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技术与传统小麦病虫害防治的融合应用论文

2024-10-23 11:44:41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介绍了无人机在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应用特点,分析了小麦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无人机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中的具体应用。
摘要:介绍了无人机在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应用特点,分析了小麦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无人机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无人机技术;小麦;防治技术
在利用无人机防治小麦病虫害过程中,要求种植人员可以熟练操作无人机,并确定具体喷洒部位,促使无人机技术可以在小麦种植中发挥应有成效。同时,在无人机使用过程中要遵循精细化原则,为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1无人机在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应用特点
1.1高效性和安全性
传统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需要依靠人力,会消耗大量时间,同时导致种植效率变低。但是,无人机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药物喷洒工作,其工作效率相对高,且不需要消耗过多人力。所以无人机具备高效性优势,在安全性能方面也更具优势。传统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主要利用人力进行农药喷洒工作,虽然人们佩戴了相关的防护设施,但是在工作过程中依然会沾染少量药物,这对人类健康会造成严重威胁。而无人机技术主要采取远程操控模式,在保证种植户人身安全基础上,高效快速地完成农药喷洒工作,保证药物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除此之外,通过在无人机上安装监控设备,可以在喷洒药物过程中对病虫害的发展状况进行充分了解,以便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1.2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第一,通过把无人机技术融入到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在传统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因为人工喷洒,难以保证农田中药物施用的均匀性,还会因为人工操作失误对农作物造成损坏,不但无法起到病虫害防治目的,甚至会增大农业生产的成本投入量。因此,在新时期下需要融入新型无人机技术,其可以避免出现药物喷洒不均现象,同时降低药剂的漂移,促使药物可以更加均匀地覆盖在小麦植株表面,不但可以避免农药资源浪费,还可以对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第二,种植户需要由重点区域开展药物喷洒工作,进一步提高无人机技术操作效果。第三,无人机技术操作较为简单,利用远程操控和智能操控技术,促使药物喷洒效果更加显著,防止造成农药浪费等问题。无人机质量较轻,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减少人工操作成本,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小。确保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以有序落实,降低病虫害防治方面的资金投入量,推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小麦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防治时间
在防治小麦病虫害过程中,需要对防治时机进行充分掌握,确保病虫害防治效果有所提升。种植户在传统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主要依靠自身种植经验判断具体防治时间。而利用这种方法得出的时间并不精准,同时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出现偏差。部分种植户并未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因为难以对防治时间进行准确判断,不但会错过最佳防治时机,甚至会造成粮食产量降低。大部分种植户在种植过程中,没有提前采取防治措施,在病虫害发生以后采取补救手段,会提高防控成本,还可能造成人力和物力浪费。
2.2灌溉问题
灌溉作为小麦种植中的重要环节,在灌溉过程中利用科学化技术方法,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大部分种植户并没有意识到灌溉管理的重要性,因为并未学习相关知识,所以难以对灌溉技术进行科学应用。养殖户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对灌溉用水量进行严格管控,防止用水量较多,引发积水导致小麦根部溃烂,灌溉水量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影响小麦健康生长,同时也会影响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2.3农药问题
目前,种植人员主要是通过喷洒农药方式对病虫害的发生进行控制。但是,因为病虫害问题的出现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环境变化是主要影响因素。生态环境不同引发的病虫害问题也有所差异。因此,在防治过程中需要依据病虫害种类不同使用针对性药物,才可以达到预期应用效果。现在部分种植户对于病虫害种类缺少明确认知,导致其无法应用相应农药,无法达成病虫害防治目的。
3无人机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中的具体应用
3.1不同小麦病虫害的防治
3.1.1小麦赤霉病
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过程中,需要利用无人机技术的优势完成常态化防治工作,防止对小麦后期生长状况造成不良影响。小麦出现赤霉病以后会诱发其他病症,包括苗腐、茎基腐、秆腐、穗腐等病害,当田地土壤湿度过高时,其发病部位会生出粉红光霉层,此类疾病主要发生在雨季,作为小麦生长过程中的常见病害。在对此类疾病进行防治过程中,可以利用无人机喷洒药物,对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区域进行充分调查,对化学药物进行科学配制,达成预期防治效果。在利用无人机技术过程中,需要正确选取防治药物,以化学防治为主、综合多种防治方法。对小麦赤霉病进行有效管控,可在无人机使用过程中搭配拍照技术,对小麦病虫害进行科学管控。通过对原有防治方案进行不断调整,促使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
3.1.2小麦蚜虫的防治
蚜虫作为小麦种植过程中主要虫害,会对小麦光合作用产生一定影响,导致小麦产量不断降低。现阶段,通过对无人机技术应用特点进行科学利用,可以对小麦蚜虫进行药物防治,对药物喷洒次数和使用量进行适当管控。此外,利用小麦蚜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在利用无人机技术喷洒药物以前,需对小麦蚜虫及其天敌生物之间的占比进行了解。并以此为依据对药物使用量进行实时调控,进而达成预期防治目标。
3.2科学利用低空无人机遥感技术
首先,在气候较为恶劣情况下,会对卫星遥感信号的接收效果产生不同程度影响,这时需要对其成本加强管控。其次,通过利用低空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达成小麦动态监测目标,可以根据监测结果对其进行针对性防治。继而对传统检测设备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因为低空无人机的运转更加灵活,所以具有相对广泛的应用空间。最后,在低空无人机应用过程中,可以对小麦实际生长状况进行精准反馈,同时了解到小麦种植中土壤的营养状况。促使种植户可以对小麦生长环境进行充分掌握。对小麦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病虫害问题采取针对性防治手段。
3.3依据小麦的生长特点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出现多种病虫害,导致小麦总产量不断降低,甚至会影响小麦种植质量,继而给农业经济发展造成阻碍。因此,为了最大程度上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需要依据小麦在不同时期的生长特点采取针对性防治方法。现阶段,无人机在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还未得到广泛使用。同时,在应用无人机技术过程中,需要依据具体状况对药物使用量进行科学调整,做出更加合理选择。除此之外,企业需要对病虫害防治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其防治方案进行不断调整。确保无人机可以发挥出最大程度的作用和优势,进一步提升小麦病虫害防治效果。
无人机的应用和推广需要依靠技术人才支持,因此需要增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以便为无人机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人才保障。因为各地区小麦种植状况有所不同,这时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制定出有利于该区域发展的相关政策,确保其可以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欣,东美.无人机技术与传统小麦病虫害防治的融合应用[J].农业工程技术,2022,42(21):52-53.
[2]姚卓.无人机防治小麦病虫害的技术方法[J].农业工程技术,2022,42(09):32-33.
[3]郝克建.无人机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06):180-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