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瑞鲤2号山区稻田养殖对比试验论文

2024-06-05 11:30:44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福瑞鲤2号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培育出的鲤鱼新品种,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发展中心于2023年5月引进在黔东南山区进行稻田养殖,并与本地自繁鲤鱼做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132 d的饲养,福瑞鲤2号每667 m2产量分别为53.35、59.65、51.58、55.28 kg,比本地鲤鱼增长15.55%、18.10%、13.06%、14.29%,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摘要:福瑞鲤2号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培育出的鲤鱼新品种,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发展中心于2023年5月引进在黔东南山区进行稻田养殖,并与本地自繁鲤鱼做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132 d的饲养,福瑞鲤2号每667 m2产量分别为53.35、59.65、51.58、55.28 kg,比本地鲤鱼增长15.55%、18.10%、13.06%、14.29%,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稻田养鱼;对比;试验
Comparative Experiment of Paddy Culture of FFRC Carp 2 in Mountainous Area WU Xianglong,LIU Jidan,LENG Jinsong,LIU Xiaohui*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Center of Qiandongnan Prefecture,Kaili Guizhou 556000,China)
Abstract:FFRC carp 2 is a new species of carp cultivated b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It was introduced to be cultivated in the mountainous area of southeast Guizhou for paddy fields by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Center of Qiandongnan Prefecture in May 2023,and was compared with Local carp.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132 d feeding,the yield of FFRC carp 2 was 53.35、59.65、51.58、55.28 kg/667 m2,respectively,which increased by 15.55%、18.10%、13.06%、14.29%compared with Local carp,and achieved better economic benefits.
Keywords:paddyfieldfish culture,contrast,test
0引言
“福瑞鲤2号”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培育出的鲤鱼新品种,具有生长快速、抗病力强、饲料转化率高、遗传性状稳定等特点,适宜在全国各地人工可控的淡水水体中养殖[1]。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发展中心于2023年将福瑞鲤2号引入剑河县山区稻田进行生态养殖,并与本地鲤鱼作养殖对比试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福瑞鲤2号及本地鲤鱼的山区稻田综合种养技术进行总结。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位于剑河县革东镇麻栗村。
1.2试验设计
本次试验设计AE、AF、BE、BF、CE、CF、DE、DF共8个组,每个组设3个试验重复。
1.3田块选择与改造
1.3.1田块选择
稻田应选择水源充足、保水性强、排灌方便、地势平坦、运输方便及光照充足的田块,田块面积规模适中,一般以不小于667 m2为宜。
1.3.2稻田改造
可根据田块的面积大小及形状开挖渔沟,离田埂1.5 m处开挖,鱼沟形状为“一”、“十”、“井”或“田”字型,沟宽0.6 m,深40 m,鱼沟面积占稻田面积的6%~7%。面积在1 000 m2以上的稻田建议在渔沟交汇处开挖鱼凼,鱼凼面积视稻田面积大小而定,一般占稻田总面积的3%~4%,深0.8~1.0 m,养鱼稻田工程改造中沟凼占比不得超过稻田总面积的10%,需保护稻田耕作层且保持稻田平整性。
田埂加固:将田埂加宽至顶宽40 cm、底宽60 cm,加高至比田面高出30 cm,捶打结实、不塌不漏。
1.3.3拦鱼设施
以稻田长边的两对角设置进排水口,进排水口处安装拦鱼栅,形状为“︵”或“Λ”,宽度要比进排水口宽出40~60 cm,凸面迎向水流,下端插入土层深20 cm以上,上端高出田埂20 cm。
1.3.4防逃围栏
福瑞鲤2号性情活泼,尤其在下雨天容易喜跳善逃,因此需在养殖稻田田埂上加设尼龙网、塑料围网等材料制成的防逃围栏,围栏高1 m,孔径大小以鱼苗不能逃逸为准。必要时可在养鱼稻田周围设置防鸟设施。
1.3.5搭建饵料台
选用木棍、竹条、竹席等材料搭建成方形饵料台,固定在稻田鱼沟或鱼凼底部,让鱼类形成固定地点采食的习惯,这样即能节约人力成本,又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按每667 m2稻田面积搭建1~2个为宜。
1.4移栽秧苗、放养苗种
1.4.1前期消毒
鱼苗投放前,稻田消毒和鱼苗消毒不能忽视。
(1)稻田消毒。渔沟、鱼凼挖好后及时对稻田进行消毒。目的是清除野杂鱼及敌害生物,消灭病菌,常用消毒药物主要有生石灰和漂白粉。生石灰一般用带水消毒,每667 m2用生石灰80 kg,兑水化开后全田泼洒,漂白粉每667 m2用7.5 kg,带水泼洒,消毒8~10 d后,待药效全部消失即可投放鱼种。
(2)鱼苗消毒。鱼苗在放养前用浓度为3%~5%的食盐水进行鱼体消毒5~10 min,以杀死各种病原菌和寄生虫。
1.4.2移栽秧苗
(1)施肥与插秧。养鱼稻田施肥原则是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多施有机肥和农家肥,尽量少施化肥,每667 m2保证复合肥50 kg、有机肥600 kg、尿素10 kg作为基肥,可施用大量农家肥代替有机肥,在水稻移栽前一次性施用,后期用15 kg尿素进行追肥。选择中浙优8号作为水稻品种,以行距30 cm,株距22~25 cm进行栽植。
(2)放养鱼苗。秧苗移栽7 d后,秧苗开始生根返青,可以投放鱼苗。选择福瑞鲤2号鱼苗作为鲤鱼品种。从正规苗种场选购活力好、体表完整、规格整齐的优质苗种。投放前进行食盐水消毒,将装鱼器具内的水温与稻田水温调节基本一致,将鱼缓慢倒入鱼沟或鱼凼中,让其自由游动,动作轻柔,以免伤害鱼体。
1.4.3后期管理
(1)鱼的管理。在鱼苗投放后10 d内,由于鱼苗幼小采食能力有限,应补充投喂一定量的幼鱼饵料,后期则以本地盛产的农副产品饲料为主,包括南瓜、红薯、玉米粒、米糠、酒糟等。既能节约饲料成本,又能满足鱼类营养需要。每天投喂2次,早上和下午各投喂1次,遵循“定时、定量、定点、定质”的原则,饲料的日投放量为鱼重量的5%~6%,根据鱼的采食情况和天气变化酌情增减,天气闷热或天气骤变情况,如阴雨、雷雨天气要减少或暂停投饵。
(2)田间管理。根据稻鱼对水的要求,秧苗移栽后3~5 d要进行浅水晒田,这时稻田中水层保持3~5 cm高度,待水稻生根返青后及时加水至10~12 cm高度或更深,坚持每天早晚各巡田1次,注意排查田埂及各种防逃设施的完好情况,遇到雨天要及时清除拦鱼网栅上的杂物,保持排水畅通,防止田埂坍塌造成鱼苗外逃,平时要经常清理鱼沟鱼凼内的杂物,防止堵塞,以免影响鱼类的觅食活动,加强稻田水质管理,经常增补或更换洁净的田水。
1.5疾病防治
稻鱼病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生态防控”的原则。首先,水稻育秧前做好种子消毒和药剂拌种;鲤鱼苗来源正规,无病无伤,入田之前用食盐水进行浸浴消毒,在鱼病易发季节,每隔1月按每667 m2使用5 kg生石灰泼洒消毒;其次,提倡用生物和微生物方法综合防治稻鱼疾病,保护稻田生态环境,减少农药和渔药用量以及残留引起的污染。最后,合理控制种养殖密度,避免因密度过高而引发一系列疾病。
1.6试验计划安排
试验实施时间为2023年4—9月。于2023年4月3日水稻种子消毒和药剂拌种育秧;4月15—22日田间工程改造,开挖鱼沟、鱼凼;5月10—13日水稻移栽;5月20日投放鱼苗,田间日常管理;8月25日带水收割水稻并测产验收,9月26日鲤鱼测产验收上市。
2结果与分析
2.1结果
田块投资:每667 m2投入稻种80元、鱼种360元、复合肥料100元、插秧180元、田间工程160元、耕田200元、稻谷收割220元,其他投入共计150元,共计投入成本为1 450元。
每个组合投入产出见表1,稻谷销售价格2.8元/kg,鲤鱼为50元/kg。AF组与AE组比较:福瑞鲤2号比本地鲤鱼增产7.18 kg,增长率为15.55%;总收益增加377.70元,增加率为9.57%;BF组与BE组比较:福瑞鲤2号比本地鲤鱼增产9.14 kg,增长率为18.10%;总收益增加511.57元,增加率为12.20%;CF组与CE组比较:福瑞鲤2号比本地鲤鱼增产5.96 kg,增长率为13.06%;总收益增加313.57元,增加率为7.83%;DF组与DE组比较:福瑞鲤2号比本地鲤鱼增产6.91 kg,增长率为14.29%;总收益增加361.69元,增加率为8.79%。
2.2经济效益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稻+鱼”综合种养模式经济效益显著,与单种稻谷比较,每667 m2产值均增加2 2812 982.5元不等。8个组合中,尤其以BF组合每667 m2均产值最高总收益达4 704.95元,利润为3 254.95元。因此,建议将BF组合模式在黔东南州山区加以推广。
3讨论
3.1“稻+鱼”综合种养模式经济效益显著
“稻+鱼”综合种养模式通过水稻栽培与水产养殖技术的结合,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加农户经济效益[2]。如饶晓军[3]开展“稻+福瑞鲤”综合种养示范,每667 m 2产水产品43.96 kg,水产品产值2 022.16元;本试验中与稻谷单种比较,平均每667 m2产水产品51.32 kg,水产品产值2 566.00元,经济效益显著。
3.2降低养殖成本
稻田不仅为鱼类提供生存场所,也为鱼类提供大量营养成分。稻田里含有大量的水生植物藻类、浮游动物、底栖动物以及大量的真菌等,为鱼类提供大量营养物质,减少鱼类饵料投入[4]。除养殖前期需补投一定量的配合饲料外,养殖中期和后期可以就地取材,大量投喂当地的农副产品作为饲料,大大节约了养殖成本。
3.3减少环境污染
鱼类被称为稻田的天然除草工,鱼类在觅食过程中可以搅动水体、清除杂草、疏松泥土、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加速肥料分解、帮助水稻获得更多营养成分[5]。鱼类排出的粪便还含有大量的氮、磷等元素,可起到保田造肥的作用,大幅度减少化肥的使用。鱼类还可以捕食稻田中潜在病害幼虫和虫卵,避免农药过多喷洒对稻田造成污染。根据试验表明,“稻+鱼”综合种养模式对农药的需求量比水稻单种减少了23.4%[6]。黎玉林等[7]对广西3个发展稻田养鱼的区域调查发现,“稻+鱼”综合种养养殖模式大幅度节省肥料、农药使用,并提高了稻谷产量。
3.4优良品种是基础
李友畅[8]将“福瑞鲤”投放于稻田与本地鲤鱼做对比试验,经过136 d的稻田饲养,福瑞鲤经济效益明显高于本地鲤鱼。田茂源等[9]通过“优质水稻+大规格鱼种”稻田种养模式,不仅降低鱼苗死亡率,而且稻米的整米数多、光泽度好、售价更高。本试验结果表明,福瑞鲤2号适应能力强,成活率高,产量好,经济效益可观,优于本地自繁鲤鱼。
3.5养殖技术是保障
已有研究表明,稻田鱼苗的投放规格、投放密度、投喂方式,饲料的种类级配方、养殖周期长短等因素将严重影响鱼类的品质和产量,影响产品销售价格和整体经济效益[10]。因此,加强稻田养鱼关键技术研究,如合理控制好稻田的养鱼密度,严控鱼苗入田的规格和均一度,有利于提高鱼苗成活率;开展稻鱼专用配合饲料的研发,合理利用当地富余的农家饲料,有利于降低养殖成本;做好稻鱼疾病的生态防控,提高稻米和鱼肉品质,有利于提高稻田养殖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董在杰.“福瑞鲤2号”新品种育种技术[J].科学养鱼,2018,34(4):9-10.
[2]陈军燕,曾建新,王志明,等.稻田生态种养综合应用价值分析:长沙县稻田生态种养现况思考[J].基层农技推广,2016(10):93-95.
[3]饶晓军.稻田—福瑞鲤生态综合种养示范试验[J].中国水产,2015(12):86-88.
[4]袁伟玲,曹凑贵,汪金平,等.稻鱼共作生态系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J].生态学报,2010,30(1):253-257.
[5]白艳鹏,高金环,韩冰,等.稻田养鱼技术要点[J].吉林农业,2018(2):76.
[6]焦文献,陈灿,黄璜.稻田种养模式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作物研究,2021,35(4):385-393.
[7]黎玉林,刘燕丽.稻田养鱼对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0):467-472.
[8]李友畅.福瑞鲤稻田养殖对比试验[J].云南农业,2015(3):38-39.
[9]田茂源,陆敬波,夏秋平.遵义山区稻田养殖产业大规格鱼种初步效益分析[J].中国市场,2018(4):90-91.
[10]樊海平,薛凌展,杨晓燕,等.投饵与不投饵稻田养殖“福瑞鲤”经济效益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20,6(8):155-159.
