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小麦种植中农机的应用和推广论文

小麦种植中农机的应用和推广论文

4

2024-09-03 10:15:31    来源:    作者:zhouxiaoyi

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领域也迎来了巨大的变革。特别是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农机的应用和推广已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农业机械化的快速推进,为小麦种植的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因此,有必要对农机的应用和推广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更好地推动小麦种植业的发展。

  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领域也迎来了巨大的变革。特别是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农机的应用和推广已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农业机械化的快速推进,为小麦种植的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因此,有必要对农机的应用和推广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更好地推动小麦种植业的发展。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农机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农民的生产与种植效率,有效降低土壤中有害细菌的含量,提高农作物的整体质量与产量。本文指出,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农业现代化的进步,更有助于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巩固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并推动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接下来,本文将从小麦种植的五个阶段详细分析农机的应用,并探讨如何通过培训农民等措施进一步推广农机的使用。

  关键词:小麦种植;农机应用;推广

  1种植小麦中农机的运用

  1.1种植环节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小麦播种机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高效、智能的农业机械设备,小麦播种机以其独特的播种功能,极大地提高了种植效率,确保了种植效果,成为农民朋友的得力助手。

  首先,小麦播种机的播种功能是其核心优势之一。传统的播种方式往往需要农民手工撒种,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保证种子间距的合理性。而小麦播种机则能够独立完成所有播种步骤,通过精确的机械操作,确保种子间距离合理,使得小麦在生长过程中能够获得充足的阳光和养分,从而保障种植效果。

  其次,小麦播种机在预设参数下,能够精准控制播种深度。播种深度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过深或过浅都可能影响小麦的发芽和生长。而小麦播种机通过先进的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土壤条件、气候环境等因素,精准控制播种深度,为小麦的生长创造最佳条件[1]。

  此外,小麦播种机在播种后还能及时完成覆土压实。这一步骤对种子的发芽和生长至关重要。通过覆土压实,可以确保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有利于种子的吸水发芽。同时,压实土壤还能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湿度,为小麦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image.png

  除了上述优点外,小麦播种机还具有操作简单、节省人力等特点。农民朋友只需对播种完成的土地进行简单检查,确保小麦的适时播种,即可放心地投入其他农业生产活动中。这不仅提高了种植效率,还使得农民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小麦的生长情况,从而进一步保证小麦的生长质量。

  1.2施肥过程

  在施肥过程中,必须确保施肥量的均匀性和合理性,以避免超出适宜范围。人工施肥往往难以达到这一要求,容易出现施肥量不均匀或过量的情况。因此,引入农机具进行施肥作业,能够显著提高施肥的精准性和合理性。通过科学配比的肥料,结合农机的使用,可以确保施肥过程中的均匀施播。比如,使用拖拉机挂载的施肥机械,可以根据土地面积和作物需求,精确计算施肥量,并通过机械臂均匀地将肥料撒施到田间。这种施肥方式不仅提高了施肥效率,还避免了过量施肥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1.3浇灌环节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浇灌是确保作物正常生长的关键环节。传统的浇灌方式,如人力浇水或自流灌溉,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确保水分均匀分布到每一片麦田。而现代农机的应用,为小麦浇灌提供了更高效、更精准的解决方案。

  首先,喷灌和滴灌技术的应用,使得小麦浇灌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喷灌系统通过合理的喷头布局和水量控制,能够将水均匀喷洒到麦田的每一个角落,确保小麦充分吸收水分。而滴灌技术则通过铺设在地下的滴灌管道,将水精准地滴入小麦根部,既避免了水分的浪费,又确保了小麦能够充分吸收所需的水分。

  其次,农机具的引入使得浇水作业更加高效。例如,拖拉机挂载的浇水设备,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面积的浇水作业,大大提高了浇水效率。同时,这种浇水方式还能够根据小麦的生长情况和天气状况,合理调整浇水量和浇水时间,确保小麦能够在最佳状态下生长。

  最后,农机具在浇水过程中还具有节省水资源的优势。传统的浇水方式往往容易出现水资源的浪费现象,而农机具则能够精确控制水量,确保每一滴水都用到刀刃上。这不仅有助于保护水资源,还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2]。

  1.4防治病害

  小麦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过程中遭遇的病虫害问题不容忽视。病虫害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到小麦的产量,而且还会对其品质造成严重的损害。比如,某些害虫会咬食小麦的叶片,导致光合作用减弱,进而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而一些病害则会导致小麦叶片出现斑点、枯黄甚至死亡,进一步降低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然而,病虫害问题不仅仅局限于对小麦本身的影响,它们还会对土壤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比如,某些病虫害会导致小麦根系的腐烂,进而影响到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而一些农药的使用也会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对下一季小麦的种植构成潜在威胁。

  因此,植保机械在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植保机械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能够精确地控制农药的喷洒量和喷洒范围,确保农药的均匀性和全面性。与传统的手工喷洒相比,植保机械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降低对小麦和土壤环境的负面影响。

  植保机械的使用还有助于减少小麦中的农药残留量。农药残留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过量的农药残留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还会影响到小麦的市场竞争力。而植保机械通过精确控制农药的喷洒量和喷洒范围,能够有效地减少农药残留量,确保小麦的安全和质量。

  此外,植保机械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还具有灵活性和多功能性。根据不同的病虫害类型和发生程度,植保机械可以灵活调整喷洒策略,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同时,植保机械还可以配备不同的农药和药剂,以适应不同病虫害的防治需求。

  1.5丰收过程

  在农业生产的丰收阶段,农民面临着与播种过程相当的劳动强度和时间压力。传统上,农民需要在黎明前便开始收割工作,手持镰刀,弯腰劳作,在金黄的麦田中辛勤劳作一整天,直至夜幕降临才得以休息。这样的劳动强度不仅考验着农民的体力和耐力,也考验着农民的毅力和精神。

  然而,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能够实现收割与分离等流程的自动化,为农民带来了福音。现代化的收割机不仅能够自动收割小麦,还能够在收割的同时进行秸秆的分离和处理。这样的机械化作业不仅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还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农民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收割工作[3]。

  值得一提的是,收割机在丰收过程中不仅扮演着提升效率的角色,其机械精密度的提高还显著降低了对小麦的损害。现代化的收割机采用了先进的切割技术和传感器技术,能够精确地控制切割力度和角度,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小麦的损害。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小麦的纯净度和质量,还能够减少杂质含量,为后续的粮食加工和储存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此外,收割机还能够同步处理秸秆,提高了秸秆的利用率,实现了农业生产中的资源最大化利用。传统的秸秆处理方式往往是将秸秆焚烧或丢弃,这不仅浪费了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现代化的收割机则能够将秸秆进行粉碎和压缩,形成有机肥料或生物质燃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可持续的能源和肥料来源。

  2小麦种植中农机的推广

  2.1强化指导培训

  为了确保农机在小麦种植中的广泛应用和高效运作,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显得尤为重要。相关农业部门应加大对农机使用技术的宣传力度,通过组织培训班、现场示范、发放技术手册等多种方式,向农民普及农机的操作技巧、维护保养以及安全使用知识。同时,还可以邀请农机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农机的使用技巧,提高种植效益[4]。

  2.2加强管理机制

  为确保农机运用以及推广的顺利进行,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并防止滥用或闲置现象的发生,相关部门必须构建一套全面而有效的农机管理制度。这套制度不仅关乎小麦增产,更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石。为了确保制度的实施效果,还需要加强对农机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对于违规操作或不当使用农机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理。

  在农机的管理机制中,技术支持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特别是在农机出现故障时,专业的维修团队能够及时介入,提供高效的技术支持,确保农机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工作状态。此外,定期监督农民使用农机的情况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实地走访、现场指导等方式,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农民在操作农机时的不合理行为,从而保障农机的安全、高效运行。

  为了让农机在当地产生更大的影响力,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农机在农民心中的认知度。这可以通过举办农机知识讲座、展示农机作业效果等方式实现。同时,宣传人员还可以邀请农机使用效果显著的农民现身说法,分享农民的经验和收获,从而激发更多农民使用农机的热情。

  在农机推广过程中,明确推广的频率和每次推广的重点至关重要。这需要根据当地小麦种植面积、地形特点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推广人员需提前制定详细的推广方案或讲座流程,确保每一次推广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在介绍气候与地形特点时,介绍人员可以结合当地小麦种植的实际情况,分析农机在不同地形、气候条件下的适用性,让农民更加了解农机与本地实际情况的适配度。

  2.3加大优惠力度

  为了实现农村生产的现代化,提高农民使用农机的积极性,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2.3.1成立农村合作社

  通过成立合作社,整合农民资源,形成合力,确保小麦销售渠道的稳定。同时,合作社可以作为农机管理的平台,实现农机的共享与高效利用。

  2.3.2提高农机利用率

  针对小型农机,合作社可以提供相应的租赁服务,让农民在需要时租赁使用,提高农机的利用率。同时,合作社可以组织农民进行农机使用培训,提高农民的操作技能。

  2.3.3共同利用大型机

  对于大型农机,如收割机、拖拉机等,合作社可以组织农民共同出资购买,实现资源共享。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农民的经济负担,还可以提高农机的使用效率,促进小麦种植的现代化进程。

  2.3.4科学的浇灌设置

  依据小麦种植的体量,合理布局灌溉设施,确保水源充足且分布均匀。可以引入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不仅节约用水,还能为小麦提供均匀的水分供给,促进小麦健康生长。同时,要关注气候变化和土壤状况,科学调整灌溉策略,以满足小麦生长的不同需求。

  2.3.5应建设维修团队

  确保农机的正常运行是农机推广和使用的关键。因此,组建专业的农机维修团队至关重要。这个团队应具备丰富的农机维修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迅速诊断和解决农机故障。同时,维修团队还应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农机技术。为了保障维修团队的服务质量,还应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确保维修团队能够为农民提供及时、高效的维修服务。

image.png

  2.4强化意识宣扬

  为增强农民的意识,应积极引导农民深入理解和体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及其所带来的成果。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农民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和农业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影响。这不仅能够帮助农民深刻理解粮食安全对国家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还能够激发农民积极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因此,农业部门应加大对农机推广的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渠道,广泛宣传农机在小麦种植中的优势和作用,让更多农民了解并认可农机的价值。

  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农民参观现代农业示范区、开展农机使用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农民亲身感受农机的魅力。通过这些举措,可以进一步提升农民对农机的认识和接受度,为农机的推广和应用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总之,小麦种植中农机的推广和应用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通过强化指导培训、加强管理机制、提高优惠力度以及强化意识宣扬等多方面的措施,可以推动农机在小麦种植中的广泛应用和高效运作。这将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积极贡献[5]。

  3结语

  小麦种植中,农机引入能减轻农民负担,提高效率。结合当地环境,应科学扩大种植面积,增加产量,推动农业现代化。为推广农机应用,需加强农民农机知识培训,确保农民正确使用,提高种植效率。同时,争取农机购买优惠政策,降低农民经济负担,加快农机普及,为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杜昌菊.小麦种植中农机的应用探究[J].南方农机,2022,53(01):172-174.

  [2]段同升,葛明强.沭河上游流域小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J].种子科技,2020,38(13):139-140.

  [3]宋庆国.小麦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推广策略研究[J].种子科技,2024,42(03):26-28.

  [4]丁超.绿色小麦种植技术要点及推广措施[J].种子科技,2024,42(03):56-58+67.

  [5]丁传涛.新形势下农机化推广工作探究[J].山东农机化,2024,(0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