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花生机械化种植技术应用分析论文

花生机械化种植技术应用分析论文

5

2024-06-06 10:30:16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随着花生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大,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应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论述花生机械化栽培技术应用要点的基础上,介绍了机械化作业的流程以及相关农艺措施,以达到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摘要:随着花生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大,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应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论述花生机械化栽培技术应用要点的基础上,介绍了机械化作业的流程以及相关农艺措施,以达到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关键词:花生;机械化;种植技术

  近年来我国花生种植规模持续扩大,导致传统花生栽培模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推广花生机械化生产技术,既能显著提升花生单产,又能有效缓解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对推动花生高效高产生产具有现实意义。

  1.机械化整地

  花生直播田整地机械主要由灭茬装置、旋耕装置和传动装置三大部分组成。在机器前进作业过程中,首先进行灭茬,接着进行旋耕,从而实现整体整地的效果。在整地过程中,需遵循“下为生土,上为熟土,土块不得混乱”的原则,确保土块破碎、松软、平整。针对采用秸秆还田的地块,留茬高度应控制在15cm以内;若采用麦后灭茬、整地起垄的方法,为达到无根茬、土地平整的目标,需提前做好土壤墒情,并进行两次灭茬和旋耕[1]。

  2.种子处理及机械播种

  2.1选种及种子包衣

  在花生种皮晾晒三天之后,运用紫外光进行杀菌处理,以降低水分含量。接着,通过机械筛选或人工筛选的方式,剔除发芽、霉变、破损及颜色不同的种子。种衣剂的配比为25mL25%噻虫罗—霜灵悬浮种衣剂与10%密霉唑悬浮种衣剂,加入8-10mL水;也可选择45%烯肟·苯甲噻虫悬浮种衣剂,或600g/L吡虫啉+4000g/L萎锈灵或福美双或5%烯肟·苯甲噻虫悬浮种衣剂进行包衣。按照使用说明,进行种子的涂敷。

  2.2规范播种

  通常,花生播种方法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应用秸秆覆盖免耕精密播种机械,实现种床平整、测土施肥、精准播种、覆盖、镇压以及覆盖秸秆等多道工序,无须清除秸秆,无须破坏前茬。为确保花生田具有优良的光热条件,应尽量缩短前茬作物生长期,提前花生播种,力争在6月中旬前完成所有播种作业。株距控制在7-8cm,行距40cm,栽植密度不少于22000棵/667m2,播种深度为3-5cm,确保播种深度均匀,避免漏播。

  第二种方法是耕地施肥,整理地面形成垄。实施此法前,需进行一系列预备工作,包括灌溉、耕地、灭茬、旋耕(两次),若条件允许,可采用花生播种一体机完成后续作业,包括起垄、喷洒除草剂、覆盖薄膜、打孔、播种、压实、覆盖土壤(或依次完成起垄、播种、喷洒除草剂、覆盖薄膜、压实、覆盖土壤)。在未使用地膜的情况下,垄宽80cm,垄面宽度50-55cm,垄高25-30cm,播种行距垄边10-12cm,小行距28-33cm,双粒播种穴距15cm,每667m2约设有11000个穴。

005XpTbZly1hi309xttjaj30j60j50u4.jpg

  3.苗期管理

  在实施覆膜播种的过程中,为防止地膜下高温对花生幼苗产生不良影响,应在覆膜后适时开启膜孔,将幼苗放出。同时,膜孔尺寸需适度,仅需保证花生幼苗顺利出土即可,随后立即在膜孔上方覆盖一层湿润土壤。为降低日光对幼苗的损伤风险,育苗时间应选择在上午9点或下午16点之后。幼苗生长整齐后,对缺苗状况进行核实,针对存在两个或多个缺苗区域的情况,须实施促芽补植措施[2]。

  4.科学施肥浇水

  4.1施肥

  在标准施肥策略下,选用尿素、磷酸二氢铵(N∶P205=12∶61)、硫酸钾(K2O=51%)作为基础肥料,并结合关键生长阶段的微量肥料配施,旨在提升作物结实率与饱满率。播种时地面施用过磷酸钙10kg/667m2与尿素5kg/667m2作为种肥。整个生长周期内,肥料总用量为84kg/667m2,其中包括尿素20kg/667m2,磷酸二氢铵34kg/667m2,硫酸钾15kg/667m2,微量肥料7kg/667m2,以及钙肥8kg/667m2 g。

  在花生结荚期与饱果期,分别施用磷酸二氢钾0.04kg/667m2、螯合钙0.01kg/667m2,配合20kg/667m2的水量,每隔1周喷施1次,共计2-3次。

  4.2浇水

  花生生长期对水分需求敏感,为确保丰收,应在初花期(第一次开花)进行适量浇水。此举有助于促进花朵数量增加,进一步提高有效花针率,从而达到较高的结实率。在饱果期遇到干旱时,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切勿过量,以免导致果实腐烂。

  在起垄和地膜覆盖的农田中,应采用沟灌和滴灌的方式供水;而在露地种植的农田,可采取喷灌、微灌等灌溉措施,并注意及时排水防涝。采种后花生苗期水分需求较少,一般情况下无须灌溉,但适量水分对花生生长仍是有益的。

  在暴雨洪水期间,务必及时排出田间积水,防止洪水淹没花生植株。花生开花后若遇干旱,植物叶片边缘变白直至枯死,乃是由于缺水所致,此时应适时灌溉。花生结荚阶段对肥料需求量大,这一时期生长与膨胀速度迅猛,若水分供应不足,将不仅阻碍果实生长发育,同时植物抗病能力也将减弱,易于受到黄曲霉素侵袭。

005XpTbZly1hi309y0ds5j30j60j5wfq.jpg

  5.控旺技术

  针对花生种植过程中的“旺长、徒长”、“树冠密闭”、“高花位”以及“果针入地”等现象,采用植物化学方法实施“控上促下”策略,以实现“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相结合的目标。在花生植株高度达到30cm时,使用矮丰宝进行首次喷洒,当植株高度达到40cm时,再次喷洒,以促进植株由养分发育转向繁殖发育,促进荚果饱满,从而提高产量。需要注意的是,在控制旺长阶段时,必须谨慎行事,因为多效唑的使用容易导致小果出现。

  6.机械化收获

  通常情况下,花生高产田地在九月底至十月初进行采收。然而,若叶片保持绿色状况良好,适当延迟收获能显著提升饱果率。种植地和留种地的收割时间可提前七天。我国大名县广泛采用机械化分级采收方式,包括机械化开挖、现场烘干以及机械摘果等环节,这是一项相对成熟的技术。在采收过程中,拖拉机牵引的挖掘机主要用于花生挖掘,待其在田地里晾晒干燥后(或无须晾晒),运用自动行走的花生捡拾器收集果实。

  7.结束语

  实现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对于提升花生产量和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应充分关注花生种植全程机械化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加大投入,推动种植机械装备的研发。加强对花生机械化种植技术的推广,确保花生种植过程的顺利进行,进而达到确保花生优质高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符忠聘.花生种植机械化关键技术要点及发展策略[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4(2):53-56.

  [2]朱书伟.花生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探讨[J].当代农机,2023(10):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