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推广中的问题与解决措施论文

2024-06-28 10:16:25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分析了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推广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秸秆还田技术广泛地应用在农业生产中,推动农业绿色高效发展。
摘要:分析了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推广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秸秆还田技术广泛地应用在农业生产中,推动农业绿色高效发展。
关键词:农作物,问题,秸秆还田,措施
现阶段,农作物收获后产生的秸秆量呈逐年上升态势,如果将秸秆直接焚烧处理或弃置,就会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必须改变秸秆的处理方式。由于秸秆直接还田既可以为下茬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又可以实现环保的目的,发挥出秸秆的最大效能,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所以要大力推广应用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
1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推广中遇到的问题
1.1缺乏劳动力
目前,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很多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种田思想淡薄,选择在城镇生活工作,留守在农村的人员多数是老人和孩子,劳动能力较弱。在这种情况下,农作物收获后剩余的秸秆堆积在田地里,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一般情况下会采取最省力的办法—直接焚烧,这样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1.2对秸秆还田认知度不高
现阶段,很多地方的农业种植还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民经济,农民受自身文化素质以及传统种植经验的影响,没有认识到秸秆还田的重要性,对秸秆还田技术的认知度极低,没有将秸秆当作重要的资源来利用。同时,相关部门也没有做好推广和引导工作,没有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导致农民应用秸秆还田技术积极性不高。
1.3秸秆利用率低
目前,农民没有完全掌握秸秆利用的方法,导致秸秆利用率低、成本高、难度大以及利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制约秸秆产业的发展。例如,在将秸秆用于造纸时,因造纸过程中会产生碱性废水,需要净化后再排放,从而增加造纸成本,而直接排放会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在将秸秆作为燃料,燃烧发电时,直接燃烧秸秆会导致热值不高,造成了秸秆资源的极大浪费。
1.4极易发生病虫害
农作物收获后剩下的秸秆堆积在田地里,秸秆上会残留上茬作物的虫卵、病原菌,种植人员如果不将这些病原菌和虫卵处理好,直接将秸秆翻埋到土壤中,就会增加下茬作物发生病虫害的几率,不仅起不到丰产增收的效果,严重时会造成农作物产量锐减。
1.5整地质量差
在应用旋耕机进行秸秆还田时,被旋耕的田地容易出现土层疏松的情况,此时进行播种就不容易控制深度,影响农作物的出苗率,进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另外,如果应用秸秆还田技术后,秸秆腐烂会出现土壤悬空的现象,导致播种的种子不能与土壤紧密结合,影响种子的萌芽率以及萌芽后植株的生长发育情况,严重时会使植株出现吊根、死苗现象。
2优化路径
2.1加大宣传力度
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大秸秆还田技术的宣传力度,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宣传,让广大农民认识到秸秆还田技术的优势和作用。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深入到田间地头,也可以在农村组织培训班,对农民进行面对面的知识宣讲和培训,转变农民的思想,将秸秆还田技术传授给农民,鼓励农民积极应用秸秆还田技术。
2.2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
农业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应用,将这项工作作为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发挥好引导职能,将秸秆还田技术作为推进绿色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使秸秆还田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将资金补助和政策扶持工作落实到位,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严格禁止农民将收获后的农作物秸秆进行焚烧,一经发现必须予以制止和严惩。财政部门要建立健全秸秆还田购机补贴机制,为农民提供强大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提高农民购买秸秆还田机的积极性。对于购买了秸秆还田机的农民,政府可以为其牵线搭桥,促进其进行有偿作业服务,既增加购机农民的收入,又可以服务没有秸秆还田机的农民,实现合作共赢。
2.3提高秸秆的利用率
相关单位要加大研发力度,优化秸秆还田技术,科学合理地制定出多种有效的秸秆还田方案,让农民根据所在地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还田方式。比如,在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可以利用秸秆生产沼气,直接用于照明、取暖,而沼渣和沼液可用于水产养殖、食用菌培植;在畜禽养殖数量多的地区,可以将秸秆粉碎后作为饲料用于畜禽养殖。
2.4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应用秸秆还田技术时,对于病虫害严重爆发的田地,不可以直接将秸秆翻埋到土壤中,而要先彻底灭杀掉秸秆中的虫卵、病菌,降低下茬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可以使用闷杀的方式,将3%克钾颗粒均匀地撒在土壤中,使用剂量为30 kg/hm2。在播种前,将种子进行拌种或包衣处理,增加种子的萌芽率,降低病害对种子的影响。
2.5提高秸秆还田质量
在应用秸秆还田技术时,要利用机械设备将秸秆充分粉碎。一般情况下,粉碎后90%的秸秆的长度不能超过10 cm,然后将其均匀地抛撒在土壤中。在开展整地工作时,种植人员要清除残留在地表的长秸秆,保证粉碎后的秸秆可以同土壤紧密地结合起来。将秸秆还田作业同施肥、翻耕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翻耕的同时将秸秆埋在土壤中,深度不能大于20 cm。为土壤施加基肥时,要增加氮肥的施用量,促进秸秆充分分解,为下茬作物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3结束语
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是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因地制宜地制定推广制度,发挥主导作用,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农民思想,提高农民对秸秆还田技术的认知度,促进秸秆还田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进一步推进绿色农业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浩.简析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09):101-102.
[2]胡祥胜,夏卫东.汉川市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推广的思考与建议[J].湖北农机化,2017(05):38-40.
[3]李泽媛,郑军.我国农作物秸秆还田的研究脉络和趋势探析—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09):16-26.
[4]刘海莲.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推广中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32):55,59.
[5]申法民,焦玉香.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益处及推广措施[J].乡村科技,2020(17):125-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