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及建议论文

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及建议论文

3

2024-10-15 11:22:33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农机推广工作也面临着重大挑战与机遇,利用信息化技术,农机推广工作可以更高效、更精准地开展,这对于打破信息壁垒,实现农机装备产、学、研、推、用一体化平台的建设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化的农机装备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改变了落后的生产方式。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农机推广工作也面临着重大挑战与机遇,利用信息化技术,农机推广工作可以更高效、更精准地开展,这对于打破信息壁垒,实现农机装备产、学、研、推、用一体化平台的建设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各个地方的相关机构应该对农机信息化建设加大力度,不遗余力地使用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让更加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得以更广泛地应用,为实现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实施乡村振兴做出贡献。基于此,本文对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的优势以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对策。

  关键词: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农村建设;乡村振兴前言

  当前时期,一些地区的农机推广人员在推广农机时没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不能有效运用信息化技术,仍然采取传统落后的方式,使得广大农户难以借助网络渠道了解农业方面的知识以及农机技术的优点。而且,用户在使用陈旧落后的农机装备时,一旦出现问题和故障,在不能自行处理的情况下申请售后服务过来解决问题可能需要不少时间,这会影响农事的进行。出现这种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农机推广工作力度不够,以至于农机推广的效率大打折扣。同时一些部门对待农机信息化建设和推广问题上不够重视,意识不到利用信息推广农机的重要性,从而使得农户很难及时应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去扩大生产规模。另外推广部门的人才不足问题使得农户很难在购买、使用、维修上得到专业的指导。针对在推广农机方面的种种问题,本文将逐一提出有关对策[1]。

  1目前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1农民用户的购买力低

  出于提高耕作效率的原因,农民对农业机械有着很强的购买欲望和动机,但是由于收入有限等原因,只能量入为出,尤其对价格昂贵的大中型新机具望而却步。仔细分析这既有经济层面的主观原因,也有农民对农机市场了解不足的客观层面因素。而农民群体往往因为信息匮乏无从下手,不知怎样才能买到性价比高的农机具[2]。

  1.2农机推广部门信息交流不畅通

  相关数据显示,多数农机推广部门的经费已经出现了不足的情况,经费和设施的问题不利于推广部门展开信息搜集、整理和发布。种种因素让推广部门很难及时地将信息传递给农民群体。

  1.3农机推广工作人员思想认识不足

  国家和地方政府一直都对农业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高度重视,但在农机推广部门不少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足,有些工作人员对互联网的操作十分生疏。这势必会影响到日常工作效率,进而对农机推广信息化工作造成阻碍。

  1.4信息网络人才缺乏

  相比于城市居民,农民在认识互联网以及对互联网的使用操作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同时农机部门对于网络人才的资金投入也明显低于其他部门。如此就导致了推广部门内部网络人才不足的问题,进而影响到农机信息的更新速度,不利于新信息的推广。

  1.5信息采集、信息处理落后

  相关数据显示,在农机推广信息采集方面无论是采集方法、采集数据点配置,还是采集的涵盖面上都存在着很多不足,而且部门内部的人才配备也很少,这就使得农机部门在采集信息方面很难准确、规范地处理。这样一来最后得出的信息数据的权威性必然打折扣。乡镇区域的农业服务中心配备的工作人员数量有限,人员配置缺乏难以尽早地对信息进行整理反馈,从而耽误了乡镇的农机推广工作。

  2对策建议

  2.1加大农机推广信息化的宣传力度

image.png


  农机对农业生产的帮助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因此作为负责农机的部门就更应该不遗余力地去推广农机技术,在大力气开展农机信息化宣传,让下属人员走基层逐户宣传或使用互联网平台将新式农机的参数特点、优势传达给农民朋友,并在宣传的过程中手把手地指导他们利用便捷的信息化平台去搜集想要的农机技术的相关信息,实现授人以渔。在日常的宣传中将使用新农机技术的收益变化真实地告诉农民朋友,让他们从心底认可购置农机的重要性,提高新农机技术的使用率。在意识到农机信息化建设推广和宣传的重要性后,相关部门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手段,常见的有宣传队的宣传、技术专家的免费讲座等。为了能让农民群体对农机有深入的认识,宣传工作的安排必须更具有针对性,比如说选择在恰当的时间去宣传、去目标人群更易出现的地方做宣讲,若有必要可以让农民朋友实际体验一下农机的操作,感受它所带来的便捷。

  2.2畅通农机推广信息建设的渠道

  现在的社会已然是个信息化社会,因此相关部门在进行推广渠道建设的时候不妨加以利用。除了常规的网站和QQ、微信工具以外,开发相应的App平台,在抖音、快手这样的短视频平台发布相关信息也是比较好的办法。要通过数字化手段缩短农户和农机推广站和乡镇农机人员之间的距离,及时快捷的联系有助于信息的交流。借助网站、社交平台、短视频中的文字、图片、视频可以让农户不必出门就获悉及时有效的信息,反过来农户也可通过这一平台向技术人员反馈问题和求助。如此可见互联网渠道建设对农机推广十分有效。

  2.3积极开展农机信息化建设,扩大影响力

  农机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农业发展,它通过改变生产方式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途径实现了增产增收。为了能让更多农民了解这项技术并利用它,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力度投入力量去进行农机信息化建设,利用广告宣传、互联网平台都是很好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让最新的农机技术被农户所知晓,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2.4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快信息化建设

image.png


  现如今任何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持,农机领域同样如此。因此作为相关部门的领导应当重视培养高素质人才,落实到操作上就要定期组织针对农机人员的培训,除了培训技术知识外信息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工作人员才能更明晰自己的工作职责,对信息化推广操作途径有个清晰的认识,才能利用好信息化平台去推广先进的农机技术,让农民有针对性地升级设备。同时对农机方面人才展开培训也可让他们更好地在将来的工作中指导农户操作设备和排除设备故障,并让农民群体更好地利用先进的农机技术和信息平台有所收获[3]。

  2.5建立农业信息化的金融支持体系

  建设农业信息化的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需要多部门配合完成外,资金建设也是一个大问题,单纯依靠农业自身的积累是不足以实现的,因此就需要政府方面在税收、财政、融资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目前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受到了好几个层面的制约,其中之一就是资金的匮乏。在我国现有的国情下增加农业信息化引资的渠道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增加农业信息化的银行贷款;二是实行农业信息化低息贷款;三是建立农业信息化贷款担保基金;四是资金援助;五是税收优惠。减免一定的税收,政府可利用它对农业信息化建设投资,这笔钱在实现资金支持项目的同时又加强了宏观控制和审批、监督、评估工作。实现最佳投资效益比,负责款项管理的人员必须做好成本预算,每一笔钱的去处必须做好记录。从以农村社区接入和设立普遍服务基金的视角来看这一问题,必须做好农村的电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村地区的政府办公部门、企业单位、农户家庭用上电话和宽带网络。当前我国正处于电信产业管理体制的转型时期,实现普遍接入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这期间建立普遍服务基金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而这项基金的来源大致有如下几种:电信企业电信业务收入的一定比例、电信企业融资的一定比例以及国家财政拨款[4]。

  2.6规范信息市场,整合信息资源

  首先,要采取一定的手段将信息体系建设与基层农经站、农技服务站结合起来,方法就是借助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及其技术力量,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利用原有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资产和人力资源,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该模式还可以让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拓宽自己的营业面,在信息工作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焕发新的生机。其次,政府网站和商业性网站在此时可以展开一定的合作,相关部门一方面可以与社会企业和机构按商业原则参与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事业,让农民群体享受到高质量的商业服务与农业服务。政府的网站或信息站可以在部分程度上实现市场化管理,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与积极性。最后要建设起一套全覆盖的高效的农业信息传输网络,只有信息网络建设做好了才能实现广域互联和信息资源共享。

  2.7加强各级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在我国,建立起农业信息网络体系不是一项轻松的事情,这项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和行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因此有关部门应当树立起联合、互助的意识观念,建立起一个以农业农村部及其系统为主体的农业信息管理与协调的体系,通过这个平台框架实现教学、科研、生产、使用多方位配合。

  3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的展望

  在生产力较为落后的时期,农业生产主要对于动力机械例如拖拉机、农用水泵等;农机具,例如犁具、旋耕机、播种机等;收获机械具有较大需求,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较为简单。而如今在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农业生产对于农业机械化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农业生产对于更先进、更智能的农机装备有着迫切需求,而且,林果、畜牧以及其他经济作物也对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提出了要求,这为新时期的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加持下,农机推广工作应对这些挑战有了可能[5]。

  3.1利用信息化技术获得实际生产的机械化需求

  农机推广部门在开展工作之前,首先需要全面了解辖区内农业生产对于机械化的实际需求,以及当前机械化模式所存在的问题,这样农机推广部门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也可以使得农机推广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的农业生产主要以小规模的个体经营户为主,数量庞大且分布较广,如果按照传统的实地走访的方式进行机械化需求调研则会使工作成本增加,既耽误了农事农时,也未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进行问卷调查可以打破空间和时间壁垒,例如利用微信小程序、网站填报或者微信、QQ群聊分享等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既可以大幅提高调研效率,也可以提高农民用户的参与积极性。调查结果从而利用数据处理技术进行总结归纳,则可以更科学地掌握辖区内的农业机械化需求以及存在的问题。

  3.2建立一套完整的产、学、研、推、用一体化推广平台

  农机推广部门在获得了调研报告之后,应当与农机装备生产研发机构、流通部门及科研院所进行沟通,以解决当前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因此,可以充分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一套完整的产、学、研、推、用一体化推广平台,打破信息壁垒,实现全产业链的充分沟通,平台内应当包括农机管理部门负责人、产品销售部门负责人以及研发技术人员、科研机构负责人、广大用户群体等。首先,利用该平台,农机推广部门、生产研发机构及流通机构可以实时宣传推广最新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农机装备;其次,农民用户也可以为生产研发机构、科研院所提出当前技术配套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要求,以便实现技术升级,从而更好、更快地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普及[6]。

  4结语

  我们有必要让全国的农户最快地获悉新农机技术的优点,要想实现这点就必须通过信息化技术去宣传和推广农机技术,而目前我们的投入力度和建设力度还不够,必须在之后的工作中加大力度。同时我们也需要培养农机人才,人才不仅可以加快农机技术的研发也可以使农机技术的推广更加便捷。只有做好了推广信息化的建设,农民群体才能更好地利用农机技术去扩大经营实现增收致富。

  参考文献:

  [1]苏春华,徐振兴.加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做好农机推广信息宣传工作[J].农机科技推广,2017(11):7-9.

  [2]李春生.加快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0):55+57.

  [3]廖红艳.当前如何大力推进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分析[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5(02):149.

  [4]蔡德伟.加快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02):105.

  [5]李翠德,高树龙,张亚梅.构建农机推广信息化网络创新农机推广体系建设[J].吉林农业,2015(11):58.

  [6]季海燕,高洪波,冯建宏.创建农机推广信息化网络创新农机推广体系建设[J].探索科学,2016(1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