发育良好的青年种公羊作后备种公羊。
1.1.2试验用饲料
实施基地自配羊用各生产阶段全混合日粮作试验用饲料。
1.1.3试验用药品
孕激素海绵栓:试验用孕激素海绵栓由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联合研制,批号:202012003。
PMS:试验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由宁波第二激素厂生产,批号:202101026。
1.2方法
1.2.1构建体系流程
按照山羊1个繁殖周期(妊娠期150 d、哺乳期45 d、空怀期15~45 d)和以15 d为1个批次制订流水线生产计划,多个批次能繁母羊以相同时间间隔安排生产,形成能繁母羊二年三产高繁饲养体系。母羊二年三产高繁饲养体系流程见表1。
1.2.2第1轮次(一产)试验
(1)分组。所有参试羊按程序做好免疫、驱虫等保健处理,然后按照饲养体系试验计划将参试母羊群分成15个试验批次,每个批次共20头,其中15头经产母羊、5头后备母羊。
(2)母羊同期发情。对该批次参试母羊按试验计划同步采用孕激素海绵栓阴道埋植法催情,12~13 d后撤出海绵栓,同时肌肉注射PSMG,隔天后用试情公羊连续试情3~5 d,发情羊与配,未发情羊转入下一批次、再次埋植海绵栓催情。
(3)母羊同期与配。对参试种公羊进行人工采精调教,检查精液质量,坚持每周采精2~3次,以保持性欲;对试情公羊试情确认发情母羊,同期采用鲜精人工授精1次,8 h后复配1次。
(4)母羊早孕检测。采用彩色B超仪对与配后4周母羊进行早孕检测,确诊受孕羊转保胎舍饲养;未确诊者2周后再次检测,确诊受孕母羊转保胎舍饲养、未受孕母羊转入下一批次试验羊群催情。
(5)妊娠母羊保胎。确诊妊娠母羊小群饲养,根据胎儿不同发育时期供给质量好、易消化的饲草,并采取不同饲养管理方法;注意不喂食霉烂变质及冰注意冻的草料、饮水;对个别体质瘦弱的母羊补给足够的精料;适当增加运动,定期消毒圈舍,注意防寒保暖、防暑降温、防止拥挤和饲喂有毒饲料等疾病发生诱因。
(6)母羊围产期护理。母羊产前1个月注射羊三联四防和羊口疮疫苗,定期使用化学消毒制剂开展环境消毒;适当控制粗料饲喂量,添加质地柔软的微贮、氨化或盐化秸秆及青绿多汁饲料,分娩前10 d根据母羊膘情、食欲状况来控制饲料喂量,保持每日运动2次;并注意观察、记录产前临床表现。分娩时应备好接产用具和治疗药品、消毒药品、产科器械及工作人员使用的物品,并做好接产、助产和新生羔羊处理。母羊产后应特别注意饮食护理,根据膘情和哺育羔羊的数量给予不同的补饲量;同时增加运动、注意卫生,注意防寒保暖,预防疾病。
(7)羔羊早期断奶。新生羔羊应在出生后1.5 h内吃上初乳,并确保吃足初乳3 d以上,若母羊缺乳或产后死亡时应尽快施行保姆羊代哺或人工哺育或寄养;1周左右开始在留食栏中补饲羔羊引食料,自由采食,根据采食量逐步增加饲喂量,并注意观察脐带变化情况,预防脐炎;羔羊25日龄开始逐步添加断奶补充料,并逐步减少羔羊引食料的用量,自由采食;35日龄停止饲喂羔羊引食料,全部饲喂断奶补充料,并少量添加新鲜优质牧草,自由采食;羔羊45日龄采用移母留羔方式强制断奶。断奶时先移去产床内母羊,羔羊留在原产床内,3~5 d后羔羊转入保育栏;羔羊50日龄开始逐步添加羔羊保育料,减少断奶补充料饲喂量;羔羊60日龄停止饲喂断奶补充料,全部采用羔羊保育料,并适当增大新鲜优质牧草饲喂量。
(8)母羊空怀饲养。母羊移母留羔后转入空怀舍饲养,完成一产(1个胎次的生产过程,时长210 d);转入空怀舍母羊根据体质、膘情等分群饲养,按照空怀母羊标准饲养15~30 d[8];期间应做好免疫、驱虫等保健工作,并根据母羊体质恢复状况,再次分类组群进行第2轮同期发情(二产)。
1.2.3第2轮次(二产)试验
按照上一轮(一产)操作流程,母羊同步完成第2轮(二产)的生产过程,进一步验证二年三产的技术可行性,详见二年三产饲养体系技术路线图(图1)。
2结果与分析
2.1第1轮次(一产)15批次试验羊试验结果与分析
根据试验计划,一产试验的15个批次共300头试验羊,以每个批次间隔15 d的速率完成各项技术的集成示范试验,相关结果汇总见表2。参加第1轮次试验的15个批次300头试验羊,在使用孕激素阴道栓催情后,15个批次共有254头试验羊实现同期发情,催情成功率84.67%;采用鲜精人工授精与配后,4、6周2次早孕检测,确诊妊娠226头,与配母羊受孕率88.98%;经保胎饲养和产前护理,健产214胎,健产率94.69%;产羔468羔,胎均产羔2.187羔;早期断奶羔羊437羔,早期断奶成活率93.38%。试验结果显示,母羊二年三产的相关技术集成应用效果良好,各项指标均达到了预期目标。
2.2第2轮次(二产)15批次试验羊试验结果与分析
以第1轮次试验羊的批次为单位,在每一批次第1轮次试验羊完成相应技术的示范试验流程、转入空怀舍饲养,并待机体恢复后重新筛选组群,在淘汰瘦小、体弱、疾病或体质恢复不完全等不符合试验要求羊,补充适量后备母羊后,按序组成20头规模的二产各批次试验羊群,并按计划完成第2轮次(二产)各批次母羊的示范试验,相关结果见表3。第2轮次(二产)的示范试验共15个批次300头试验母羊,各批次以与第1轮次相同的方法与流程完成系列试验。结果显示,同期发情262头、成功率87.33%;4、6周2次早孕检测确诊妊娠233头,与配母羊受孕率88.93%;正常分娩221胎,健产率94.85%;总产羔483羔,胎均产羔2.186羔;早期断奶羔羊447羔,成活率92.55%。从表4的比较数据可以看到,二产试验的相关数据验证了第1轮次各项高繁技术集成应用的示范效果。
3讨论
试验数据显示,能繁母羊采用同期发情、人工授精、早孕检测、产前产后护理和羔羊早期断奶等先进饲养技术的集成,可实现7~8个月1个胎次的连续循环生产,形成流水线式的二年三产饲养体系。
可能是受到激素影响,示范试验中的胎均产羔数比传统模式的2.06羔/胎约提高了0.13羔/胎。关于试验母羊的淘汰率问题,有待在后续试验中作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刁玉其.现代养羊技术与模式[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
[2]刁玉其.农作物秸秆养羊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3]李晓锋.南方种草养羊实用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3.
[4]田树军.养羊与羊病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2.
[5]方绪光.肉用山羊规模养殖技术[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6]李苏新.南方肉山羊养殖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3.
[7]张会文.现代科学养羊新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2.
[8]孙俊峰.现代养羊新技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