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机械化深松整地作业技术规范与应用论文

机械化深松整地作业技术规范与应用论文

3

2024-06-06 10:50:46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在介绍深松机常用设备类型及深松整地作业优势基础上,分析了机械化深松整地作业技术规范与应用。从作业流程规范、技术参数规范、设备选型规范、作业质量评估标准四方面阐述了深松整地作业技术规范化应用,旨在为机械化深松整地作业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摘要:在介绍深松机常用设备类型及深松整地作业优势基础上,分析了机械化深松整地作业技术规范与应用。从作业流程规范、技术参数规范、设备选型规范、作业质量评估标准四方面阐述了深松整地作业技术规范化应用,旨在为机械化深松整地作业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农机;深松机;深松整地作业;技术规范

  机械化深松整地作业作为现代农业耕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深松整地技术参数设置不规范、作业时间选择不当以及设备选型不匹配等问题,往往导致作业效果不理想,甚至对土壤结构和作物生长造成负面影响。因此,研究深松整地作业技术的规范化应用,对于提高作业效率、保护土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深松机简介

  1.1常用深松机类型

  全方位深松机以其作业后的土壤耕层均匀疏松特性而备受关注,其特点在于能够确保耕地内的土壤得到全面疏松,从而有效打破犁底层,恢复土壤结构。然而,全方位深松机在作业时动力消耗较大,动土量多,作业效率相对较低,作业成本较高[1]。全方位深松机对作业环境有着较为严苛的要求,它更适宜在土壤水分含量介于15%至22%的范围内进行作业,至于深松深度,超过35cm被认为是较为适宜的选择。

  间隔深松作业特点在于能够形成虚实相间的土壤耕层结构,更加有利于蓄水保墒,又能减少动土量,从而提高作业效率并降低作业成本。根据深松铲形状的不同,间隔深松机可分为楔型、翼型和异型等。振动式间隔深松机由多个关键部件组成,包括传动机构、限深轮以及铲土架等。其中,1ZS-180型深松机是常见的通用型号,此类深松机最为突出的优点在于其卓越的松土效果,能够有效疏松土壤,同时犁耕阻力相对较小,使得作业更加轻松高效。此外,振动式深松机对地理环境的适应性较强,无论是平原还是丘陵地区,都能发挥出良好的作业性能。

  1.2深松整地作业优势

  深松机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能够大幅度减少人工劳动强度,减少作业成本,为种植业生产带来经济效益。深松机可有效打破犁底层,恢复土壤耕层结构,使得土壤更加疏松,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深松作业还能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水分环境。深松机作业后,疏松土壤改善土壤通气性,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有利于作物根系吸收养分,从而促进作物生长。在深松作业中,还能消灭部分杂草,减少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005XpTbZly1hdvz6oq232j30u00u076u.jpg

  2.机械化深松整地作业规范化技术

  2.1作业流程规范

  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前期需进行地表清理,去除杂草、残茬等障碍物,对于大面积的土地,使用旋耕机、除草机等机械设备进行清理;对于小面积或特殊地形,可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进行清理,为后续深松机顺利作业创造有利条件。

  地表清理后进行深松整地作业,在机具正式作业之前,进行细致的调试工作。选取适宜的地块作为试验田,确定在土壤水分含量在15%-22%之间进行深松作业,利用深松机上的限深装置,精确调整作业深度至满足作业质量要求的合格标准。通过调整拖拉机悬挂机构上的上拉杆和下拉杆,确保深松机在前后、左右方向上均处于水平位置,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它使得深松机在达到预定作业深度时能够保持水平状态,从而最大化地发挥拖拉机的牵引力。这样不仅能有效避免拖拉机动力的不必要损耗,还能显著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油耗,进而节约作业成本。作业中,规范作业速度,要求匀速前进,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作业质量下降。

  作业安全措施也是作业流程规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作业前,应对作业区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没有障碍物或隐患,作业人员应佩戴好安全帽、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人身安全[2]。

  2.2技术参数规范

  2.2.1规范化作业时机与周期

  深松作业,尤其适用于旱田,是提升土壤质量的关键步骤。在北方,最佳的作业时机往往选在秋收后的深秋初冬时节,此时土壤湿度适中,作业后可有效增强土壤对雨雪的吸收和蓄积能力,为来年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若因天气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作业,春播前也是合适的时机,但需注意作业后及时镇压保墒,防止土壤水分的过度蒸发。对于深松整地的间隔周期,一般建议为3年一次,但对于土壤质量较差的地块,可以视情况缩短至每年一次,以更快地改善土壤结构。

  以北方的小麦种植为例,秋收后的小麦田块在深秋初冬进行深松作业,可以确保土壤在冬季充分吸收雨雪,为小麦的春季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而若遇到土壤条件较差的地块,为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可以每年进行一次深松作业,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2.2规范深松作业深度

  深松作业深度的确定需结合具体耕层情况,一般应达到打破犁底层的深度,通常在25-35cm之间。作业过程中,深度误差应严格控制在2cm以内,以确保作业效果的均匀性。对于犁底层较厚的地块,建议采用浅松铲与深松铲相结合的作业模式,分层打破犁底层,避免一次性作业过深导致的土壤结构破坏。深松作业深度还需结合具体作物决定,玉米作为一种根系较为发达的作物,其根系长度通常较长,为确保玉米根系能够充分生长并吸收养分,深松作业深度可以设定在25-30cm之间。相比之下,小麦的根系长度相对较短,为避免过深地松土对小麦生长造成不利影响,深松深度可以控制在20-25cm之间。此深度既能够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又不会对小麦的根系造成损伤,从而确保小麦的正常生长和产量稳定[3]。

005XpTbZly1hi309xttjaj30j60j50u4.jpg

  2.3设备选型规范

  深松整地作业由于其较大的作业阻力,应选择配置四驱、马力120以上的拖拉机,确保作业的高效进行。配套深松机时,曲面铲式深松机因其较小的作业阻力成为优选,曲面铲式深松机不仅能有效降低油耗,节省作业成本,还能进一步提升作业效率。

  深松方式主要有全方位深松和间隔深松两种,因此针对深松方式的不同应选择不同的深松机。全方位深松能够全面松动耕层土壤,适用于需要全面改善土壤结构的作物种植区域,间隔深松则主要针对垄沟土壤进行深松,更适用于以打破犁底层和蓄积雨雪水分为主要目的的作物种植。例如,在小麦种植区域,由于小麦的生长周期较短,且对土壤水分的要求较高,因此,更倾向于选择间隔深松的方式。

  2.4作业质量评估标准

  作业质量评估标准是深松整地作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规范化质量评估能够确保作业效果的精准把控与持续改进。在深松整地的作业过程中,深度是一个核心指标,应该至少达到25cm。为确保间隔深松作业的均匀性和高效性,间隔距离需要与垄距保持一致。作业完成后,田间应达到“深、平、细、实”的要求。具体来说,“深”指的是深松深度达标,土壤被充分疏松;“平”则要求地表平整,无高低起伏,便于后续作业和作物生长;“细”是指土壤细碎,无大土块或石块,有利于作物根系的伸展和养分的吸收;“实”则是上层土壤紧实,下层土壤松软,形成一个良好的土壤结构,既能够保持水分,又能够支撑作物生长。

  3.总结

  制定合理的技术参数规范是确保深松作业效果的关键。选择合适的作业时间和间隔周期对于提高作业效率至关重要。选用合适的机械设备是确保作业质量的关键。建立科学的作业质量评估标准对于客观评价作业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机械化深松整地作业技术的规范化应用对于促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谭新赞,沈从举,代亚猛,等.1SZL-300型振动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的研制[J].新疆农业科学,2023,60(10):2566-2573.

  [2]周飞科,李立君,高自成.立式螺旋深松作业机具研制与试验[J].林业工程学报,2022,7(06):148-154.

  [3]王黎阳,杨发展,李维华,等.不同耕整地模式作业效果及配套机具研究进展[J].农机化研究,2022,4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