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山羊养殖过程中的生物安全管理论文

2024-11-21 17:10:03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随着市场上奶制品需求量增加,以及奶山羊养殖业快速发展,对养殖安全提出更高要求。通过引入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可以保障养殖场健康运营。该文分析奶山羊养殖特点,探讨奶山羊养殖过程中生物安全管理的必要性,结合奶山羊养殖特点给出实施安全管理的措施,具体为养殖场消毒、传染源控制、保护易感羊群及强化养殖细节管理。希望通过文中论述为奶山羊的养殖提供借鉴。
摘要:随着市场上奶制品需求量增加,以及奶山羊养殖业快速发展,对养殖安全提出更高要求。通过引入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可以保障养殖场健康运营。该文分析奶山羊养殖特点,探讨奶山羊养殖过程中生物安全管理的必要性,结合奶山羊养殖特点给出实施安全管理的措施,具体为养殖场消毒、传染源控制、保护易感羊群及强化养殖细节管理。希望通过文中论述为奶山羊的养殖提供借鉴。
关键词:奶山羊;养殖;生物安全
0引言
在奶山羊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养殖安全问题。为确保奶山羊养殖的安全,通过引入生物安全管理,可以改善传统养殖模式的不足。尤其是民众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对奶制品质量要求提高,加强控制奶山羊质量控制,提高奶山羊养殖效益,推动奶山羊产业健康发展。奶山羊养殖过程合理应用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可以提高奶制品品质,实现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养殖场户带来更多经济效益。
1奶山羊养殖特点
1.1适应性广泛
奶山羊适应性较强,可以适应各种气候条件,无论是高寒还是干旱地区,都可以饲养奶山羊。与此同时,相比于其他家畜,奶山羊对环境要求相对较低,可以在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此外,奶山羊繁殖力强,母羊一般每年能产仔1~2次,每胎常能产下2~3只幼崽。
1.2经济效益好
奶山羊饲料转化效率高,由于其消化系统适应草食,且食量小、进食频率高,同等饲料条件下更加高效,使得奶山羊饲养成本较低。同时,奶山羊乳质优良,通常羊乳脂含量较高(3%~5%)、蛋白质含量丰富(2.5%~4%),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市场上广泛欢迎的乳制品。
1.3抗病能力强
奶山羊对一些传染病具有较高抵抗力,且能够适应不同气候条件,这给养殖户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奶山羊具有较强抗病能力,对一些常见传染病具有一定免疫力。养殖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应对疾病威胁,降低了动物疾病而引发经济损失的可能。同时,奶山羊对环境适应性广泛,也降低了患病风险。
2奶山羊养殖过程中生物安全管理的作用
2.1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通过加强动物检疫和卫生监测,及时发现和隔离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动物,防止其对其他健康动物的感染。同时,在养殖场内建立合理的运动区域和隔离区域,避免不同批次动物之间的接触交叉,有效防止病原体传播。合理处理和处置废弃物、排泄物等污染源,保持饲料、水源等供给设施的清洁卫生。在饲养密度、通风条件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地调控,减少病原体在空气、水源等介质中的传播。
2.2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加强疫苗接种,提高奶山羊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可以降低患病率和死亡率,减少对药物和治疗的依赖,从而节约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在生物安全管理下,可以建立起完善的动物健康监测机制。通过定期对动物进行体检、检验和评估,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这有助于提前预防或控制可能出现的疾病暴发,保障养殖场内动物群体的健康稳定发展。
2.3增加市场竞争力
严格控制疫病传播风险、加强饲养环境卫生管理等措施,可以保证养殖过程中动物的健康和生产环境的洁净。这样能够确保奶山羊产品无污染、无兽药残留等问题,提供给消费者更加放心和安全的产品。同时,生物安全管理还可以增强消费者对奶山羊产品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在现代社会中,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如果一个养殖场能够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并获得相关认证或标志,那么消费者就会更加倾向于选择这样具备可靠保障的奶山羊产品。
3奶山羊养殖过程中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
3.1做好养殖场消毒
在进行消毒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消毒剂非常关键。不同的消毒剂具有不同的杀菌效果和适用范围。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奶山羊养殖场的消毒剂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在使用消毒剂时,必须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以确保达到有效杀菌效果。对于奶山羊养殖场来说,常用的消毒剂包括次氯酸钠、过氧化氢、紫外线灯。其中,次氯酸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养殖领域的消毒剂,在杀灭细菌和病毒方面具有较好效果。过氧化氢则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且无臭味的消毒剂,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紫外线消毒技术是一种非化学性消毒方法,它利用紫外线的辐射能力来破坏细菌和病毒的核酸结构,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
在进行养殖场消毒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确保养殖场表面没有明显污垢或积聚物。清洁工作是消毒的前提条件之一,只有将表面污垢彻底清除干净,才能使消毒剂更好地发挥杀菌作用。在使用消毒剂时要按照正确的浓度和用量进行配制,并遵循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不同类型的消毒剂对应着不同的浓度和用量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到其杀菌效果。在进行消毒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3.2严格控制传染源
为降低疾病传播风险,非必要人员被禁止进入养殖区域。只有经过健康检查并符合相关标准的人员才能进入养殖场,这样可以减少外部因素对养殖环境带来的潜在威胁,并保证奶山羊群体的整体健康水平。在发现病死动物时需要及时处理,避免其成为潜在的传染源。对于任何死亡动物,都应立即将其隔离并进行适当处理,包括安全焚烧或深埋等方法,可以防止病原微生物通过病死动物的尸体进一步传播,降低养殖场内疾病传播的风险。
在养殖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控制动物、人员、工具和设备等潜在传染源之间的接触。对于动物而言,需要实施定期的健康监测和检疫措施,以及隔离新引进的动物并进行必要的检疫程序。对于人员而言,则需要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操作规范的认识。同时,还应实施严格的卫生消毒措施,包括定期清洁和消毒工具、设备等,并确保其使用符合相关标准。
3.3保护易感羊群
奶山羊养殖过程中,为保证生物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其中,针对易感羊群,应加强防疫接种,提高其免疫力。还需要对易感羊群的饲养环境进行特殊的管理,以确保其能够健康成长。养殖场可以通过加强防疫接种来提高其免疫力。防疫接种是指给动物注射相应的疫苗,以提高其身体对特定病原体的抵抗能力。在奶山羊养殖中,养殖场可以根据不同阶段和特点的易感羊群进行相应的防疫接种计划。如对于幼仔山羊和妊娠山羊,养殖场可以给予更频繁和全面的疫苗接种,并及时更新和补充所需的疫苗。
除防疫接种外,在易感羊群饲养环境方面也需要进行特殊管理。要确保饲养环境干净卫生。定期清理和消毒饲养场所,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和滋生。要注意饲养环境的通风和保温,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有利于易感羊群的健康成长。合理搭配饲料和补充营养物质,确保其获得足够的营养,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体重监测,及时调整饲养方案。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观察易感羊群的行为和食欲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在开展奶山羊场防疫时,首先要对会造成奶山羊场环境污染的排泄物进行清除处理,然后在奶山羊场周围种植一些有利于改善环境的绿色植物,并针对奶山羊场排污方法进行改进,确保对于污物能及时清理。为节约资源成本,在进行污物清理时,最好采用节水模式,对于粪便污物等进行干清,并加强对奶山羊场圈舍的打扫,做到粪水分离。对于粪水做好后期处理工作,对奶山羊场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完善,避免奶山羊场圈舍地面湿滑。
3.4提高养殖细节管理
为确保奶山羊的健康,需要加强饲养管理。养殖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确保奶山羊营养摄入均衡、干净的饮水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并且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情况。在饲养管理方面,应该注重奶山羊所需营养素的平衡摄入。牧场要提供多样化且富含营养的饲料,包括精细加工的草料、浓缩饲料和矿物质补充剂等。此外,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个体需求,调整饲喂计划和配方也是必要的。提供新鲜干净的饮用水源,并定期检查和清洗水槽、水管等设施,以防止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滋生。另外,在生活环境方面,养殖场应提供舒适的栖息地给奶山羊,包括干净、通风良好的住房设施,以及室内温度和湿度的合理控制。此外,保持牲畜环境的整洁也是非常重要的,定期清理粪便、消毒养殖场等都是必要的操作。除细节管理外,定期进行动物体检也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奶山羊身体异常情况,如疾病、营养不良等,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治疗或调整饲养方案。
要想实现规模化养殖,又不想被奶山羊的排泄物以及臭味污染,减少细菌、病毒的滋生,就需要在奶山羊饲料中添加适当的绿色添加剂,促进奶山羊肠道消化,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加快吸收的同时,减少奶山羊所排粪便以及尿液中的有害物质及气体。比如,可以在奶山羊食品中添加适当的酶制剂,在帮助奶山羊提高对于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吸收效果时,又能有效减少氮、磷等元素的排出,提高奶山羊体对于磷元素的吸收和使用效率。同时,可以在奶山羊饲料中添加一些微生物制剂,提高奶山羊体内对于碳水化合物以及氮磷的利用效率,改善奶山羊肠胃内微生物循环的环境,减少其肠道内细菌的滋生,以此减少恶臭气体的排出。
3.5做好养殖技术管理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首先,需要根据患病奶山羊感染病毒的实际情况选择针对性强的消毒剂,对现场环境进行全面清扫和消毒处理。其次,选择广谱、高效且无其他毒副作用的消毒剂对整个养奶山羊场进行大范围消毒处理,如来苏儿等。要注意的是,为保证消毒效果,对于消毒剂的配比一定要科学,针对不同病毒的敏感度为其配置合理浓度的消毒药剂,同时把控好消毒时间,确保取得最佳消毒效果。最后,鉴于以往防控要求,对于消毒流程一定要规范,需按照季节、目的以及对象的不同,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开展操作流程。
3.5.1加大资金投入
养奶山羊场一定要舍得资金投入,毕竟前期的资金投入对于整个养奶山羊场的发展十分关键,需要将原本陈旧、损坏的设备进行及时更换和维修,提高设备对于奶山羊场环境的清洁和净化能力,避免环境污染。
3.5.2针对生物安全系统进行完善
针对生物安全措施进行优化,针对奶山羊场生物安全体系进行完善,通过各种控制手段和净化措施,将病毒隔绝在奶山羊场之外,以此减少奶山羊群继发性以及原发性疾病的发生概率。
3.5.3针对奶山羊疫病检疫技术进行完善
通过学习培训等手段提升兽医检疫人员对于奶山羊疫病检疫的能力和水平,并在检疫过程中引进更加先进的检疫及净化技术。通过为妊娠母奶山羊进行疫苗接种,使其腹内胎儿进行被动免疫,在新生奶山羊生产后一段时间内为其提供健康保障,避免新生奶山羊在刚出生时因不适应环境被外界奶山羊群感染等。
4结论
奶山羊养殖过程中运用生物安全管理措施,降低养殖过程中病害传播的风险,提升养殖场的运营水平。奶山羊养殖过程中确保生物安全的主要措施为合理消毒、严格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羊群和提高养殖细节管理等。只有在良好的生物安全管理下,奶山羊养殖业才能健康发展,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奶山羊产品。
参考文献:
[1]达丽.千阳奶山羊高效养殖推动乡村振兴[J].当代农机,2023(10):91-93.
[2]苏静.关中地区奶山羊产业发展研究:以富平县奶山羊养殖为例[J].黑龙江粮食,2023(10):104-106.
[3]白鸽,梁晓兵,王国超,等.浅谈规模奶山羊场布鲁氏菌病监测净化[J].中国畜禽种业,2023,19(9):110-115.
[4]冯英.奶山羊养殖场户监管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畜牧业,2023(18):42-43.
[5]罗茜.浅谈奶山羊养殖过程中的生物安全管理[J].中国动物保健,2023,25(8):79-80.
[6]王小雨,李丹,赵光明,等.陕西富平县奶山羊乳房炎发病率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家畜生态学报,2023,44(6):54-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