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羔羊腹泻肠道微生物检测及抗生素治疗分析论文

羔羊腹泻肠道微生物检测及抗生素治疗分析论文

9

2024-06-06 09:44:26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在现代羊养殖中,羔羊断奶前和断奶后腹泻的发生率一直较高,对羔羊的生长发育及存活有严重的影响。用抗生素来治疗羔羊腹泻,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但是却可能对动物的肠道微生物产生严重的影响。该文就国内外有关羔羊腹泻的肠道微生物检测和抗生素治疗情况进行论述。

  摘要:在现代羊养殖中,羔羊断奶前和断奶后腹泻的发生率一直较高,对羔羊的生长发育及存活有严重的影响。用抗生素来治疗羔羊腹泻,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但是却可能对动物的肠道微生物产生严重的影响。该文就国内外有关羔羊腹泻的肠道微生物检测和抗生素治疗情况进行论述。

  关键词:羔羊;腹泻;抗生素;治疗

  Analysis of Iintestinal Microbial Detection and Antibiotic Therapy in Lamb Diarrhea

  LI Kairui

  (Aksu Regional Animal Disease Control and Diagnosis Center,Aksu Xinjiang 843000,China)

  Abstract:In modern sheep breeding,the incidence of diarrhea before and after weaning has been high,which has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growth and survival of lambs.Antibiotics are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treatments for lamb diarrhea,but they can have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animal'gut microbes.In this paper,the intestinal microbial detection and antibiotic treatment of lamb diarrhea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analyzed.

  Keywords:lamb,diarrhea,antibiotics,heal

  0引言

  羔羊作为养羊业的重要生产对象,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生长速度、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而腹泻等疾病的出现,会严重影响羔羊的生长和发育,导致生产效率下降,甚至可能导致死亡[1],给养羊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羔羊腹泻不仅对于提高羔羊生产效益、减少经济损失大有裨益,还有助于推动动物医学和肠道微生物学的发展,为其他动物疾病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当前关于羔羊腹泻的研究,主要以免疫力缺失、环境应激、饲养管理不当和病原感染等因素为主。故而为预防和治疗羔羊腹泻,作为养羊业管理者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综合性的措施。而肠道微生物检测能准确诊断出羔羊腹泻的原因,不仅可了解羔羊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助于制定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进而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同时肠道微生物检测还能及时发现潜在的病原微生物,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因此伴随着近年来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产业持续推进,本文将从微生物检测视角入手展开综述,以期对羔羊腹泻疾病的诊治带来一定的参考。

  1羔羊腹泻的原因

  腹泻多为病原体感染所致,包括产生肠毒素的细菌(例如霍乱弧菌、肠毒素大肠杆菌等)、病毒、浸润性细菌(如志贺氏菌、沙门氏菌等)和寄生虫。细菌分泌的毒素会对细胞中的第二信使或者多种神经递质发挥作用,抑制Na离子吸收,增加Cl离子分泌[2]。也有研究指出,病原体亦可引起肠道炎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寄生虫可激发肠道组织的炎症,聚集炎症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活化Ca离子信号通路等,进一步对Na离子与Cl离子动态平衡产生影响[3]。

005XpTbZly1hdvz6oq232j30u00u076u.jpg

  1.1细菌性腹泻

  腹泻多为细菌感染所致,发病率居世界首位,许多研究发现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沙门氏菌(Salmonella)和耶尔森氏菌(Yersiniaspp)是引起腹泻最常见的病原菌属。龙海宁等[4]比较了不同发病率羊场腹泻羔羊肠道菌群的改变,发现随腹泻发病率增加,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下降,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丰度提高,且由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梭状芽胞杆菌(Fusiformis)、巴氏杆菌(Pasteurella)、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志贺氏菌(Shigella)、沙门氏菌(Salmonella)、链球菌(Streptococcus)、嗜血杆菌(Haemophilus)、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组成的潜在致病微生物数量开始明显增加。同时李剑静等[5]则发现,羔羊的细菌性腹泻还可能由肠道菌群结构出现障碍所致,进而造成其优势菌群丰度降低,致病菌丰度增加。

  1.2病毒性腹泻

  高玉林[6]指出,病毒性腹泻传播率非常高,且易感染不同种类,虽然不同年龄的动物发病率不同,但一经发生其死亡率往往会很高。王哲[7]也发现,当羔羊在感染了病毒性腹泻后,会在较短的时间内伴有各种并发症出现,且早期体温开始显着上升,并伴有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现象,严重者还会导致死亡。由此可见,如若羔羊发生腹泻,需对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从而降低其死亡几率。王建东等[8]经微生物检测发现,就反刍动物(牛、羊、猪)而言,导致其获得病毒性腹泻较高的主要诱因,多是由轮状病毒(Rotavirus)所致。

  1.3其他腹泻因素

  除病原体感染引起腹泻外,饲粮因素与自然环境因素骤变,同样会引起羔羊腹泻,其根本原因均在于羔羊肠道菌群的快速构建与定植时期,羔羊肠道菌群结构易发生突发性失稳,且容易受外界变化影响继而导致腹泻的产生[9]。不过也有相关学者指出,这种腹泻常可由羔羊本身来调整,在短期内对羔羊的健康没有明显的影响,即便不进行治疗也可以得到恢复。但长期腹泻,却会导致羔羊尚未发育成熟的肠道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影响其发育[10]。保持羔羊胃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稳态,是防止羔羊腹泻发生的主要途径。

  2羔羊腹泻肠道微生物检测

  世界范围内幼龄动物腹泻的发生率一直很高,不仅会对其生长发育及存活造成严重影响,还会极大降低羔羊的育种效率。因此加羔羊腹泻肠道微生物检测,尤为关键。当前关于羔羊腹泻肠道微生物检测,主要以病原菌检测、病毒检测和寄生虫检测为主。

  2.1病原菌检测

  病原菌检测,主要检测的是前文中提及的,可引起羔羊腹泻的常见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梭菌等。这些病原菌的检测方式,主要通过粪便培养等方法展开。其中的粪便培养,是指将采集的粪便样本接种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通过观察菌落形态、染色镜检等方法确定病原菌的种类。此外,Gui L S[11]借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134头羔羊进行病原菌检测,也验证了该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通过病原菌检测,可以了解病原菌的种类和数量,为治疗和预防腹泻提供依据。白冰等[12]发现对于某些特定病原菌,如魏氏梭菌等,也可以通过检测其毒素或酶等生物活性物质来快速诊断疾病,进而提高羔羊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

  2.2病毒检测

  关于羔羊的病毒检测,主要针对的是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腹泻的病毒。这些病毒可以通过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等方法进行检测。相关研究表明,抗原检测能通过检测病毒的表面抗原来确定病毒的存在,而核酸检测则是通过检测病毒的基因组来确认病毒的种类和数量[13]。而以上相关检测方法,都需要采集羔羊的粪便样本,并在实验室中进行处理和分析,由此为治疗和预防腹泻提供依据。

  2.3寄生虫检测

  寄生虫检测主要针对的是羔羊肠胃中寄生的球虫、隐孢子虫等寄生虫。这些寄生虫可以通过粪便检查或肠黏膜活检等方法进行检测。普丽花等[14]通过采集云岭牛粪便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了虫卵、包囊等来确诊寄生虫的种类。李乔等[15]通过采集普氏野马肠黏膜组织样本,同样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肠道寄生虫的成虫及卵,并由此提出了针对性的确诊方案。而以上相关检测方法是否可以应用于羔羊腹泻中,尚需进一步展开相关可行性验证。

  3抗生素的治疗

  3.1抗生素在养殖业的应用

  抗生素的发现,对养殖产业也有很大促进作用。早期抗生素在畜牧行业中的使用,能防止畜禽疫病的大暴发,提高畜禽的存活率和死亡率。早期研究显示,将抗生素用作饲料添加剂,可使猪的品质得到改善、禽平均增重,不同用量抗生素可提高肉牛饲料利用率,在低蛋白日粮水平上,维持与一般蛋白水平上几乎同样增重[16]。抗生素既通过抑制微生物繁殖,降低畜禽染病几率继而增加经济效益,抗生素还能使肠道肠壁的厚度发生变化,减薄肠壁,更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并且,多数国家已开始使用抗生素作生长刺激剂,以合理地改善畜禽生长性能,养殖行业经济效益显着增加。

  虽然在羔羊养殖中抗生素已经开始用于治疗发生腹泻的羔羊。但是对于刚出生的羔羊而言,由于其胃部还没有完全发育,瘤胃内还没有形成正常的菌群,因此适当使用抗生素可以预防腹泻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但不推荐长期或大量使用抗生素来预防腹泻。因此为了预防羔羊腹泻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养殖户应该进一步加强饲养管理,提供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并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病原检测也是预防和控制腹泻的重要措施。

005XpTbZly1hi309xttjaj30j60j50u4.jpg

  3.2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细菌对抗生素耐药这一现象,引起学者对抗生素在治病之后给人体带来影响的关注。抗生素多数有广谱抗菌的作用,杀灭细菌的同时,不能区别有益菌与致病菌,不能独立筛选杀灭致病菌留存的有益菌。在动物机体的肠道中,微生物的种类丰富多样,且健康状态下非致病菌的比例甚至占肠道菌群的99%,和宿主互利共生,保持肠道稳态。然而,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与羔羊腹泻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经动物疫病控制诊断中心观察发现,羔羊在出生后前几天,肠道菌群比较简单,随着哺乳和进食的进行,肠道菌群逐渐丰富、稳定。在这一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会干扰羔羊肠道菌群的正常建立,导致菌群失调,从而增加羔羊腹泻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因此为减轻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本中心会在使用抗生素同时补充一些微生态制剂、益生元等物质,旨在帮助肠道菌群尽快恢复平衡。

  3.3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在养殖产业方面,广大农民由于对抗生素作用机理认识不足,一味认为饲料含抗生素多,经济效益就越大,过分依赖抗生素等。细菌耐药性基因的检测让全球研究人员认识到,抗生素耐药性的出现将对人类健康造成较大危害,建议把人的医用抗生素与畜禽饲用抗生素分开,而我国农业部2001年发布的《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中也明确规定这一点。而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出现之快,可以反映到人工合成类抗生素中。就喹诺酮类而言,与人工合成类抗生素相应的抗性基因,自然界本来就没有,但大规模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之后不久,细菌开始耐药,通过DNA拓扑异构酶及DNA解旋酶中出现的单核苷酸突变,减弱抗生素与其相互作用,或对外排泵基因的过表达进行调节,排出抗生素。

  在羔羊腹泻中,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一方面,研究者通过深入研究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和细菌的耐药机制,寻找新的药物作用靶点,开发出新型的抗生素药物,以期获得的这些天然抗菌物质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耐药菌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为治疗腹泻等感染性疾病提供新选择。另一方面,除了药物治疗外,非药物治疗方法也在研究之中。例如微生态调节剂、免疫调节剂等被应用于治疗腹泻,这些方法能够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减轻腹泻症状。此外,还有相关学者围绕一些中草药、针灸等传统医学方法展开研究,并尝试将其应用于羔羊的腹泻治疗中,由此实现羔羊的抗菌和抗炎作用。而以上相关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提升羔羊腹泻治疗中的耐药性带来了重要参考价值。

  4结束语

  羔羊机体免疫能力降低,抗病能力不强,初乳未能按时食用,或经多种渠道易受病原侵染等因素,都会诱发羔羊腹泻。因此养殖户要对养殖场的卫生进行管控,及时清除粪便,加强通风换气,搞好圈舍的防寒保暖。一旦发生大肠杆菌感染,要与药敏试验相结合,选用敏感抗生素处理,轮换应用各种抗生素,忌单一应用同一抗生素。相关研究可以为羔羊的腹泻问题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从而推动我国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尚振华,吴锦艳,王有祥,等.羔羊断奶后应激腹泻对肠道屏障的影响[J].动物医学进展,2020,41(7):63-67.

  [2]任良民.羊细菌性腹泻诊断与治疗[J].中国动物保健,2023,25(9):44-45.

  [3]蔡强.引发羊腹泻常见传染病与寄生虫病[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15):109-110.

  [4]龙海宁,农绍锋,吴静,等.规模化羊场致羔羊腹泻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检测及致病性试验[J].中兽医学杂志,2021(12):10-12.

  [5]李剑静,林德强,李军,等.细菌和寄生虫混合感染引起新生羔羊腹泻的报告[J].广西畜牧兽医,2017,33(2):85-87.

  [6]高玉林.羔羊病原性腹泻病因及防治措施分析[J].山东畜牧兽医,2023,44(7):50-52.

  [7]王哲.羔羊腹泻病病因分析,诊疗及防治措施[J].兽医导刊,2022(3):2.

  [8]王建东,李艳艳,康晓冬,等.牛、羊、猪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临床症状、鉴别诊断以及防控[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20(2):42-45.

  [9]李希,毛杨毅,罗惠娣,等.饲粮组成对育肥羔羊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22(2):54.

  [10]汪雅琴,程天印,段德勇.绵羊虱蝇中肠和蛹菌群结构的分析[J].中国兽医科学,2017,47(7):861-865.

  [11]Gui L S,Raza S H A,Zhou L,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in SIRT1 and SIRT2 Loci and Growth in Tibetan Sheep[J].Animals,2020,10(8):1 362.

  [12]白冰,高海峰.羊细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21(9):145-146.

  [13]王健.不同胎粪稀释液处理对禽白血病病毒ELISA抗原检测的影响[J].福建畜牧兽医,2023,45(3):17-19.

  [14]普丽花,张继才,亐开兴,等.云岭牛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调查[J].中国牛业科学,2020(5):46.

  [15]李乔,赵建友,杜晓华,等.普氏野马两种肠道寄生虫ITS序列的扩增与分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20(7):28.

  [16]童庆平,高艳梅,秦耀明,等.一种饲用抗病促生长用中药添加剂替代肥育猪饲料中抗生素的试验报告[J].中国动物保健,2021,23(6):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